自古以來,中國百姓偏好金銀。論原因,無論是否鑄成錢幣、冠上面額,或者多少面額,金銀本身在相當程度上就已具有一種無法被操縱的價值。它能對抗貨幣的量化寬松,可讓持有人豁免信用風險。這就是金銀讓人深信不疑的魔力。
近代中國,少不了金銀的流通。為了解決任意兩地之間移動的輸送問題,一種裝運大量金銀的標準容器——運金箱于清末民初出現(xiàn)。此后,整部近代貨幣史處處可見其蹤跡。
清末民初,中國因堅守銀本位,舉凡政府稅收、商業(yè)交易,都以銀兩為計價基準。雖然西潮來襲,改用銀元、外幣等情形相當普遍,但是最終仍須回歸銀兩結賬與清算,無法撼動白銀貨幣的地位,從而進一步促成近代上海的匯兌市場與傳統(tǒng)銀爐,新舊兩大行業(yè)與時俱進,蓬勃發(fā)展。
上海開埠后,迅速成為中國的經(jīng)貿(mào)與金融中心,隨后歷次對外借債、賠款的本息又以此為交割地。進出上海的貨幣不僅數(shù)額龐大,來源、種類、用途也各有不同,溝通互換頗為困難。因此,擁有“主場”優(yōu)勢的上海通行記賬法“九八規(guī)銀”及二七寶“ 夷場新”,被外國人稱為S h a n g h a i Ta e l(上海兩),成為華洋交易的新秩序[1]。
隨著市場對于夷場新元寶需求的不斷激增,各地已趨沒落的銀爐業(yè)在上海又重新復蘇。上海銀爐是一個代客以銀條、外省元寶、銀元銀角、雜銀等熔化改鑄成元寶的行業(yè),一個隨著上??诎顿Q(mào)易的起飛而再度興盛的古老行業(yè),到了上世紀2 0年代與30年代前期發(fā)展至巔峰。(圖1)
圖1左:戊辰年(1928年)七月初三日,上海和豐銀行送來五萬兩銀,寶大錢莊簽字以示收訖的回單。右:清末民初,上海協(xié)泰豐銀爐所鑄造的五十兩夷場新元寶。
銀爐與銀行、錢莊之間的業(yè)務往來頻繁,每日在上海街頭穿梭的現(xiàn)銀,動輒以數(shù)十萬甚至百萬兩計,因此迫切需要一種結構穩(wěn)固、成本低廉,又便于裝運與計算的運金箱。有一種木造長方形的運金箱,體積約為72厘米×4 0厘米×2 8厘米,成為金融界裝運元寶的標準容器。其內(nèi)部以移動式隔板分成四層,每層可放15個元寶,總容量6 0 個,共重3 0 0 0 兩或1 1 0 公斤左右,這是一個剛好可由兩位苦力以扁擔分頭扛起的重量。
上海英商匯豐、渣打等銀行都是使用者,由于箱子外觀雷同,為了識別起見,正面按照慣例都會貼上斗大標簽,是銀行的旗號。箱內(nèi)也烙印上銀行名稱的英文縮寫。這種運金箱究竟從何時開始出現(xiàn)?現(xiàn)已不可考,但顯然民國初期就已被普遍采用。
圖2 上世紀30年代,上海匯豐銀行所用的運金箱(圖片來源:匯豐銀行檔案室。翻攝自J o e C r i b b, “ACatalogue of Sycee in the British Museum”,第37頁,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2年出版)。
圖3 1920年,上海渣打銀行已使用類似的運金箱(翻攝自Joe Cribb,“ACatalogue of Sycee in the British Museum”一書,第30頁)。
運金箱曾出現(xiàn)在不少老照片中。圖2系1936年刊登于《亞洲雜志》,拍攝地點為上海英商匯豐銀行內(nèi),時間推測為1933年“廢兩改元”前夕。鏡頭下該行保管元寶的“司?!保ㄓ置?,S hr of f )正在開箱亮寶。打開箱蓋后,露出最上層,內(nèi)有簡單區(qū)隔,應是方便元寶堆疊放置的設計。經(jīng)過點算,出現(xiàn)的元寶有15個。底下應該還有三個相同的隔層,裝滿時會有60個元寶。
除了匯豐銀行外,發(fā)表于1920年的圖3,顯示渣打銀行更早使用類似的運金箱。箱上貼著標簽,菱形圖內(nèi)有行名縮寫“CBI”,是渣打銀行的專屬旗號。這是一種源自清末上海租界商家標示身份的作法,因此運金箱的歷史不排除可以提前至19世紀末。
1933年3月1日,國民政府下達“廢兩改元”令,貨幣單位從“兩”改為“元”,銀錠喪失貨幣資格,運金箱也失去原有效用。為了遵循政府法令,民間紛紛交出白銀兌換新鑄船洋(圖4),金融界也不例外,上海各大銀行也將持有的元寶逐箱運往中央銀行,隨后又被運進中央造幣廠改鑄銀元。
上海金融業(yè)裝運元寶的運金箱自此失去原有功用,后來幾乎全數(shù)隨元寶送往中央造幣廠,長期保存于倉庫之中。直到1936年間,情勢發(fā)生轉變,有部分運金箱被派赴新任務而重見天日。但與過去不同的是,載運內(nèi)容從“夷場新元寶”變成了“999銀條”。
1934年6月美國頒布《白銀收購法案》,國際銀價持續(xù)大漲,在中國則造成了通貨緊縮,經(jīng)濟蕭條,國內(nèi)白銀不斷外流。作為因應對策,1936年5月《中美白銀協(xié)定》簽訂,中方開始對美出售存銀,換取美元與黃金,作為儲備。于是,塵封在中央造幣廠倉庫的大量舊運金箱終于有了用途——裝運銀條。根據(jù)中美之間約定,交易的白銀必須是純度9 99的銀條,這也是國際白銀市場的交易標準。
早在1933年9月,中央造幣廠就以精煉廠將從民間收到的元寶煉鑄成999 銀條,廠方命名為“甲種廠條”。除有999的高純度之外,該銀條每條重23493. 448克,合船洋1千元。本來是規(guī)劃作為中央銀行發(fā)行儲備之用,后來就成了售美銀條形式。
中央造幣廠另鑄有“乙種廠條”,成色880,每條重26697.1克。雖然成色較低,但重量較大,換算后,每條含銀量與甲種廠條相同,亦合船洋1千元,原系作為銀錢同業(yè)間收解之用,后來也只能一并出售。不過,因不符交易條件,所以乙種廠條又連同大量船洋再次回爐,煉鑄成純度9 9 9的甲種廠條[2]。
裝運銀條赴美,就成了舊箱子的新工作,任重而道遠。重新貼上“中央造幣廠”的標簽,再由車夫送往碼頭,渡海前往美國。
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白銀大量被運往美國,但即便如此,中央造幣廠倉庫里堆積如山的運金箱還是未消耗殆盡。剩下的部分只好由廠方繼續(xù)列冊保管,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又隨廠從上海遷到重慶。
抗戰(zhàn)結束之際,中央造幣廠在重慶奉命將大量美國金磚改鑄成廠條,作為兌現(xiàn)法幣折合黃金存款之用。當時,廠方所面對的除了如數(shù)如期完工之外,還有如何分裝分運制成的廠條的問題。沉睡的舊運金箱因此找到了新出路。
圖4 1933年廢止銀兩制之后改用的“船洋”銀元
圖5 苦力挑著準備運往美國的甲種(999)銀條,每條重23.5千克(圖片來源:Life Magazine, 1937.10)。
圖6 簡稱“原桶”的美國原裝的圓形木桶
圖7 以兩條鐵片“補強”的運金箱
圖8 運金箱“補強”后,用于裝運廠條銀元。
當時,中央銀行陸續(xù)收到大量來自美國的黃金,是1942年間中美簽訂《五億美元借款協(xié)定》后,中方動用其中2 億多美元所購買。黃金是出自美國聯(lián)邦儲備銀行的400盎斯金磚,純度多在998以上,分裝在一種特制圓形木桶內(nèi),中央銀行檔案稱之為“原桶”。這種美方專為裝運金磚的標準容器,結構堅固厚實,每桶可裝七塊金磚[ 3 ]。中央銀行前后共收到600多萬盎斯純金金磚,承載的原桶就有2000多個。然而,金磚一旦被改鑄成小條,原桶就不再適用,必須另找新容器。
于是,從來自上海的舊運金箱再度被派上用場。當時,重慶廠仍保管有416個,從19 4 5 年9月起分批調(diào)用。為了避免箱體老舊劣化、易破裂的問題,廠方對舊運金箱進行了簡單改造,在表面加裝了兩道鐵皮。補強后,就成為廠方裝運廠條的容器[4]。
收到重慶廠解交的“補強版”運金箱之后,中央銀行甚感滿意。后來,中央銀行也逐批留用廠方解交金條使用的所有箱子,并撥給價款[ 5 ],這種運金箱就自此成為中央銀行名下的設備資產(chǎn)。
運金箱獲得中央銀行留用后,隨即承擔重任。繼重慶時期的法幣折合黃金之后,接踵而來的上海黃金風潮(1 9 4 6年3月至19 47年2月)、頒布《經(jīng)濟緊急措施方案》(19 4 7年2月至19 4 8 年8月)、金圓券收兌(194 8 年8月至10月)、金銀存兌(194 8年11月至1949年1月)等,可說無役不予,甚至在中央銀行黃金秘密運臺行動(19 4 8 年11月至19 4 9年5月)中亦可見其身影。這種運金箱容量較大,被中央銀行廣泛運用于裝運庫存廠條、上海烚赤金條、民間雜金、金幣、銀元、銀條等。
盡管經(jīng)過加裝鐵片補強,但還是不敵歲月摧殘,在運送中運金箱屢因不耐碰撞而破裂,金條掉落的情形不斷發(fā)生[6 ]。為了應付接下來的任務,中央銀行不得不再向中央造幣廠訂制一款體型較小、四面加裝兩道木條的新木箱,于19 4 9 年1月起加入運金行列。
圖9 四面加裝木條的新型運金箱
對于中央銀行而言,新型木箱,有其特殊用處。上海廠除了鑄造五錢到十兩重廠條之外,194 8 年12月間已秘密趕鑄出1219塊“廠磚”,也就是400兩重的廠條[7]。后來到了臺灣,廠磚的鑄造仍持續(xù)進行,至1950年底為止,又鑄造了431塊。因系使用民間雜金混熔鑄成,廠磚純度僅在98左右[8]。新型運金箱大小約在3 0厘米×2 0厘米×18厘米,容量較小卻更能負重,因此被大量用于裝運廠磚。但新型運金箱的出現(xiàn)為時已晚,除了裝運廠磚運至臺灣外,在大陸的“出勤地”主要集中在四川。
在1949年底,該箱也曾裝運廠磚前往重慶、成都兩地。根據(jù)時任聯(lián)勤第七財務處處長趙掄元的回憶,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政府財政部長關吉玉親自押送5萬兩黃金自臺抵渝。因情勢危急,隨即原機轉飛成都。12月8日,趙掄元奉命前往交接其中4萬兩。這批黃金共4 0箱,每箱1千兩,但并非全是一兩小條,多是500兩大金磚(按:應系4 0 0多兩),無法作為軍餉發(fā)放。因此,將其中一萬兩金磚,委請成都造幣廠連夜切割成小條[9]。
從趙掄元的回憶可大致確定當時裝載金條的就是新型木箱。原因除了內(nèi)容所提及“每箱1千兩”的容量特征,當時的特殊時空背景也提供了一條有力線索。
軍事不斷失利的國民政府遷至廣州后,1949年7月2月再度實施幣改,發(fā)行銀元券。新幣制采取銀元、黃金雙軌制,也就是持券人可兌換銀元或黃金。為了落實起見,中央銀行計劃在各地成立金銀交易市場,并逐日公告黃金與銀元之間的兌價。而由于民間流通的黃金成色高低不一,作為交易基準,中央銀行于同月10日又通令各地,市場交易的黃金概以9 8為準[10]。
圖10 1950年12月27日,相關官員前往臺灣銀行考察庫存黃金。所陳列出的,清一色是這種體積較小的新型運金箱,內(nèi)裝的金塊就是廠磚(圖片來源:《歷史月刊》第69期,1993年10月)。
該命令影響所及不只是交易市場,還有鑄金廠。只不過,當時在大陸仍受國民政府控制且能夠運作的鑄金廠都在當時的四川,也就是重慶二十兵工廠與成都造幣廠。兩家先后在7月中下旬與8月2 6日開鑄廠條[11],聽命行事,當時就是將廠條成色標準定在98。
根據(jù)趙掄元的描述,當時金磚是在未經(jīng)熔鑄的情況下,直接切割后分發(fā)。做法之所以可行,顯然就在于金磚成色是98,剛好與四川流通廠條的成色標準相同之故。所以,當時出動的正是新型運金箱,內(nèi)裝的也不是美國純金金磚,而是過去所不為人知的98廠磚。
各具背景的一大一小兩種運金箱,連同來自美國的原桶,歷經(jīng)幾度滄桑,后來有部分到了臺灣。它們所裝載的,除了黃金與銀元,還有滿滿的歷史記憶。
[1]詳閱戴學文《舊上海 夷場新》,第一章“概述”,第一節(jié)“上海租界新鑄寶銀”與第二節(jié)“出現(xiàn)背景”,第2-3頁相關內(nèi)容。2007年,作者自版。
[2]詳閱戴學文《民國黃金檔案》,第一章“從白銀到黃金”,第五節(jié)“法幣改革”,第47頁以下。波多西工作室,2020年1月出版。
[3]詳閱戴學文《你所不知道的國府黃金》,第一章“起源”,第二節(jié)“美國金磚在中國”,第49頁以下。波多西工作室,2018年4月二版。
[4]1945年9月19日,中央造幣廠保管課,保字第1號文:“……向前任借用長木箱五十個,業(yè)已裝載金條三十四箱,但查該項木箱制作不甚堅固,一經(jīng)使用,時有散破情事,現(xiàn)擬請將現(xiàn)存廠之長木箱366個,每個加配鐵皮兩道,以免運輸時在途中發(fā)生散破危險……”“中央銀行檔”,檔案管理局。收錄于戴學文《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央行運臺黃金》一書。波多西工作室,2021年11月出版。
圖11 中央銀行黃金運抵臺灣之后,隨行的運金箱也跟著部分黃金一起進入臺灣銀行庫房,成為新臺幣發(fā)行儲備。
[5]1946年1月15日,中央銀行業(yè)務局,業(yè)字243號文:“……函準代付木箱價款48萬元?!庇?,1946 年2月18日,中央造幣廠,渝復字第7 2號文:“……送交貴行本廠代制裝金條木箱309只(系本廠代為制造裝載金條)?!庇?,1946年11月2日,央行業(yè)務局,業(yè)字第12834號文:“……函覆本行留用裝金木箱囑按原價每個三千二百元撥還價款?!敝醒脬y行檔,檔案管理局。收錄于《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央行運臺黃金》一書。
[6]參閱王樹德《海關臨危受命的一次緊急秘密任務》?!秱饔浳膶W》,第五十九卷第一期。又,2004年11月10日,《世界日報》刊出一則名為“梁赤新”之人有關1949年5月間搶運黃金的回憶文:“……上海撤守前……從黃浦江押著大批木箱運到臺灣。”“……從岡山空軍總部運到臺北中央銀行……當木箱破裂,才知道里面是金磚與銀元?!庇捎谶@種運金箱并未曾被停用,木箱破裂的問題,顯然在央行黃金運臺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生。
[7]參閱《民國黃金檔案》,第四章“上海廠時期 鑄解數(shù)量”,第125-127頁。
[8]根據(jù)臺銀于1949年12月26日至27日的檢測結果,廠磚成色為981.2742。參見戴學文《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臺黃金》,第四章“臺廠鑄金案”“臺銀委鑄金條表”,第180頁。
[9]趙掄元《斬金發(fā)軍餉——成都保衛(wèi)戰(zhàn)驚滔駭浪一幕》,《中外雜志》總292期,1991年。
[10]1949年7月10日,中央銀行業(yè)務局,廣州通27號文。“中央銀行檔”,檔案管理局。詳參《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臺黃金》,第135頁。
[11]參閱《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臺黃金》,第三章“渝蓉兩廠鑄金案”,第133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