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麗
來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出差,次?日,朋友帶我去吃早餐。我跟在他身后,來?到老城菜市場附近一家店鋪,剛坐下沒一?會兒,一盤黃面擺在面前,旁邊是?10?串“嗞?嗞”冒油花的烤羊肉。
我納悶不已?:粥呢?奶茶呢?包子呢??朋友笑道?:“奇臺人早餐就吃這個!”
我看了看周圍,店鋪坐滿了人,每個人?都在埋頭干飯,門口還有人在等位。入鄉(xiāng)隨?俗,我挑起盤子里幾根黃面,“呲溜”吸進(jìn)?嘴里。這第一口就讓我贊嘆不已——每一根?黃面上都裹著濃濃的湯汁,面細(xì)潤滑、酸?辣爽口。黃面的澆頭用蒜、姜、醋等調(diào)制而?成,配菜是韭菜段或黃瓜絲,再佐以肥瘦?相間的烤羊肉。如此硬核的早餐,也只有在?奇臺才能吃到。
黃面與一般面食不同,和面時加入了一種?叫“蓬灰”的食品添加劑,由一種野生的蓬?草燒制而成。細(xì)細(xì)品嘗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奇?臺黃面好吃的秘密,那就是面的韌性和滑爽?程度更好。
后來我無意中看到一份資料,說奇臺面?粉的蛋白質(zhì)含量位居新疆面粉之首。面好不好吃是個人喜好,比如有的南方人就覺得新疆?的面條硬,可蛋白質(zhì)含量低的面條一煮就軟塌,?口感必然不好。
新疆很多地方掛有“奇臺過油肉拌面”的?招牌。這拌面的主料是鮮嫩的羊肉,切成片略?加腌制,在油鍋里翻炒至變色后撈出?;重新起?鍋燒油,蔥、姜、蒜熗鍋,倒入炒好的羊肉和?西紅柿、青椒、皮牙子等配菜,翻炒、調(diào)味、?勾薄芡、出鍋,鮮香油亮的過油肉就成了。接?下來是拉面,和面的訣竅是加入少許鹽,揉好?后還要刷油醒面,讓面充分松馳,這樣拉出來?的面綿長細(xì)潤而柔韌不斷。過油肉可以換成蘑?菇、毛白菜、毛芹等蔬菜,味道也很好。這道?美食必須是前后兩者相得益彰、相互成全,任?何一方掉鏈子都會毀了招牌,由此可見,是面?撐起了拌面界的半壁江山。
羊肉燜餅子也是奇臺的特色菜品。羊肉用?紅燒的方法烹制,面卻要搟成極薄的面餅,覆?在鍋中九成熟的紅燒羊肉塊之上,蓋上鍋蓋將?其燜熟。這道菜端上餐桌時,羊肉被餅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吃的時候用筷子挑開薄餅,羊肉展現(xiàn)?誘人的醬紅色,香味隨之撲鼻而來。有人說這?道菜的面餅比羊肉好吃,的確如此,蘸了湯汁?的面餅汲取了羊肉的精華之味,真是好吃得不?得了。
另?一?道?菜?——土?雞?燉?洋?芋?魚?魚?則?十?分?有?趣。土雞依舊是紅燒而成,有新意的是,將面?粉與洋芋(土豆)磨成的漿水和成面,搓成兩?頭尖尖、中間圓滾滾的小魚形,煮熟后加到紅?燒土雞中?!靶◆~”形象生動活潑,吃起來糯?滑筋道,為這道菜增添了靈動的氣息。
奇臺人還擅長用面粉蒸饃饃,做大鍋盔和?胡麻蒸餅,其中我最愛吃的是胡麻蒸餅。胡麻?是古代就有的一種油料作物,原產(chǎn)西域。奇臺?位于古絲綢之路北道,胡麻就是從這里進(jìn)入中?原。李時珍說過,張騫從大宛得油麻種子,為?區(qū)別中國大麻,取名“胡麻”。胡麻餅子看上?去像個胖乎乎的大饅頭,其貌不揚,然而揭開?那層表皮,里面是千層餅,每一層薄餅上都鋪?著炒熟碾碎的胡麻。面餅松軟喧騰、胡麻油亮?香酥,面香、胡麻香在口中匯聚交融。不得不說,胡麻蒸餅真是碳水中的極品!
奇臺緊依天山山脈,陽光充沛,晝夜溫?差很大,這些因素成就了面粉的高品質(zhì)。聰?明勤勞的人們將面粉烙成餅,或揉成饃,或?抻成長條,或拉成細(xì)絲,或搟成薄皮……它?們既能和各種蔬菜相搭,也能襯托出肉食之?香,獨自登臺也能呈現(xiàn)出熱烈滋味,具有很?多可能性。
在奇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面粉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