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盈雁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落實中央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要求,生動展現(xiàn)黨的二十大以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的新部署新要求,高質效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責的檢察新實踐,檢察日報社推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高質效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責基層行”融媒采訪系列報道活動。
2023年4月中旬到10月,從首都北京到南海之濱、長江兩岸、關中平原、北國邊陲,從東部沿海到西北內陸,檢察日報社選派32 支采訪隊伍,走遍全國31 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采訪175 個單位500 人,推出31 組融媒報道。這是檢察日報社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既在基層行融媒采訪中推動自身主題教育落實落地,又通過基層行融媒采訪創(chuàng)新做好檢察機關主題教育宣傳報道工作,助推檢察系統(tǒng)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作為最高檢機關報,檢察日報社成為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單位。如何對標對表黨中央要求和最高檢黨組部署,認真貫徹、一體落實、務求實效,特別是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抓好調查研究?檢察日報社認為,除圍繞自身報業(yè)發(fā)展抓實主題教育,更應基于最高檢機關報這一定位,聚焦制約檢察事業(yè)發(fā)展、困擾檢察基層和隊伍建設、影響法律監(jiān)督質效、妨礙司法公正廉潔等問題,通過沉下去、接地氣的實地采訪,把脈問診,以智力成果助力最高檢解決一批深層次問題。
方向明確后,融媒采訪隨即啟動。為確保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檢察日報社編委會專門召開會議,認真謀劃、精心組織此次活動:確定采訪范圍全覆蓋,對全國31個省級檢察院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檢察院進行一輪集中采訪;要求采訪內容貼實際,依托全國各記者站,提前征集報道主題并推薦基層檢察院接受采訪;明確采寫力量最優(yōu)化,由報社黨編委共13人分工帶隊采訪,并在全社范圍競選優(yōu)秀記者參加報道,最終組成32支采訪隊伍;主打報道方式為融合,力求以多元融媒思路謀劃采訪報道,每組報道除文字報道外,配發(fā)視頻等新媒體報道,以融媒報道模式進行全景式展現(xiàn)。
報道方案下發(fā)后,各地記者站和本部記者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各地共報送報道主題62個,內容主要涉及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比如,海南記者站報送的“精準打擊走私犯罪,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遼寧記者站報送的“鐵路檢察護航中歐班列,服務‘一帶一路’”、福建記者站報送的“助力企業(yè)合規(guī)建設賦能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等主題,體現(xiàn)了檢察機關聚焦服務大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以能動履職促推高質量發(fā)展。又比如,上海記者站報送的“打造超大城市公益保護‘上海模式’”、浙江記者站報送的“探索新形勢下訴源治理工作方法,勇譜‘楓橋經驗’檢察新篇章”、甘肅記者站報送的“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鄉(xiāng)村振興”等主題,反映了檢察機關堅持為人民司法,依法辦好檢察為民實事,以能動履職保障民生福祉。再比如,山東記者站報送的“‘一站式’簡案快辦新模式”、安徽記者站報送的“強化檢察偵查”、北京記者站報送的“科技賦能反洗錢”等主題,彰顯了檢察機關強化法治擔當,努力答好維護公平正義檢察答卷,以能動履職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從記者報名情況來看,既有以首席記者、領銜記者為代表的資深業(yè)務骨干,也有參加工作不久、剛取得新聞采編從業(yè)資格的優(yōu)秀新生力量,大家同臺競技,以賽促干推動融媒采訪見行見效。
經編委會討論,最終選定32 個報道選題,確定由28 名優(yōu)秀記者與13 名黨編委自由組團完成采寫,各新媒體編輯部同步介入,提供融媒報道技術支撐。
策劃過程中,編委會及時跟進最高檢新一屆黨組新理念、新部署,側重做好“重強扶弱”工作。在報道選題確定上,除嚴選基礎深厚的刑事檢察、發(fā)展迅速的公益訴訟檢察選題外,積極向起步較晚、發(fā)展較緩的民事檢察、行政檢察選題傾斜,在報道比重方面注意平衡好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同時在采訪力量配置上,精選精干力量向檢察宣傳報道薄弱省份傾斜,比如首席記者和領銜記者均承擔了邊疆地區(qū)的采寫任務。
為壓實壓緊責任并加強督促指導,報社編委會要求編委會辦公室建立融媒采訪臺賬,由專人督辦,定期通報活動進展。
經統(tǒng)計,此次融媒采訪共采訪175 個單位500 人。作為一家全國性法治類大報,檢察日報社始終奮力踐行“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講好檢察故事,弘揚法治精神。開展此次融媒采訪,正是檢察日報社以主題教育為載體,引導采編人員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中提升學習實效、錘煉業(yè)務本領、提高傳播效果,把主題教育成果轉換為檢察宣傳成效的一次大練兵。
深入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新聞報道工作亦不例外。最高檢黨組明確指出,與黨和人民的更高要求相比,檢察工作還有不小差距。這些“差距”,正是檢察宣傳報道所應關注的:不僅要及時反映“差距”,更要通過調研采訪提供“縮小差距”的思路和方法。檢察日報社組織開展此次融媒采訪,首先要求以新聞調研的方式,發(fā)掘全國各地檢察機關解決“差距”的新實踐。
帶著問題去,帶著答案回。梳理32 組報道,每組報道均體現(xiàn)了鮮明的問題導向,整組報道不乏提出具有建設性意義的解決方案,對安徽省檢察機關的采訪報道《在“一體化”中謀劃“高質量” 安徽:加大檢察偵查辦案力度增強法律監(jiān)督剛性》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相應立案偵查權,但由于反貪反瀆轉隸等歷史原因,相關檢察偵查工作開展緩慢。對此,最高檢新一屆黨組強調要“加大力度、務必搞準”。采訪小組從組織保障、完善機制、夯實質量等角度,解析了檢察偵查安徽樣本,完成了近年來為數(shù)不多的關于檢察偵查主題的深度報道,更為全國檢察機關精準開展檢察偵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
到基層一線去——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對新聞報道工作而言,基層就是源頭活水。新聞實踐中,不少記者習慣于跑機關、泡會議,滿足于“吃現(xiàn)成飯”,產出的新聞作品言之無物,缺乏生命力。開展此次融媒采訪,檢察日報社要求各采訪小組深入基層一線,通過沉浸式采訪,近距離還原新時代新征程檢察機關如何以檢察工作現(xiàn)代化服務中國式現(xiàn)代化,讓專業(yè)、神秘的檢察工作可感可觸。
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解析32 組報道,均能深切感受到各采訪小組“行走在田間地頭”“與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上交心”的現(xiàn)場感、真實感,都能通過一段段寄托真情實感的文字、一個個冒著人間煙火氣的鏡頭引起共鳴、打動心靈。以重慶為例,圍繞長江生態(tài)檢察官制度,采訪小組在4天時間里,共采訪了6個檢察院、6個司法基地、10 名檢察官、8 名社會人士。為客觀展現(xiàn)長江生態(tài)檢察官制度,他們把更多的筆墨和鏡頭傾斜于檢察系統(tǒng)以外的社會各界:實地走訪了重慶自然博物館生態(tài)環(huán)境司法保護教育實踐基地、涪陵區(qū)南沱鎮(zhèn)“生態(tài)司法修復+鄉(xiāng)村振興”示范基地、重慶市漁業(yè)生態(tài)保護基地、江津區(qū)米邦沱碼頭等,并登船巡江;面對面采訪了1 名重慶自然博物館研究館員、1 名合川區(qū)人大代表、涪陵區(qū)南沱鎮(zhèn)鎮(zhèn)長、長江航運公安局重慶分局涪陵派出所副所長、江津區(qū)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副站長和3 名社會志愿者。最后推出的報道《筑牢長江上游生態(tài)安全司法屏障 重慶:創(chuàng)立長江生態(tài)檢察官制度推進檢察一體化履職》,把長江生態(tài)檢察官制度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于潛移默化中在廣大讀者心中播撒下保護長江生態(tài)的種子。
用好群眾語言——
黨的歷史經驗證明,文風不正,危害極大。關于新聞報道文風問題,黨中央反復強調,新聞工作者要學好用好群眾語言。對此,新聞媒體積極改進,但仍有一些媒體未完全杜絕滿紙空言現(xiàn)象,群眾看不明白也不愿意看。檢察日報社以此次融媒采訪為抓手,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可感的數(shù)字,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生動,宣講檢察理念,傳播法治能量。
文字的力量可以讓心熱起來、手動起來??偨Y32 組報道,一個鮮明的特征是用家常話講大道理,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負責云南的采訪小組關注的話題是檢察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他們面對的是“村民居住地與野生動物居住地發(fā)生沖突后如何取舍”的采寫問題?!斑^度的人為砍伐、種植等活動對野生動植物造成了直接影響”“保護‘犀鳥家園’的關鍵就在于將這40 戶居民從核心保護區(qū)中遷出”“直接通知村民搬離自然保護區(qū)后,他們又該前往何處落腳?誰來保障他們的生活?”等,記者用這些通俗語言點出村民對野生動物帶來的影響,同時說明一定會妥善安置被搬離村民,全文行云流水、可親可信?!拔覀儗τ诩覉@的留戀是來自長期穩(wěn)定的安居生活,但如果因此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那我們的離開則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庇浾唠S后對一位搬遷村民的心路歷程進行原汁原味的展現(xiàn),營造出濃厚的生態(tài)保護氛圍感,也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背后的檢察力量的高度認可。
為提升這組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檢察日報社還在“做亮”標題上下功夫,讓標題在“短實新”的基礎上更有寓意、更有韻味。比如天津篇的主標題“讓古運河匯入新時代”、湖北篇的主標題“古驛站 舊時光 新旅程”、浙江篇的主標題“‘浙’里‘楓’景獨好”、四川篇的主標題“檢察辦案中的生態(tài)美學”、貴州篇的主標題“搶灘數(shù)字檢察新藍?!薄⒃颇掀闹鳂祟}“只為山川萬物生”、黑龍江篇的主標題“千里江山·北境新卷”等,文字張力撲面而來,頗能讓讀者眼前一亮。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首次強調推進媒體融合,如今,媒體融合發(fā)展已成為國家戰(zhàn)略。十年來,面對如何變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一必答題,新聞媒體一直在探尋“最優(yōu)解”。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檢察日報社深入推進媒體融合改革,特別是聚焦“云端”生活新方式,不斷提升融媒報道質與效。開展此次融媒采訪過程中,考慮到報道主題專業(yè)性極強,報社編委會要求重點打造更直觀、更“平民化”的短視頻,與文字報道形成互補,把專業(yè)性檢察工作融入讀者心中。
如何把檢察工作的“?!比谌霃V大讀者的“心”?融媒采訪在制作短視頻時,注重切換角度,把專業(yè)題材做成民生新聞。以上海的報道為例,視頻中首先出現(xiàn)的是燈光璀璨的夜上海街頭,緊接著切入臨街而住的上海居民徐女士的同期聲,道出部分城市光源因地點、亮度、時長等原因,給周邊居民帶來不容忽視的用眼影響和睡眠問題,隨后把檢察機關如何通過公益訴訟檢察職責,聯(lián)合市容景觀管理機構、街道、商家等,徹底解決徐女士煩惱的故事徐徐展開。就這樣,以徐女士的民生煩惱進行小角度切入,接入檢察公益訴訟助力城市管理的大主題,鏡頭轉換收放自如,鏡頭下的故事真實樸素,檢察公益訴訟的力量直擊人心。
為把檢察工作的“專”融入廣大讀者的“心”,融媒采訪還通過短視頻的呈現(xiàn),實現(xiàn)報道方式的生活化,為讀者輸送輕松愉悅的觀后感。在湖北,采訪小組邀請本地“土著”檢察干警小姐姐化身“旅行博主”,帶領大家跟隨她的唯美鏡頭,打卡始建于乾隆年間的土家商貿活化石慶陽古街,于穿梭在木構涼亭式街道中感受茶馬古道的別樣風情,在激活大家內心深處文物保護欲的同時,講述檢察辦案助力傳統(tǒng)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故事,引發(fā)情感共鳴。
為把檢察工作的“?!比谌霃V大讀者的“心”,對更晦澀、更“難懂”的檢察報道主題,融媒采訪采取了揭秘式的報道手法。比如,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qū)檢察院在法治軌道上探索涉案企業(yè)合規(guī)改革試點走在前列,采訪小組找到曾同步參與檢察機關調研的一名民營企業(yè)董事長,其同時兼任企業(yè)所在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通過這名董事長講述本行業(yè)合規(guī)情況,講清了檢察機關依法探索企業(yè)合規(guī)改革“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的問題。
總的來看,各采訪小組呈現(xiàn)的視頻均體現(xiàn)出較強的編導意識,在視頻制作中有機融入故事、情感和價值觀,借助多元化的表達方式,通過精美制作,形成有看點、有思想的視頻作品,吸引讀者透過視頻看檢察。
總結此次報道活動的經驗,無論是報社還是編輯記者自身,都有了滿滿的獲得感。通過這樣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融媒采訪,編輯記者不僅僅在選題謀劃執(zhí)行推廣等各個方面得到全方位錘煉,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的能力也得到明顯提升,全媒體報道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這樣“走轉改”的實戰(zhàn),正是新聞工作者增強“四力”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