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市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 (221000) 王巖巖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還要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以凸顯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價值,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英語課本劇是在課堂上用英語進行角色表演的活動,其將表演和語言學習結合起來,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應用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英語課本劇符合英語學科的教學需求,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要對英語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在課堂中融入課本劇表演活動,促使學生在劇本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英語知識積累,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鞏固和積累英語知識,實現(xiàn)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課本劇創(chuàng)編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課本劇的主題。教師可以從教材或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著手,整合有效素材,讓學生在多元素材的幫助下確定課本劇主題。需要注意的是,課本劇主題的選擇要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具備一定的討論及學習價值。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點,挖掘教材文本中貼近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的主題,聯(lián)系生活進行選材,為后續(xù)的課本劇創(chuàng)編和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2 What a day!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與天氣相關的詞匯和短語,懂得運用“It was+天氣類形容詞”“There was...”“We saw...”等句型,能夠熟練地描述在過去某時段的天氣情況,以及當時人們的活動等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交流興趣,適合用來作為課本劇的主題。教學時,教師利用問題將學生引入關于天氣的對話中:“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then?”有的學生回答:“It was a rainy day. My friends and I went to the cinema to see a movie.”有的學生回答:“It was sunny and I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in the football field.”有的學生回答:“It was a windy day. My family and I rested at home.”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這一單元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具體描述上周和朋友、同學或者家人進行的活動內容,并將其作為課本劇的表演主題,讓學生編寫課本劇。這個話題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而且是學生親身經歷的事情,使得學生對課本劇活動充滿興趣,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得很積極。
課本劇主題的選擇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關系到其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是否會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因此,在讓學生進入課本劇編寫和表演環(huán)節(jié)之前,教師先確定好課本劇的主題,立足單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將課本劇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潛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本劇這一教學形式貼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能為學生營造趣味十足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這個空間里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創(chuàng)編劇本、設計表演形式,學生是整個活動的主導者和創(chuàng)作者。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此外,學生在進行課本劇創(chuàng)編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習壓力,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以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為例。本單元圍繞各類小吃進行點餐、購物場景的學習。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自主創(chuàng)編課本劇,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將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有邏輯地呈現(xiàn)在課本劇的劇本中。有的學生根據(jù)單元主題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編了去超市購物的劇本。
Scenario 1:In the classroom
S1(Mary):Hello,Lily.
S2(Lily):Hello,Mary.
S1(Mary):Are you free this weekend?
S2(Lily):Yes,I’m free this weekend.
S1(Mary):Shall we go shopping in the supermarket?
S2(Lily):OK,let’s go together at the weekend.
Scenario 2:In the supermarket
S1(Mary):Lily,what do you want to buy?
S2(Lily):I want to buy some pencils, erasers and exercise books.How about you?
S1(Mary):I want to buy some fruits, such as oranges,bananas and so on.
S2(Lily):Let’s buy fruits first.
Scenario 3:At the fruit stall
S1(Mary):These oranges are really nice. How much are they?
S3(Shopping guide):Two yuan each.
S1(Mary):OK, I’ll buy five oranges. How much are bananas?
S
3(Shopping guide):Five yuan a catty.
S1(Mary):I’ll buy a kilo. How much is Pinepple?
S3(Shopping guide):10 yuan each.
S1(Mary):I’ll buy one.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buy so many things?
S3(Shopping guide):A total of thirty yuan.
S1(Mary):Where can I check out?
S3(Shopping guide):Just go to the cashier.
S1(Mary):OK,thank you!
這個劇本所描述的場景學生都非常熟悉,其中融入了許多已學句型,如“Let’s go to...”“How much”等,是聯(lián)結了新舊知識的劇本,具有邏輯性,而且充滿生活氣息。
課本劇的創(chuàng)編能夠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深化了學生對英語詞匯和句型的記憶,更好地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是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助推器。
課本劇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能展示學生多方面的才能。但是,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演到一半突然“卡殼”,無法繼續(xù)表演下去。也就是說,學生的表演思路在表演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導致他們忘記了接下來的情節(jié)或臺詞。倘若這樣的情況反復出現(xiàn),就會導致學生對課本劇表演失去信心。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在學生排練課本劇時,給他們設置一些問題,讓他們依據(jù)問題去思考,梳理表演思路,使課本劇的表演有更明確的方向。
以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 為例。這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學生對這個故事的表演興趣很高。但是,讓學生去表演這樣的課本劇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臺詞太多,學生記不?。欢侨宋锾?,學生難以合理安排;三是教材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提煉,情節(jié)之間的連接性不強,需要學生想象的內容很多。學生進行排練時,發(fā)現(xiàn)劇本前后對應不上,他們就會停下來進行相關的調整。這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挫敗感。因此,教師可在學生排練時提出具有邏輯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課本劇表演的思路。
Q1:What does the king like?
Q2:Who can make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
Q3:What does the king think of the new clothes?
Q4:What do the other people think of the new clothes?
這樣,學生既能依據(jù)具有邏輯性的問題進行劇本編寫,又能在排練的過程借助問題梳理表演思路,從而輕松地組織臺詞,順暢地進行表演。
比起抽象、枯燥的書面文字,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喜歡活靈活現(xiàn)的表演和模仿等活動。課本劇表演是展現(xiàn)學生天性的一種方式。在確定好課本劇主題和劇本之后,就可以進入課本劇表演環(huán)節(jié)。在排練和表演課本劇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感受到英語在特定語境中的語氣和聲調,從而獲得更加新穎、深刻的學習體驗,并在英語交流中逐漸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興趣,促進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發(fā)展。
以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 為例。圍繞本單元內容開展課本劇表演活動,旨在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snack bar”“a glass of juice”“a cup of coffee”等詞匯和詞組,以及 熟 練 運 用“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What about you?”等詢問他人飲食喜好的句型,并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這些句型在語言表達時的語氣和語調。在學生表演前,筆者先進行臺詞示范表演,讓學生觀看和學習;再安排學生組成表演小組,由組內成員推選出一個口語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由小組組長進行角色分配、組織彩排等工作。筆者則在整個過程中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及時幫助學生處理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盡量使每個小組的英語水平呈現(xiàn)均衡的狀態(tài),讓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帶領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中更好地完成課本劇表演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表演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從具體實踐來看,學生不僅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還展現(xiàn)出了較強的英語口語能力,體現(xiàn)了團隊間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精神。
課本劇表演不僅能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表演的樂趣,而且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融洽的班級氛圍,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開展英語課本劇表演活動的目的不僅在于釋放學生的天性,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夠有效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開展英語課本劇表演活動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表演情況進行評價。恰當、合理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反思自身的學習效果,更好地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發(fā)揮課本劇的教學價值。
以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為例。這個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講述了一只強大的獅子和一只弱小的老鼠經過互相幫助,最終成為好朋友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诖耍P者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這個故事創(chuàng)編課本劇,鼓勵學生基于教材創(chuàng)新情節(jié),發(fā)揮想象,為這個故事增設角色。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對故事進行了創(chuàng)新編寫,并在課堂上表演出來。有的學習小組為這個故事增設了鸚鵡這一角色,學生分別扮演獅子、老鼠和鸚鵡,展開了表演:
S1(Aside):One day, the lion was in danger, but he can’t find the mouse.Suddenly,the lion saw a parrot.
S2(Lion):Beautiful parrot,please help me.
S3(Parrot):How can I help you?I’m so weak.
S2(Lion):Can you help me find Mr.Mouse?He’s in the house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He can save me.
S3(Parrot):Okay,I’ll go right now.
...
在表演過程中,學生不僅將所學知識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而且表演得非常生動。在表演過后,筆者引入多元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表演進行有效評價。此次,筆者采取了教師評和生生互評的方式,先讓觀看表演的學生談感受,再由教師指出表演過程中存在的發(fā)音、神態(tài)、肢體語言等方面的問題,肯定和表揚學生為課本劇表演活動付出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受到了鼓舞,增強了英語學習的自信心;筆者也能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思維閃光點,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英語課本劇充滿了趣味性,它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有效拓寬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面,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課本劇,是對英語課堂的延伸與拓展,也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對課本劇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深入探索,讓學生借由課本劇,感受英語學科的魅力,最終獲得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