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紅
爸爸在給子欽講行星
如果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跟你談量子力學、宇宙奧秘、飛機的構造原理、虎鯨的飲食習慣、昆蟲的身體結構,你會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他說的這些話?你會珍惜他這份與生俱來的天賦嗎?你會把他當作天才嗎?
有個叫趙子欽的小男孩,從4歲開始就對科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能把這些學到的知識講得頭頭是道。他的爸爸趙邈對于孩子這種學習的天賦除了細心呵護以外,更做了深層次的研究與思考。
70 后的趙邈,年輕時干過許多種工作,燒過鍋爐,做過藥廠推銷員、保衛(wèi)干事、會計等,后來考進北京廣播學院進修,畢業(yè)后開始在電視臺做編導、導演。一直到近30歲的時候,他參與導演的影片獲得了多項國內(nèi)國際獎項之后,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理解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社會價值。
2015 年,趙邈的兒子巴塔出生,學名趙子欽。子欽是有著一雙黑葡萄般眼睛的漂亮小男孩,3 歲之前的他跟普通的小孩子一樣,并沒有顯現(xiàn)出什么特別天賦。
趙邈對于孩子的學前教育非常重視,他試著觀察子欽對什么感興趣。音樂、美術、體育、攝影等,他自己能想到的,都帶子欽體驗過。子欽對這些既不排斥,也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
直到過完4 歲生日的某一天,子欽在電腦上無意看到了解說普朗克長度到宇宙尺度的大小比例的視頻時,小小的他激動不已,表現(xiàn)出了從未有過的濃厚興趣。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趙邈就給子欽看他所喜歡的科普類節(jié)目和書籍,他的小腦袋里都是粒子、量子、星球等與科學相關的知識。
4 歲的子欽在看那些大人都晦澀難懂的視頻時,家里人會懷疑他是不是看得懂。有一次,子欽正在看英文版的關于量子力學的視頻。趙邈問他能看懂嗎?子欽回答說:“我不只是看,主要是聽?!彼謫査苈牰畣??子欽說:“那就多聽幾遍!”
孩子的興趣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有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和快樂。
在子欽發(fā)現(xiàn)了他的興趣點之后,經(jīng)常手舞足蹈地在家里聊天文說物理。趙邈耐心聽他講述的時候,隨手把這些錄成了短視頻,作為記錄。為了跟上兒子的步伐,趙邈也去找與物理學相關的書籍、視頻來學習。原本枯燥的知識,在子欽的帶動下,趙邈也學得津津有味。這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都可以和科學扯上關系。認真學過之后,他就跟子欽分享心得,有些弄不明白的就跟子欽做探討。
每當爸爸提出疑問的時候,子欽會認真地聽完,然后給出自己的答案。比如,在他4 歲的時候他就給爸爸講什么是量子糾纏,什么是四維空間,什么是迅子,什么是黑洞等等。這些高深的科普知識常常讓作為爸爸的趙邈嘆服。
趙邈把跟子欽的聊天片段整理后,發(fā)到了抖音平臺上。這個4歲孩子的記憶力、理解力以及完整而又清晰的表達能力,讓看過視頻的人,都把子欽譽為“科學神童”。
爸爸:原子是什么組成的?
子欽:是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
爸爸:核外電子是什么?
子欽:核外電子就是電子,電子是繞原子核轉(zhuǎn)的,它不是在原子核里面……它轉(zhuǎn)得飛快,哪兒都有,就是無規(guī)律地亂轉(zhuǎn)。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的,質(zhì)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組成的,最小的夸克是頂夸克。但是有一種東西比電子還要小一百萬倍,叫中微子。
爸爸:中微子是啥?
子欽:中微子也是一種粒子,它能穿透任何東西??茖W家們猜測,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暗物質(zhì),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暗物質(zhì),只是我們檢測不到而已。
爸爸:暗物質(zhì)是暗能量嗎?
子欽:不是,暗能量是暗能量,和暗物質(zhì)不是一種東西。
爸爸:有一種東西叫反物質(zhì),那反物質(zhì)是暗物質(zhì)嗎?
子欽:不是,雖然就差幾個字,但都不是。
這就是子欽跟爸爸的聊天日常,爸爸提出問題,子欽來解答,但是在解答的過程中又不斷出現(xiàn)各種爸爸不懂的新術語。就是這樣的片段,吸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前來圍觀,各種贊美也鋪天蓋地地涌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趙邈心里當然很欣慰,但也引起了他的警覺。于是他把家人都召集到一起,告訴大家一定不要稱呼子欽是天才。他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他還是個孩子,不一定有清醒的認識,但是大人卻有義務為他營造一個不浮夸的環(huán)境,做正確的引導,來幫助他端正心態(tài)。
作為爸爸的趙邈,一面耐心地保護子欽的天賦,一面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同時也在思考:什么是天才?子欽真的是天才嗎?天才和普通人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
他特意找了一個只有他和子欽在的時間,跟子欽做了交談。
爸爸:你是天才嗎?
子欽:不是。
爸爸:為什么呢?
子欽:因為那些知識我也是看很多遍才記住的。
爸爸:那你跟別人一樣嗎?
子欽:不一樣啊!
爸爸:哪里不一樣?
子欽:每個人都不一樣啊!
子欽的回答,仿佛給了趙邈一個關于天才的答案: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但我們又都有著獨特的天賦,每個人在他擅長的領域里都是天才,而在他不擅長的領域里就是普通人。
子欽在一天天長大,涉獵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宇宙里的火星、海王星,大海里的虎鯨、鯊魚,天空中的客機、戰(zhàn)斗機,陸地上的各種昆蟲,甚至微積分和病毒,他都能侃侃而談。
到2022 年年底,“科學小子欽”抖音賬號擁有了174.9 萬粉絲。很多人表示,原本復雜難懂的問題,在“子欽老師”的講解下變得通俗易懂。而眾多粉絲在對這個“天才神童”充滿敬佩的同時,也有著無比的好奇心,各種各樣的疑問在評論區(qū)里隨處可見。
有人說:“這孩子是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嗎?”
還有人說:“欽寶的前世肯定是科學家吧?”
更多的人疑問:“孩子這么優(yōu)秀,他的父母是怎么教育的,肯定也是高學歷的優(yōu)秀人才吧?”
看到大家的留言,趙邈在視頻中說:“網(wǎng)友可能覺得孩子自身的天賦決定了他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可我卻認為孩子的天賦有沒有被發(fā)現(xiàn),是不是得到發(fā)展才是問題的關鍵。不只金子會發(fā)光,鐵也能發(fā)光,父母要成為打磨孩子天賦的‘磨具’。我曾經(jīng)對子欽說:你有三個爸爸,一個是和藹的爸爸,一個是嚴肅的爸爸,一個是兇狠的爸爸,你喜歡哪個?他說喜歡和藹的,逐漸我就知道了,是他的選擇決定了我的態(tài)度?!?/p>
趙邈倡導做一名愛思考的家長,在陪伴中總結心得,在實踐中改良方法,做好教育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