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飛 文 玉琳 編 ○超小愛 繪
很多人都把工資稱作“薪水”。工資為什么要稱為“薪水”呢?難道是暗喻金錢和柴草、水有關系嗎?
據相關史籍記載,“薪水”一詞原指打柴汲水之意,也即“燒火煮飯”的意思,所以在中國古代,工錢也被稱為“柴水”。據《南史·陶潛傳》記載,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边@段文字明確地記載了陶潛給他的兒子送去一個仆人,用以幫助他兒子減輕打柴汲水的勞苦。那么,為何“薪水”后來引申為工資呢?這要從中國古代朝廷發(fā)給官員的俸祿(或稱祿俸)說起。
東漢以前,朝廷官員的俸祿都以實物發(fā)放,如糧食、布帛等。唐代以后,朝廷則主要以貨幣的形式給官員發(fā)放俸祿。但唐初官員的俸祿主要還是以實物支付的,另外再發(fā)放一部分“俸料錢”。到了唐代中期,“俸料錢”在官員俸祿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一半,并逐步完成了由實物向貨幣的轉變。白居易《與元九書》中記載:“月俸四五萬,寒有衣,饑有食。”公元736年,唐玄宗改革俸祿制度。據《冊府元龜·邦計部·俸祿》記載:“敕百官料錢宜令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各據本官,隨月給付?!碧埔院螅灿袑嵨锘蛲恋匾约皯?zhàn)爭中掠奪來的人口等作為俸的現象,但總體上看,宋、元、明、清各朝還是實行貨幣為主的俸祿制。
古代官員俸祿的名稱還有“月給”“月俸”“月錢”等。明代曾將俸祿稱為“月費”,后改稱為“柴薪銀”,其意是幫助為朝廷工作的各級官吏解決柴、米、油、鹽這些日常開銷之用?!段簳けR昶傳》記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之說,這里的“薪水”指的是日常生活之費用。現在人們按月領取的工資與古代的月俸、月費具有相同之意,因此人們就把工資稱為“薪水”。
●郭旺啟 薦自《淮河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