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年軍
本文作者在故事前后設置夢境,實現(xiàn)不同時空之下的情感勾連,從而形成巨大反差,折射出“雙減”推動少年有序成長的教育效果,其間所構成的反襯,烘托了“雙減”的及時性與必要性。
作者善于運用夸張手法(夢中情境)和細節(jié)描寫(失誤與獲稱贊),使故事獲得很大的張力。前后夢境的呼應不僅使結構嚴謹,還間接構成一種強烈的舒張節(jié)奏感,中間部分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時而舒緩,時而急促,有效地調(diào)節(jié)了故事進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結尾的夢境中“我”和小男孩的對話。作者借用對話來表達故事主題,這比直白地講述,更具有情感的穿透力,以及撥動讀者心弦的力量。
最后,作者以小男孩的視角寫“我”臉上的微笑,表達了微笑的客觀性——來自他人的新發(fā)現(xiàn),而不是我本人的自我感覺。并且,這種微笑蘊含著多層意象,深藏著對往昔的回味和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