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6091是列火車的名字,還是列綠皮老火車,皖贛線上最早的綠皮火車。6091從景德鎮(zhèn)開到蕪湖,由南至北,貫穿整條皖贛線。
從皖贛線正式通車的那天起,6091就這么跑著,上行的時候它叫6091,下行的時候就成了6092,兩個名字同一趟車,一直沿用了很久、很久。
6091是李曉英的老朋友了,李曉英是坐著它長大的,那時候的6091還是列笨重的蒸汽機車頭拖著六節(jié)綠色的車廂,走到哪里,都吐出一長串白煙,厚重的汽笛聲傳出很遠,很遠。
如今的6091,更新?lián)Q代了黑色的內(nèi)燃機車頭,十二節(jié)的車廂,上面有硬座,還有餐車。車次號沒有變過,車票的價格也都沒變過,這可能是全國跑得最慢、停站最多的綠皮車了。雖然現(xiàn)在已是高鐵時代,中國高鐵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但李曉英還是這列綠皮火車上的乘務員。
李曉英在家是個嬌嬌女,平時去超市她都會躲開生鮮區(qū),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聞不得雜七雜八的味道,還特別不能碰那些軟乎乎的東西,一碰便渾身過敏,起一身的小疹子,幾個月都好不了,就像得了場大病一樣。母親經(jīng)常開玩笑地說她吃不了鐵路人的苦,典型的小姐身子丫鬟命??墒撬€是進了鐵路,還成了名列車員,而且還是跑6091的列車員。6091次列車,夏天的時候車上熱得像蒸籠,能把人蒸虛脫了;冬天的時候車上凍得像冰棍,有人給它取名叫“凍車”。可李曉英一干就到現(xiàn)在,沒喊過苦和累。李曉英也想過不干了,可一想到母親,一想到6091,她就舍不得離開了。
母親谷愛花是6091次列車的第一代列車長,李曉英最不喜歡谷愛花一副自來熟的模樣,跑車的時候,不管乘客是什么身份,谷愛花都能跟人家聊上沒完,而且話越說越多,越說越熱乎,反倒是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家人,她倒一句廢話都沒有了,倒頭就能睡著。
李曉英跑車以后,才知道谷愛花那是累的。能不累嗎?腳和手一刻不閑著,嘴上還要說,眼睛還要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都不夠用。當好一名列車長,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谷愛花干了一輩子列車長,李曉英不喜歡她的大嗓門,不喜歡她管事婆的樣子,更不喜歡她整天不著家,過年過節(jié)一家人都不能團圓??善约河之斏狭肆熊噯T,干上了這行。人家都說穿上鐵路制服英姿颯爽,可制服穿在李曉英身上,當初她是糾結(jié)萬分。
爺爺是鐵路工人,李曉英也當上了列車員,谷愛花驕傲加自豪地說自家是鐵三代,真正的鐵路世家了,還不忘對李曉英叮囑起工作時的注意事項。谷愛花說的這些李曉英從小就知道了。放暑假的時候,她被當成“小行李”跟著谷愛花跑過多年的車,開始的時候,她還向小伙伴們炫耀,可時間長了,李曉英也不講了,因為她發(fā)現(xiàn)小伙伴家的電動玩具會發(fā)光會唱歌,小伙伴家的書有童話故事書,小伙伴的爸媽還經(jīng)常帶著他們?nèi)タ措娪?,而她只有聽著火車單調(diào)的“咔噠咔噠”聲,望著上車下車川流不息的旅客,無聊極了。
谷愛花一上車,整個人就像上了發(fā)條,根本無暇顧及李曉英。李曉英好不容易認識個玩伴兒,可人家都下車了,她還得跟著火車跑。長大后的李曉英給自己的QQ起名叫“小火車”,還有人問她是不是兒童樂園里的小火車,她在心里苦笑,知道自己是永遠離不開那兩條長長的平行線——鋼軌了。
綠皮車站站停,車隊的人都說它是“招手?!薄R宦纷咭宦窊u,拉著一車的人在大山里穿行,一會兒鉆進了山洞,一會兒又過了座鐵橋,它速度不快,一直勻速地前進,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綠皮車開進倒湖站,周圍一望無際都是大山。這里沒通公路,一天就一趟火車,山里的山貨都要運出去才能換錢,進進出出都要靠火車,6091就是山里通往外面的橋梁,是山里的交通車。
春天的時候擠上車的人都背著整簍的野山菌、野竹筍;夏天的時候大家運出去的是自家種的新鮮蔬菜;秋天的時候小魚干等山貨多了起來,車廂里什么味道都有;冬天當然也要運,你背著家里的紅薯粉絲,我挑著曬干的山芋干和糯米粉……家里只要能拿出去賣錢換現(xiàn)的,五花八門的山貨都會出現(xiàn)在車廂里。就這樣一趟綠皮車,像只巨型的綠色大罐子,各種氣味互相竄雜,各種方言和普通話來回交織,整個是流動火車菜市場。
二
小姑娘剛上車就引起了李曉英的注意。她長得實在瘦小,細細的胳膊,瘦長的腿,一張巴掌大的臉,惟有那雙烏亮的眼睛怯生生地打量著四周,像只剛出生的山喜鵲。她十三四歲的樣子,家常布衣褲穿在身上空蕩蕩的,但干凈整潔,看著清清爽爽的,一頭烏黑發(fā)亮的秀發(fā)辮成了兩條麻花辮子,光滑順溜,聽話地貼在耳邊,如同主人般乖巧。
綠皮車廂一節(jié)的定員128人,雙靠背的綠色人造革椅子,一邊坐三個,一邊坐兩個,中間一張小茶幾,跟對面的人相對坐著。小姑娘找了個三人長椅最邊的位置坐下,背著的竹簍沒放下來,就在她身上一直背著。黃色的竹簍跟她一般高,擠在座位上,小姑娘斜坐著身子,屁股只沾個邊,一副隨時要下車的樣子,警惕地東張西望,像始終繃在弦上似的。
山里的小姑娘,性格內(nèi)向,身體一動不動地坐在位置上,眼睛卻一刻不閑著,一會兒看看車廂里,一會兒看看車窗外。李曉英一看就知道她是極少出門,那雙烏黑的眸子,看到哪里都是光,滿滿都是新奇和喜悅。小姑娘也發(fā)現(xiàn)了李曉英在看她,趕緊把頭低下來,不好意思地把眼睛收了回來,望向自己的褲腳,像是在思量著應該卷起來還是放下來。沒過一會兒,小姑娘的眼睛又追了過來,李曉英在車廂里來回忙碌著,偶爾兩人的目光撞上了,小姑娘就靦腆地笑笑,像極了高山上燦爛的映山紅。
開門,關門,送客,接客,打掃衛(wèi)生,還給旅客補票送水……李曉英忙得像上了發(fā)條的陀螺,汗水順著臉龐大滴大滴地往下落。她路過小姑娘的座位時,好意地提醒道:“身上的竹簍子可以拿下來,放在地上呀?!毙」媚锏纱笱劬粗顣杂?,像是才發(fā)現(xiàn)李曉英居然會說話。不對,是居然會對自己說話,傻傻地愣在那里,一臉驚喜。
李曉英看得著急,伸手去幫她解綁帶,手剛伸過去,聽到有人喊廁所門打不開了,李曉英急急地趕過去,等她打開門,安撫好旅客再轉(zhuǎn)回頭,小姑娘還是那個姿勢坐在座位上,竹簍像長在背上一樣,還是那副愣愣的表情。李曉英不由地笑了,心想這小姑娘個子小,脾氣倒是挺犟的,也不再堅持,顧自忙自己的去了。
車廂里亂作一團,吵鬧聲很大,李曉英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循著聲走了過去。
只見小姑娘像只護崽的母雞一樣,死死護著竹簍,也不說話,倔犟地用眼睛盯著面前的的一個時髦女人。
時髦女人見到李曉英來,聲音更大了。“服務員,這個簍子太大了,還占位置,應該打貨票吧?!?/p>
這樣的乘客李曉英見多了,她有條不紊地說道:“每個旅客都有帶行李的權利,她這個竹簍子不超高不超重,不用打貨票?!毙」媚锔屑さ乜戳艘谎劾顣杂?,時髦女人不好再說什么,轉(zhuǎn)而又“挑刺”地說道:“這個竹簍子里什么東西?味道這么大,難聞死了?!?/p>
有人也跟著附和道:“是好難聞,我一上車就聞到了?!贝蠹移咦彀松嗟?,李曉英看向小姑娘,輕聲問道:“小姑娘,竹簍里裝的是什么?”
小姑娘很緊張,抱著竹簍的手又緊了緊。見小姑娘不說話,時髦女人像是抓住了什么,喊道:“什么東西都能帶上火車的嗎?萬一是什么不能上車的違禁物品,我們大家都要倒霉的?!?/p>
大家都好奇地盯著小姑娘的背簍,李曉英躬下身子柔聲問道:“小姑娘,你那背簍里裝的是什么呀?”小姑娘有點緊張,看看李曉英,又看看那時髦女人,聲音小得幾乎聽不到。
“觀音豆腐?!?/p>
觀音豆腐是山里的一種特產(chǎn),是用種植物草汁做成的,通體碧綠,如玉般漂亮,清爽可口,有解暑降火的功效。
小姑娘上車的時候,李曉英怕她太重,幫她托了一把,是聞到了草木清新的味道,小姑娘沒說謊。時髦女人卻大叫道:“什么觀音豆腐?分明是臭豆腐,聞著就難聞?!?/p>
時髦女人眼皮朝上翻,輕蔑的表情大大地寫在臉上。李曉英環(huán)顧四周,慢慢站直了身子,對坐在對面穿黑T恤的中年男人說:“這位同志,請把您的鞋子穿上,別影響大家?!?/p>
原來是黑T恤的中年男人脫了鞋,味道正是那里傳來的,時髦女人居然把矛頭指向了小姑娘。李曉英替小姑娘打抱不平,眾人這才找到元兇,紛紛都指責黑T恤男人?!笆裁慈搜??這么臭的腳還脫鞋。”“還真把車廂當你家了,公共場合居然脫鞋?!薄?/p>
黑T恤男人斜眼看了看李曉英一眼,不但不穿鞋,索性又把腳往上揚了揚。鄰座的兩個女人趕緊站起身來走開,只剩下小姑娘、黑T恤男人、時髦的女人和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
這位老人上車時帶了不少行李,東西還是李曉英幫著送到座位上的。他年紀大了,走快幾步就喘得厲害,穿著一套中山裝,體面干凈,也很有禮貌,找到座位后還一個勁地對李曉英說謝謝,他坐下來后就沒再站起身,眼睛還一直看向行李架。
老人行李太多,肯定是不方便再換位置了,可讓李曉英奇怪的是小姑娘也不走,繼續(xù)坐著,和她的竹簍一起“釘”在了座位上。見小姑娘不說話也不走,黑T恤男人沖著時髦女人悄悄擠了擠眼,時髦女人心領神會,她動作夸張地使勁去推竹簍子,嘴里叫道:
“別碰到我的衣服了,鉤壞了你賠不起?!?/p>
小姑娘被她推了個踉蹌,身體急劇往外倒,好在李曉英站得近,趕緊伸手扶住了小姑娘。
小姑娘也不說話,屁股穩(wěn)穩(wěn)地坐著,就是不起身。李曉英越看越覺得那時髦女人和黑T恤男人眼熟,仔細回想,她頓時明白了,這位老人家緊張的樣子很容易引起小偷的注意,那時髦女人和黑T恤男人是一伙的,他們是想把周圍的人都趕走,好向老人家下手。
李曉英不再猶豫,摁下了對講機。乘警來了,一眼就認出了這兩個慣犯,黑T恤男人和時髦女人都被帶走了。車廂頓時沸騰起來。大家圍過來,有人鼓起了掌,有人稱贊道:“列車員好樣的!”
李曉英沖小姑娘眨了眨眼睛,小姑娘甜笑了一下,又低下頭去。李曉英心想她堅持坐在原來的位置上不動,應該是為了保護這位老人吧,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三
小姑娘下車的時候塞給李曉英一個東西,背著比她高半個頭的大竹簍走遠了。李曉英低頭一看,是塊觀音豆腐,軟軟的,帶著清新的草味,沁人心脾。李曉英不由地笑了,這是她第一次接受乘客的禮物。
小姑娘走遠了,李曉英的苦惱又涌上心頭。工作群里有人請病假,車隊只能臨時調(diào)了班。她給男友范鐵軍發(fā)了條消息,說周末要上班,就不能去他家了。
范鐵軍的電話馬上就打了過來,生氣地說道:“我們倆都談這么長時間了,定好了你到我家去的日子怎么能改呢?我爸媽他們提早一個星期就在做準備了?!崩顣杂⒊聊徽Z,范鐵軍也意識到自己的話說得太急了。
范鐵軍的母親年輕時是坐著火車出去求學的,他的父親有一年生大病,好在開通了火車,能及時趕到省城的大醫(yī)院去求醫(yī)……他們一家人都很滿意兒子這個在鐵路上工作的女朋友,可是李曉英太忙了,一直沒見上面,心里也不免嘀咕起來。范鐵軍是在火車上跟李曉英認識的,他總覺得李曉英身上有“鐵姑娘”的氣質(zhì),不嬌氣,有主見,大方端莊。他明白李曉英的工作性質(zhì),重重地嘆了口氣,叮囑道:“我爸媽那邊我會向他們解釋的,你出乘時要注意安全?!?/p>
火車出發(fā)就是鐵的命令,每天都要準點開的。李曉英一身制服英姿颯爽地迎接旅客上車,她又看到那個瘦小的身影,依舊是背著那個半人高的竹簍子。
小姑娘徑直走到李曉英跟前,靦腆地笑了笑,李曉英也沖她笑了笑,伸手跟她打了個招呼,又忙著幫助年老的旅客上車了。
不變的點,不快的速度,現(xiàn)如今交通發(fā)達了,家家戶戶買車的也特別多了,就連坐車上下班的小站鐵路人也都自己開車上下班了,這趟小慢車票價卻一直沒漲。6091就像活在當下的鐵路活歷史。
來坐車的旅客都是些熟面孔,除了上下班的沿線鐵路職工,最多的就是些山里人。綠皮車的票價便宜,他們有時間,慢慢等,慢慢坐,不緊不慢地。他們上了車,像是卸下了平日的勞碌,坐上綠皮車才有了歇一歇的心情,跟隨著綠皮車的節(jié)奏,慢慢地搖晃著,悠然地看向車窗外,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有了淡然的味道。
有時候李曉英覺得這6091就像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每天都按時按點發(fā)車,每一個站它都要穩(wěn)穩(wěn)地停,然后不緊不忙地跑著,碰到大風大雨的惡劣天氣,6091如同一艘深穩(wěn)的戰(zhàn)艦,老練沉著地行駛著。李曉英經(jīng)歷過山洪的日子,也經(jīng)歷過風雪交加的日子,只要跟6091在一起,她覺得自己就像穿上了鐵的鎧甲,有了鐵的護衛(wèi)。
車子一過寧國,就正式進入徽州的地界。山區(qū)就是隧道多,綠色的火車像條長長的游龍,扭動綠色的身軀,自由自在地在長長短短的山洞間游弋。
從寧國站到績溪站,全長84公里,李曉英從沒有去數(shù)過一路要鉆多少座山洞,她只要瞄上一眼,就知道火車開到了哪個區(qū)間,還有多少時間就可以到站了,只要沒有臨時的會車,誤差絕對在兩分鐘之內(nèi)。
平時片刻間的休息,李曉英最喜歡坐在小小的乘務室里,看著車窗外的青山綠水。乘務室不大,但對于她來說卻是她童年時最羨慕和最向往的地方,小時候的李曉英經(jīng)常求母親帶她一塊去上班,就是想坐一坐乘務室。隨著火車有節(jié)奏的“咣當咣當”聲,她都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此刻的李曉英就坐在乘務室里盯著車窗外的景色,貪婪地看著獨一無二的“電影”,這場“電影”就是以青山綠水為背景的徽州。她實在是太愛這片土地了,愛這里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愛這里白墻黑瓦的老房子,還愛陽光下肆意生長的一草一木……百看不厭。她是鐵路的孩子,從小生長在徽州這片土地上,小時候她的眼里只有鐵路,可自從自己上了鐵路,當上了一名乘務員,她在火車上,從迎來送往的徽州人身上,也看到了徽州的美景。
李曉英發(fā)現(xiàn)如今的自己越來越像母親谷愛花了,她居然也喜歡跟車上的乘客們聊天,聽他們用方言說著今年的收成,談著家里的孩子,聊著天下時事。山區(qū)里的方言很多,翻個山頭方言就有所不同,李曉英努力地聽,連蒙帶猜地,年長的乘客們都把她當成自家的孩子,故意說慢點,有時候還停下來翻譯給她聽,李曉英還時不時地俏皮學上兩句,笑聲傳遍車廂。
外地有好些年輕人也會特意來坐6091,他們從網(wǎng)上查到皖贛線是條老鐵路,跑著這臺古老的綠皮車。有位知名的旅游攝影大咖專門跟著李曉英跑了一天的車,從清早就跟著李曉英,一直到深夜下班,一路還給她拍了很多的照片。照片被傳到網(wǎng)上,李曉英都覺得那個穿著制服的女孩不像自己,她那么陽光可親,那么舒服養(yǎng)眼,跟那條鐵路很般配,跟這列火車也很般配。
趁著李曉英休息的片刻,小姑娘走了過來,還是怯生生地,有點拘謹。李曉英笑著把自己的酸奶遞給她一瓶,小姑娘開始不肯要,連說她奶奶說了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
李曉英笑了笑,說道:“你送我的觀音豆腐我都吃了,我們就是朋友了,這就不叫隨便拿人家的東西了?!毙」媚镞@才接過了酸奶,坐在那里小心翼翼地品嘗起來。
李曉英知道了小姑娘叫巧兒,從小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還知道巧兒懂事能干,年紀不大就能幫奶奶做活,她會做好吃的觀音豆腐,背到集市上一下子就被搶光了,還有好多人向她預訂呢。
小姑娘可開心了。
四
這天在車上,乘警急匆匆地來找李曉英,說是接到舉報,有人從山里逮百靈鳥并坐上6091運出山去賣。李曉英回想起有好幾次看到有旅客提著用布罩著的鳥籠子上車,但不知道他們籠子里的鳥是從山里逮的。她帶著乘警來到車廂里,指著行李架上的鳥籠子讓人認領。一個中年男人不耐煩地說道:“怎么了?怎么了?還不允許人家玩鳥了,火車上的警察就了不起了嗎,管得這么寬?!?/p>
李曉英說:“請問這鳥籠是您的嗎?這些鳥都是您養(yǎng)的嗎?”
那個中年男人嘴還是很硬,說道:“當然是我的鳥,裝在我的鳥籠子里面,不是我的還是你的呀?”
乘警是個大高個,三步并作兩步,揭開了鳥籠上的黑布,原本還縮在一起的鳥兒們猛地見了光,一下子雀躍起來,嘰嘰喳喳地在籠子里上躥下跳的。
這時巧兒從跑了過來,高興地叫道:“這是百靈鳥,這是花喜鵲,這是小斑鳩……”
李曉英說:“巧兒,你知道這些鳥叫什么名字?”
巧兒說:“它們都是山里的鳥?!?/p>
小個子男人惱羞成怒,氣洶洶地罵道:“哪里蹦出來的小兔崽子,你再亂說話看我怎么揍你?!崩顣杂②s緊把巧兒拉回來護在身后,乘警嚴肅地對那個中年男人說:“這位同志,帶上你的鳥籠,跟我走一趟?!?/p>
那個中年男人分明是有心理準備的,他爭辯道:“這里面的鳥是我的,但沒有一只是野生保護動物,你們憑什么抓我?”
“百靈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喜鵲和斑鳩是國家三級保護動物,你還有什么可說的?”乘警厲聲說道。
巧兒又說:“他到我們村里收過山雞?!?/p>
山雞又叫白眉山鷓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巧兒接著說道:“我叔叔說抓山雞犯法,不幫他去抓,他還罵我叔叔?!?/p>
那個中年男人這下慌了,忙說道:“你這個小家伙,別亂說話,我可沒做犯法的事?!?/p>
李曉英突然想起來,這個中年男人上車的時候,拎個鳥籠子外,還隨身帶了只黑色的箱子,里面是不是有山雞呢。李曉英打量四周,但并沒有發(fā)現(xiàn)黑色的箱子。
李曉英故意問道:“你的行李就這么多嗎?”中年男人眼神飄移,說話也支支吾吾的,“就這么多了。怎么了?你還想搜大家的行李呀?!?/p>
李曉英厲聲說道:“你上車的時候還帶個黑色的箱子,你把它放在哪里了?”
“我奶奶說過,壞人會給山雞灌藥酒,再把它們關在黑色的箱子里,讓它們以為都是晚上,就不會叫也不動了。”巧兒著急地說。
李曉英也有點著急,眼看列車就要進站了,這么多節(jié)車廂,到哪里找裝了山雞的黑箱子?
乘警拿不到確實的證據(jù),中年男人開始囂張起來,陰陽怪氣地叫道:“鐵路警察可真是太厲害了,可以亂抓人,還可以隨便給人定罪?!?/p>
一圈人來圍觀,還有人拿出手機,不明真相地一陣亂拍。
李曉英知道乘警的難處,不能及時地找到有力證據(jù)可能還會招來“惡意”的網(wǎng)上風波。
巧兒拉拉李曉英的衣角,說道:“我有辦法了?!崩顣杂Ⅲ@喜地看向她,不知道巧兒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見巧兒小嘴往里一收,變得尖尖的,現(xiàn)場模仿起山雞的叫聲,她發(fā)出“嘎嘎嘎”的聲音,突上突下,有律動地響起,像真有一只山雞飛進了車廂里。
李曉英頓時明白了,巧兒是想用山雞同類的聲音喚起山雞的回應,巧兒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嘴里不停地發(fā)聲,眼睛不停地上下掃描著,一會兒看看行李架上,一會兒看看座位底下。李曉英緊跟其后,也認真地去聽去找。車廂里的人都安靜了下來,配合著巧兒,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功夫不負有心人,走到四號車廂的時候,從板凳底下的黑色箱子里發(fā)出了小聲的“嘎嗄”聲,那聲音小小的,斷斷續(xù)續(xù),微弱得像是在求救。
李曉英把黑色箱子帶到中年男人面前,他無力地低下了頭,帶著鳥籠跟乘警下了車。李曉英對巧兒直豎大拇指,說道:“真可以呀!你除了會模仿山雞的叫聲,還會學什么呀?”
巧兒被表揚得不好意思了,紅著臉說:“貓頭鷹、小牛、小羊……它們的叫聲我都會學?!?/p>
巧兒突然急急地問:“警察叔叔會把它們放回山里的嗎?那些鳥兒的家就在我們山里。”李曉英向她保證,警察叔叔帶中年男人錄好口供,做好一切手續(xù)后,她會用火車把小鳥們送回山里去的。
李曉英問巧兒:“那個壞人,你不害怕嗎?”巧兒仰著頭,眼睛里充滿純真,說道:“壞人應該怕好人,這是我奶奶說的?!蹦钦J真的表情把李曉英逗笑了,故意問她:“那誰是好人呀?”
巧兒更加堅定地說道:“你是好人,我奶奶是好人,我也是好人呀,還有好多好多的好人。我奶奶還說過,原來那個列車長也是好人?!?/p>
原來巧兒的奶奶也認識谷愛花,李曉英輕輕地笑了,心想如今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如果知道還有旅客記得她,也會有幸福感的。
李曉英輕輕地“哦”了一聲,說道:“你奶奶也經(jīng)常坐6091啊,那我可能見過她?!鼻蓛旱拖铝祟^,神情黯淡下來,小聲說道:“奶奶的眼睛不好,她雖然說自己可以看得到,但我知道她是越來越看不到了,家里小雞不見了她不知道,家里的小花在她跟前搖尾巴她也看不到,她還經(jīng)常用手摸我的頭,我知道她也快看不到我了。我賣觀音豆腐攢錢,等攢夠了就可以給奶奶看眼睛了?!鼻蓛貉銎痤^來笑得很天真,一臉憧憬。李曉英心頭一動,眼眶不由地濕潤了。
車子開進倒湖站,巧兒還在擔憂那些鳥兒,怕沒有人會喂它們,還怕它們晚上會想家。車上的人都走光了,李曉英沖巧兒使勁揮手,她才一步三回頭地走遠了。巧兒蹚過那條河,走進了自己的村子,夜色也越來越暗了,天邊的一絲晚霞掛起,把她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五
如果說皖贛線是由一串明珠的車站串起來的,那倒湖站無疑是那顆最為閃亮的珍珠。它是安徽省內(nèi)臨近江西省的最后一站,是個小小的四等小站,青山綠水,景色宜人。沒車的時候,整個倒湖站就三個人:一個站長,兩個值班員。
皖贛線通車時,這里還沒通汽車,老百姓是坐著火車走出大山的,他們把鐵路看得跟自家人一樣親。小小的倒湖站一出站就是湖,山清水秀,李曉英的父親就在倒湖站當站長,一干就是一輩子。
李曉英實在不明白,這樣一個偏遠寂靜的小站,自己的父親一守就是一輩子。放暑假的時候李曉英跟隨父親來倒湖站過暑假,剛下火車,父親就一臉嚴肅地告訴她,這里屬于三區(qū)四縣的祁門,祁門最出名的除了紅茶還有祁蛇,有種最毒的蛇叫五步龍,被它咬上一口,輕則要截肢,重則連命都沒了。李曉英一聽,小臉嚇得慘白,轉(zhuǎn)身想坐車回家??墒腔疖囈呀?jīng)開走了,一天就兩趟火車經(jīng)過,要回去也只能等第二天了。好在車站的值班員吳叔叔帶著李曉英去游泳,才讓她放松下來。
倒湖水面寬廣清澈,漾漾的,柔波恬靜,陽光輕灑,這里是魚兒的樂園,也是李曉英的避暑勝地。小時候的李曉英常常會想父親為什么會一直待在倒湖,是不是也跟她一樣喜歡這里的水,喜歡下河捉魚?可父親是不會游泳的,也從來沒有往家里帶過魚,更讓李曉英覺得奇怪是,父親還主動把調(diào)走的機會讓給車站上別的值班員。
在這樣的小站上班,最難熬的就是這里太過沉寂。火車一開走,夏天到處都是鳥的聲音;到了冬天,白茫茫的一片,走在雪地上,只能聽到自己“咯吱咯吱”的腳步聲。
父親已退休多年了,但小站還像是老樣子,照樣是一塊小小的站牌,兩層樓的信號樓。李曉英記得母親還是6091次列車長的時候,有一年發(fā)大水,山洪沖上了路基,也沖走了許多村民的家,站臺上來了許多人,都是附近的村民。修建鐵路的時候,皖贛鐵路的路基就修得特別高,母親還以為附近的村民是來這里躲山洪的??梢粏柌胖?,村民們是怕山洪把鐵路給沖毀了,把這條唯一與外界相連的通道給沖沒了,主動來幫著一起守鐵路的。
村民們守了三天三夜,洪水退了,村民們才安心地回家了。母親動情地對李曉英說:“鐵路是我們鐵路人的,也是大家的,為了山里的老百姓們,我們一定要服務好6091?!?/p>
母親一回到家就帶回許多火車上的故事。有次她跑車的時候遇到一個山里的孩子,他是坐火車到同濟大學報到的,那個孩子興奮地摸摸這兒摸摸那兒,開心地笑著,說:“有火車坐真好啊,以后回家就方便了?!?/p>
母親跑車時還會遇到坐火車去外地求醫(yī)的病人,碰到?jīng)]出過遠門的人,母親就打電話幫他們打聽下了車要怎么去找醫(yī)院,去哪個醫(yī)院求醫(yī)比較好……父親有時故意打趣她,說:“上了6091就成你的家人了,你咋什么都管呀?”
一次母親下班回家已經(jīng)很晚了,居然領回來一位老大娘,老大娘不識字,要坐第二天早上的車去蚌埠看女兒,走得急也沒顧得上帶身份證,母親幫她申請了臨時身份證。為了第二天不耽誤上火車,老大娘要在火車站的候車廳里對付一晚上,被母親硬拉進了家。從那以后,老大娘每次去看女兒都住到李曉英家里,真成了李曉英的大娘……家里這樣的“親戚”很多,經(jīng)常有這樣的老姐妹來家里走動,親如一家人。
六
李曉英被派往外地學習一個月,不能出乘,心里總覺得空落落的。終于到了上班的時候,李曉英站在車門旁,欣喜地伸長脖子張望著,卻沒見到巧兒來乘車。一連好幾天了,她都沒看到那個背著竹簍的瘦小身影。
李曉英從巧兒同村的人那打聽到,巧兒奶奶的白內(nèi)障已經(jīng)徹底失明了,這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倆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巧兒為了照顧奶奶連學都不上了,每天在家里幫忙。李曉英想著那瘦小的巧兒,想起那雙無邪的大眼睛,她的心頭揪起般難受。
車隊改革,想把年輕的列車員們都調(diào)到高鐵上去,李曉英排在名單的第一個。大家都挺高興能去跑新線上高鐵,可李曉英卻沒想象中那么高興,還隱隱生出些許不舍來。她舍不得6091,更舍不得巧兒……
青山綠水間的倒湖村風景秀美,被湖水環(huán)繞著,如仙境般,李曉英專門請假來到這里,她沒費什么力氣就找到了巧兒家,一位滿頭銀發(fā)的奶奶坐在門口,那正是巧兒的奶奶。
奶奶早就聽巧兒說過李曉英,她高興地摸索著想讓李曉英坐。李曉英把手伸到奶奶面前輕輕搖了搖,奶奶是一點也看不到了。
巧兒從外面回來了,丟下竹簍子一頭扎進李曉英的懷里,她高興極了,望望李曉英,又望望奶奶,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撲簌簌掉下來。
李曉英心疼地扶正巧兒,跟她說奶奶的白內(nèi)障是可以看好的,她已經(jīng)幫奶奶聯(lián)系好了醫(yī)院,申請了專門的免費復明名額,可以帶著奶奶去看病了。巧兒開心極了,一個勁地點頭說謝謝。
李曉英說道:“治好了奶奶的病,你可一定要好好上學,你說過要當個好人的。你長大想要干什么呢?”
巧兒認真地想了想,說道:“我,我想跟您一樣,也要當個好列車長?!?/p>
李曉英想起巧兒在6091上那勇敢的模樣,不由地笑了,說道:“我看你行,你可以去考鐵路警察,當個天天在火車上抓壞人的鐵路警察。”巧兒笑了,用力地點了點頭。
枝頭傳來喜鵲歡快的叫聲,笑聲從院子里飄出好遠,好遠。
作者簡介:塵世伊語,本名沈燕,中國鐵路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黃山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現(xiàn)供職于上海鐵路局上海通信段。作品散見于《小說月報微型原創(chuàng)版》《中國鐵路文藝》《特別關注》《微型小說選刊》《婚姻與家庭》《做人與處世》《作家天地》《現(xiàn)代家庭教育》《新安晚報》《揚子晚報》《新民周刊》《黃山日報》《人民鐵道》報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