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鹿
讀E.B.懷特的童話《夏洛的網(wǎng)》,對書中的一段對話頗有感觸。有一天下午,蜘蛛夏洛告訴小豬威爾伯,人類用了八年時間建成昆斯伯羅大橋。威爾伯天真地問:“人類是在昆斯伯羅大橋上捉甲蟲嗎?”夏洛說:“不,他們不捉任何東西。他們只是在橋上走過來走過去,老以為另一邊有更好的東西。如果他們在這橋頂上倒過頭來靜靜地等著,也許真有好東西會來??墒遣弧祟惷糠昼姸荚谙蚯皼_啊,沖啊,沖啊。我很高興我是一只坐網(wǎng)的蜘蛛?!蓖柌謫枺骸白W(wǎng)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大部分時間一動不動地坐在網(wǎng)上,不到處走。好東西我一看就知道,我的網(wǎng)是樣好東西。我固定不動,等著東西送上門來。趁機還可以好好想想?!?/p>
《夏洛的網(wǎng)》發(fā)表于一九五二年,距今已有七十一年,然而夏洛對人類的評價,今天依然適用。環(huán)顧身邊,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人每天步履不停,唯恐掉隊,在你追我趕中逐漸失去了從容、優(yōu)雅和平靜,取而代之的是無限循環(huán)的疲倦、焦躁和恐慌。我們早已忘了,有些時光只能用來靜靜等待。
“一席”曾邀請朱贏椿做過一次演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演講題目——《慢慢慢下來》。朱贏椿在南京師范大學有一個工作室,他在那里待了十幾年,像夏洛一樣安心“坐網(wǎng)”,種菜、養(yǎng)蟲,他結(jié)識了各種各樣的蟲子:扁鍬、拉步甲、廣翅蠟蟬、雪蟲、草蛉幼蟲、桑天牛、斑潛蠅……他寫了很多觀蟲日記,也畫了很多圖,陸續(xù)出版了幾本書,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有意思的是,朱贏椿還出版了一本書——《蛛囑》,講的是蜘蛛的一生,讓我覺得他和夏洛似乎是認識的,他似乎也聽過夏洛和威爾伯的對話。
為什么朱贏椿能“坐網(wǎng)”?因為坐網(wǎng)需要“耐煩”。耐煩,即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冷清,耐得住誘惑,耐得住不從眾,耐得住堅守自己的選擇而不被別人的行為所牽制。我們經(jīng)常說“我很不耐煩”,但我們很少說“我很耐煩”,至少我自己不說,也沒聽過身邊人的這么說,但汪曾祺說沈從文就很愛用“耐煩”二字。
沈從文評價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煩。他稱贊別人時,常用的是“要算耐煩”??匆妰鹤有』⒏銠C床設計時,說“要算耐煩”。看見孫女小紅做作業(yè)時,也說“要算耐煩”。他的“耐煩”,意思就是鍥而不舍,不怕費勁,不急不躁。沈從文一生寫了很多作品,被稱為“多產(chǎn)作家”,但其實他寫東西并不快,只不過常常夜以繼日地寫,心無旁騖地寫,不到七萬字的《邊城》,寫了半年。所以,成功者哪有什么別的竅門,唯有踏踏實實,甘于耐煩,帶著韌勁,多加沉淀。
余世存在《時間之書》里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他說:“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林崎峰摘自《大公報》2023年2月27日,陳玉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