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0年10月,英國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訂、李季翻譯的《社會主義史》由新青年社出版,促進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該書記載了19世紀前期至20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生發(fā)展歷程,肯定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合理性、正義性和歷史必然性,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度社會主義運動的多樣化實踐,提供了豐富的社會主義理論知識,塑造了生動的社會主義運動人物群像?!渡鐣髁x史》在中國大受歡迎,具有適宜的傳播土壤和時代條件,得益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營銷推薦和引導閱讀?!渡鐣髁x史》的輸入,發(fā)揮了幫助共產(chǎn)黨人確立信仰、奠定初心、探索道路的積極作用。通過了解《社會主義史》,走出《社會主義史》,共產(chǎn)黨人堅定地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道路,這也體現(xiàn)了該書流傳中國的真正價值。
關鍵詞:《社會主義史》 ; 柯卡普 ; 社會主義傳播 ; 中國共產(chǎn)黨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料收集、整理與研究” (17JZD010)
中圖分類號:D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23)04-0091-09
1920年10月,英國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訂的《社會主義史》,經(jīng)李季翻譯,列為“新青年叢書”第一種,由剛成立的新青年社在上海隆重推出。這是社會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一件大事。百年之后,《社會主義史》仍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人們?nèi)菀谆叵肫?936年7月毛澤東在陜北保安同美國記者斯諾的著名談話,毛澤東回顧其革命生涯說,1920年冬天,在北京讀了許多關于俄國情況的書,“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保?)這三本書就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惲代英翻譯的《階級爭斗》和李季翻譯的《社會主義史》。一般說來,研究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或多或少都會論及《社會主義史》,但實際情形是,《社會主義史》的內(nèi)容一直“鮮為人知”,專門成果至今寥寥,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2)
一、《社會主義史》的原作者、增訂者與翻譯者
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第1號在封二整幅刊登廣告,預告最新策劃的“新青年叢書”即將出版,第一種就是《社會主義史》,克卡樸著、李季譯。
克卡樸今譯托馬斯·柯卡普(Thomas Kirkup,1844—1912),生于英格蘭北部伍勒鎮(zhèn)附近,系牧羊人之子。因為移居的關系,受近鄰蘇格蘭風習的熏陶。早年畢業(yè)于英國愛丁堡大學,獲碩士學位。后游學于德國哥廷根、柏林和圖賓根,瑞士日內(nèi)瓦及法國巴黎等地,先后做過教師、牧師、書局的教育顧問。1883年移居英國倫敦??驴ㄆ帐恰恫涣蓄嵈蟀倏迫珪返淖迦酥?、英國費邊會成員。費邊會是知識分子社會主義團體,蕭伯納主編的《費邊會社會主義論說》反映了這個團體的基本立場。費邊即費邊·馬克西姆,系古羅馬統(tǒng)帥。他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中采取延緩策略,回避決戰(zhàn),等待時機,最終戰(zhàn)敗漢尼拔所率領的迦太基軍隊。在社會主義問題上,費邊會師法費邊故智,也搞延緩策略,認為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實現(xiàn),是一個必然而漸進的轉(zhuǎn)變過程,主張通過選舉和投票解決英國資本主義社會不公不義的社會問題,“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它宣揚所謂“地方公有社會主義”,排斥階級斗爭和激烈革命的手段。1900年,費邊會成為勞工代表委員會(英國工黨)的重要成員??驴ㄆ栈谫M邊主義立場撰著《社會主義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作為《不列顛大百科全書》撰稿人,柯卡普于1875—1889年執(zhí)行“社會主義”詞條的修訂,這是他成功撰著《社會主義史》的基礎。1887年,柯卡普寫完《社會主義研究》,先后發(fā)行三個版次?!渡鐣髁x史》問世后,又撰寫《社會主義初步》于1908年出版,發(fā)行兩個版次。(3)
1892年,《社會主義史》由英國布萊克書局出版發(fā)行,1900、1906、1909年先后三次修訂,風行一時。1912年,柯卡普去世。布萊克書局看準了社會主義讀物大賣的商機,便邀請辟司執(zhí)筆修訂《社會主義史》,并于1913年出版了該書的第五版。
辟司全名愛德華·雷諾茲·辟司(Edward Reynolds Pease,1857—1955),生于英國布里斯托爾,本人為作家,參與發(fā)起成立費邊會,系該會秘書、英國工黨黨員。就其政治立場而言,他是柯卡普的同道,有共同語言,是合適的增訂者。辟司認為《社會主義史》固然暢銷,但存在明顯不足:一是隨著社會主義思潮的流行,有關社會主義的知識已相當普及,不必在《社會主義史》中耗費篇幅繼續(xù)介紹有關社會主義的基本知識;二是《社會主義史》第四版出版后,1909年以來社會主義運動出現(xiàn)許多新情況,需要增加這些新變化新發(fā)展;三是柯卡普對英國社會主義運動重視不夠,著墨有限,而他本人作為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過來人,對此大書特書責無旁貸。因此,辟司既忠實于原著,又做了大量工作。經(jīng)增訂,第五版《社會主義史》共16章,分為上下兩卷,上卷9章維持原貌,下卷7章,有的重新編訂,有的加以改寫,有的則完全新寫,全書總篇幅較第四版增加了八分之一。(4)這樣,第五版《社會主義史》既增加了1909年到1913年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內(nèi)容,又彰明了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地位。
《社會主義史》的翻譯者李季(1892—1967),名原博、卓之,字懋猷,號協(xié)夢、移山郎。湖南平江人。191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英文系,短暫在北大預科任教,后離職專研社會學。五四運動后,李季著手翻譯《社會主義史》。他認為該書對社會主義運動的源流和派別介紹得很詳細,堪稱一部對社會主義史的詮釋“極完全和極有價值的”名著,有助于人們從歷史上入手,了解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派別,明辨其由來過往,從而形成系統(tǒng)知識,這是社會主義思潮風靡中國之際迫切需要的。李季以白話風格進行翻譯,為此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完成22萬字的譯稿。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北京大學教授胡適和青年講師張申府分別給予了指導和幫助,蔡元培并作序推薦。(5)其時,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即將來華講學,張申府將羅素的《到自由之路》交由李季翻譯。該書評述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工團主義,記載1914年后各國社會黨派的活動較詳,李季認為這正好與《社會主義史》1913年的下限相銜接。由于急著完稿,便與沈雁冰、黃凌霜合作完成。接著,又翻譯了哈列的《工團主義》。陳獨秀獲知李季翻譯了《社會主義史》,當即索稿并列入“新青年叢書”,排在第一種優(yōu)先出版?!兜阶杂芍贰贰豆F主義》亦列入“新青年叢書”于1921年出版。后兩本譯稿是李季1920年下半年在山東棗莊中興煤礦短暫任職的幾個月中完成的。不久,他轉(zhuǎn)到上海,成為中共上海早期組織的成員,并隨陳獨秀南下廣東。(6)期間,又翻譯了美國列德萊的《社會主義之思潮及運動》,商務印書館1923年出版。這樣,李季的譯作從柯卡普到列德萊,系統(tǒng)性地豐富了社會主義歷史和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他還翻譯了馬克思《價值價格及利潤》等著作,參加中共創(chuàng)建時期的社會主義論戰(zhàn),倡言“社會主義是救我們中國的良藥”。(7)
二、《社會主義史》怎樣記述社會主義運動
“社會主義”名詞英文Socialism,首先出現(xiàn)在英國,后來傳入歐洲大陸的法國,日文譯作“社會主義”,轉(zhuǎn)而成為中文詞語。至于它何時出現(xiàn),向來人言言殊??驴ㄆ諏徤鞯卣J為“似乎是最初出現(xiàn)于一千八百三十三年的《保貧黨》”(8);英國托尼認為英國《合作雜志》1827年就采用了“社會主義”一詞(9);日本福井準造則認為“社會主義”一詞于1835年始現(xiàn)英國(10),等等,不一而足。
《社會主義史》記載了19世紀前期至20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生發(fā)展歷程,肯定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合理性、正義性和歷史必然性,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度社會主義的多樣化實踐,提供了豐富的社會主義理論知識,塑造了生動的社會主義運動人物群像,進行了具有費邊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社會主義總結。
在作者筆下,社會主義無疑是一條歷史的長河,蜿蜒曲折,起伏不定,其總趨勢是向前再向前。在寫作方式方法上,該書以時間為經(jīng),以空間為緯,人物與事件交融,理論與實踐結合。除緒論、結論外,依次記述了如下內(nèi)容:(1)初期的法國社會主義,即圣西門、傅里葉及其門徒的空想社會主義;(2)1848年法國社會主義,包括蒲魯東無政府主義;(3)初期的英國社會主義,即歐文及其門徒的空想社會主義;(4)拉薩爾;(5)洛貝爾圖斯;(6)馬克思;(7)國際工人協(xié)會,即第一國際;(8)德國社會民主黨;(9)俄國革命;(10)無政府主義和工團主義,主要是俄國巴枯寧、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和法國工團主義;(11)各國社會主義的進步;(12)近世國際工人協(xié)會,即第二國際;(13)英國派社會主義,主要是獨立勞動黨、費邊會、工黨和工聯(lián)的活動;(14)社會主義通論?!缎虑嗄辍贩Q“諸君要想知道世界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源流,不可不先讀英國克卡樸社會主義史?!弊髡摺皵⑹龈鲊鐣髁x運動的事實,源源本本,非常詳盡”,經(jīng)增訂后“更加完備”,美國有名的社會主義者列德萊評價“此書是歐戰(zhàn)以前一種包羅最宏富的(Most comprehensive)社會主義史”,蔡元培作序亦稱“此書給我們的教訓很多”。(11)
作者認為“社會主義并沒有取一種固定的形式”,“他是以真實為根據(jù)的,他雖鑄造事實,然他必使他自己和這種事實相合”。(12)之所以如此,完全取決于社會主義運動在不同國家所處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社會主義理論是多流派的,與具體國情相結合,便會使社會主義運動產(chǎn)生別具特色各各不同的樣貌。因此,作者重視闡明社會主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空條件、物質(zhì)條件和人文條件。柯卡普指出:19世紀前期法國圣西門、傅里葉和英國歐文及其門徒所開創(chuàng)的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烏托邦性質(zhì),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是由于社會條件不成熟,“當那個時候,舊經(jīng)濟的制度和新經(jīng)濟的制度才起首宣戰(zhàn)。所有各種弊端的范圍尚不十分廣大,所有各種弊端暴烈的程度尚不十分顯著,而診斷和補救的方法都是屬于表面的,并且是不甚妥當?shù)摹!保?3)俄國之產(chǎn)生無政府主義,首先與鄉(xiāng)村社會長期存在的“密爾”有關,在這種組織下,人民處于經(jīng)濟自給政治自治的狀態(tài),人際關系平和自由,一旦改變這種社會結構,必然遭到反抗;其次是經(jīng)過了文學家屠格涅夫虛無主義的啟蒙,虛無黨人不肯服從任何權力,對于革命運動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再次,深入民間的和平傳播遭到政府的嚴厲禁止,于是,否定一切特權、階級和私有財產(chǎn),主張實行全社會公有的無政府主義便油然而生。工團主義之流行于法國,也是因為法國長期存在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分權的斗爭,工團組織十分發(fā)達,理論上引進了無政府主義和英國工聯(lián)主義,于是,形成工人解決自己的問題不靠政府和政治而全靠工團的觀念。當然,人的主觀努力也可以改變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德國社會民主黨設立教育委員會,從事工人和群眾的宣傳教育。僅在1912—1913年就舉行各種演講3500余次,以及大量的音樂會、演藝會、歡迎會。從事青年工作的地方委員會有650個,同期舉行演講會4500次,音樂會、歡迎會2405次,旅行會、參觀會14300次,刊布各種小冊子825000份。長期不懈的宣傳教育,增加了該黨在工人和群眾中的號召力、向心力,選舉得票不斷增加。1871年社會民主黨第一次選舉得票124655票,占總票數(shù)的3%;1887年得票763128票,占總票數(shù)10.1%;1903年得票3010771票,占總票數(shù)31.7%;1912年得票4250329票,占總票數(shù)34.8%,當選國會議員110人。(14)
社會主義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yè),英雄人物站在前列領航導向。作者融感情于筆端,重視把人物寫好寫實寫活,使得讀者饒有興味。拉薩爾是德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發(fā)起者、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創(chuàng)始人??驴ㄆ战榻B了拉薩爾的理論,認為其社會主義的論旨大概與洛貝爾圖斯和馬克思相同,且得二人啟發(fā)之處甚多。拉薩爾提出工人的工資總是處在維持其生存和繁殖后代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解放工人的唯一道路就是廢除這條“工資鐵律”,通過國家?guī)椭龠M并發(fā)展自由的個體的工人合作社,使其獲得全部勞動所得,而這只有通過普遍的直接的選舉才能實現(xiàn)。普選和國家?guī)椭⒐と撕献魃邕@兩劑藥方,即為拉薩爾社會民主主義的主要內(nèi)容,長期深刻影響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1875年5月,該組織與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在哥達召開合并大會,成立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其綱領滲透拉薩爾主義,馬克思當即撰寫了《哥達綱領批判》。1891年10月,后來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制定愛爾福特綱領取代了哥達綱領。對于拉薩爾的精神和人格,柯卡普認為他冒險進取,能說會道,具有俳優(yōu)的性質(zhì),且嗜欲極深,講究個人生活品質(zhì),缺少自重自制,終因爭奪年輕戀人而在決斗中喪命。
《社會主義史》同樣以專章論述了馬克思的生平、學說和業(yè)績,并穿插論述了恩格斯。恩格斯指出:“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余價值揭破資本主義生產(chǎn)的秘密,都應當歸功于馬克思。由于這些發(fā)現(xiàn),社會主義已經(jīng)變成了科學?!保?5)柯卡普肯定了馬克思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指出“馬克思是社會主義史中一個最著名的和最占勢力的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思都被大家承認為‘科學的和革命的社會主義派的首領。”(16)高度評價馬克思為無產(chǎn)階級的理想和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極力稱贊其“誠實、勇氣、自制和熱心”,認為“如果他要肯走入世間自私自利的康莊大道,他在普魯士國中,或者已經(jīng)居極重要的地位了”,可是,“他做無產(chǎn)階級之科學上的擁護者,努力奮斗,艱苦備嘗”,“像馬克思一樣,經(jīng)過四十年的苦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世上具有這種英雄氣概的人,恐怕就不能多見?!保?7)柯卡普指出:馬克思及其同志們以社會主義為一種社會的、政治的和經(jīng)濟的信條,“一面使社會主義變成科學的社會主義,一面用最好的和最有效的革命方法,將這種社會主義傳播于歐洲各處”。馬克思長期致力于研究勞動和資本,批判繼承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的成果,撰寫了《資本論》《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等著作,柯卡普承認“贏余價值的學說在馬克思的手中便應用最廣,發(fā)達最快,這種學說是解釋他的資本之歷史和影響的鎖鑰,也是解釋現(xiàn)在經(jīng)濟時代的鎖鑰”,馬克思闡明了“依資本主義的方法而從事生產(chǎn)的歷史,就是奪取贏余價值和積集贏余價值的歷史”,“將資本的自然史和他的起源、結實及衰落表明出來當作一種發(fā)展的程序,你就預先知道他正在要變的那種東西的性質(zhì)——社會主義?!保?8)馬克思批判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成果,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柯卡普指出,“馬克思派的全體論旨是一種進化的和革命的社會主義,而以唯物的人類歷史觀和唯物的世界觀為基礎的?!保?9)對于科學社會主義名著《共產(chǎn)黨宣言》,柯卡普指出“是包羅十九世紀一切學問之革命的社會主義第一次的宣言”。(20)
在五四運動后社會主義思潮迅速傳播的形勢下,中國讀者不僅為社會主義的故事所吸引,而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則尤為緊要。什么是社會主義?柯卡普指出,社會主義本質(zhì)上“是人類自有歷史以來所未曾有的大革命”,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必經(jīng)的階段,根源于工業(yè)革命和思想革命。(21)社會主義主要的目的,是鏟除工人不能得到生活和教育資料的原因,將工業(yè)生產(chǎn)和分配收歸社會公管,實行集產(chǎn)主義。在理論上,早期的社會主義大半是想象的,當下最流行的社會主義則大半基于最質(zhì)直和最顯明的革命唯物論;在經(jīng)濟上,主張勞力對于土地和資本的關系作一種根本的改革——這種改革將使生產(chǎn)大大地發(fā)生變動,并且將使現(xiàn)行的分配制度完全變更,各種工業(yè)品和藝術達到至美至善的境界;在政治上,實現(xiàn)完全民主主義社會的組織,人的幸福、自由和個性得到尊重和保障;在實踐上,社會主義起于法國圣西門、傅里葉和英國歐文及其門徒,至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榜R克司(KarlMarx)的社會主義是最占勢力的,并且是最有哲理的”(22),“在今日就是馬克思一派作他的最有力量的代表?!保?3)歷史地看,這些論述無疑是正確的。
辟司總結了社會主義對于人類的貢獻,指出:一是使政治經(jīng)濟學的歷史觀盛行于世,使人們得以了解社會主義的概念基于社會經(jīng)濟的變遷;二是使政治經(jīng)濟學的道德觀范圍大為擴充,使人們認識社會主義能夠養(yǎng)成大公無我之德;三是極力把貧民的主張表白于文明世界之前;四是對現(xiàn)今資本主義的社會經(jīng)濟制度作出了診斷和批判,揭示了人類社會前進的方向?!吧鐣髁x的意義就是,將來標準的社會組織,將為一種聯(lián)合的或是協(xié)作的組織,也應當是一種聯(lián)合的或協(xié)作的組織。社會主義就是要使自由聯(lián)合的工人去經(jīng)營工業(yè),大工業(yè)發(fā)達之后,社會主義的發(fā)達一定會跟著出現(xiàn)的;社會主義將準情酌理,依照科學的和有系統(tǒng)的方法,應用工業(yè)革命時所發(fā)明的機器,去提高大多數(shù)人民的生活程度?!保?4)《社會主義史》的結論部分,由柯卡普原著、辟司加以整理,認為“社會主義是以自由、正義、同胞和互助,這幾種大理想為根據(jù)的”,這個論斷偏離了革命唯物論;認為“由現(xiàn)在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時代,必須經(jīng)過一種長期的社會選擇作用”,“可以看見一條長而且廣之進取的道路,人類可以沿著這條道路用一種和平的漸進的而又最安穩(wěn)的、最有希望、最有效驗的方法去求進步”。(25)顯然,這是費邊社會主義的觀點,與科學社會主義毫不相干。
社會主義運動歷經(jīng)各種變化,艱苦卓絕??驴ㄆ罩赋觯骸吧鐣髁x是歷史上一種最有彈性、最能變化的現(xiàn)象?!薄吧鐣髁x并不是一種什么固定的教義。他是從一種極大的,而又沒有十分形成的真理上所發(fā)生的一種運動。所以社會主義是活潑潑的,是能夠隨時變化的?!保?6)提倡“活潑潑的社會主義”,強調(diào)社會主義不是“固定的教義”,這種觀點值得肯定。同時,還應看到,它實際上與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質(zhì)疑和曲解并存。作者認為馬克思的見解本沒有成熟,卻“形成一種固定的教義”,“馬克思和他那一派竟替工界造出好些新的鎖鏈子,就是指他那種固定的唯物論,抽象的集產(chǎn)主義,和極端的革命觀,因此工人階級在解放之中又被縛束了”。(27)他們視科學社會主義為“一種最危險的和最可怕的新派”。(28)其實,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把科學社會主義作為“固定的教義”。1872年他們在《共產(chǎn)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寫道:“這些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zhuǎn)移”。(29)科學社會主義具有真理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沒有這個科學指南的指引,社會主義就會脫離時代、脫離國情、脫離群眾,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并與本國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不把科學社會主義教條化,堅持其基本原理,才有俄國十月革命的首先勝利,才有生機勃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歷史的結論。
三、《社會主義史》在中國的流傳及其影響
其實,中國人了解《社會主義史》并不從李季的中譯本開始。早在1902年8月,留日學生馬君武就從1900年版《社會主義史》中翻譯了《無政府主義》一章,題為《俄羅斯大風潮》,署名“獨立之個人”,列為“少年中國新叢書第二種”,由少年中國學會出版。(30) 1912年,由胡貽谷翻譯、上?;浇虖V學會藏版、商務印書館代為印制的《社會主義史》面世。譯者以社會主義為“民法之學”,將書名譯為《泰西民法志》。1900年7月,《清議報》發(fā)表日本加藤弘之的文章,“社會主義”一詞最早通過日文漢譯成為中文詞語。隨后,幸德秋水、福井準造等人的社會主義著作相繼譯成中文,并有大量討論社會主義的文章發(fā)表。胡貽谷繼續(xù)將“社會主義”意譯為“民法”,多少有點落后了。基督教團體組織翻譯《社會主義史》,與基督教社會主義在英國流行有關?!豆伯a(chǎn)黨宣言》將其歸為“封建的社會主義”,指出“基督教底禁欲主義,原來最容易加上社會主義的彩色”,卻不過“只是僧侶清理貴族心火的圣水”。(31)胡貽谷為在教人士,傳教士李提摩太將名滿歐洲的《社會主義史》交他翻譯,本意還是傳播福音事業(yè)。胡以較為淺白的文言語體,采用意譯方法,于1910年譯成。《泰西民法志》作為教會讀物,并未廣泛流傳。過去,一度被訛傳為1898年出版,并定為社會主義傳入中國的標志,今據(jù)研究者考證,該書所用底本系1909年《社會主義史》第四版(32),“1898年出版說”自然就立不住腳了。近年,又有論者指出《社會主義史》后來被孫百剛翻譯,改名《社會主義初步》,于1923年由中華書局出版。(33)這也是一樁誤會?!渡鐣髁x初步》并非《社會主義史》的更名,而是柯卡普綜合他本人在第九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社會主義”釋文、以及《社會主義研究》《社會主義史》兩本著作,新寫的一冊啟蒙讀本。該書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以專章論述馬克思,稱“對于社會主義之發(fā)達有絕大的影響的人,就是卡爾·馬克思”;“馬克思被許多人尊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之創(chuàng)造者”,《資本論》第一卷被譽為“社會主義的圣經(jīng)”,到1929年中譯本發(fā)行了六版。(34)如此說來,《社會主義史》在中國先后有馬君武節(jié)譯本、胡貽谷意譯本、李季白話本行世,孫百剛所譯《社會主義初步》則與之存在關聯(lián)。
《社會主義史》一紙風行,不是個案,亦非偶然。1894年,廣學會翻譯出版了美國愛德華·貝拉米的《百年一覺》,又譯作《回頭看》,這本空想社會主義小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先后出版三個中譯本。1920年馮自由說:“我記得十余年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說,有一本社會主義的譯本叫做《回頭看》,內(nèi)容很好,消場卻也平常。今年商務印書館竟大登廣告,說那書是什么新時代的需要物,聽說沽出很多?!保?5)這時候,社會主義成為中國很受歡迎的思想學說。俄共(布)來華人員劉江考察上海后稱:“上海是中國社會主義者的活動中心”,“那里有許多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組織,出版300多種出版物(報紙、雜志和書籍),都帶有社會主義色彩?!保?6)形成這種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即如毛澤東后來所明確指出:“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fā)生了聯(lián)系”。(37)亦如陳獨秀當時所說:“一種學說有沒有輸入我們社會底價值,應該看我們的社會有沒有用他來救濟弊害的需要。”(38)至于首先發(fā)生在上海,當然是因為上海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志士仁人堅持探求救國救民之道。辛亥革命結束了延續(xù)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但沒有根本改變中國的命運。辛亥革命后,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中國,“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帝國主義繼續(xù)騎在中華民族頭上作威作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英、法無視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公然滿足日本貪得無厭的擴張欲望,拒絕將戰(zhàn)敗國德國在山東所攫取的權益從日本手中拿來交還中國?!皬姍唷睉?zhàn)勝了“公理”,人們不禁仰天發(fā)問,“民主主義破產(chǎn)了!我們的希望成了一個空,我們求生存求自由嗎?我們應該怎樣做?”(39)迫切需要得到解決中國問題的答案。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歐洲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方興未艾。這就給了中國人一個啟示,也為社會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和《社會主義史》的流行輸入了時代新動能。
李季譯本《社會主義史》出版前,社會主義學說已經(jīng)在中國鋪開了傳播的底子,并經(jīng)五四運動蔚為思想大潮。1877年《西國近事匯編》以“康密尼人”“康密尼人黨”“康密尼黨”為“共產(chǎn)主義者”的中譯,1899年《萬國公報》首次出現(xiàn)馬克思的名字,最初的傳播不過只言片語。進入20世紀,以“社會主義”為主題的譯著就可以列出長長一張清單,更不用說談論社會主義的文章日見增多。1902年日本幸德秋水《廣長舌》,冠中國國民叢書社之名實則由趙必振翻譯、商務印書館出版。1903年福井準造《近世社會主義》,亦由趙必正譯、廣智書局出版。村井知至《社會主義》分別由羅大維譯、廣智書局出版;侯士綰譯、文明書局出版。幸德秋水《社會主義神髓》,由中國達識譯社譯、浙江潮編輯所出版。以后,該書又出版蜀魂和創(chuàng)生的不同譯本。這些日文中譯本,提供了社會主義理論和歷史的基礎知識。“社會主義”一詞,開始成為中國話語。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出版《民報》,以民生主義為社會主義大加宣傳。改良派梁啟超主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也介紹社會主義思想并寄希望于改良的社會主義。早期無政府主義者張繼、劉師培在日本東京發(fā)起成立社會主義講習會,出版《天義報》;李石曾、吳稚暉在法國巴黎出版《新世紀》,1907年出版畫冊《近世界六十名人》,首次將馬克思肖像傳入中國。民國初年,中國社會黨成立,也介紹馬克思學說,與社會主義沾點邊,被外界視為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消息。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感召下,李大釗最早在中國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他指出俄國布爾什維主義“是二十世紀世界革命的新信條”(40),中國人應“翹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41)經(jīng)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特別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后,社會主義思想自東自西匯入中國蔚為潮流?!缎虑嗄辍贰睹恐茉u論》《星期評論》《新潮》《解放與改造》《建設》《東方雜志》等新型刊物,《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時事新報》副刊《學燈》《晨報副鐫》《京報副刊》等報紙副刊,成為宣傳社會主義的重要陣地。傳播者的政治光譜是多元的。有民主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者、也有追求新知的知識分子,特別重要的是,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脫穎而出,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更新了社會主義傳播的主體。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也不再是零零散散單打獨斗的個人行為,而是匯聚了團體的力量。如李大釗在北京、陳獨秀在上海分別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中共上海早期組織建立后,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出版馬克思主義著作,成立新青年社出版《新青年》雜志和“新青年叢書”;李大釗、陳獨秀、李達、李漢俊等組織新時代叢書社,出版“新時代叢書”;以進步黨人為主體的社會名流成立共學社,出版“共學社叢書”“馬克思研究叢書”;出版人王云五以個人之力編譯“岫廬公民叢書”,不久成立公民書局。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的新型社團熱衷傳播新思想新觀念,社會主義為其矚目。
《社會主義史》受到熱捧,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落地生根,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具有的“大同”“民本”“仁政”“兼愛”的文化土壤也很有關系,當時的中國人首先是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去接觸、了解和接受社會主義。蔡元培作《社會主義史序》,劈頭就說“我們中國本有一種社會主義的學說”,即“天下為公”的“大同”學說。他舉出《論語》的例子,引用孔子的話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這就是對內(nèi)主均貧富,對外不取黷武主義與殖民政策”;又引用《禮記》說:“‘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就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意義,且含有男人平等主義?!彼€指出《孟子》中許行的言論“‘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就是‘泛勞動主義。”“井田制”是歷史中國的社會政策。(42)蔡元培的論述極有代表性,梁啟超、馮自由當時談社會主義與中國的關系,也是這種觀點。雖然免不了變形和各取所需,但這種論述建立了中外兩種文化的鏈接,為社會主義的傳播和文化交融提供了必要的接口,很有影響。從歷史資源中求得支撐,說明由來有自,似乎中外皆然??驴ㄆ照撌錾鐣髁x的起源,也要遠溯古希臘柏拉圖和英國托馬斯·莫爾,認為《理想國》《烏托邦》所描繪的社會圖景就是古代的共產(chǎn)主義。
至為關鍵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把行銷《社會主義史》作為思想建設和理論宣傳的重要措施,為《社會主義史》的風行注入了強勁動力。黨的上海早期組織成立新青年社,他們編輯的“新青年叢書”,經(jīng)陳獨秀親自安排,將《社會主義史》列為第一種?!渡鐣髁x史》分精裝平裝兩種,裝幀講究。素白的封面,上端從右至左標明“新青年叢書第一種”,書名《社會主義史》繁體手書居中豎排,右側豎排原著者、增訂者和翻譯者的名字。作序者蔡元培的名字也上了封面,顯然有張大聲勢的意思。蔡元培的序言分別由1920年8月21日北京《晨報》副刊8月26日上?!睹駠請蟆犯笨队X悟》、9月《新青年》第8卷第1號發(fā)表,并被上海各學校選為國文讀本。從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第1號到1922年7月《新青年》第9卷第6號(該期實際上延至7月以后才出版)近兩年的時間中,除兩期外,一直插印“新青年叢書”廣告,《社會主義史》均位列第一種。1921年4月,《新青年》第8卷第4號刊登廣告,把《社會主義史》推到同類讀物的前端,并大加贊賞。1922年9月,新青年社出版《社會主義討論集》,內(nèi)中所附“新青年叢書”廣告,《社會主義史》仍然排在首位,但注明“已售罄,待續(xù)印”。1923年6月《新青年》季刊第1期所附“新青年叢書”廣告,內(nèi)中不再出現(xiàn)《社會主義史》,想必該書尚未重印。
新青年社圖書代售點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社會主義史》隨著這些代售點從上海銷往各地。1920年11月,毛澤東撰寫《文化書社通告好學諸君》,重點介紹了文化書社經(jīng)銷出版物的總數(shù)及“書之重要者”,分別發(fā)表在11月8日長沙《大公報》和11月10日《湖南通俗報》上,《社會主義史》列在212種書報刊名單中。(43)1921年4月,毛澤東撰寫《文化書社社務報告》(第二期),開列文化書社經(jīng)營7個月中銷售“比較重要的”書刊名錄及數(shù)目,其中“重要的書”47種,《社會主義史》排在《馬格斯資本論入門》之后,位列第二,銷售了100部。(44)文化書社的銷售情況,是有代表性的實例。銷售的終點是閱讀,通過閱讀轉(zhuǎn)化為精神力量。直到1924年3月,《中國青年》第24期仍在推介《社會主義史》,稱“本書記載各國社會主義底起源,發(fā)展和派別,既很詳細,且又扼要;關于馬克思學說也有概括的敘述。讀了這本書,我們可以明了馬克思在社會主義的歷史上占了極重要的位置,和他底學說之由來及其與別派之關系;而且可以得到社會主義運動的系統(tǒng)知識?!保?5)這一推介突出了《社會主義史》對馬克思和科學社會主義的論述及其對于中國的作用,帶著中國革命的時代烙印,具有引導閱讀的意義。
《社會主義史》的輸入,無疑屬于積極的文化傳播,打開了中國人尤其是進步知識分子的視野。對于共產(chǎn)黨人而言,更發(fā)揮了有助于確立信仰、奠定初心、探索道路的積極作用。如前所述,毛澤東自述促使其建立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三本書,就包含《社會主義史》。黨在創(chuàng)立時期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傳播和論戰(zhàn),充分借助了《社會主義史》這一重要的思想和理論資源,經(jīng)過消化吸收,不僅汲取了養(yǎng)分,而且超越了境界。
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chǎn)物,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把社會主義學說從空想變成了科學,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在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德國社會民主黨分裂成正統(tǒng)派、修正派,推行國家社會主義,英國流行基爾特社會主義,法國流行工團主義,俄國流行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史》呈現(xiàn)了這種復雜多變的樣貌。至于列寧領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創(chuàng)立布爾什維主義,通過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則是《社會主義史》第五版出版后所發(fā)生的偉大變革。社會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情形也是復雜的,國民黨人講民生主義,進步黨人講基爾特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者講無政府主義,青年知識分子嘗試工讀主義、新村主義、互助主義,布爾什維主義在社會上被視為“過激主義”。當時,瞿秋白說:“社會主義的討論,常常引起我們無限的興味。然而究竟如俄國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響,隔著紗窗看曉霧,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意義都是紛亂,不十分清晰的?!保?6)就是共產(chǎn)黨人傳播社會主義,同樣經(jīng)歷了辨別和選擇的過程,起始并不限于科學社會主義。比如,“新青年叢書”同樣譯介羅素的《到自由之路》和哈列的《工團主義》。
從根本上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傳播社會主義,不是欣賞,而是信仰;不是空談,而要躬行。社會主義思想只要真正實現(xiàn)與國情的結合,就不能不正確區(qū)分社會主義流派,確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地位,這就勢必既了解《社會主義史》,又走出《社會主義史》。通過傳播《共產(chǎn)黨宣言》《科學的社會主義》《工錢勞動與資本》等經(jīng)典原著和《馬格斯資本論入門》《馬克思經(jīng)濟學說》《階級爭斗》《唯物史觀解說》等詮釋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也包括《社會主義史》對馬克思主義的部分介紹,共產(chǎn)黨人整體上把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確認“馬克思社會主義是科學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將其弄“墮落”了,“今日卻能因列寧等的發(fā)揚光大,恢復了馬克思的真面目”(47),“馬克斯是一個科學的社會主義者,他底社會主義是有科學的體系的?!保?8)
1920—1921年,《新青年》連續(xù)開設“社會主義討論”專欄。陳獨秀、李達、李漢俊、施存統(tǒng)、瞿秋白、惲代英、李季、周佛海等紛紛發(fā)表文章,宣傳社會主義。陳獨秀先后發(fā)表《談政治》《關于社會主義的討論》《社會主義批評》《討論無政府主義》《馬克思學說》等文,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立場,“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chǎn)階級)的國家,創(chuàng)造那禁止對內(nèi)對外一切掠奪的政治法律,為現(xiàn)代社會第一需要”。(49)《社會主義史》呈現(xiàn)給中國人的社會主義是多樣化的,原作者和增訂者鐘情于英式社會主義,即與資本主義國家合作的、與國家資本私人資本合作的、以工聯(lián)主義為基礎的、放棄激烈斗爭主張溫和漸進的基爾特社會主義,亦稱行會社會主義。陳獨秀回答了在現(xiàn)時中國為什么要講社會主義、為什么能講社會主義、應該講何種社會主義的問題,指出社會主義現(xiàn)有工團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不同流派,他重點分析了共產(chǎn)主義即科學社會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的區(qū)別,指出只有堅持階級戰(zhàn)爭、直接行動、無產(chǎn)階級專政和國際運動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才是實行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所應實行的應當是科學社會主義,若是采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國家社會主義,不過多多給腐敗貪污的官僚政客以作惡的機會罷了。他又揭露了基爾特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指出它主張經(jīng)濟組織由行會管理,政治組織由國家管理,既失了工團主義階級戰(zhàn)爭的精神,又失了國家社會主義由國家干涉生產(chǎn)事業(yè)的作用,自以為“在各派社會主義中算是最圓滿最穩(wěn)定的了”,而其本質(zhì)則是實行勞資調(diào)和,“免得劇烈的革命”。(50)陳獨秀又批判了無政府主義,指出共產(chǎn)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消滅階級、國家、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等等終極目標的不同,而在如何推翻現(xiàn)存資產(chǎn)階級的國家,以及推翻資產(chǎn)階級國家后應否建立無產(chǎn)階級國家問題上的根本區(qū)別。無政府主義主張無條件廢除一切國家、法律、階級,是不能實現(xiàn)的也不利于無產(chǎn)階級的虛幻主張。無產(chǎn)階級應該運用革命手段,掌握國家機器,用社會主義生產(chǎn)方式發(fā)展生產(chǎn)力,建設社會主義,進而達到共產(chǎn)主義。
毛澤東的觀點也非常具有代表性。1921年1月1日—3日,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在文化書社開新年大會,重點討論本會應以什么作共同目的、達到目的須采用什么方法等問題。毛澤東介紹了蔡和森等留法會友蒙達爾尼會議的討論結果,提出對于“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方針,還需要深入討論,國內(nèi)對于社會問題的解決有兩派:陳獨秀等主張改造;梁啟超、張東蓀等主張改良,必須有一個抉擇。毛澤東已經(jīng)確立了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旗幟鮮明提出中國應走俄國革命道路,強調(diào)“因俄式系諸路走不通了新發(fā)明的一條路,只此方法較之別的改造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質(zhì)為多”。在討論學會應取的方法時,毛澤東介紹了蔡和森贊成馬克思方法的主張,并提出社會政策、社會民主主義、激烈方法的共產(chǎn)主義(列寧的主義)、溫和方法的共產(chǎn)主義(羅素的主義,即基爾特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五種方法,供大家比較選擇。《社會主義史》在長沙銷路很好,無疑為新民學會的討論提供了重要資料。與會者循環(huán)討論,踴躍發(fā)言,至2小時之久。毛澤東表示自己的意見與何叔衡大體相同,說:“社會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chǎn)階級的。無政府主義否認權力,這種主義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產(chǎn)主義,如羅素所主張,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產(chǎn)主義,即所謂勞農(nóng)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51)
隨著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社會主義史》的流傳而進行的社會主義討論,是非常必要、十分及時的,它涉及到在中國到底要不要科學社會主義、進而要不要共產(chǎn)黨的根本問題。早期共產(chǎn)黨人樹立“為主義犧牲一切”的信條,堅信中國有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的可能和必要,確認只有科學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fā)展中國。(52)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伊始,就明了“馬克思主義底本身,并不是一個死板板的模型”,“只要遵守馬克思主義底根本原則就是了”(53),從各派社會主義中堅定地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具有舉紅旗、走正路的重大意義。這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史》流傳中國的真正價值,也實現(xiàn)了對作者所持費邊社會主義立場的政治超越。
注釋:
(1) 埃德加·斯諾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年版,第131頁。
(2) 參見曾銀慧:《第一本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中譯本——〈社會主義史〉》,《決策與信息》2016年第6期;劉訓茜:《克卡樸〈社會主義史〉的早期譯介與傳播》,《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9年第6期;陳占彪:《鮮為人知的〈社會主義史〉》,《社會科學報》2021年7月8日。
(3)(4)(5) 參見李季:《社會主義史序》,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訂、李季譯:《社會主義史》,新青年社1920年版,第1—5、6—8、2頁。該書現(xiàn)收入田子渝、徐方平主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著作叢編(一九二〇—一九二七)》第2編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6) 吳海勇:《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時期李季翻譯經(jīng)歷考述》,《上海黨史與黨建》2010年第11期。
(7) 李季:《社會主義與中國》,《新青年》1920年第8卷第5號。
(8)(13)(16)(17)(18)(19)(20)(21)(22)(23)(26)(28) 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訂、李季譯:《社會主義史》上卷,新青年社1920年版,第4、35、145、183—184、153—156、170、150、12、8、18、3,4,9、145頁。
(9) 馬克斯·比爾著、何新舜譯:《英國社會主義史》上卷《導言》,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9頁。
(10) 福井準造著、趙必振譯:《近世社會主義》,中共常德市鼎城區(qū)委黨史研究室、常德市鼎城區(qū)趙必振研究會編:《趙必振譯文集》(社會主義學說卷),九州出版社2021年版,第16頁。
(11) 參見《社會主義史》“廣告”,《新青年》1920年第8卷第6號。
(12)(14)(24)(25)(27) 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訂、李季譯:《社會主義史》下卷,新青年社1920年版,第213、189、214—216、270—276、256頁。
(29)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chǎn)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頁。
(30) 參見仝華、岳從欣、李愛軍編校:《〈俄羅斯大風潮〉編者說明》,北京大學《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纂:《馬藏》第1部第1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510頁。此少年中國學會,非1919年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
(31) 馬克思、恩格斯著,陳望道譯:《共產(chǎn)黨宣言》,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1920年版,第39頁。該書現(xiàn)收入田子渝、徐方平主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著作叢編(一九二〇—一九二七)》第1編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2) 參見劉訓茜:《克卡樸〈社會主義史〉的早期譯介與傳播》,《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9年第6期。
(33) 參見王紅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歷史追溯》,《大連干部學刊》2015年第12期。
(34) 柯卡普著、孫百剛譯:《社會主義初步》,中華書局1923年版,第49、51頁。1910年《社會主義初步》再版,1912年柯卡普去世。孫百剛翻譯本敘述社會主義運動至1920年,這后10年的內(nèi)容究系何人植入,待考。該書現(xiàn)收入田子渝、徐方平主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著作叢編(一九二〇—一九二七)》第2編第1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5) 馮自由:《社會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研究所1920年版,第1、2頁。該書現(xiàn)收入田子渝、徐方平主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著作叢編(一九二〇—一九二七)》第4編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6) 《劉江給俄共(布)阿穆爾州委的報告》(192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聯(lián)共(布)、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頁。
(37)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chǎn)》(1949年9月16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頁。
(38) 獨秀(陳獨秀):《學說與裝飾品》,《新青年》1920年第8卷第2號。
(39) 江春(李達):《社會革命底商榷》,《共產(chǎn)黨》第2號,1920年12月7日。
(40) 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1918年10月),《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號。
(41) 李大釗:《法俄革命之比較觀》(1918年7月1日),《李大釗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5頁。
(42) 蔡元培:《社會主義史序》,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訂、李季譯:《社會主義史》上卷,新青年社1920年版,第1、2頁?!澳腥似降戎髁x”或為“男女平等主義”之誤。
(43) 參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頁。
(44) 《文化書社社務報告》第2期,張允侯等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年版,第62頁。
(45) 冰冰(袁玉冰):《一個馬克思學說的書目》,《中國青年》1924年第24期。
(46) 瞿秋白:《餓鄉(xiāng)紀程》,《瞿秋白詩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頁。
(47) 李達:《馬克思還原》(1920年12月26日),《新青年》1920年第8卷第5號。
(48)(53) 存統(tǒng)(施存統(tǒng)):《馬克斯底共產(chǎn)主義》,《新青年》1922年第9卷第4號?!榜R克斯”即馬克思。
(49) 陳獨秀:《談政治》,《新青年》 1920年第8卷第1號。
(50) 陳獨秀:《社會主義批評》,《新青年》1922年第9卷第3號。
(51) 毛澤東:《在新民學會長沙會員大會上的發(fā)言》(1921年1月1日、2日),《毛澤東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頁。
(52) 曾成貴:《讓科學社會主義之光照亮中國道路——以〈社會主義討論集〉為中心的再考察》,《蘇區(qū)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簡介:曾成貴,黃岡師范學院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湖北黃岡,438000;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7。
(責任編輯 張衛(wèi)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