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建清
16歲了,我們已然將至九年義務(wù)教育的盡頭,成長的又一個路口。此時此刻,“成長”也不再是一個新鮮、朦朧的名詞,而是一段曲折、豐富而又真實、深刻的閱歷和心路了。細品這段有趣的旅程,你會發(fā)現(xiàn),在你的成長故事里,總有一些身影宛如路標,清晰地立在你的道路兩側(cè),或指引你繼續(xù)前行,或告訴你此路不通,或提醒你需要改轅易轍。這些身影,有的來自你的生活,有的來自你的閱讀。他們,都是你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成長雖然往往是不自知的,但追溯成長中那些重要的身影,旁觀那些蛻變的時刻,不僅是回憶與回味,亦是一種總結(jié),一種綢繆。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為過去的成長總結(jié),為將來的成長預(yù)備,讓我們開始這段尋訪之旅吧!
任務(wù)情境
同學們,專題復(fù)習就要開始了,圍繞“人物”的專題閱讀和寫作向來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老師這次另辟蹊徑,決定以“蛻變,因為有他”為主題,組織一次別出心裁的人物專題讀寫與探究活動?;仡櫵鶎W,靜思所遇,審視自身,感悟成長,期待你收獲滿滿哦!
為表達和理解方便,接下來以“他”指“重要他人”,與“我”(受影響者)相對應(yīng)。
任務(wù)一:人物推選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回首靜思,那些予人重要影響的“他人”,或閃耀著人性的光彩,或有著各自的缺陷、遺憾,并因此產(chǎn)生了特別的影響,也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書中尋人
請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從教材和名著中選出你認為對作者或者某個角色而言影響力顯著的幾個人物,并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對“我”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
◆示例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吳鳴輝 鄧銘睿 陳佳昀)
◆評析
同學們的概括既有對情節(jié)的把握,也有對“我”的蛻變的理解。
2.我的故事
今天的我們,成長中或許也有過一些疼痛,但更多的時候,是被那些溫暖而又美好的經(jīng)歷濡染著、塑造著。在你的成長中,又是哪些人對你產(chǎn)生過重要的影響呢?請簡明扼要地說說你的經(jīng)歷和收獲吧!
提示:(1)扼要敘說經(jīng)歷時,要緊扣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避免主次不分;(2)要說清人物、事件對你產(chǎn)生的影響。
◆示例
只比我高一個年級的鄰居哥哥受父親所托,開始照顧剛上一年級、膽怯而又敏感的我。他會放學后陪伴我,等我的爸媽來接;會書包上插兩把傘而手里拎著兩個水杯;會寫生日卡片送給我;在我參加運動會時,會帶著同學為我加油。他漸漸將我拉出了自卑和敏感的黑洞,使我變得陽光、開朗起來。有他的陪伴,真好。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張光玉)
◆評析
這是一個類似《背影》的小故事。前面的關(guān)懷看似并未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但若沒有了前面的鋪墊,后面的轉(zhuǎn)變難免突兀,亦未必會發(fā)生。
任務(wù)二:角色察探
人心最是奇妙莫測,許多真理實話、真情實意,聽到耳朵起繭也毫無作用。但又有一些時候,縱然無心插柳,也能在他人心中郁郁成蔭。這其中有什么奧秘呢?
1.心路溯源
請圍繞“‘我’的心態(tài)為什么會因‘他’而發(fā)生顯著變化”這個問題,對下面的三篇文本,進行精讀分析,以表格形式整理出原因,并附一點必要的內(nèi)容信息或批注鑒賞作為依據(jù)。
提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變化的發(fā)生,未必只是短時間內(nèi)的因果。整理時請注意原因的內(nèi)外之別、主次之分。
◆示例
“我”的心態(tài)為什么會因“他”而發(fā)生顯著變化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李蘇銘 王楊竹韻)
◆評析
通過梳理,將原本不甚在意的這些“原因”進行細分,同學們得以讀懂文中“我”的轉(zhuǎn)變。
2.角色獨白
在這些篇章中,由于敘述視角往往是第一人稱,我們能夠較為輕松地感知當事人的心路變化。但是對造成變化的那個“他”,其當時的所思所想就看得不大真切了。這其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想象空間。現(xiàn)在,你可以從下面幾位“重要他人”中選擇一位,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說說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感受、言行動機。
提示:人物的心理既要契合事件或情節(jié)發(fā)展,也要貼合人物的形象特征。
(1)《背影》中,執(zhí)意去買橘子時的父親;
(2)《老王》中,最后一次登門時的老王;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準備帶保爾走上革命道路時的朱赫來。
◆示例
選(3):“這個青年雖然現(xiàn)在不了解我們的宗旨和工作,但是,誰能知道他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呢?他有著十分頑強的毅力與勇氣,他一定會為我們的事業(yè)做出大的貢獻。他的母親說他總像一只愛斗的小公雞一樣,如果他可以把這種斗爭精神放在戰(zhàn)勝敵人上,相信他永遠不會被打??!只不過目前他需要一位革命導師引領(lǐng)他走上革命道路,這件事我朱赫來做定了!”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王 睿)
◆評析
通過朱赫來的這段內(nèi)心獨白,我們既從一個新鮮的視角看見了熟悉的保爾,又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朱赫來熾熱的內(nèi)心和對保爾的愛護——有沒有感覺角色更鮮活一點了?
3.撰寫小傳
通過前面的一系列探究,我們從情節(jié)和心路兩個層面理解了“我”因“他”而產(chǎn)生的變化,進而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從前面你所探究過的文本中選擇一篇,為其中的“我”或“他”分別撰寫人物小傳,來體驗一次創(chuàng)作者視角吧!
◆示例
“我”(朱自清):曾經(jīng)家境優(yōu)渥,稱得上年少有為。直到二十歲時,父親引咎去職,祖母一氣而亡,家道驟然中落,后又因諸多瑣事,與父親漸生嫌隙。在北京念書的朱自清回到徐州與父親一同料理喪事,后又由父親送去車站返京。此前他對父親的關(guān)心習以為常,對父親的做法不以為然,直到父親爬上月臺買橘子,望著父親艱難的背影,他終于潸然淚下。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汪子涵)
“他”(老王):北京的三輪車夫,單干戶。一只眼瞎了,另一只眼得過夜盲癥,因此攬不到什么客,生活貧困。他不善言辭,老實本分,熱心善良。他一生命苦,老來孑然一身。但或許正是這樣悲慘的童年和不堪的成長經(jīng)歷,才使老王對那些真心實意待他的人感激不盡。他遇到時運不濟的楊絳夫婦,彼此扶持,這段際遇成為他生命中的光。他一方面自知難以與楊絳夫婦真正對等往來,另一方面仍然傾其所有地付出善意。臨終前再無掛礙的他,艱難地上了楊絳家,送出了自己再也吃不了的香油和雞蛋,卻被亂了方寸的楊絳付了錢。這是否成為老王自尊上的一根刺,無從知曉,但這卻成了后知后覺的楊絳心頭永遠的愧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楊樂怡)
◆評析
兩篇小傳都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大致把握了人物的階層狀態(tài)和言行風格;又都聚焦人物的典型事件,從而對角色的處境和心態(tài)有了具體的了解,為后面從心理層面把握故事中角色的言行、動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尤其是后一篇,將老王這一角色的生平、際遇、性格、處境、言行、心理基本上全部呈現(xiàn)了出來!
任務(wù)三:“我”的蛻變
請結(jié)合前面的探究學習,以“蛻變,因為有他”為題,寫一篇作文,記錄你成長歷程中一次難忘的蛻變歷程。
提示:蛻變意味著心路的曲折演進,而造成心路變化的緣由,在于“我”與“他”之間的交集、互動。這種交集與互動,既有事情層面的,也有心理層面的。
◆示例
蛻變,因為有他
放學了,爸爸撐著傘在門口等我。只兩步路,一上車,暖氣便撲面而來。溫暖的光照得車里異常溫馨。座位上,是爸爸為我提前準備的熱乎乎的烤紅薯。
小雨敲打在窗玻璃上,暖氣驅(qū)散了水霧,路燈照亮著前方。
一下車,我麻利地撐起傘便跑進大樓里。按了電梯,身后卻遲遲沒有動靜。老爸呢?
又等了會,不耐煩的我跑到門口,才看到爸爸正慢慢開了車門下來。他彎著腰,看著腳下,小心翼翼地走著。雨絲點點,路燈光暈圈圈。我想催一聲“老爸你快點啊”,卻在看到他頭發(fā)那刻突然沉默——
他的白頭發(fā),真的是越來越多了。
我知道所有人隨著時間都會老去,但我從未想過我的爸爸會這么快老去。年輕時的他從大車上一蹦而下,毫不費力;回老家開著轟隆轟隆的拖拉機忙前忙后;走路永遠在最前面,像風一樣快,我在后面追著跑,鑰匙叮當響。
可是如今,爸爸早已步入中年。踩在不高的車廂上,我成了那個一躍而下的人;他得扶著車門,半蹲著,踩著車架慢慢下來。飲水機旁的飲料也漸漸都換成了各種類型的藥。柜門邊上不知何時放著一沓又一沓從未見過的腰貼。
“老爸,你啥時候來接我???我們都放學好久了,別的同學都被接走了?!?/p>
“老爸,我作業(yè)忘帶了,你晚飯前給我送過來吧,晚自習時,老師就要講解的?!?/p>
“老爸,我也想要個娃娃。我要買兩個。”
“老爸,我要……”
一聲又一聲的“老爸”早已成為下意識的習慣,可我從未想過,爸爸真的會被我叫老。
晚上回到房間,漆黑一片,很安靜。厚重的被子包裹著我,很溫暖,就像被爸爸抱著一樣。我突然很想哭,鼻尖發(fā)酸,眼眶發(fā)澀。
不再要零花錢,對衣服鞋子也不再提要求,是因為我知道,爸爸甚至都到過年了才舍得給自己買一兩件。小時候一聲“老爸”,然后就可以拿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可如今卻更多的是爸爸努力把他珍藏的好的東西,都送給我,而我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拒絕,說“不需要”。其實我知道爸爸只是盡他所能地想讓我開心,可我真的不敢直面這樣的愛。因為我長大了。
我不愿再做一個無知的小孩——看不見爸媽的勞苦,不在意他們的病痛,也理解不了他們的辛酸無奈——再打著“我還小”的幌子,提著無理的要求。
成長,永遠是自愿的。
再次聽到熟悉的鑰匙聲,回頭,目光所及,是永遠愛我的爸爸。這次,我放慢腳步,一起走。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 鄧悠然)
◆評析
小作者對“成長”有著清晰的認知,看得見自己的蛻變是因不忍又無奈于父親的老去和艱難。剩下的,就是如何將心路之變與人生經(jīng)歷關(guān)聯(lián)起來。于是,她選取了察覺父親老態(tài)漸顯為切入點,并借助插敘和多層對比,將父親和自己、如今和往昔錯綜展開,又收束于深夜的心潮起伏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心路的演化,個性化地詮釋了成長的內(nèi)涵。
通過主題學習,我們從各自獨立的文本、彼此無關(guān)的人事里發(fā)現(xiàn)了某種共性;借由對故事里人物言行、心理的品讀,我們進一步體會到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斑斕和豐富;而由對書中人物的梳理到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照、思考,又幫助我們敲開了寫作的大門。中考在即,時間珍貴,愿這一次的學習經(jīng)歷,能為你的閱讀和寫作帶來別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