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張友鸞字悠然,是中國知名的報人。不過,可能沒有幾個人能想到,這樣一個在報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自己“罵”出來的。
18歲那年,張友鸞考入北京平民大學新聞系。在校期間,他曾為邵飄萍所辦的《京報》主編《文學周刊》。當時,年紀輕輕的張友鸞就已經(jīng)顯示出極高的辦報水平,所辦報紙深受師生的喜愛。
1925年大學畢業(yè)時,張友鸞和許多同學一樣,也面臨著找一份能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的難題。就在此時,擔任《世界日報》總編輯的張恨水因身體欠佳提出辭職,有人向報社社長成舍我推薦了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張友鸞。當時成舍我對張友鸞的情況了解不多,當發(fā)現(xiàn)對方不過是一個20歲剛出頭的小青年時,并沒有多加重視,只是答應讓他先來報社做上一段時間,看看具體情況再做決定。
同時,成舍我一直在挽留張恨水,希望他能繼續(xù)在總編輯的崗位上干下去。最終,張恨水答應暫時不走。于是,剛去報社上了3天班的張友鸞便被辭退了。
得知自己被辭退的消息后,張友鸞非常驚訝。他對身為一社之長的成舍我非常不滿,認為對方出爾反爾。一氣之下,他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近千字的信痛斥成舍我,說他“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他覺得成舍我疑慮太多,辦事不成體統(tǒng),所以做不成任何一件事。
信寄出去后,張友鸞認為,成舍我看到信后一定會暴跳如雷,找上門來還擊。不料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成舍我看到他那封痛罵自己的信后,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喜過望,連連說:“此人雖出言不遜,但罵得痛快,切中要害。不僅如此,他文章也寫得漂亮,很有才氣,之前我確實小看人家了。”最后,他斬釘截鐵地說:“此人非用不可。”就這樣,張友鸞很快又被請回了報社。不久后,他便就任《世界日報》總編輯,從此開始了在報界的輝煌一生。
(摘自《江蘇科技報》2023年2月15日,一米陽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