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易
2008年,張玉鳳告別了大學校園,帶著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yè)的真誠,踏上了教育事業(yè)的熱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多年來,她輾轉多個學校,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鄉(xiāng)村特崗教師,來到大同市渾源縣下韓村下韓小學任教,目前是學校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張玉鳳的教書生涯已十年有余。在工作中,她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嚴格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關心學生,嚴于律己,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贊許、領導的信任。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是歷史賦予每個教師的使命。為了激發(fā)課堂活力,真正讓課堂成為學生探求知識的樂園,張玉鳳加強理論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yè)務,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教研,多次承擔公開課和示范課教學任務,努力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在課堂上,她將自己視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通過人人動腦、人人動手、人人動口、邊學邊思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張玉鳳特別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用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事例開展黨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革命精神,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使學生真正成為新時代的好少年,真正成為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棟梁。
張玉鳳在教育學生時,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己的最高行為準則,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學困生,她總是本著從不放棄,也絕不放棄的原則,用課余時間把學困生落下的知識補回來,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減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能夠輕松學習、樂于學習。
在張玉鳳多年的從教生涯里,有個名叫彬彬的學生令她印象深刻。他學習成績不錯,但是父母離異給他的心靈造成了創(chuàng)傷,性格變得孤僻,思想變得偏激。有一次,張玉鳳在課堂上問孩子們喜歡什么小動物,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回答道:“我喜歡小鳥?!薄拔蚁矚g小狗、小貓?!笨墒禽喌奖虮驎r,他卻說:“我喜歡蛇,我想變成毒蛇,把對我不好的人都毒死。”張玉鳳聽后大吃一驚,其他學生也驚訝不已。她意識到這個孩子的心理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就在課后找他談心,談爺爺奶奶的辛勞,談爸爸對他的愛護,談老師對他的關心,談同學們對他的友愛,努力開導他,教導他要正確看待問題,但是彬彬似乎并沒有聽進去。張玉鳳沒有灰心,繼續(xù)在平時認真觀察著他的言行,把握著他的心理,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一次交談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多次教育、開導、鼓勵下,彬彬走出了禁錮自己的圈子,性格開朗起來,懂得了親情與友愛,懂得了理想與責任。漸漸地,彬彬真的像變了個人似的,和同學們交往起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多年來,張玉鳳努力探索新時期的德育工作,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她給學生講“聞雞起舞”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給他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讓他們懂得謙讓是一種美德。針對班里部分學生由于家長的溺愛導致自理能力弱的問題,她在學生中開展了以“不給別人添麻煩”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和責任心的培養(yǎng),進而引導學生開展“多給別人留方便”的系列教育活動,教育學生從“只會關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來,學會關心和愛護他人。
近年來,農(nóng)村留守兒童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這些孩子常年和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遠離父母、遠離親情,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據(jù)學校調(diào)查,她班里有的學生父母半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電話,有的半年才聯(lián)系一次,相當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來,單純地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有學上、有書讀就萬事大吉了,忽視與孩子的心理溝通,導致孩子對父母很陌生,親子關系出現(xiàn)了障礙。有的學生對家長有埋怨情緒,還有的留守兒童為了宣泄煩惱,走上極端。
面對這種現(xiàn)狀,張玉鳳平時對他們特別注重情感教育,通過日常的“感恩教育”來激發(fā)孩子們的情感,讓他們認識到父母外出打工歷經(jīng)艱辛,為的是全家幸福,為的是讓他們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完成學業(yè)。并且想方設法開設“真情電話”,要求外出打工的家長們,每周至少和孩子通一次電話,節(jié)假日、父母或孩子的生日,更是不能錯過。在學習上她盡職盡責,不厭其煩地指導他們,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在生活上扮演“愛心媽媽”,讓孩子們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都能愉快地在這個和諧的班級大家庭中生活、學習。
龍龍同學從小失去母親,父親在內(nèi)蒙古打工,爺爺奶奶更是疾病纏身,家境十分貧寒。北方的冬天,嚴寒來得早,立冬剛過便寒氣襲人,班里大多數(shù)孩子早早就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天,張玉鳳看見操場上玩耍的孩子們紅光滿面,龍龍卻臉色煞白。走過去仔細一看,原來零下五六攝氏度的天氣,龍龍還沒穿棉襖。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中,默默對自己說:“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能眼看著他挨凍嗎?不能!”中午放學后,張玉鳳專門回了趟城里,按龍龍的尺寸買了一件棉衣。下午到學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給他穿上。龍龍十分高興,滿心喜悅??粗⒆訚M含感激的雙眼,張玉鳳也感到由衷的高興與幸福。
如果孩子是一株幼苗,那么家長和教師就相當于土壤與園丁。家長要幫助幼苗擴張根系,向上生長;教師要修枝剪葉,促進樹苗茁壯成長。在張玉鳳看來,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品性與習慣,消除不良習氣。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光靠愛是不夠的,必須互相依靠、互相信任,才能成就孩子。每學期,她都會對班里的學生進行全面家訪,并建立專門的家庭聯(lián)系卡,然后匯總分析,對癥下藥,讓學生從關愛中尋求前進的力量,從關愛中汲取精神的營養(yǎng),從關愛中得到滿足和教育。
同時,張玉鳳還經(jīng)常利用微信平臺和家長溝通,談孩子的性格,談孩子的學習情況,教給家長輔導孩子的方法。學生家長也會及時將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她反饋。學生銘銘的媽媽說:“孩子平時寫作業(yè)太較真,非要寫一個準確無誤的答案才行?!薄澳且院竽瓦m當放手,不能太過拘泥于條條框框,尤其是語文主觀性表達,一定要鼓勵他自己寫、自己表達,哪怕用詞有點不妥,或者語序有點凌亂都沒關系,但是必須跳出定式思維的框架?!薄拔乙沧屗约簩懀撬辛艘蕾囆?,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肯下筆,非要我和他一起寫?!薄般戙憢寢專阒绬??每次我批改他的作業(yè)都覺得接近完美,但是你說這樣是好還是壞呢?低年級內(nèi)容、試題都比較淺顯,到了中高年級,很多題都有思辨性,答案不唯一,如果還等你去給他標準答案,那么他的能力就不能得到鍛煉?!薄耙院笪以囍屗约簩懀瑢懲旰笪以倏?,有不妥的地方再讓他修改,糾正他依賴性強的問題。”
佳佳媽媽對她說:“張老師,我能力有限,有時真是力不從心,輔導不了?!薄坝袉栴}告訴她做記號,來學校勤問老師?!薄澳蔷椭荒茏屇噘M心了,我保證每天監(jiān)督她完成作業(yè),有時間陪她一起讀讀書?!薄班牛@樣我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她的實際情況。”
類似這樣的溝通交流在張玉鳳的微信中屢見不鮮。由于她負責任的工作態(tài)度,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去她的班級?!鞍押⒆咏唤o張老師,我們放心。”這質樸的語言就是家長對她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事實上,近年來幾所縣城的學校已經(jīng)向張玉鳳拋出了橄欖枝,但是每當臨近學期末家長便向她提出誠懇的請求,一定要把他們的孩子帶到畢業(yè),甚至有家長給縣教科局打去電話,請求把她留在下韓學校。所以張玉鳳留了下來,她說:“作為教師,能得到這樣的認可,我三生有幸。農(nóng)村學校條件再苦、工作再難也值得?!?/p>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具有示范性。作為一名班主任,張玉鳳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按時上班、按時上課,從不請假曠班,打掃衛(wèi)生沖在前邊,植樹親自挖坑,給孩子們處處起表率作用,通過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孩子們的良好品格。
在張玉鳳看來,她只是做了一名教師應該做的工作,但是多次被評為渾源縣優(yōu)秀班主任、大同市德育標兵、大同市優(yōu)秀教師,這些榮譽讓她備受鼓舞。2022年,她入選教育部鄉(xiāng)村優(yōu)秀教師培養(yǎng)獎勵計劃。愛無價,情永恒。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張玉鳳始終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
責任編輯何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