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篇優(yōu)秀的寫景抒情散文,所選意象都是典型的,對景物的描摹都是形象逼真的,作者借助意象表達的情感總是真摯感人,所述之理也總令人深深嘆服?!冻啾谫x》就是一篇熔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的美文。
一、手法多樣,形象鮮明
優(yōu)秀的寫景散文其塑造的景物形象必是鮮明的,這就要求作者運用各種手法,諸如正側(cè)面描寫、各種修辭等突出景物的特點,使其鮮活有加。
《赤壁賦》第一段,作者主要描寫了“清風(fēng)、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等諸多意象,營造了一種美妙獨特的氛圍。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突出了月色的美麗可愛;用虛實相間的手法寫出了自己和客人泛舟赤壁,融身于霧氣騰騰的江面之上的奇妙感受,不禁令人心向往之。其實,這是側(cè)面描寫,實則寫出了月圓之夜,江面一片朦朧的景物特點。運用多種手法,使景物形象鮮明突出,文中之景便具備了靈性。
二、以景傳情,情感濃烈
近代學(xué)者王國維曾說過:“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弊髡邔懢敖^不僅僅只是為了寫景,而是通過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赤壁賦》中,作者身處茫茫大江之上,滿眼的秀麗月色,星斗闌干,耳聽著汩汩的流水之聲,與好友扺掌而談。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此情此景如此美妙,心情自是“樂甚”,于是,禁不住“扣舷而歌之”,不由自主地脫口唱出心中的意愿,表達了對明主的渴求,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快樂與愜意令人欣羨??腿艘远春嵑椭?,其音甚悲,也是因眼前之景而起,情感真摯濃烈。以景傳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乃為佳文。
三、以小見大,哲理豐蘊
一篇優(yōu)秀的寫景散文,不僅取決于多樣的手法、濃烈的情感,更體現(xiàn)在其蘊涵的哲理上,而表達這種哲理的外在憑借很多時候都是微小的事物。
在《赤壁賦》中,蘇軾以最常見的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哲理。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zhuǎn)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如此明了簡單的道理,自然能夠說服充滿消極情緒的客人,作者的情緒由悲轉(zhuǎn)喜,自在情理之中。若以意象蘊含對生命或人生的思考,文章便有了一種厚重感,主題有了一定的深度。
《學(xué)習(xí)方法報》語文新教材高一必修上2023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