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瑜
摘要:“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世界上最光榮的人就是勞動者,因此在語文學習中全面加入勞動元素,有意識地把勞動教育和語文教學融合到一起,這不僅是新時代的呼喚,還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打造現代教育教學新思路的一種嘗試。結合語文學習,教師應挑選教材中的相關勞動題材文章,按照多文本閱讀形式和要求進行全新的解讀,讓學生重新認識勞動、重視勞動、尊重勞動者,對傳統(tǒng)的勞動美德產生崇敬感,從而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未來培養(yǎng)合格的、敢于擔當的勞動者。
關鍵詞:勞動教育 ?語文多文本閱讀 ?深度融合
“勞動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苯逃姨招兄壬缡钦f。陶行知先生對勞動的意義、價值和路徑,以及勞動對教育的積極作用等都做出了解釋。而在今天的高中語文課堂中,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勞動方法、提升勞動品德、增長勞動智慧,并擁有強健的體質,也是符合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需求的教育新目標。通過語文與勞動的結合性教學,“勞動者是最光榮的人”將不再虛無,而是涵養(yǎng)“大國工匠”、培養(yǎng)“未來勞?!钡慕逃笇枷耄且环N結合新時期社會主義生產,融合傳統(tǒng)勞動習慣和意識,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人才隊伍的良性教育思路,也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教師通過多文本素材整合、跨學科協(xié)作,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融合,可以讓更好的生命教育目標得以實現。本文將結合“《芣苢》《插秧歌》之多文本閱讀”課例,談談勞動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1]
一、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學習起點
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隸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目的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在分析與研究當代社會傳媒的過程中學習”“嘗試選擇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寫作”。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勞動”,我們將通過勞動專題研討活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勞動單元是由三組六篇課文構成,人物通訊《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楊》三篇共同構成一課,分別講述袁隆平、張秉貴、鐘揚三位勞動者的事跡與成就;新聞評論《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單獨成篇,兩首古詩《芣苢》《插秧歌》從《詩經》時代來到宋朝,詩句中充滿了勞動的歡欣與愉悅。三組課文聚焦為己為民為國的勞動表現,以不同體式全面闡釋了勞動之神、勞動之質、勞動之樂。
在學習完前幾課以后,《芣苢》《插秧歌》作為古詩,字里行間寫滿了愉悅的艱辛,今天將走入兩首古詩,并結合前幾課勞動的課文,進行多文本閱讀,探索古今勞動的異同。
二、合理設計任務,帶領學生深度探究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內容。
2.掌握疊詞、重章疊句等手法。
3.感受勞動的美,豐富對勞動生活的認知。
4.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傳承與發(fā)展勞動精神。
教學重點:吟誦詩歌、理解內容、把握情感,體會勞動之美。
教學難點:深入體會勞動精神的內涵,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作為小記者,我們來到了勞動者第五站。民生在勤,財富幸福的源泉是勞動。夙興夜寐,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這個古老的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里,田間地頭的吟唱,依然是這個民族血脈中最熾熱的樂章。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古代歌謠——《芣苢》《插秧歌》。
活動一
學習《芣苢》
1.根據預習內容,朗讀詩歌,品味《芣苢》重章疊句的形式,發(fā)揮想象,利用文本空白還原勞動場景。
2.小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讓你感受最深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展示。
參考內容:
“采”字,它不僅是動作描寫,更是寫出婦女們在郊野踏青游玩時無意之中發(fā)現一大片芣苢的意外與驚喜之情;
“捋”字用得好,寫出了女子起初找到的芣苢不多,后來發(fā)現一大片芣苢的歡快;
“袺”和“襭”字這兩個字寫出了婦女們出門時沒有帶籃子,只好用衣服來兜的情形,同時也暗示婦女們收獲滿滿。
這是一首勞動者的歡歌?!镀]苢》只有48個字,簡單到只用幾個手的采摘動作,但我們可以從文本空白中展開想象,還原畫面。
3.感受完《芣苢》一詩的精妙,我們繼續(xù)探究宋代詩人楊萬里《插秧歌》的魅力。
學習《插秧歌》
介紹:插秧是把秧苗從秧田移栽到稻田。具體的環(huán)節(jié)包括:把秧苗從秧田拔出,成捆地拋給稻田里的人,稻田里的人接過秧苗再分秧插秧。農諺有言“不誤農時”,秋天收成的好壞是由插秧決定的。因此,每年到了插秧的季節(jié),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緊張忙碌起來,到田間插秧。《插秧歌》一詩描繪的正是一家人在農忙時節(jié)搶插的情景,請同學們一起朗讀課文,感受詩歌內容。
讀后,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或句子能夠體現這一繁忙的景象呢?小組討論。
參考:
“拋”“接”“拔”“插”四個動詞不僅準確刻畫出一家老小各盡所能,配合默契的情形,也營造出緊張繁忙的勞動氛圍;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兩句,可能是大兒和父親在雨中插秧,像個戰(zhàn)士一樣,與風雨對抗,非常辛勞忙碌;
最后四句,正是因為怕耽誤了農時,一家人顧不得休息吃飯,甚至在回話時也不愿停下手中的活計。
問:畫面中有第五個人存在嗎?異口同聲:送飯的人。
也許是家中的老人或者長女,做飯送飯,照料家禽,也是非常忙碌辛苦。插秧時節(jié),真是全家齊上陣,忙碌緊張中透著秩序井然,頂風冒雨中干得熱火朝天。這是一首勞動者的贊歌。
根據內容,完成表格。
活動二
《芣苢》《插秧歌》聯(lián)讀
勞動是辛苦的,但《芣苢》中的女子在愉快地歌唱,《插秧歌》中的田夫在忘我地勞動,他們?yōu)槭裁礋釔蹌趧??勞動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請同學們想象,你就是兩首詩中的一個人物,即將接受我的采訪,我的問題是:你為什么熱愛勞動?思考后準備回答。
參考:
你是《芣苢》中的女子,采摘可以獲得食物、藥材,讓人活下去;
你是《芣苢》中的女子,勞動可以獲得被認可的價值;
你是田夫,讓全家人衣食無憂是你的責任,所以冒雨插秧也不覺得辛苦;
你是田夫的父親,稻田的豐收是全家人對幸福明天的期待。
我知道你們熱愛勞動不僅僅是因為勞動可以帶來物質上的收獲,還可獲得“價值、責任、期待”這些精神內涵,這也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美感,這種美感也是跨越古今的。
活動三
本單元多文本閱讀
1.比較閱讀本課與前四篇課文,分析古代和現代勞動的特點,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分析比較古代和現代勞動的特點。
2.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習了本單元的內容之后,你對勞動有什么樣的認識,你覺得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勞動觀?
參考:
不能只關注生活的質量,而不關注生活質量的來源,不然就會脫離生活實際,走進空虛孤獨和腐朽沒落。關注生活中的勞動者,才能真正認識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無數的勞動者是平凡普通的,但同時也是偉大的,他們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增長了我們的智慧,給我們帶來了安穩(wěn)的幸福生活。
時代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勞動的領域,勞動的形式也在不斷發(fā)展中。袁隆平辛勤育種,張秉貴熱心服務,鐘揚勇敢探求,他們在自己的勞動領域里或者精磨手藝或者深度探索, 都是杰出的勞動者代表。在我們生活的社會里,除了這些勞動楷模,更有無數的小人物在敬業(yè)奉獻。正是這些勞動者,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支撐。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2]
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無數的勞動者為了一個或大或小的目標做著最認真的努力,我認為這就是勞動者的美麗。
作業(yè):你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勞動者觸動你的心靈呢?用智慧的雙眼發(fā)現美麗勞動者并寫下他們的故事。
三、教后反思,讓學習真正發(fā)生
本課教學設計,符合實際教學進度進行安排,扎實完成閱讀任務。力求教有所得,學有所獲。通過本單元勞動主題的多文本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與勞動實踐活動相結合,能為學生找到更加豐富的成長路徑,使其欣賞自然風景,聆聽勞動之音,學習勞動者的品質,感受勞動者的風采,致敬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只要有所感懷,也將更會懂得生活。
結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打通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融合課堂內外,學好高中語文和勞動學科,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語文與勞動教育融合的觀念,并培養(yǎng)將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意識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相信,在這樣的學習中,勞動教育會真正發(fā)生。[3]
本文為河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普通高中勞動教育現狀與改善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2022YB108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政濤.“五育融合”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J].人民教育,2020(20).
[2]路曉暉.中學語文教學滲透勞動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2021(8):178.
[3]檀傳寶.加強勞動教育一定要貫徹與時俱進的原則[J].人民教育,20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