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瑤 秦川兒
誰說時光無言?
延安革命紀念館內,一張張泛黃的照片,是任弼時在戰(zhàn)爭年代拍的。照片里的時光早已老去,但其中講述的精神卻代代相傳。
這些照片好似能穿越時光,帶我們看任弼時和戰(zhàn)士們一起上山挖野菜,過著同樣艱苦的生活;拖著重病的身軀吃力地扶杖前行,把擔架讓給更需要的戰(zhàn)友;多次摔倒在地,每次都自己爬起來,不讓人攙扶,不給別人添麻煩,一直走到目的地。
任弼時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煩人,三怕多用錢?!彼麑⑦@“三怕”作為自己一生恪守的人生訓條,也始終以此約束家人。他經(jīng)常叮囑身邊的工作人員:“凡是能夠過得去的,自己能夠做得到的,決不要去麻煩組織和別的同志。”他再三強調:“凡事不能超越制度。黨的干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更不能搞特殊?!?/p>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講解員李元蓉講起一個故事。
1946年,任弼時年僅10歲的二女兒任遠征從老家湖南來到延安,開始和父母一起生活。那時,延安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生活用品實行配給制。剛到延安的任遠征對眼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領東西時,她跟著管理員到倉庫去玩,伸長脖子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被一本粉色電光紙皮小本子吸引住了。倉庫管理員看她這么喜歡,就給了她一本。任遠征高興得愛不釋手,小心翼翼地包起來拿回家。任弼時看到后臉色一沉,問:“遠征,這本子哪里來的?”“管倉庫的叔叔給的?!比五鰰r嚴厲地說:“送回去!”小遠征辯解道:“不是我要的,是他給我的。”任弼時生氣地說:“這是給領導人用的,你怎么可以拿?咱們不能特殊化!”任遠征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看見父親發(fā)如此大的脾氣,于是她趕緊把本子送了回去。
任弼時是七屆一中全會選出的“五大書記”之一,16歲就開始革命斗爭。無論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他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本色。
1947年3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進攻延安,中共中央開始轉戰(zhàn)陜北。在轉戰(zhàn)陜北的日子里,部隊一直被缺糧問題困擾。有一次,中央縱隊的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撿回受傷的騾馬準備當干糧。部隊出發(fā)時,任弼時發(fā)現(xiàn)戰(zhàn)士的干糧袋鼓了起來,便馬上找到手槍連連長高富有了解情況。之后他嚴肅地說:“這樣做是不行的,一切繳獲要歸公。戰(zhàn)場上的任何物品、任何東西,都不能變成個人的,也不能變成小單位的。你們的口糧是少了點,不過,平均起來每人也有半斤,比前方還是強多了?!备吒挥新犃撕軕M愧,與戰(zhàn)士們商量后,把剩下的騾馬肉和還沒有宰殺的騾馬送了回去。
任弼時不僅注重個人修養(yǎng),還非常強調黨的作風建設。他強調,黨要保持艱苦奮斗、勤儉樸素的作風,“一切以為革命勝利了,可以安閑起來,或者以為已經(jīng)艱苦奮斗了幾十年,已經(jīng)為人民盡了力、出了汗、流了血,現(xiàn)在可以享受一下了,這些想法應當認為都是不健康的。”
至今,人們都還記得葉劍英在《哀悼任弼時同志》中說的:“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
“人民的駱駝”任弼時始終恪守規(guī)矩,心中只裝著人民,其嚴于律己、艱苦樸素的精神永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