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懿寧
在倫敦,無論是在擁擠的公交地鐵里,還是在閑適的公園草坪上,抑或是在泰晤士河畔的長椅上,人們捧著書籍或報刊專心閱讀的場景隨處可見。車廂里印著的名人詩句,大街上的各式書屋和圖書館,都是倫敦濃厚閱讀氛圍的細節(jié)體現(xiàn)。
在倫敦,“全民閱讀”并不算是很夸張的說法。當我乘坐倫敦地鐵時,經(jīng)常被眼前的這一幕所感動:不管是披著老式格紋圍巾的老太太,還是戴著耳機的中學生,抑或是西裝革履的都市白領,車廂里常常有超過半數(shù)的人在讀書或看報。從街頭小報到人物傳記,從大部頭的西方小說到中國古老的《道德經(jīng)》,倫敦地鐵小小車廂里出現(xiàn)的讀物五花八門,堪比一個“小型圖書館”。在人群熙熙攘攘的通勤高峰期,這些沉浸在書籍世界中宛若被按下了靜音鍵的乘客,給象征著高效和現(xiàn)代化的地鐵蒙上了一層古老而神秘的柔光。
事實上,倫敦人在地鐵里讀書的習慣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1863年,倫敦市開通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當?shù)罔F建成之時,手機等移動設備還未出現(xiàn)。彼時的市民便以閱讀紙質書作為打發(fā)時間的手段。時至今日,即便手機已經(jīng)普及了很多年,倫敦地鐵仍舊沒有實現(xiàn)手機信號的覆蓋。這也使這種傳統(tǒng)的地鐵閱讀習慣延續(xù)至今。
倫敦地鐵里濃厚的閱讀氛圍也催生了一些影響力巨大的活動?;鸨虻摹暗罔F丟書”活動便是其中之一。在活動中,人們可以把自己讀過的書留在倫敦地鐵的任何角落,在書中夾上自己手寫的分享標簽,等待“有緣人”撿走它。通過這“一丟一撿”,不僅能讓書籍更好地流動起來,還能把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感悟分享給熱愛讀書的同好。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里扮演赫敏的英國人氣演員艾瑪·沃森便是“地鐵丟書”活動的熱心參與者,她在倫敦地鐵“丟”了100多本書,喚起了倫敦新一輪的地鐵尋書熱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她為榜樣,努力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我的社會學論文導師尼克也參加了“地鐵丟書”活動,他把收藏的社會學書籍放在了家門口的地鐵站,并附上自己的社交賬號。接下來的2周內,尼克收到了五六條短信,這些短信都表現(xiàn)出了對他投放的書籍的喜愛。尼克也因此結交到了幾位社會學家好友。
地鐵讀書只是倫敦“全民閱讀”的一個縮影。倫敦各類場所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營造出一種濃厚的閱讀氛圍。而這種氛圍的形成,離不開英國社會歷來對于公共閱讀的重視。你可能不知道:作為全世界圖書館事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英國議會早在1850年就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國性的“公共圖書館法”。從那以后,公共圖書館事業(yè)便在英國蓬勃發(fā)展。如今,英國人均公共圖書館數(shù)量仍然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超過800萬倫敦人可以使用325個公共圖書館。也就是說,無論你住在倫敦的哪個地方,你的附近都會有一個圖書館供你享受閱讀時光。我住在倫敦的時候,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3個圖書館。如此發(fā)達的公共圖書館事業(yè)讓很多人感嘆:“書籍已經(jīng)成為英國的貨幣了!”
在推進“全民閱讀”的道路上,英國一直保持領先。例如,早在1992年,英國政府就推出了“閱讀起跑線計劃”。該計劃免費為4歲以下的兒童發(fā)放與其年齡相對應的閱讀包,并在當?shù)貓D書館或兒童活動中心開展各種親子互動的閱讀活動。我的英國朋友克里斯告訴我,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后,英國政府會向青少年兒童發(fā)售購書代金券,鼓勵他們買書。正是因為這些有趣的活動和優(yōu)惠政策,克里斯從小就把閱讀作為最重要的愛好之一。英國人的閱讀習慣真的是“從娃娃抓起”的!
倫敦有著數(shù)量眾多的獨立書店,各有專攻,悄無聲息地林立于道旁。光是我租住的那條老街,就有3家私人書店,老板都是真正的愛書人,他們就像電影里的人物那樣,喜歡搬一架書梯在書籍叢林里流連忘返。初探之時,我真是樂得頭暈目眩,心想原來倫敦到處都是查令街(倫敦舊書業(yè)集散地,全球愛書人的向往之地)。然而高昂的書價還是讓囊中羞澀的我迅速斷了買書的念頭。
每日學完功課,我都會找一座圖書館讀書、寫作業(yè)。周末更是興致勃勃地到處探館,我很喜歡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摩恩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坐落于一座19世紀哥特式風格的建筑中,它以前是公共記錄辦公室總部的所在地,直到 1998 年才被國王學院收購。摩恩圖書館內有一個十二角形的大閱覽室,其靈感來自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置身其中,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文學藝術鼎盛的時代。我翻開一頁頁書,沉醉在字里行間的閱讀中,不知不覺一個下午便過去了。擁有如此安靜且漂亮的閱讀環(huán)境,也難怪讓倫敦人陶醉在書籍中不舍離開。
我問一個生活在倫敦的當?shù)嘏笥眩骸盀槭裁丛谌绱丝旃?jié)奏的時代里,倫敦人還能堅持閱讀的習慣?”他告訴我:“生活是一場旅途,書是絕佳的伴侶,我沒辦法拒絕讀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