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康妮
魚面分離的長魚湯面是小面館的絕活兒,長魚就是鱔魚。一大碗湯面配上一小碟鱔魚,足以作為一天的元氣補給。湯面由青花瓷碗盛著,浸在奶白色澤的湯里。如果顧客無食忌,王師傅會加些蔥花或韭菜提鮮。這碗湯,王師傅頭天下午便開始熬。
這個熬可大有講究,熬湯先熬骨。凌晨四點鐘不到,已經(jīng)開始忙活的王師傅加入鱔魚片接著吊湯。直到清晨六點鐘,湯熬畢,面?zhèn)潺R,小鎮(zhèn)的八方食客也在來吃面的路上了。
“王師傅早!”“早上好!”王師傅利落地盛湯、盛面、迎客、送客。讓我想起第一次看他“庖王片鱔”,原本呈二角面的鱔魚骨頭在王師傅手里瞬時變得不一樣起來,似乎有了神圣的色彩。王師傅頭一刀從魚頭扎下去,急速沿魚肚破開,接著沿骨剖開,末了再來一刀,一條干凈齊整的魚骨就在這三刀間成功脫了魚肉。后來熟悉了小面館,熟悉了王師傅,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干凈齊整的人,案板總是清清爽爽,菜碼也是秩序分明。簡單的湯面,鱔魚擺盤,他也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拾掇得適宜、美觀。我夸他認真,他一邊片他的鱔魚,一邊笑道:“日子不就是這樣過的嗎?”
日子一日三餐地過,舉筷間我們一家人總要聊起小面館,聊起認真過日子的王師傅。外公說:“做工作就要像老王,帶勁!”他的確是帶勁的,想來很大程度上緣于他有個好環(huán)境。在哪里工作,哪就是自己的領地。既然是領地,哪能潦草呢?除了“字典”里基本的整潔,王師傅還給自己的小面館裝了幾盞燈。除了負責讓店面更亮堂的暖黃燈管,還有星星一樣的裝飾燈,也是暖光的。他很得意地告訴我,這是他從兒子課本上看來的,書上說暖色調會刺激人的食欲。
用王師傅的話說“忙總要忙出名堂來的”。其實,他追求的也不過四個字——“健康美味”,只不過他從未搞錯這兩個詞的順序。王師傅不怕麻煩,我早就見識過,該先熬魚骨就先熬魚骨,該下魚肉了才下魚肉,該幾個小時就幾個小時。直到準確的步驟和恰到好處的時間讓魚骨里的膠質毫無保留地煨在湯中,進入每個食客的胃中,暖身暖心,最終久久地寫入他們的味蕾記憶。王師傅還不怕浪費,后來外公說起,我才知道他總是挑好的、貴的食材,從不吝嗇。
一次,王師傅念小學的兒子給他打下手,小家伙一個沒夾穩(wěn),食客要的荷包蛋“啪”的一聲掉在了案板上,兒子拾起來就要往水池走,應該是想洗干凈。王師傅停下手中的活兒,指著墻角的垃圾桶,說道:“扔掉?!钡玫酱蟊娬J可總是有其道理的,而得到大家伙兒的肯定,除了能收獲一眾老客,還能收獲滿滿的干勁。
在王師傅的小面館里,的確蘊藏著極盛大的認真,大清早世界剛剛蘇醒,他已帶著足足的干勁盛湯、盛面、迎客、送客。熱氣撲向他,把他襯得像個早間廚神,好像人間千家萬戶的早餐,全都仰仗著他這雙帶勁的路膊。
我大喝一口乳白色的鮮魚湯,由它把我體內的一個個器官朋友徹底激活。在早上急匆匆的城市大背景里選擇穩(wěn)當坐下來,認真吃一碗熱騰騰、鮮入骨的長魚湯面,也是我過日子所堅持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