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
《狂飆》是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留白影視、中國長安出版?zhèn)髅铰摵铣銎?,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指導拍攝,徐紀周導演,張譯、張頌文、李一桐、張志堅、吳剛領銜主演的反黑刑偵劇。電視劇一經播出,收視率、口碑、熱度也一路飆升,在中央八套的收視率一度破3,豆瓣評分也一路飚到過9.1的高分,引發(fā)全民熱議。
掃黑除惡類影視劇層出不窮,但能取得收視、口碑雙豐收的卻并不多見,該片的成功有著多方面成因:其一,影片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在創(chuàng)作劇本之初就有著硬實的案例支撐;其二,張譯、張頌文等人的一流演技讓影片角色更為飽滿,甚至還有網友戲言“建議查查張頌文,不像演的”。
同樣重要的是,電視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并沒有進行臉譜化設定,而是讓人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經歷,隨時代變化選擇不同的路徑,展現出復雜的人性,這使得人物更為真實,也更容易得到共鳴。該劇在展示長達20年的黑白較量中沒有拖泥帶水,在不同時間段都能各自出彩。
正如影片中張頌文所飾演的反派高啟強,雖然該角色狠辣無比,但卻難以讓觀眾恨之入骨。從表層來看,是因為高啟強自身的特質,即便成了黑社會集團頭目,對弟弟妹妹的關愛、對女朋友的專一體現了不少情義。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高啟強“黑化”的過程代表著在人情社會下一個投機者,在面臨社會變化時做出一系列個人利益最大化、無視社會底線抉擇的必然性。這些選擇在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符合市井的一般判斷,但時間線放長才會發(fā)現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就像高啟強從最早備受欺辱,之后在狐假虎威中初嘗權力的甜頭;再到被視為兇手無法逃脫,干脆借勢上位殺掉對頭徐江,走上犯罪道路;再到認黑幫大哥泰叔為干爹,逐步成為權勢滔天的黑社會頭目。三次“跳躍”的背后,是高啟強不斷挖空心思投機,利用人情社會的一切規(guī)則來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種種抉擇的背后,恰恰是20年時代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三個階段對應的不同節(jié)點。2000年左右,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社會治安狀況也較為復雜,一些黑惡勢力開始冒頭;2006年左右,拆遷背后的暴利讓一些黑惡勢力涉足工程建設領域;2021年,三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圓滿收官,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任重道遠……
緊縮時間線讓人們發(fā)現,信仰和抉擇顯得更為重要,正如該劇導演徐紀周所主張的,“安欣是法治社會的代表,高啟強是傳統(tǒng)人情社會的代表,他們兩個的沖撞也是法治社會和人情社會的沖撞。在他們人物關系的發(fā)展中,能看到中國法治社會的進程”。
從最終的結果而言,正義必然來到,但從過程而言,正義卻不應遲到。常態(tài)化平安的價值比人物的狂飆、激烈的沖撞更為寶貴、更為重要。也正因為此,法治建設的完善對各種犯罪的及時懲戒所形成的懲惡揚善的鮮明導向,以及“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才能讓更多的執(zhí)法者選擇成為“安欣”,社會也才能更加讓人“安心”,小商小販的“高啟強們”也無須處處鉆營,兩兄弟的“強盛集團”也自然不會異變成黑社會犯罪集團,這也恰恰是法治推動社會治理的價值體現。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