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昊宇
小敏(化名)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這天,她回家后,發(fā)現陪伴自己長大的寵物永遠離開了。小敏極難過,無助中想找父母傾訴。但父母認為提死亡是種忌諱,所以未與女兒談論很多。小敏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件事,也因無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變得沉悶。
許多家庭對死亡的避諱,讓青少年缺失了接受死亡教育的契機。其實,引導他們正確面對死亡,化解可能的悲傷情緒,培養(yǎng)珍愛生命的觀念,非常有必要。
死亡教育最早于1977年由美國學者列溫頓提出,他的解釋是:向社會大眾傳遞適當的死亡知識,以轉變人們對死亡的態(tài)度和行為。此后,歐美國家先行在學校中開展了死亡教育課程,引導學生反思生死關系。
青少年該如何與身邊的親人朋友討論死亡這件事,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下心理學界對個體早期認知發(fā)展的研究證明,未成年人對死亡的認知會隨年齡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我們要明確自身對死亡的認知處于何種階段、這個階段有何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死亡。
以下是多數同學在不同年齡段對死亡概念的認知及思維發(fā)展特點。當然,每位同學的情況不同,你的理解也可能不在所處的年齡段,需要看看其他年齡段的情況。
死亡難免與悲傷、難過相伴。
許多同學第一次直面死亡,通常是家里老人的離世和身邊小動物的離開。這時,我們要認識到,面對死亡,自身有情緒上的波動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主動與家人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系,在支持中尋求情緒疏導。
親子依戀關系指孩子和其照養(yǎng)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系。它產生于親子的互動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
美國學者安斯沃斯對依戀關系的研究表明,親子的依戀類型可以分為回避型、反抗型和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的孩子會表現出對父母互動的躲閃、發(fā)怒等表征,這兩種類型都屬于不安全的依戀關系。
安全型的依戀關系則表現為親子雙方能夠為對方建立安全基地,在遇到困難情景時可以較快平靜下來。當然,這種依戀關系的建立,也需要我們對父母開誠布公。例如,當我們面對死亡時,不要羞于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你可以明確地說:“媽媽,我最近因為這件事感覺心里不舒服,但我不清楚自己該怎樣處理和面對才是合適的?!边@樣,家長便可直觀了解你當下的狀態(tài),進一步反思過去的傳統(tǒng)想法。
作為青少年,我們需要來自成年人的幫助和支持,讓家長明確意識到關于死亡這件事需要他們與孩子共同面對,在互相支持的安全型依戀關系中宣泄掉負面情緒。
死亡話題會牽涉到人生方方面面。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核心主題的探討中,認識到死亡背后也蘊含著生命的新生與延續(xù),尤其要珍視生命。
首先,死亡對于地球上所有生物而言,是必然的自然規(guī)律,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我們要認識到,遠古時期就有很多動植物因環(huán)境改變而自然滅絕,近代也存在著很多物種因人類行為影響,走向了滅絕或瀕危的境地。人類不僅需要關照自身,也要關注到其他生靈的生命。
這要求作為自然界一份子的我們,應該對所有生命都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從小事做起,尊重愛護身邊可以接觸到的動植物。此外,你也可以在學校課堂中與老師、同學積極討論,以死亡作為切入點深化延伸到對生命的關照。
其次,我們要對與死亡相關的文化禮儀和溝通方式進行了解。文化禮儀方面,生活中不避諱談死亡,并不意味著可以不遵守中國文化中關于死亡話題的相關規(guī)范。如何正確地理解死亡,怎樣恰當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景,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在他人面前直接說“死”字,有時會引起對方的不適,在某些情境下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我們可以用“離世”“身故”等更委婉的方式來表達。
當身邊好友對此無助時,你可以與他進行恰當的溝通交流,告訴他“如果想要聊天,可以找我”。這種共情的表達在增加友誼的同時,也會幫我們共同化解死亡帶來的悲傷,進一步理解死亡。因為我們對死亡的認知是不斷變化的,需要在一言一行中慢慢感知、體會。
當然,在認知的不斷變化中,我們要注意一件重要的事——追思和感恩先輩。你可以選恰當的時間,和家長們坐下聊聊天,了解先輩們的故事等。追思和感恩先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希望你從中得到新感悟。
如果你和文中的小敏有一樣的困擾,可將此文拿給家長,請他們閱讀。因為這個話題,很有必要與家長一起溝通交流。我們希望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幫助。
如果你在生活或學習中有煩惱與困惑,也可以掃碼告訴我們,將有機會得到心理專家的解答文章。
(責任編輯 / 陳琛 美術編輯 / 胡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