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利芳
“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里蕩秋千。身輕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古詩詞里的秋千讓人心馳神往,兒時的秋千更是男女老少鬧元宵的樂園。
小時候,每逢元宵佳節(jié)前后,村里除了廟會、唱戲,最熱鬧的當屬蕩秋千了。正月初十,大人就開始忙著搭秋千架,先選一片開闊的空地,挖兩個大坑,在坑里栽上兩根結(jié)實的大柱子,用大石錘壓實,在大柱子頂端架上橫梁,用粗如胳膊的大麻繩固定好,在橫梁上綁上兩根結(jié)實的繩子,下邊穿上一塊木板,一架簡單堅固的秋千就做好了。為了提高冒險性,有時大人會用竹竿代替繩子,這樣可以讓秋千飛得更高更快,玩起來就更有刺激性。
為增加熱鬧喜慶氣氛,大人把家里的銅鈴拿來掛在兩旁,用各色彩紙做成五彩繽紛的絹花裝扮橫梁,兩端掛上紅彤彤的燈籠,甚至村里剛結(jié)婚的新媳婦把自己的嫁妝紅綢緞子也拿出來用于剪彩。紅燈高懸、花團錦簇、彩旗飄飄、鈴鐺悅耳,秋千經(jīng)過村民的巧手打扮,簡直像迎娶新媳婦的洞房,青年們還都在觀望,而小孩子早就躍躍欲試了。
秋千搭好了,村里紅彤彤的元宵節(jié)也就拉開了帷幕,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九。
小孩子歡呼雀躍著奔向秋千,年齡小的孩子蹬不起來秋千,需要大人在旁邊推,推得低了不過癮,推得高了又嚇得哇哇直叫:“別推了,別推了,太高了!”一旁的大人往往越發(fā)來勁,嚇得小孩子哇哇大哭才罷休。等秋千停下來,小孩子嚇得小臉直白,大人逗他:“還蕩不蕩了?”他們一邊哭一邊說:“再也不蕩了?!?/p>
接著該青年登場了,他們一般都是站著蹬,不需要別人推,自己憑著秋千特有的慣性越蕩越高,有膽大的竟然可以蹬到過梁。一時間,歡呼聲、尖叫聲、鼓掌聲,就連剛剛被嚇怕的小孩子也好了傷疤忘了疼,耐不住誘惑,嚷嚷著還要蕩。
這種秋千不但可以單人蕩,還可以雙人蕩。雙人蕩時,兩個人要體重個頭相當,才可保持平衡。兩人相對而立,腳左右錯開,兩人用力要均勻平衡,一個人在上升時蹲著蹬,另一個人站穩(wěn)不能用勁,等蕩回來時,另一個人蹲下蹬,剛才蹬的人站起來不再用勁,兩個人需要配合默契,秋千才會越蕩越高。
除了單人蕩、雙人蕩、坐蕩、立蕩,還有比較復雜的蕩木驢、過梁悠、板不煞。其中,過梁悠最為復雜,過梁秋千要將四根粗大的木柱分為左右兩組,栽進土里,兩邊頂上分別搭一根小橫梁,構(gòu)成兩個梯形。在兩梯形外側(cè)再分別用一根長柱頂住,在兩根小橫梁的中心,開半圓形軸窩,小橫梁之間架上一根3 米多長的大橫梁,使之能自由轉(zhuǎn)動。在大橫梁的中心部位,安裝兩個閉合的長方形,長方形的長邊穿透橫梁,固定角度,使之側(cè)看呈十字交叉。在兩個長方形的四條短邊上,分別吊裝可活動的踏板(或籃筐、籮筐),相當于吊著4 個小秋千。
玩過梁悠的時候,同時能上4 個人,有升有降,循環(huán)轉(zhuǎn)動,底下由人推一下這個長方形,它就躍過橫梁悠過去,坐在秋千上的人每轉(zhuǎn)一圈,都要過一次橫梁,因此得名“過梁悠”。過梁被人們賦予了消災納福的寓意,每過一次梁就意味著消一次災,或許這也是蕩秋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秋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運動,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既可鍛煉身體,又能增添娛樂氣氛,群眾喜聞樂見,老少皆宜,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最早的秋千是力量與勇敢的象征,一般都是男人的專利,后來變成游戲之后,也成為了女子的最愛。唐人高無際作《漢武帝后庭秋千賦》云:“秋千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后宮多秋千之樂。”特別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寫過“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詩句后,秋千更成了女孩子神往的游戲。
“激蕩秋千高處躍,升臨頂點復低飛。乘風原擬凌空去,又怕瓊樓不可歸。”屈膝,向前蹬,直起身;再屈膝,向后蹬,直起身,借力生力,或高或低,自由自在,悠悠蕩蕩,如做飛仙,如駕祥云,煞是愜意,對人的膽量、力量以及平衡性都是一個絕佳的考驗,因而,秋千不僅成了健康的運動方式,在不斷傳承改進流傳中,還被人們賦予了傳統(tǒng)民俗的文化氣息,成了人們慶賀佳節(jié)、慶祝豐收的一種精氣神,同時,也蘊含著人們對風調(diào)雨順、人壽年豐、和平盛世的美好祝愿和祈福。
現(xiàn)在,雖然快節(jié)奏的生活取代了慢悠悠的舊時光,但人們對秋千的熱愛有增無減,否則,公園里的秋千架前緣何總是游人絡繹不絕呢?只不過,兒時那種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秋千只能留在記憶深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