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琴
《語文》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
一、看圖描述
董老師:同學們,咱們先來猜個謎語吧!
紅眼睛,白皮襖,
長耳朵,真靈巧。
愛吃蘿卜愛吃草,
走起路來跳啊跳。
楠楠:我知道,是小兔。
董老師:對,它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小主人公。小兔要過生日了,它邀請了好多小動物一起來慶祝。兔媽媽想,小兔平時最愛吃南瓜,自家地里又種了許多,不如讓小兔去地里摘一個大南瓜來招待客人。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南瓜地,左顧右盼,想要挑選一個滿意的南瓜。同學們幫小兔來描述一下,它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南瓜呢?
又大又黃!
又圓又重!
董老師:你們觀察得特別仔細。我們再來看看小兔此時的表情。
楠楠:小兔愁眉苦臉地看著大南瓜。
董老師:如果你是小兔的話,會因為什么發(fā)愁呢?
瑤瑤:我想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可是它又大又重,我搬不動啊!
妮妮:媽媽還等著我回家做南瓜湯招待客人呢,我該怎么辦呀?
董老師:哦,原來小兔是因為搬不動這個大南瓜而發(fā)愁呀。
董老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幅圖,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妮妮:小兔把大南瓜運回家了,兔媽媽看到后,驚訝地問——“孩子,你是怎么一個人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來的?”
二、想辦法
董老師:我也很好奇,南瓜那么大,小兔那么小,它是怎么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的呢?同學們,如果你是小兔,你會用什么辦法?我們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動腦筋,展開想象,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注意說的時候聲音要洪亮喲!
瑤瑤:我會用粗繩子把南瓜捆住,然后拖著回家。
楠楠:我會找一塊木板,在靠近南瓜那邊的木板下墊一塊石頭,然后讓木板一頭抵住大南瓜,我就在另一頭使勁壓,像蹺蹺板一樣,一點兒一點兒把南瓜撬回家。
董老師:楠楠在游戲中積累了生活經(jīng)驗,想到了用蹺蹺板撬南瓜的方法,這是個大膽的想法,很有想象力!
成成:我發(fā)現(xiàn)這個大南瓜的形狀很像車輪,既然車輪能滾動起來,那我把南瓜豎起來,不是也能滾動起來嗎?
董老師:成成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你發(fā)現(xiàn)了南瓜和車輪的相似之處。
靈靈:我的方法特別有趣。你們看,這個南瓜兩邊圓,中間扁,這不就是一個南瓜船嗎?沿著河邊的小土坡把它推到河里,再拿上木板當船槳,就可以把南瓜船劃回家了。
董老師:你的想法可真大膽!把南瓜當作船,借助水的浮力,就把南瓜運回來了,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楠楠:我覺得成成和靈靈的想法很棒!他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事物間的相似點,找到了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董老師:沒錯,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都有學問。
露露:我覺得求助也很重要。如果我是小兔,我會去找其他動物幫忙。找熊哥哥把南瓜抱回來,或找馬哥哥把南瓜馱回來,或找大象伯伯用長鼻子把南瓜卷回來……
三、討論一下
董老師:同學們提出的運南瓜的方法老師都聽明白了,你們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F(xiàn)在,讓我們回顧一下上述方法。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的共通之處?請你把這些方法分分類吧!
瑤瑤:我發(fā)現(xiàn)用繩子拴住南瓜拖著走,用蹺蹺板撬著走,這兩種方法都是借助工具來搬運的。
妮妮:我發(fā)現(xiàn)把南瓜當車輪滾著走,把南瓜當小船劃回去,是找到了南瓜和車輪、小船的相似之處。
楠楠:我發(fā)現(xiàn)找熊哥哥、馬哥哥、大象伯伯等幫忙,是請朋友幫助的方法。
董老師:三位小朋友準確地把這些方法分成了三大類,特別棒!小兔運南瓜的方法這么多,你最喜歡哪一種呢?說說你的理由。
瑤瑤:如果南瓜地到小兔家的路是平坦的,那么把南瓜豎起來當車輪滾回家,既省力又不用麻煩別人,多好呀!
楠楠:我覺得如果有其他動物朋友從南瓜地路過,在不給別人添太多麻煩的情況下,請別人幫忙也是不錯的選擇。
四、我也來寫
董老師:在選擇運南瓜的方法上,一定要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接下來,請同學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根據(jù)圖片完整地講一個故事吧!
例
一天, 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南瓜地,看見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南瓜,心想:我要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它彎腰去抱大南瓜,可是抱不動。這下小兔犯了愁,它用手撓撓頭,不知怎么辦才好。這時,一只熊貓騎著自行車剛好從這里經(jīng)過,車輪轉得飛快。小兔靈機一動:車輪是圓的,南瓜也是圓的,我把南瓜豎起來,不就可以把南瓜像車輪一樣滾著回家了嗎?小兔連忙把南瓜豎起來,一邊哼著歌,一邊推著它回家了。
“媽媽,媽媽,我回來了!”小兔大聲喊道。媽媽出門看到小兔和大南瓜,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問“: 孩子,你是怎么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來的?”小兔得意地給媽媽講了運南瓜的經(jīng)過,媽媽豎起大拇指夸贊道“: 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課后作業(yè)
1.畫一畫: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運南瓜方法,并把它畫在課本的留白處。
2.講一講:把文中的兩幅圖和你剛剛畫的那幅圖聯(lián)系起來,發(fā)揮想象力,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與你的好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