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李建永散文小輯

2023-03-28 20:15:16李建永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23年3期
關鍵詞:大暑寒食秋分

李建永

春到人間一卷之

——二十四節(jié)氣之立春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贝禾靵砼R的標志是立春。

二十四節(jié)氣之立春,雖然是農(nóng)歷節(jié)氣,但一般又在每年公歷的2 月4 日、5 日或6日。這是因為農(nóng)歷(夏歷)是陰陽合歷,農(nóng)歷的月份,反映的是月亮運行的周期規(guī)律,每年十二個月,分為大盡、小盡。東漢·許慎《說文》講:“盡(盡的繁體字),器中空也?!痹卤M,指一個月的日子過盡了,過空了,過了了。唐·韓鄂《歲華紀麗》講:“月有大盡、小盡,三十日為大盡,二十九日為小盡。”剛剛過去的辛丑牛年臘月,就是小盡,所以除夕在臘月二十九,沒有“年三十”。而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的是太陽運行的周期規(guī)律,是陽歷,故與每年公歷的日月相吻合——“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兩節(jié)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p>

由于民間立春日有“打春?!钡牧曀?,所以立春也叫打春。常言說,“春打六九頭”。農(nóng)歷壬寅虎年立春,是公歷2 月4 日,恰好是六九第一天?!拔寰帕?,沿河看柳”——春到人間草木知?!按洪_一日,水暖三分”——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么,何為春?東漢·劉熙《釋名·釋天》講:“春,蠢也,萬物蠢然而生也?!睎|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亦講:“春者,蠢也,蠢蠢搖動也?!薄兑葜軙r訓解》又說:“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大意是:立春這天東風解凍,再過五天冬眠的蟲子和動物開始活動,再過五天魚就會上到帶冰的水面。春天,就這么“蠢蠢”而來,“蠢蠢”打開。春天是萬物的“打開式”。故唐·羅隱《京中正月七日立春》詩云:“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p>

立春之日的傳統(tǒng)小吃是春卷。諺云:“春到人間一卷之?!背源壕砘虼猴灥牧曀状蠹s起于晉(五辛盤),興于唐?!蛾P中記》: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相互贈送。唐·杜甫有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碧啤ぐ拙右子芯洌骸岸铝⒋喝似呷眨P蔬餅餌逐時新?!彼巍ぬK軾亦有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彼巍り懹巍赌咎m花·立春日作》(下闋)寫得更加俏皮:“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睋?jù)說宋代宮廷里的春餅更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立春前一日,大內(nèi)出春盤并酒,以賜近臣。盤中生菜,染蘿卜為之,裝飾置奩中……民間亦以春餅相饋?!边@種“咬春”的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據(jù)傳最初制作“五辛盤”,是為了“卻春困”。從醫(yī)學的角度來看,大蒜、胡荽、蘿卜、韭菜、羊角蔥等辛葷時蔬,確有發(fā)散風邪、行氣活血之功,既有益于健康,又能使人精神振奮。據(j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部·五辛菜》講:“歲朝食之,助發(fā)五臟氣。常食,溫中去惡氣,消食下氣?!?/p>

時逢立春,一家人動手制作春卷、春餅,“聊把一尊酒,共尋千里春”,多好!

清明昨日寒食節(jié)

——二十四節(jié)氣之清明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關于清明,《歲時百問》講:“萬物生長于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彼巍り愒n《歲時廣記》引《三統(tǒng)歷》云:“清明者,謂物生清凈明潔?!泵鳌堘贰兑购酱芬嘀v:“清明萬物齊于巽。巽,潔也,齊也。清明取潔齊之義。”時至清明,已入深春,鶯飛草長,清波粼粼,桃紅柳綠,風清景明。

清明作為節(jié)氣,有起源于周朝之說。據(jù)張岱《夜航船·天文部·時令》講:“周公始定二十四節(jié),以合二十四氣?!痹谵r(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的,只有冬至和清明。清明一般在每年陽歷的4 月4 日、5 日或6 日。今年是4 月5 日3 時20 分3 秒交清明(即農(nóng)歷三月初五)。節(jié)氣也稱氣。古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xiàn)象相應,稱候應。清明三候是: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華;三候虹始見。這早在《逸周書·時訓解》即有記載:“清明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p>

“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說起清明,就不能不談到寒食。據(jù)傳說,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賢人介子推的。春秋時晉文公(重耳)與介子推等諸臣逃亡去國十九載,返國后封賞功臣,獨介子推無封無賞。傳說子推作《龍蛇歌》而諷之:“有龍矯矯,將失其所;有蛇從之,周流天下。龍入深淵,得其所安;蛇脂盡干,獨不得甘雨!”子推遂偕母隱于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文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子推抱樹焚死。時人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介子推之事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弗及。……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p>

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二日(亦有前三日之說)。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彼濉ざ殴白ⅲ骸鞍礆v合(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暮春為不舉火,謂之禁煙。”到唐代朝廷明文規(guī)定,寒食節(jié)禁火三日,具體日期為:冬至后一百零四天(俗稱“大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俗稱“官寒食”),冬至后一百零六天(俗稱“小寒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寒食(指‘大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jié)矣……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但冬至后一百五日(指‘官寒食)最盛?!闭捎诤秤小按蠛场薄肮俸场薄靶『场敝郑耖g卻又往往籠統(tǒng)地稱之為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夜禁火,因而俗話常說:“清明昨日寒食節(jié)?!睎|漢時期,太原郡寒食禁火竟長達一月。據(jù)《太平御覽》記載:“周舉遷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土人每至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少不堪,歲多死者。舉既到,乃作吊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止火,殘損人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于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比欢帮L俗”一旦形成,是很難一下子“革”掉的,故不少地方每到寒食,仍長時間絕火冷食,以致當政者不得不用行政命令來強制禁絕這種“陋習”。據(jù)魏武帝曹操《明罰令》:“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惫P者的家鄉(xiāng)就在雁門關外,屬于《明罰令》所說的雁門郡所轄。記得童年時期,每到寒食、清明節(jié)前幾天,村里的奶奶和母親們便用白面捏寒燕兒(形如燕子),蒸熟后用線穿起來掛在門楣或屋梁上晾干,可作小孩兒們的干糧(零食)?,F(xiàn)在為了傳承傳統(tǒng)風俗文化,當?shù)匚幕块T這幾年也組織婦女在清明節(jié)這天捏寒燕兒,但是時間節(jié)點卻選得未必恰當。所謂寒食、寒燕兒,是因為寒食節(jié)禁火不吃熱食才叫寒食,才叫寒燕兒;如果寒食這天大興蒸爨之事,還叫什么寒食、寒燕兒呢,豈不是反其“道”而行之!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我前幾天給九十二歲的老母親打電話詢問,我們小時候看您捏寒燕兒,那是在啥時候?母親毫不猶豫地說,清明前兩三天,家家戶戶捏寒燕兒哩。大嫂在旁插話說,我們老家陜西榆林也是清明前兩三天捏寒燕兒。前文引述之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亦有佐證:“清明節(jié)……前一日謂之‘炊熟,用面造棗?、飛燕,柳條串之,插于門楣,謂之‘子推燕。”“棗?”的“?”讀如糊,是餅子一類的食物。據(jù)《玉篇·食部》講:“?,餅也?!毕氡毓糯胶衬翘觳簧稹⒉蛔鲲?,全家人只以干餅子和寒燕兒之類的“寒食”充饑。盡管我們童年時代的寒燕兒,早已變成孩子們所垂涎的干糧,但由此亦可見“風俗”之影響深遠。

“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钡搅颂拼?,寒食與清明兩節(jié)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漸融為一體,幾乎成為同一個節(jié)日。唐·元稹《連昌宮詞》云:“初屆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彼字V亦云:“冬至離春四十五,一百零六到清明?!币簿褪钦f,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既是寒食節(jié),又是清明節(jié),可見兩節(jié)已漸漸“合二為一”了。據(jù)唐·杜佑《通典》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公元732 年)制曰:“寒食上墳,《禮經(jīng)》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仍編入五禮,永為恒式?!敝链?,寒食被作為“用展孝思”的“法定節(jié)日”確定下來。俗話說:“清明到,兒盡孝?!碧啤ぐ拙右椎摹逗骋巴鳌罚骸盀跆澌o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瀟瀟暮雨人歸去。”由于寒食禁火,故清明取火曰請新火?!皬膩斫鹑?,會接清明朝?!痹谇迕鬟@一天,皇帝亦將新火賜予近臣,以示恩賞。唐·韓翃《寒食》詩寫的便是公侯大臣受皇宮賜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宋·王禹偁《清明》詩寫的則是窮書生乞火:“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p>

寒食、清明成為“法定假日”,亦始于唐代。據(jù)宋·王溥《唐會要·休假》:“(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二月二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庇衷唬骸按髿v十二年(公元777 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公元790 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jié),前后各給三日。”寒食一日,再加前后三日,共計七日假,相當于現(xiàn)在所說的“黃金周”了。宋承唐制,寒食、清明亦放假七日。北宋·龐文英《文昌雜錄》:“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蹦纤巍り愒n《歲時廣記》引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jié),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冬至后)一百四日始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jīng)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jié)之諺?!焙髞砣藗冇谇迕鞴?jié)掃墓,便一直奉行“前三后四”或“前三后七”之古俗。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庇捎谔拼院螅?、清明既是“法定節(jié)日”,又是“法定假日”,所以除了祭祖掃墓而外,尚有春游、踏青、插柳、放風箏等風俗。諺云:“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庇衷疲骸扒迕魅ヌで?,不害腳疼病。”宋·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詩有句云:“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碧啤ぴ 逗橙铡吩娨嘣疲骸敖衲旰澈蔑L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笨梢姡搅颂扑螘r代的寒食和清明,庶幾成為一個“踏青旅游節(jié)”了。

大暑不熱,五谷不結(jié)

——二十四節(jié)氣之大暑

唐代詩人杜牧有句:“大暑云酷吏,清風來故人?!鼻鞍刖鋵⒋笫畋茸骺崂簟腹糯┬袊佬叹ǖ墓倮簦笫钐斓目釤?,就像下狠手的酷吏一樣令人生畏,因而俗話也說“大暑如酷吏”;后半句則講,立秋以后清風徐來,天氣涼爽,迎候故人臨門,更加欣喜若狂?,F(xiàn)在還是“大暑云酷吏”時段,但很快就到了“清風來故人”時節(jié),因為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大暑一般在每年陽歷的7 月23 日或24日,今年是陽歷7 月23 日(農(nóng)歷六月廿五)4時6 分49 秒交節(jié)。據(jù)《逸周書·時訓解》講:“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贝笠馐谴笫钪崭癄€的草變成螢火蟲,再過五天土壤濕潤空氣暑蒸,再過五天大雨應時而來。除了“腐草化為螢”需要辨誤,其他兩句都很直白。據(jù)《本草綱目·蟲部·螢火》講:“﹝宗奭曰﹞螢常在大暑前后飛出,是得大火之氣而化,故明照如此。﹝時珍曰﹞螢,從熒省。熒,小火也,會意。﹝弘景曰﹞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時如蛹,腹下已有光,數(shù)日變而能飛。﹝時珍曰﹞螢有三種:一種小而宵飛,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呂氏《月令》所謂‘腐草化為螢者是也……”《詩經(jīng)·豳風·東山》有“町畽鹿場,熠耀宵行”,其中“宵行”就是螢火蟲。螢火蟲是能夠發(fā)光的昆蟲,把它們捉來放在紗袋里,夜間可以照明?!度纸?jīng)》講到古人好學——“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其中“囊螢”講的是東晉大臣車胤家貧好學的故事。《晉書·車胤傳》記載:“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古人之所以認為“腐草化為螢”,是因為螢火蟲棲息的環(huán)境,多以潮濕腐爛的草叢為主,看到它們總是從中飛出,便會產(chǎn)生“腐草化螢”的錯覺。雖然螢火蟲并非腐草化出來的,但它卻有“黑發(fā)”和“明目”之功能?!侗静菥V目·蟲部·螢火》介紹了兩個古代驗方:“黑發(fā):七月七日夜,取螢火蟲二七枚(14 個),捻發(fā)自黑也。明目:勞傷肝氣目暗方:用螢火二七枚(14 個),納大鯉魚膽中,陰干百日為末。每點少許,極妙?!倍拍痢镀呦Α吩娫啤般y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只是不知他所歌詠的“撲流螢”,是用來“黑發(fā)”呢還是“明目”呢?從后兩句“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之“臥看”判斷,應該是用來“明目”的吧?

大暑是相對小暑而言的。《說文》云:“暑,熱也。從日,者聲?!薄夺屆芬嘣疲骸笆?,煮也,如煮物也?!比绻f,小暑已熱,那么大暑將更熱;小暑已“煮”,那么大暑將更“煮”。所以小暑和大暑常常是“捉對”而談的。謹以四句諺語來概括一下大暑的特點和“作用”。

俗話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北M管俗話常說“熱不過大小暑”,然而大暑較之小暑要更加炎熱,古人稱大暑為溽暑、暍暑、毒暑、徂暑、酷暑,所以將大暑比作暑吏或酷吏,所以俗話才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今年是7 月16 日即農(nóng)歷六月十八起初伏,7 月26 日即農(nóng)歷六月廿八入中伏,8 月15 日即農(nóng)歷七月十八交末伏。大暑三天后入中伏,今年有兩個中伏——二伏、三伏均在大暑期間。俗話說:“頭伏日頭二伏火,三伏烤得沒處躲?!惫糯S行稳荽笫羁釤犭y熬的詩文傳世。西晉夏侯湛《大暑賦》云:“三伏相仍,徂暑彤彤。上無纖云,下無微風?!薄段倪x·苦熱行》亦云:“砂礫銷鑠,草木焦卷。處涼臺而有郁蒸之煩,浴寒水而有灼爛之苦。宇宙雖廣,無陰以憇。昔聞草木焦,今見砂石爛。大火灼光,炎氣酷烈?!彼未娙藯钊f里《暮熱游荷池上》詩寫得更加形象而精當:“玉礫金沙一徑長,暑中無處可追涼。獨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風水不香?!?/p>

俗話說:“大暑小暑,有米懶煮。”每年數(shù)伏天里,特別是在大暑和二伏、三伏重疊的日子里,不管是城里人還是農(nóng)村人,都是名副其實地度“苦夏”,由于“夏日可畏”,人們多食欲不振。有兩種食品有助于消暑。一是綠豆,好處多多。據(jù)《本草綱目·谷部·綠豆》講:“【釋名】﹝時珍曰﹞綠以色名也。【集解】﹝志曰﹞綠豆圓小者佳。﹝時珍曰﹞綠豆處處種之。三四月下種,苗高尺許,葉小而有毛,至秋開小花,莢如赤豆莢。粒粗而色鮮者為官綠;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為油綠;皮濃而粉少早種者,呼為摘綠,可頻摘也;遲種呼為拔綠,一拔而已。北人用之甚廣,可作豆粥、豆飯、豆酒、炒食,磨而為面,澄濾取粉,可以作餌頓糕,蕩皮搓索,為食中要物。以水浸濕生白芽,又為菜中佳品?!練馕丁扛剩?,無毒。﹝藏器曰﹞用之宜連皮,去皮則令人小壅氣,蓋皮寒而肉平也。合鯉魚鲊食,久則令人肝黃成渴病?!局髦巍恐笫常[下氣,壓熱解毒。利小便脹滿。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補益元氣,和調(diào)五臟,安精神,行十二經(jīng)脈,去浮風,潤皮膚,宜常食之。煮汁,止消渴。治痘毒,利腫脹。【發(fā)明】﹝時珍曰﹞綠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宜連皮生研水服。(綠豆粉)綠豆色綠,小豆之屬木者也,通于厥陰、陽明。其性稍平,消腫治痘之功雖同赤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且益氣,厚腸胃,通經(jīng)脈,無久服枯人之忌?!辈⒔榻B了一個珍貴的藥方:“扁鵲三豆飲:治天行痘瘡。預服此飲,疏解熱毒,縱出亦少。用綠豆、赤小豆、黑大豆各一升,甘草節(jié)二兩,以水八升,煮極熟。任意食豆飲汁,七日乃止?!倍俏鞴希顦O佳。人們常問,數(shù)伏天里吃啥好?俗話說:“頭伏餃子末伏面。”又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辈贿^,數(shù)伏天里吃得最多的大概要數(shù)西瓜。俗話說:“夏食西瓜,餓死醫(yī)家?!蔽鞴系暮扛哌_94%,在所有水果中天然營養(yǎng)汁含量居首位。據(jù)《本草綱目·果部·西瓜》講:“按胡嶠《陷虜記》言,嶠征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則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亦甜瓜之類也。二月下種,蔓生,花、葉皆如甜瓜。七八月實熟,有圍及徑尺者,長至二尺者。其棱或有或無,其色或青或綠,其瓤或白或紅,紅者味尤勝;其子或黃或紅,或黑或白,白者味更劣;其味有甘,有淡,有酸,酸者為下。瓜瓤【氣味】甘,淡,寒,無毒。多食作吐利,胃弱者不可食。同油餅食,損脾。按《延壽書》云:北人稟厚,食之猶慣;南人稟薄,多食易至霍亂,冷病終身也。又按《相感志》云,食西瓜后食其子,即不噫瓜氣。以瓜劃破,曝日中,少頃食,即冷如水也?!局髦巍肯麩┲箍剩馐顭?,療喉痹,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含汁,治口瘡?!景l(fā)明】西瓜性寒解熱,有天生白虎湯之號。然亦不宜多食。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真西山衛(wèi)生歌云‘瓜桃生冷宜少飧,免致秋來成瘧痢是也。又李鵬飛《延壽書》云:‘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過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遇商助教療之,乃愈?!标P于西瓜不宜吃得過多,俗話也說:“西瓜祛暑,多食傷氣?!庇终f:“西瓜黃香梨,多吃壞肚皮?!薄侗静菥V目》還講到西瓜皮的藥用價值:“皮【氣味】甘,涼,無毒?!局髦巍靠?、舌、唇內(nèi)生瘡,燒研噙之。食瓜過傷,瓜皮煎湯解之。諸瓜皆同?!?/p>

俗話說:“大暑小暑,灌死老鼠?!睋?jù)《禮記·月令》講:“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以利殺草,如以熱湯??梢约S田疇,可以美土彊?!薄兑葜軙r訓解》講到大暑第三候也說“大雨時行”。故雨大雨多是大暑天的一大特點,此時大田莊稼正處于生長旺盛期,也需要充足的雨水。俗話說:“大暑天連陰,遍地是黃金?!蔽覀兝霞胰钡那f戶人經(jīng)常說:“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庇捎诖笫顣r節(jié)氣溫普遍高燒,水分蒸發(fā)得極快。所以俗話又說:“伏里日頭,石板熬油?!边€說:“伏地如篩?!毕碌挠觌m多,都會“漏”掉、蒸發(fā)掉,即使在“大雨時行”之后,也是“大暑天,立馬等道干”。

俗話說:“大暑小暑,遍地開鋤?!贝笫畹淖钪饕攸c就是酷熱——而且不熱不行。俗話說:“人在屋里熱得跳,谷在田里熱得笑。”又說:“大寒地不凍,蟲不滅;大暑天不熱,谷不結(jié)?!边€說:“大暑無酷熱,五谷多不結(jié)。”——“環(huán)球同此涼熱”正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眷顧,也是大暑“偉大作用”之所在!宋代詩人戴復古《大熱》詩云:“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結(jié)。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漢代崔寔《四民月令·六月》亦云:“六月初伏……是月也,趣耘鋤,無失時?!北M管大暑天里“欲動身先汗如雨”,但是莊稼漢卻是冒著酷暑下大田,“大暑小暑,遍地開鋤”,一顆汗珠摔八瓣兒!有一年三伏天回老家,看見姐夫的后背起滿蠶豆大的水泡,我吃驚地問,怎么搞的?姐夫滿不在乎地說,今年鋤田曬得晚了。我更加迷惑了。姐夫說,每年夏至開鋤,太陽還不算太毒,鋤田就得脫了上衣曬著背,日復一日曬過來,到小暑大暑大烤的時候,脊背已經(jīng)曬得黑黝黝的像塊鐵了,哪里還會起泡?哦!明白了,怪不得父親、大哥、二哥的背上不起泡呢。姐夫是個念書人,不好意思光著脊背鋤田,到了伏天實在熱得不行脫掉上衣,就曬成這樣子了。姐夫最近還對我說,“夏田出自犁墑來,秋田出自鋤橿來”(鋤橿是鋤柄的俗稱),開春不耕地,夏田沒收成,夏天不鋤田,秋田欠收成。好在現(xiàn)在打藥就可以滅草,鋤田的人少了。這幾日黍子、谷子有尺把來高,玉米正在出穗長棒子,有一人多高了。有的老莊戶人,還是要出地除草,松土,都習慣了。

小滿臨,麥滿仁

——二十四節(jié)氣之小滿

“小滿小滿,不熱不寒?!边M入小滿,大田莊稼正抽苗生長,麥穗已經(jīng)“ 小得盈滿”。雖然初夏天長,日照充足,但尚未步入酷暑,午間歇晌時打開窗戶,小風兒颼颼吹拂,正是爽快時節(jié)。

小滿,一般在每年陽歷的5 月20 日或21 日,今年是陽歷5 月21 日(即農(nóng)歷四月廿一)9 時22 分25 秒交節(jié)。明代史學家、文學家張岱《夜航船·天文部·夏》曰:“四月中,小滿后,陰一日生一分,積三十分而成一晝,為夏至。四月,乾之終,謂之滿者,言陰氣自此而生發(fā)也。又,孟夏萬物生長稍得盈滿,故云小滿?!薄对铝钇呤蚣狻芬嘣疲骸八脑轮?,小滿者,物至此小得盈滿。”《逸周書·時訓解》則將小滿三候歸納為:“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苦菜秀”稍后詳說,先說“靡草死”。靡草,有說薺菜之類,也有說葶藶之屬。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葶藶》講:“(葶藶)初春生苗葉,高六七寸,似薺。根白色,枝莖俱青。三月開花,微黃。結(jié)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長,黃色。《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許慎、鄭玄注皆云,靡草,薺、葶藶之屬也?!碧拼娙擞禾铡秱也荨吩娫疲骸懊也菟瓶托模昴暌嘞人?。無由伴落花,暫得因風起?!庇纱丝梢?,至少千年之前的唐人,還是可以不時遇到靡草的,否則就不會拿它作詩題而設喻了;而今已經(jīng)很難將它辨析確認,只知道靡草進入孟夏便早早死去,隨風而飄逝了。再說“小暑至”。這里所說的“小暑”,不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暑、大暑之小暑——至少還有一個多月才到小暑呢。東漢許慎《說文》講:“暑,熱也。”小滿十來天以后,天氣愈來愈熱,但尚未到達最熱的時候,故曰“小暑至”。

小滿苦菜秀。據(jù)《禮記·月令》講,春天“其味酸”,夏天“其味苦”,秋天“其味辛”,冬天“其味咸”。故小滿吃苦菜最“正點”??嗖说纳L特性及其食用和藥用功能,李時珍《本草綱目·菜部·苦菜》均有闡釋:“【釋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苣、老鸛菜、天香菜。【集解】﹝桐君藥錄曰﹞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從葉出,莖直花黃。八月實黑,實落根復生,冬不枯。﹝時珍曰﹞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為苦苣,實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莖、白莖二種。其莖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胼葉似花蘿卜菜葉而色綠帶碧,上葉抱莖,梢葉似鸛嘴,每葉分叉,攛挺如穿葉狀。開黃花,如初綻野菊。一花結(jié)子一叢,如茼蒿子及鶴虱子,花罷則收斂,子上有白毛茸茸,隨風飄揚,落處即生。﹝士良曰﹞蠶蛾出時不可折取,令蛾子青爛。蠶婦亦忌食之?!練馕丁靠?,寒,無毒?!局髦巍课迮K邪氣,厭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腸澼渴熱,中疾惡瘡;久服耐饑寒,高氣不老;調(diào)十二經(jīng)脈,霍亂后胃氣煩逆;久服強力,雖冷甚益人?!景l(fā)明】夏三月宜食苦菜,能宜心和血通氣也。又,凡病痔者,宜用苦苣菜,或鮮或干,煮至熟爛,連湯置器中,橫安一板坐之,先熏后洗,冷即止。日洗數(shù)次,屢用有效?!碧拼笤娙嗽 对伓臍庠姟ばM四月中》詩云:“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向來看苦菜,獨秀也何為?”可見,“苦菜秀”已經(jīng)成為小滿到來的標志??嗖嗽谖业墓枢l(xiāng)也叫甜苣,另有一種叫白毛(葉子的表面有一層微細的白毛),有別于苦菜。俗話常說:“熟油苦菜,各人所愛?!蔽覐男】茨赣H做熟油苦菜,具體操作程序為:把苦菜從田地里用鏟子挖回來,擇洗干凈,煮熟,再用涼水浸洗兩三遍,攥干,切碎,然后浸放在涼水中,可隨時攥干拌食。食用時,先將一把長柄大銅勺放在火上燒到灼熱,倒入一羹匙胡麻油,加入切細的蔥絲和搗碎的辣椒面,快速潑在苦菜上,“刺——啦”一聲響起,冒出撲鼻的香味,口水隨之而出。撒點鹽,倒些醋,拌幾下,嘗一口,微苦清香,打涼敗火,那叫個美氣!難怪《詩經(jīng)·邶風·谷風》詩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p>

小滿三日見三黃。俗話說:“小滿見三鮮。”所謂三鮮,在北方不同地區(qū)略有差異,有的說黃瓜、蒜苗、櫻桃,有的說油菜、黃瓜、櫻桃,還有的說是桑葚、櫻桃、黃杏,總之可以嘗鮮了。俗話還說,“小滿地里一片黃”“小滿三日見三黃”。哪三黃?杏黃、麥黃、繭子黃。宋代詩人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云:“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飛。”山西老歌《汾河流水嘩啦啦》也唱道:“汾河流水嘩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兒熟,大麥小麥又揚花……”也許有人不知“麥花”為何物?在每年農(nóng)歷的三四月份,北方最晚要到五月份吧,是大麥、小麥的揚花期和灌漿期,它們的“花”,就是每顆麥粒尖兒上吐出來的比米粒還要小的小白粒兒,小得像雪霰一般,所以范成大才說“麥花雪白”。在我的老家塞北,由于天氣寒冷,麥子和杏子要熟得晚一些——大約要比黃河邊的晉南地區(qū)晚上個把月。每年到夏至以后、小暑前夕,田野里的大麥(我的老家也叫草麥)和小麥才漸次變成一片金黃世界,院子里或田地間的杏子也變黃熟透,所以我的老家叫它“草麥黃杏兒”。每年此際,母親都會用糧食換幾斤“草麥黃杏兒”,給我們姐弟幾個解饞,咬一口,透心甜,真是好吃!至于“三黃”中的繭子黃,那是到小滿時節(jié)蠶老了,繭子黃了。所以俗話常說:“一年老了爹,一夜老了蠶。”清代詩人陳景鐘《繅絲曲》詩云:“三春雨足桑葉肥,家家飼蠶晝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滿,桑葚垂垂葉已稀?!?/p>

小滿麥滿仁兒。冬小麥的生育期分為十二期:播種期、出苗期、分蘗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期和成熟期。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一般到小滿前后,就是小麥的開花期、灌漿期和成熟期。所以俗話說:“小滿臨,麥滿仁?!睋?jù)宋代馬永卿《嬾真子》講:“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也?!辈贿^,小滿后麥子成熟得很快,有的地方三五天,有的地方十天半個月,便開始收割麥子了。所以俗話常說,“小滿三天望麥黃,磨好鐮刀掃凈場”“小滿三天遍地黃,再過三天麥上場”“小滿割不得,芒種割不及”,等等。據(jù)《禮記·月令》講:“孟夏之月……農(nóng)乃登麥,天子以彘嘗麥,先薦寢廟。是月也,畜聚百藥。靡草死,麥秋至?!眱蓚€要點,一是“天子以彘嘗麥”,即皇帝吃新麥要配豬肉;二是“麥秋至”,并非說秋天來了,而是說麥子的秋天——“秋后問斬”的時辰到了。元代元淮《小滿》詩云“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家蠶熟麥秋天”,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小麥是我們餐盤里主糧中的主糧。但是,由于冬小麥生長周期長達220天到270 天,吸收地氣充分,新麥子磨出的白面,大熱,小有毒,所以老輩人傳言,谷子要吃新的,麥子要吃陳的,此所謂“新谷舊麥”。即使想吃新麥面條,也要搭上新收的小蒜“解毒”。東漢崔寔《四民月令·四月》云:“布谷鳴,收小蒜。”俗話也說:“小滿不起蒜,留在地里爛?!币蚨眯滤馀湫蔓?,那叫天然絕配。

不過,我的老家塞北,由于無霜期短,種的是春小麥。春天種麥子,叫“ 抓麥子”——莊稼漢子跟在趕著犁牛的耕地老漢后邊,將拌著糞土的麥種用柳條編織的小笸籮挎在脖子上,雙手在“固定”于胸前的小笸籮里迅速地一抓一丟,壟溝里的麥種被犁鏵翻起的松土蓋住,而后生根發(fā)芽。夏天收麥子,叫“拔麥子”——全家男女老少齊出動,圪蹴在火辣辣的日頭底下,雙手開弓一把一把地拔麥子,每個人渾身上下浸透在汗水中,孩子們的嫩手打滿了血泡,那叫“龍口奪食”!前幾天我打電話問詢家人,還有多長時間拔麥子?姐夫說,俗諺說麥子是“芒種露芒,一個月上場”,還說“小暑拔大麥,大暑拔小麥”。這樣一合計,“夏滿芒夏暑相連”,今年6 月6 日是芒種,一個月后的7 月7 日是小暑,離拔麥子還有五六十天呢。我問姐夫,咱們老家小滿前后都種些啥?76 歲的姐夫說,“小滿前后,點瓜種豆”,瓜類有西瓜、香瓜、菜瓜、倭瓜、葫蘆等;豆類包括黃豆、黑豆、綠豆、紅豆、豇豆、連豆、小白豆等。最后他還特地叮囑我一句,“芒種露芒”的“芒”念“王”哩,就是“針尖對麥芒”的“芒”。

立秋看秋

——二十四節(jié)氣之立秋

唐代詩人司空曙《立秋日》詩云:“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睎|晉詩人陶淵明《酬劉柴?!吩娨嘣疲骸皺巴ザ嗦淙~,慨然知已秋?!?/p>

何謂秋?一為成熟、成就之義。譬如,《說文》云:“秋,禾谷熟也?!薄段倪x》錄潘岳《秋興賦》,李善注曰:“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睗h代揚雄《太玄·中》有“覆秋常”,司馬光注:“秋者,萬物成就收功之時也?!倍槌羁s、揪斂、收割之義。譬如,《廣雅·釋詁四》云:“秋,愁也?!薄栋谆⑼x·五行》亦云:“秋之言愁也?!薄锻ň暋ば⒔?jīng)援神契》又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為立秋。秋者,揪也,萬物于此揪斂也?!薄豆茏印ば蝿萁狻酚衷唬骸扒铮帤庖韵?,故萬物收?!比秊榕瓪?、肅殺之義。譬如,《尸子》云:“秋,肅也,萬物莫不肅敬?!薄洞呵锓甭丁り庩柫x》亦云:“秋,怒氣也,故殺?!彼怨糯p罰,亦順應自然之道,春夏行賞,秋冬行刑,“先德而后刑”,“秋后而問斬”,誠如《禮記·月令》所謂“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是月也,以立秋……決獄訟,必端平;戮有罪,嚴斷刑。天地始肅,不可以贏”,“不可以贏”即不可寬大、嚴懲不貸?!@也正好印證了一句俗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因而秋天亦稱金秋、清秋、寒秋、商秋,既有百谷豐稔之收獲,亦有萬木凋零之蕭瑟!

立秋,一般在每年陽歷的8 月7 日或8日,今年是陽歷8 月7 日(農(nóng)歷七月初十)20時28 分57 秒交節(jié)。據(jù)《逸周書·時訓解》講:“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边@三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從立秋之日開始吹來的風是涼風,過五天之后莊稼及草木的葉子上就會出現(xiàn)白色的露珠,再過五天之后寒蟬開始鳴叫。這里需要分辨一下“寒蟬鳴”與“蜩始鳴”?!兑葜軙r訓解》在解釋“夏至三候”時,講到過“蜩始鳴”。明代藥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蟲部·蚱蟬》中對各種蟬作了簡要辨析:“蟬,諸蜩總名也。皆自蠐螬、腹蜟變而為蟬(亦有轉(zhuǎn)丸化成者),皆三十日而死。夏月始鳴,大而色黑者,蚱蟬也,又曰蝒(音綿),曰馬蜩,《豳》詩‘五月鳴蜩者是也。頭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蟬,《蕩》詩‘如蜩如螗者是也。秋月鳴而色青紫者,曰蟪蛄;小而色青赤者,曰寒蟬,曰寒蜩,曰寒蛩;未得秋風,則喑不能鳴,謂之啞蟬,亦曰喑蟬?!庇捎谙s(蜩)的壽命只有短短一個月,所以夏至時的“蜩始鳴”,與“立秋之日寒蟬鳴”,不是同一種蟬在叫?!对娊?jīng)·豳風·七月》詩中“四月秀葽,五月鳴蜩”,乃夏至時的“蜩始鳴”。而宋代詞人柳永《雨霖鈴》詞中之“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則是立秋后的“寒蟬鳴”。由于秋天是懷人的季節(jié),故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立秋日想念詩友元稹的時候,高吟“故人千萬里,新蟬兩三聲”;在又一個立秋日惦念老友劉禹錫的時候,亦低唱“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梢姡s在古詩里是一個很重要的意象。

立秋分早晚。俗話說:“立秋立涼哩,數(shù)九數(shù)暖哩。”又說:“早上立了秋,晚上涼悠悠?!绷⑶锏臅r間每年不同,有早有晚,涼熱迥異。早晨立秋,天氣比較涼爽;晚上立秋,天氣比較燠熱。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又說:“早起秋,涼悠悠;黃昏秋,熱愁愁。”還說:“早立秋,暮颼颼;夜立秋,熱到頭。”今年是傍晚8 點半左右起秋,應該是個“熱愁愁”的秋天。

秋來伏,熱得哭。若想搞清楚立秋后是熱是涼,還要看立秋的時候是“伏包秋”還是“秋包伏”。諺云:“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所謂“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說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規(guī)定在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況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稱“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 日,也就是說,“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 日是伏天,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熱的時間較短,所以說“伏來秋,涼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七八天在伏里,熱的時間自然就長,所以說“秋來伏,熱得哭”。一般來說,“伏包秋”的情況并不多見。我查了一下《萬年歷》,從1991 年到2031 年的40 年里,僅有5 次“伏包秋”:1991年8 月8 日即農(nóng)歷辛未(羊)年六月廿八(庚戌日)立秋,這天正好起末伏;1993 年8 月7日即農(nóng)歷癸酉(雞)年六月二十(庚申日)立秋,這天正好起末伏;2012 年8 月7 日即農(nóng)歷壬辰(龍)年六月二十(庚子日)立秋,這天正好起末伏;2014 年8 月7 日即農(nóng)歷甲午(馬)年七月十二(庚戌日)立秋,這天正好起末伏;2031 年8 月8 日即農(nóng)歷辛亥(豬)年七月廿一(庚辰日)立秋,這天正好起末伏。由于“伏包秋”較為少見,所以一般以早上立秋或晚上立秋,來判斷秋后天氣的涼熱。今年立秋是陽歷8 月7 日即農(nóng)歷七月初十,末伏是8 月15 日即農(nóng)歷七月十八(庚子日),從立秋到處暑后第一天出伏,共有18 個伏天——“秋老虎回頭十八天”啊,正好應了“立秋傲熱十八天”之俗諺。更兼今年立秋在傍晚8 點半左右,幾個“充分”“必要”條件已然齊全,“秋后一伏,熱死老?!?,能不大熱乎!

立秋看年景。俗話說:“立夏看夏,立秋看秋。”從立夏時莊稼的出苗情況,可以大致看到整個夏季莊稼的長勢如何;同樣,從立秋時大田莊稼的長勢,亦可以大體判斷出整個秋天莊稼的收成如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常聽村干部用高音大喇叭廣播“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前兩天,我打電話詢問大哥,今年年景如何?大哥說,“秋是百日田”,就現(xiàn)在來看,咱們這里今年是個好年景,現(xiàn)在玉米長得有三米多高——我插話,能長那么高?大哥說,這么高很平常,現(xiàn)在玉米畝產(chǎn)都在1000 公斤左右,玉米棒子立秋就能掰下來煮著吃了。說到谷子,大哥說,“頭伏見谷穗”,立秋谷穗已經(jīng)出齊了,谷子足有一米半左右高。說到黍子,大哥說,黍子剛出穗,也是一米多高,“白露放大黍”,收割得到白露前后。我感嘆道,難怪說“秋到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紅”!大哥說,“立秋天漸涼,處暑谷漸黃”“秋后十天滿田黃”,一立秋,白天黑夜,一冷一熱,溫差很大,莊稼正在猛長哩!大哥還特地吩咐,今年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在白露后第三天,你回來吧,趕趁一下就能吃上新黍子做的油炸糕!

秋不收,鋤不丟。俗話說:“立了秋,把晌丟?!庇终f:“立了夏,大躺下;立了秋,一圪蹴?!绷⑾闹笕臻L天熱,可以躺下來歇晌;立秋以后,天也涼了,日也短了,吃過午飯小蹲(圪蹴)一會兒,就得下地鋤田。盡管此時大田莊稼已經(jīng)“冒”起來了,不必再像整個夏天那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莊稼漢子們甚至打趣說,“立了秋,掛鋤鉤,吃瓜看戲街上游”“立了秋,掛鋤鉤,趕會看戲串親友”“立了秋,掛鋤鉤,摔跤看戲放牲口”,卻并不說“把鋤丟”,而說“掛鋤鉤”,他們只是想稍微歇息一下,喘一口氣兒。老莊戶都明白,“秋鋤一株草,春少十日忙”“秋里一根草,賽過毒蛇咬”“秋草留籽,明年忙死”,因而他們深知“秋不收,鋤不丟”之重要性。

立秋雨,秋收喜。立秋后天氣的涼熱程度,還與下雨的情形有關。俗話說:“立秋一場雨,夏衣高掛起?!边€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绷⑶锵掠?,對正在猛長的大田莊稼來說,可謂“及時雨”。俗話常說,“立秋有雨萬物榮”“立秋有雨,秋收有喜”“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在我的家鄉(xiāng)晉北,立秋前后,收了莊稼騰出地,就開始了秋耕。老人們常說,“小暑吃大麥,大暑吃小麥”。小暑、大暑把大麥、小麥收了,一開秋即開犁耕地。莜麥和胡麻,也是立秋后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開鐮收割。隨后,谷子和黍子,到白露、秋分也要收割。這樣,從立秋開始“騰地即耕”,貫穿于整個秋天。當年常聽父親和大哥、二哥念叨,“秋耕一簍油,春耕累死?!薄扒锾焐罡麩o害蟲”“秋后不深耕,來年蟲子生”“秋天深耕田,豐收在來年”,等等。

立秋到,貼秋膘。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曰:“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以后,天氣漸涼,加之人們剛剛度過“苦夏”,身體需要攝養(yǎng)進補,于是紛紛胃口大開,啖肉飲酒,稱之為“貼秋膘”。由于秋天“味宜辛”,故人們多以吃麻辣涮鍋子來“貼秋膘”。然而秋季進補,也要講究宜與不宜。宜的方面:比如,“秋冬蘿卜小人參”,多吃蘿卜好啊。比如,“秋豆夏疙瘩,入伏吃糊嘟”,這是晉中晉北的吃法,立秋吃炒豆(炒黑豆、黃豆、蠶豆均可),立夏吃面食,入伏以后吃糊狀飯食——“糊嘟”之美味,妙處難與君說。不宜方面:比如,“秋不食姜,令人泄氣”。比如,“秋瓜壞肚”,立秋后不宜多吃西瓜??傊锛攫B(yǎng)生,應如《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所講:“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yǎng)收之道也?!?/p>

秋分放大田

——二十四節(jié)氣之秋分

寫秋分的詩句,歷來美詞金句多矣。不過,愚以為,宋代詞人謝逸的“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對秋分之描述至為精當而精確。

秋分,一般在陽歷每年9 月23 日或24日,今年是9 月23 日(即農(nóng)歷八月廿八)9 時3 分31 秒交節(jié)。據(jù)《逸周書·時訓解》講:“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贝笠馐牵簭那锓诌@天開始不再打雷,再過五天冬眠的動物與蟲子培固洞穴,再過五天地上的積水就會干涸?!抖Y記·月令》亦云:“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畜菜,多積聚。乃勸種麥,毋或失時——其有失時,行罪無疑?!辈⒄f:“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聲,蟄蟲培戶,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鈞石,齊斗甬?!薄秴问洗呵铩ぶ偾锛o·仲秋》亦與前述大同小異:“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始收聲,蟄蟲俯戶。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日夜分,則一度量,平權衡,正鈞石,齊斗甬。”其中“同度量”等句之大意,是說仲秋之時日夜均分,所以要在此時統(tǒng)一和校正各種度量衡器具,以備秋后糴糧糶糧之用。度,指丈量長度的木制尺子等;量,指木制量器如升和斗等;衡,指權衡重量的木桿秤等。秋分這一天,由于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故稱“日夜分”。漢代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鼻锓值淖畲筇攸c,就是晝夜平分,涼熱平均。俗話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彼未娙朔交匾嘤芯洌骸按悍智锓謺円怪?,天上地下度數(shù)同?!?/p>

秋分時節(jié)最大的特點,是“秋分放大田”。今年的秋分還有一個特點,是“先社后秋分”。

先說“秋分放大田”。北方的秋收,一般是從白露開始的。在寫上一個節(jié)氣白露的時候,我曾寫過:“每年白露以后,北方地區(qū)便陸續(xù)開鐮收秋。俗話說,‘白露十天滿山黃‘白露青黃不忌刀‘白露秋分,莊稼封根,等等。在我的故鄉(xiāng)塞北,有‘白露收黍,秋分割谷‘處暑找黍子,白露放大黍‘白露砍高粱,寒露打完場‘白露高粱秋分豆,寒露谷子走上場之說。”其實,從白露開始收秋,一直要收到秋天的最后兩個節(jié)令寒露(今年是陽歷10 月8 日)與霜降(今年是陽歷10 月23 日)之間。近日跟二哥通電話聊到“出”山藥(土豆)和掰玉米的時間,二哥說,現(xiàn)在咱縣平川地很少種山藥,在北山上的山地種山藥怕霜凍,一般“出”得早,在寒露前后就“出”了;掰玉米也是在國慶節(jié)以后的寒露與霜降之間,俗話說“寒露百草枯”,寒露與霜降后就沒得收了。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每年秋分之后,白晝,一日比一日短;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對于秋莊稼來說,“秋分前,一天三熟;秋分后,三天一熟”,留著不收割也沒意義了,莊稼熟不了了。老話常說“處暑不出頭,割的喂老?!?,何況到了秋分呢,更何況“秋分不割,霜打風磨”,成熟的莊稼人不收讓天收地收了。所以俗話說,“秋分沒生田,準備動刀鐮”“秋分放大田,寒露一掃光”。這個“放”是放倒的意思。在我的老家,兩個人交手,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打倒在地,叫“放倒了”“放翻了”,特有氣勢。因而,把大片大片的莊稼割倒后,齊刷刷擺放在廣闊的田野上,叫作“秋分放大田”,一眼望去,滿目金黃,特有氣勢!盡管我們山西是農(nóng)業(yè)小省,但卻是全國的雜糧大省。主要雜糧高粱、黍子、谷子,都是在白露、秋分和寒露期間收割。當然,晉南、晉中與晉北,山地、坡地和平川,收割的次序是有前有后的。前文說過“白露收黍,秋分割谷”,現(xiàn)在又說“秋分收黍子,寒露割谷子”,這就是差異所在??傊?,秋收季節(jié),龍口奪食,誠如俗話所說:“秋分兩頭忙,種麥又打場?!边€說:“三秋大忙,全家上場?!?/p>

再說“先社后秋分”?!吧缛铡痹谖覈诺湮膶W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題材。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詩人王駕的《社日》詩:“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边€有宋代詩翁陸游的《秋社》詩:“明朝逢社日,鄰曲樂年豐。稻蟹雨中盡,海氛秋后空。不須諛土偶,正可倚天公。酒滿銀杯綠,相呼一笑中。”王駕詠的是春社,陸游贊的是秋社,總之是為了慶豐年,暢飲杯中物。俗話常說:“社酒治聾?!狈盼痰牧硪皇住肚锷纭吩娨嘣疲骸皶蚣勺鏖e終日,酒為治聾醉一杯?!敝皇遣恢罁?jù)何在?

回想三十多年前,知道我一直關心關注時令節(jié)氣和農(nóng)村風俗問題,父親與大哥、二哥專門為我留心收集農(nóng)諺俗語。父親在村里是有名的莊稼把式,對大哥在這方面的“學問”,多少有些輕蔑意味。記得某年回老家過中秋節(jié),我向父親詢問農(nóng)諺“山怕白露川怕社”的社是什么,父親說,社就是秋分。但大哥卻說,社是社,秋分是秋分,他曾經(jīng)聽村里的生財老漢說過“先社后秋分,來年好收成”,可見不是一回事。父親不悅。不過,那一回是大哥說得對。

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卻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俗話說:“夏至三庚入伏,立秋五戊為社?!币舱f“立春五戊為社”。就是說,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開始數(shù)頭伏,立春、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是春社或秋社。今年春社在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陽歷3 月16 日(即農(nóng)歷二月十四,戊辰日);春分在陽歷3 月20 日(即農(nóng)歷二月十八),“社”在“分”前。今年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陽歷9 月22 日(即農(nóng)歷八月廿七,戊寅日),秋分在陽歷9 月23 日(即農(nóng)歷八月廿八),依然“社”在“分”前。俗話說:“先社后秋分,來年好收成。”祈望來年五谷豐登糧滿倉!

漢代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白虎通義·社稷》曰:“王者何以有社稷者,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谷眾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長,故封稷而祭之也?!鄙鐬橥恋厣?,稷為五谷神,合稱社稷,乃國家之象征。“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豐收;秋祭社以百谷豐稔,所以報功”,故稱“春祈秋報”。古時為慶祝秋天的豐收,各村各戶都要舉行“社會”活動。漢代崔寔《四民月令·八月》云:“是月也,以祠泰社。祠日,薦黍、豚于祖禰。”祠乃祭祀之義。又據(jù)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秋社》記述:“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齏送。貴戚宮院以豬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diào)和,鋪于飯上,謂之社飯,請客供養(yǎng)。”這種慶社活動,熱烈,隆重,而且普遍流行,唐宋以來尤盛。只是到了民國之后“咸與維新”,大多數(shù)人就不知道社為何物也。

黃鐘大雪

——二十四節(jié)氣之大雪

我們常用“黃鐘大呂”來形容音樂或文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然而“黃鐘”與“大呂”最初的本義又是什么呢?“黃鐘”指古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指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太史公司馬遷《史記·律書》云:“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規(guī)則,壹稟于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薄傲伞卑ā瓣柫伞焙汀瓣幜鶇巍保戏Q“十二律呂”,簡稱“十二律”。之所以要談到“十二律”,是因為在我國古代傳統(tǒng)歷法上,農(nóng)歷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紀年月日時——每年用“十二地支”紀十二個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與“十二律”之“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是相對應的。所以寫二十四節(jié)氣,是不能避開“十二律”的。正好大雪是每年農(nóng)歷子月“應律”第一天,子月又恰好“律中黃鐘”。

前幾天女兒打電話問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子月了吧?我說,快了。女兒說,子月不就是農(nóng)歷十一月嗎?我說,粗略可以這么說,嚴格區(qū)分是不能這么講的—— 公歷2022 年11 月24 日,是農(nóng)歷十一月初一,但直到12 月7 日大雪這一天,才進入了農(nóng)歷壬寅虎年壬子月,相差13 天呢。這個問題涉及我國傳統(tǒng)歷法陰歷與陽歷的關系。東漢班固《漢書·律歷志上》記述,西漢落下閎和鄧平等創(chuàng)制的《太初歷》“晦明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特別有實用價值的是,于公元前104年頒布的《太初歷》,吸收了干支歷的二十四節(jié)氣,作為指導農(nóng)事的補充歷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歷書與農(nóng)時季節(jié)更為適應。

宋人郭印詩云:“仲冬陰氣積,嚴霜凍郊坰?!辈挥X間,“冬三月”已經(jīng)進入“仲冬之月”。冬季六個節(jié)氣“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個節(jié)氣,“孟冬之月”(農(nóng)歷十月)立冬、小雪,“仲冬之月”(農(nóng)歷十一月)大雪、冬至,“季冬之月”(農(nóng)歷十二月)小寒、大寒。其中,農(nóng)歷的月份即“朔望月”(也稱“太陰月”),是指月球繞地球公轉(zhuǎn)的平均周期,以從“朔”到下一次“朔”或從“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為長度,平均為29.53059天。我們先民將月亮虧盈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朔望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作“朔”——確定為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作“望”——確定為每月十五或十六?!八吠隆狈从车氖窃虑蚶@地球公轉(zhuǎn)的周期性規(guī)律,所以屬于陰歷。二十四節(jié)氣是上古農(nóng)耕文明的產(chǎn)物,我國先民根據(jù)北斗七星循環(huán)旋轉(zhuǎn)時斗柄順時針旋轉(zhuǎn)一圈為一周期,稱為一“歲”;古人推算和確定一“歲”中二十四節(jié)氣的方法,主要有“定氣法”和“等分法”等。現(xiàn)行的二十四節(jié)氣,就是依據(jù)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制定的,即把太陽周年365.2422 天均分為24 等分,每1 等分平均15 天為一個節(jié)氣。由于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的是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周期性規(guī)律,故屬于陽歷。我國傳統(tǒng)歷法——農(nóng)歷,是以陰歷為基礎而融合陽歷成分創(chuàng)制的一種歷法,嚴格地講屬于“陰陽合歷”。譬如,有些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是隨著“朔望月”而過的,春節(jié)是正月初一,中秋節(jié)是八月十五,故屬于陰歷;而清明和冬至則是隨著節(jié)氣過的,故屬于陽歷。在古典文獻中,記載二十四節(jié)氣資料較多的《禮記·月令》《呂氏春秋》《淮南子·時則訓》等,談到節(jié)氣時多以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的月份——即“孟春(夏、秋、冬)之月”“仲春(夏、秋、冬)之月”“季春(夏、秋、冬)之月”為時間單位來闡釋的,故一月之中包含著兩個節(jié)氣,講得比較籠統(tǒng),但也較為詳盡;只有《逸周書·時訓解》是半月一個節(jié)氣,并以“五日一候”來對應某個“物候”進行詮釋,講得比較具體,但也較為簡略。

俗話說:“小雪大雪,隔離半月?!贝笱?,一般在陽歷每年的12 月7 日或8 日,今年是12 月7 日(農(nóng)歷十一月十四)11 時46 分4秒交節(jié)?!对铝钇呤蚣狻穼Υ笱┑慕忉屖牵骸笆辉鹿?jié)。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明人王象晉《二如亭群芳譜》亦稱大雪“言積寒凜冽,雪至此而大也”。據(jù)《呂氏春秋·仲冬紀》記述:“仲冬之月,日在斗,……其音羽,律中黃鐘?!鎵?,地始坼,鹖鴠不鳴,虎始交?!窃乱?,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蕓始生,荔挺出,蚯蚓結(jié),麋角解,水泉動?!薄痘茨献印r則訓》亦云:“仲冬之月,招搖指子,…… 其音羽,律中黃鐘?!鎵眩厥价?,鳱鴠不鳴,虎始交。…… 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欲靜,去聲色,禁嗜欲,寧身體,安形性。是月也,荔挺出,蕓始生,丘螾結(jié),麋角解,水泉動?!薄抖Y記·月令》亦講:“仲冬之月,日在斗,……其音羽,律中黃鐘。……冰益壯,地始坼,鹖旦不鳴,虎始交?!窃乱?,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齋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蕓始生,荔挺出,蚯蚓結(jié),麋角解,水泉動?!弊屑殞Ρ?,這三部書所記述“仲冬之月”的文字大同小異,但是包括了大雪和冬至兩個節(jié)氣的節(jié)候特征。雖然年代更古遠的《逸周書·月令解》與上述三部書之記述基本上相近或相同,不過,《逸周書·時訓解》卻是專門講大雪的:“大雪之日鴠鳥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贝笠馐谴笱┻@天寒號鳥不再鳴叫,再過五天老虎開始交配,再過五天荔草開始長出來。

讀者諸君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呂氏春秋》《淮南子》《禮記》(包括《逸周書》)均記述:“仲冬之月,日在斗(或招搖指子),……律中黃鐘。”其中,“斗”指二十八宿“斗牛女虛危室壁”之斗星,“仲冬之月,日在斗”,指的是太陽在仲冬之月的天文位置,“大雪,日在斗十二度”(《三統(tǒng)歷》),“冬至,日在斗十四度”(《元嘉歷》);與“律中黃鐘”結(jié)合在一起的大意是,仲冬子月即十一月中的兩個節(jié)氣大雪、冬至先后到來,仲冬氣至,則黃鐘之律應。關于“黃鐘”,東漢劉熙《釋名》講:“黃鐘:十一月之律,子之氣也。鐘,種也,陽氣施種于黃泉,孳萌萬物,為六氣元也。一曰:陽氣踵黃泉而出也。一曰:鐘,動也,言陽氣動于黃泉之下養(yǎng)萬物也?!睎|漢儒學大師高誘對《呂氏春秋》之“律中黃鐘”訓解:“黃鐘,陽律也。竹管音與黃鐘和也。陽氣聚于下,陰氣盛于上,萬物萌聚于黃泉之下,故曰黃鐘也。”俗話說:“小雪封河,大雪封山。”又說:“小雪流凌不流凌,大雪封河定封河。”大雪時節(jié),也正是天氣日漸趨于大冷之時,是謂“陰氣盛于上”;然而自然之道是循環(huán)往復、周流不息的,故貞下起元、陽極陰生、陰極陽生,是謂“陽氣聚于下”。仲冬之月“律中黃鐘”,“陽氣踵黃泉而出”,故萬物皆有感應或應和。

《逸周書》“大雪之日鴠鳥不鳴”(鴠讀音dàn),與《呂氏春秋》的“鹖鴠不鳴”(鹖讀音hé)、《淮南子》的“鳱鴠不鳴”(鳱讀音hàn)和《禮記》的“鹖旦不鳴”,指的是同一種鳥——寒號蟲。據(jù)明代藥王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寒號蟲》記述:“寒號蟲【釋名】鹖鴠、獨春,屎名五靈脂。﹝時珍曰﹞楊氏《丹鉛錄》謂寒號蟲即鹖鴠,今從之。鹖鴠,《詩》作盍旦,《禮》作曷旦,《說文》作鳱鴠,《廣志》作侃旦,唐詩作渴旦,皆隨義借名耳。郭璞云:鹖鴠,夜鳴求旦之鳥。夏月毛盛,冬月裸體,晝夜鳴叫,故曰寒號,曰鹖旦?!对铝睢吩疲褐俣?,鹖鴠不鳴。蓋冬至陽生漸暖故也?!炯狻咯z時珍曰﹞曷旦乃候時之鳥也,五臺諸山甚多。其狀如小雞,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鳴若曰:鳳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鳥雛,忍寒而號曰:得過且過?!蔽业墓枢l(xiāng)塞北,與寒號蟲甚多的五臺山只隔著一座雁門關。記得童年時,每逢我想偷懶之際,母親便會笑著說:“你就是個寒號蟲!天冷的時候就說:‘咝嘍嘍,咝嘍嘍,冷死個我,到了明天壘它個窩。第二天太陽出來了,又說:‘得過且過,陽婆窩兒暖和?!敝俣隆奥芍悬S鐘”,寒號蟲從大雪之日便感應到“陰陽爭,諸生蕩”——陽氣就要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那還叫喚個啥呀!故“鴠鳥不鳴”。至于“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亦是感陽而發(fā),應時而生。據(jù)《本草綱目·獸部·虎》記述:“【集解】﹝時珍曰﹞《易通卦驗》云:立秋虎始嘯,仲冬虎始交?;蛟疲涸聲灂r乃交。又云:虎不再交,孕七月而生?!薄侗静菥V目·草部·蠡實》亦講:“蠡實【釋名】荔實、馬藺子、馬楝子、馬薤、馬帚、鐵掃帚、劇草、旱蒲?!对铝睢罚褐俣笸Τ?。鄭玄注云:荔,馬薤也?!炯狻吭S慎《說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時珍曰﹞蠡草生荒野中,就地叢生,一本二三十莖,苗高三四尺,葉中抽莖,開花結(jié)實。【正誤】﹝時珍曰﹞《別錄》蠡實亦名荔實,則蠡乃荔字之訛也。”

南北朝時期周興嗣《千字文》有言:“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diào)陽。”《漢書·律歷志》亦云:“黃鐘:黃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鐘者,種也?!薄包S鐘”的“黃”,是地下黃泉的黃,中央黃土的黃,五色之中黃色的黃;“黃鐘”的“鐘”,乃孳萌萬物的種,草木生物的種,糧食種子的種?!夺屆吩疲骸扮姡N也,陽氣施種于黃泉,孳萌萬物。”值此“律中黃鐘”的大雪時節(jié),該當痛痛快快下幾場大雪,是謂“黃鐘大雪”。俗話常說:“大雪三白,有益菜麥?!庇终f:“大雪三白定豐年?!敝劣凇包S鐘大呂”的“大呂”,則要等到“季冬之月……律中大呂”,那已是臘月的小寒、大寒時節(jié)嘍。

冬至大如年

——二十四節(jié)氣之冬至

夏歷要比二十四節(jié)氣出現(xiàn)得早,創(chuàng)制于夏朝,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盡管二十四節(jié)氣也有產(chǎn)生于商代或周代、早已應運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的說法,但真正納入歷法,則最早出現(xiàn)在創(chuàng)制于西漢早期——即公元前104 年頒布的《太初歷》。夏歷以及二十四節(jié)氣,是華夏先民最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筆者一直認為,它們比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更重要,更為人們的生產(chǎn)與生活所迫切需求和廣泛需要,因而更具有原創(chuàng)價值、實用價值、普世價值、文化價值,以及“匪今斯今,振古如茲”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恒久歷史意義,它帶給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億萬兆民深廣而綿長的福澤,怎樣評價都不過分。

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節(jié)氣,有的只是一個節(jié)氣,有的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前者如春分、夏至、白露、大雪等,后者如清明與冬至。冬至為什么會成為一個節(jié)日?人們?yōu)樯兑枚烈??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shù)九,為何不叫數(shù)六、數(shù)七、數(shù)八或者數(shù)十、數(shù)十一,而單單叫數(shù)九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冬至當日歸”——為啥叫冬至?

杜甫《小至》詩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倍烈话阍陉枤v每年12月22 日或23 日,今年是12 月22 日(即農(nóng)歷十一月廿九日)5 時48 分1 秒交節(jié)。

童年時常聽母親說:“一到冬至就‘至住了?!币馑际钦f,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即由此前的“日縮短,夜加長”,開始漸漸變?yōu)椤叭赵鲩L,夜減短”。俗話說:“冬至當日歸?!薄皻w”指陽氣回歸,白晝漸長。俗話也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睋?jù)《歲時記》云:“晉魏宮中,以紅線量日影,日添長一線?!彼自掃€說:“過一冬至,長一棗刺;過一臘八,長一杈耙;過一年,長一椽;過一清明,長一井繩。”皆指日影日漸增長。

據(jù)《太平御覽》引《孝經(jīng)說》云:“斗指子,為冬至?!劣腥x: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為‘至?!币簿褪钦f,冬至之所以叫“至”,是因為有三個“至”——

一是天地自然之陰氣已達極限,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陰氣到此已不能再有一絲半毫的增長,即到此為止,走到終極邊界,是為一“至”。據(jù)明人張岱《夜航船·天文部·時令》講:“天時長短:每年小滿后,累日而進,積三十日為夏至,而一陰生,天時漸短。小寒后,累日而進,積三十日為冬至,而一陽生,日晷初長?!吨芏Y》注:冬至,日在牽牛,景長一丈二尺;夏至,日在東井,景長五寸?!惫仕自捳f:“冬至夜回頭,夏至日回頭。”

二是天地自然之陽氣從冬至子夜開始萌生,所謂“一陽來復”,是為二“至”。據(jù)《大戴禮記·夏小正》云:“十一月……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蒙蒙符矣?!?/p>

三是講“南回歸線”問題。諸君知道,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點來回移動的分界線。每年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緯度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的嚴冬。冬至之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并始終在南緯23°26′附近和北緯23°26′附近的兩個緯度圈之間周而復始循環(huán)移動,因而把這兩個緯度圈分別稱為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冬至之日,太陽直射到南回歸線,是太陽在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最遠位置,故曰“日行南至”,即到達了最南邊的疆界,是為三“至”。把“三至”綜括起來,即知冬至由來。

“連冬起九”——為啥叫數(shù)九?

俗話說:“冬至入九?!币舱f:“冬至當天數(shù)九,夏至三庚數(shù)伏。”清人顧祿《清嘉錄》有“連冬起九”之說。意即數(shù)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冬至是頭九的第一天,從此便進入“數(shù)九寒天”。

數(shù)九之俗起源于何朝何代,沒有確切的古文獻資料佐證。南北朝時期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云:“俗用冬至日,數(shù)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為什么要把冬至這一天,作為數(shù)九的開始呢?為什么不叫數(shù)六、數(shù)七、數(shù)八、數(shù)十、數(shù)十一,而單叫數(shù)九呢?就筆者粗淺認識,數(shù)九習俗與《易經(jīng)》相關。

據(jù)《史記·歷書》記述:“黃帝考星歷,建五行,起消息,正閏余?!彼^“消息”,即陰陽消長,陰虛為“消”,陽盈為“息”。后來又用《易經(jīng)》中的十二消息卦(亦稱十二辟卦,即:《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復》《臨》),來對應夏歷從正月到臘月的十二個月,以及每個月份里相對應的節(jié)氣。《易經(jīng)》中的每一卦,均由六個爻組成。陰爻(— —)稱“六”,表示陰虛為“ 消”;陽爻(——)稱“ 九”,表示陽盈為“息”。一年四季,周而復始,十二消息卦通過陰陽二氣的消長轉(zhuǎn)化,將春夏秋冬氣候的冷暖變化,精準、簡括而又形象地呈現(xiàn)并表述出來。

冬至所對應的是十二消息卦中的《復》卦,《復》卦的最下一爻是陽爻,上面的五爻都是陰爻,陰極而陽生,故稱“一陽來復”。

自然造化確乎神妙。一陰一陽之謂道。陰生于極熱之時,陽生于極冷之時,元亨利貞,循環(huán)往復,貞下起元,周流不息。由于冬至夜子時“一陽來復”,又因《復》卦之初爻(陽爻)稱之為“初九”,故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shù)“九”。一個“九”為九天,九個“九”共有九九八十一天,直到驚蟄后第六天“出九”,數(shù)九結(jié)束,此時已是春暖花開時節(jié)。所以俗話常說:“數(shù)九數(shù)暖哩,吃飯數(shù)碗哩?!庇终f:“九九又一九,便是春風吼?!边€說:“九盡桃花開,農(nóng)活一齊來?!?/p>

關于數(shù)九,各個地區(qū)流傳著不同的“九九歌”。筆者自小聽母親教的“九九歌”是:“頭九二九,凍破碓臼;三九四九,牙門叫狗;五九六九,陽婆看柳;七九八九,河塌水流;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十九不消算,地頭等飯罐。”

其他地區(qū)“九九歌”的版本還有很多。比如:“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十五,開門尋暖處;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fā)青絲;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lián)话司牌呤?,柳絮飛滿地;九九八十一,蓑衣兼斗笠?!?/p>

顧祿《清嘉錄》記錄了一首“九九歌”,頗有趣:“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蒼蠅躲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攤;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涼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腳眠,蚊蟲虼蚤出?!?/p>

雖然說“數(shù)九數(shù)得熱了,數(shù)伏數(shù)得涼了”,但數(shù)九天畢竟是天寒地凍時節(jié),因而俗話說,“數(shù)九不凍,來年有瘟”“數(shù)九不冷又無雪,暑伏之中雨水缺”“數(shù)九東風拂臉,來年收成保險”。而且,數(shù)九天里刮風下雪,對莊戶人來說都是好事。俗話常說,“數(shù)九天風多,數(shù)伏天雨多”“九里一場雪,伏里一場雨”“九里有雪,伏里有雨,鍋里有米”“九里的風,伏里的雨,吃了麥子又存米”,等等??偠灾?,好風憑借力,瑞雪兆豐年。

“一陽來復”——為啥要睡好冬至夜?

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云:“日冬至則斗北中繩,陰氣極,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脫毛,麋角解,鵲始巢?!分缸?,則冬至,音比黃鐘?!标P于“音比黃鐘”,上篇談大雪時已作詮釋,此不贅述。其中“羊脫毛”,對應俗語“大雪豬,小雪羊,過了節(jié)令毛自揚”,從小雪、大雪到冬至,也就一個月時間,便開始“羊脫毛”了,恰好印證“過了節(jié)令毛自揚”這句俗語的正確性。至于“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德者,得也,使萬物獲得生機與生命,體現(xiàn)了天地大自然之本性和本質(zhì),誠如《易經(jīng)·系辭下》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也。故《復》卦彖辭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冬至之夜“一陽來復”,正是“培元養(yǎng)心”的最佳時機。

第一要吃好。俗話說:“冬至不吃肉,凍爛腳趾頭?!庇终f:“冬至不吃角角翹,兩個耳朵要凍掉?!边€說:“冬至餃子夏至面?!边@個時節(jié),最緊要的是補充能量,攝養(yǎng)精神,強健體魄,抵御寒冬。

第二要禁欲。不僅是冬至這一天,從大雪到冬至這一個月里,都要“去聲色,禁嗜欲”?!抖Y記·月令》云:“是月也(仲冬之月),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齊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蕓始生,荔挺出,蚯蚓結(jié),麋角解,水泉動。”《逸周書·時訓解》亦云:“冬至之日蚯蚓結(jié),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兩部分合在一起,大意講:這個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時候,陰氣和陽氣互相消長,各種生物開始萌動。君子齋戒,居處不可暴露身體,安靜少動,摒除聲色,禁絕嗜欲,安定性情,遇事要冷靜,以靜待陰陽之消長。這個時令,蕓草開始生長,荔挺草開始萌芽,蚯蚓開始盤結(jié),麋鹿的犄角開始脫落,水泉開始涌動。此時此際,盡管萬物都在生長,卻是微弱的萌芽,故要呵護好它,保護好它。

第三要睡好。據(jù)傳為神醫(yī)扁鵲所著的《子午經(jīng)》講,“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八日腎”,是最需要保養(yǎng)的。又據(jù)宋代大儒邵康節(jié)先生講:“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彼未笪暮罋W陽修亦講:“一陽初動于下,天地生育萬物者本于此,故曰天地之心。天地以生物為心也?!倍?,連天地之“心”都可以生,何況人之心乎?故在冬至這一天里,人們盡可以停下手中活計,煮點餃子,小酌三杯,于晚上九十點鐘左右早早休息,調(diào)養(yǎng)身心,培育元氣。俗話說:“睡要睡好冬至夜,玩要玩好夏至天?!?/p>

“冬朝大如年朝”——為啥冬至成為節(jié)日?

冬至這天,《易經(jīng)》有言,所有事務都甩手不干,一律停擺。冬至在卦為《復》,《復》卦大象辭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至日閉關”,即冬至之日關門大吉不上班;“商旅不行”,即停止一切商業(yè)往來貿(mào)易活動;“后不省方”,即使君王也不到各地串場子搞視察。一言以蔽之,如果可能,盡量啥都不干!

為什么?據(jù)《京氏易傳》云:“復(坤上震下):陰極則反,陽道行也?!兑住吩疲骸拥篱L,小人道消?!ど险鹣?,動而順,是陽來蕩陰,陰柔反去,剛陽復位。君子進,小人退?!幦リ杹須鉂u隆?!薄妒酚洝ぢ蓵芬嘣疲骸叭斩羷t一陰下藏,一陽上舒?!辈⒄f:“氣始于冬至,周而復生?!?/p>

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 年),由大儒班固等人將當時全國最牛的博學鴻儒之經(jīng)學辯論結(jié)果撰集而成的《白虎通義》,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冬至所以休兵不舉事,閉關商旅不行何?此日陽氣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靜,不復行役,扶助微氣,成萬物也?!?/p>

鑒于此,把冬至搞成一個節(jié)日,不就具有只吃喝不干活的合理性、法理性和正義性了嗎?

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只有冬至和清明,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而冬至成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還因為秦朝以冬至為歲首(相當于現(xiàn)在的春節(jié))。西漢之后,冬至雖然不再是“一歲之始”,不過仍將冬至改為“冬節(jié)”,官方還是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賀冬”。據(jù)《漢書》講:“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p>

官方的這種“賀冬”慶典禮儀,也廣泛而深入地影響到民間。據(jù)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述:“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jié)。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祖先,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边@跟如今的“過大年”不是一樣一樣的嗎?故民間至今流傳著“冬肥年瘦”“冬朝大如年朝”“冬至大如年”等俗諺,從中可以想見當其時也,冬至作為節(jié)日之隆重與繁華。

猜你喜歡
大暑寒食秋分
農(nóng)事 大暑
大暑
春潮帶雨 寒食月明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58
讀蘇軾《寒食帖》,最是惆悵多情時
二十四節(jié)氣之秋分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16
二十四節(jié)氣之白露·秋分
《宋會要輯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8
秋分
應似飛鴻踏雪泥——蘇軾《寒食帖》漫談
秋分
旅游(2015年9期)2015-01-08 23:55:14
新郑市| 临泽县| 平阳县| 无极县| 武乡县| 威远县| 南皮县| 安福县| 永顺县| 马关县| 嘉荫县| 江陵县| 思南县| 日喀则市| 盈江县| 金沙县| 宜都市| 麻栗坡县| 康马县| 石首市| 盐城市| 中西区| 靖江市| 中宁县| 赣榆县| 会东县| 文安县| 青田县| 嵩明县| 农安县| 南部县| 教育| 塔河县| 察隅县| 祁连县| 神池县| 新沂市| 牙克石市| 凤城市| 永靖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