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婷
3D打印技術在教具制作方面有了初步發(fā)展和應用。它除了能制作實體教具模型,還可打印剖視圖,幫助學生了解物體內部構造。我借助3D構建的模型設計,制作了一款物理教學模具,幫助學生理解公道杯的原理。
一、創(chuàng)作原理
公道杯是根據(jù)虹吸原理制作而成。在杯中裝入一根倒“U”形管狀結構,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將開口高的一端置于裝滿液體的容器中,容器內的液體就會持續(xù)通過虹吸管往低處流出。公道杯的杯子與杯底連接處有一個小孔,當杯中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會漏出,當水位超過瓷管上口,水通過杯底的小孔漏出。
二、3D模型設計步驟
公道杯由杯子和杯托組成,因此需要分別設計杯子和杯托的3D數(shù)學模型。
第1步:將視圖導航調整為“上”,選擇草圖繪制工具,使用點繪制曲線工具和多線段工具繪制公道杯草圖。使用旋轉工具,將草圖旋轉成實體。
第2步:使用抽殼工具,開放面選擇頂面,厚度為-3 mm。選擇圓角工具,對杯口進行圓角,厚度為1.5 mm。
第3步:使用點繪制曲線工具和多線段工具繪制龍頭草圖。使用拉伸工具對草圖對稱拉伸,厚度為8 mm。
第4步:切換成線框模式。用直線和圓弧工具繪制“U”形管草圖,退出草圖。使用圓形工具,畫一個半徑3.5 mm的圓。
第5步:顯示杯身,使用掃掠工具做減法運算。
第6步:使用實體分割工具將龍頭和龍身分離。制作插銷,隱藏龍頭,繪制一個半徑2.5 mm的圓形草圖,并原地復制一個。
第7步:使用拉伸工具將圓形草圖向下拉伸-5 mm,使用減命令。
第8步:隱藏龍身,顯示龍頭。使用縮放工具,將圓形草圖按0.9的比例縮放。使用拉伸工具將草圖拉伸-5 mm。
第9步:繪制杯托草圖。使用旋轉工具將草圖旋轉成實體。使用抽殼工具對杯托抽殼,厚度為-3 mm。
第10步:在杯托頂部打孔,使用圓柱體工具,在杯托頂部中心位置繪制一個半徑10 mm、高度-4 mm的圓柱體,并使用減運算。使用顏色工具為公道杯上色。
三、打印驗證
切片軟件的設置主要涉及打印密度與支撐以及放置方式等,這是打印驗證能否成功的關鍵。在切片軟件中,3D打印外殼內部的物品稱為填充,填充密度是指三維物體的殼內填充物的密度,0表示空心,100%表示實心。
3D打印是增材作業(yè),三維模型是由一層層材料堆砌而成,有些模型的部位處于懸空狀態(tài),這時需將模型支撐成型后,再將其拆除。但支撐拆除后會影響模型的成型質量,建議盡量少用支撐,或改變放置方式。
先打印杯托,填充密度可在20%~100%之間選擇。杯托外形有懸空部分,懸空的徑向長度較大,需設置局部支撐再打印杯子。公道杯的秘密就在其內部暗藏的空心管,打印成功的關鍵在于支撐的設置。一開始將支撐類型設為所有懸空,打印的杯子的虹吸現(xiàn)象不明顯。原來,龍頭內部的倒“U”形管的頂部也是懸空的,打印時,管子內部產生支撐,破壞倒“U”形管的結構。如果不打印支撐,龍頭的懸空部分無法成型,或出現(xiàn)嚴重變形。所以,需將龍頭部分單獨打印,將龍頭水平放置。
在教學中,3D打印模型可將抽象、復雜的原理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課堂演示3D打印的公道杯實體模型,并借助3D數(shù)字模型講解原理,能讓課堂生動有趣,使學生產生共鳴,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欄目編輯? 方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