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進行時
《大自然的語言》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淺顯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常常讓人忘記這是一篇說明文。
一、“別致”標題
此文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原來大自然的物候現(xiàn)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實際上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物候現(xiàn)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使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物候現(xiàn)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生動形象,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生動”開題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此文一開頭就把讀者帶入詩一般的境界。作者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寓說明于描寫之中,如同展現(xiàn)一幅四季風光畫卷?!俺了薄疤K醒”用擬人筆法,給人種種有關物候的豐富聯(lián)想?!氨┤诨菽久劝l(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兩個結構相同的四字對偶句,再加一個稍長的句子,勾畫出一派春色,顯得十分舒展?!按蔚凇币辉~,典雅恬靜?!棒嫒弧倍?,讓燕子飛舞的樣子更加生動。擬聲詞“簌簌”把蕭條的秋風、落葉,寫得有聲有形,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三、“多變”點題
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p>
“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鼻熬湔f“傳語”,后句說“暗示”,用對偶句使之相映成趣,顯得生動活潑,極有情趣。“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與前兩句相比顯得錯落有致。布谷鳥的叫聲,節(jié)奏分明,把叫聲擬作唱歌,說布谷鳥唱的就是“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既符合鳥叫的節(jié)奏音韻,又與農事聯(lián)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