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穎
《女生規(guī)則》是一部反映印度現(xiàn)實題材的力作,影片由阿尼魯?shù)隆ち_伊·喬杜里執(zhí)導,印度電影教父阿米達普·巴強領銜主演。印度女性社會地位普遍低下的現(xiàn)實背景,阿米達普·巴強極具爆發(fā)性的演技、教科書般的表演,以及辯護反轉(zhuǎn)的情節(jié)設定,讓影片不僅在印度本土斬獲驚人票房,還被印度雜志《電影觀眾》評為“一部可以動搖印度封建思想的必看電影”。
影片的整體劇情并不復雜,講述的就是一名女生為了拒絕男生的侵犯而失手砸傷男生,之后她和同伴不僅不斷受到男方的威脅與騷擾,還被對方以“故意傷害罪”告上法庭,所幸她們在阿米達普·巴強所飾的退休金牌律師的幫助下,成功維權的故事。值得指出的是,影片并沒有使用太多的拍攝手法,也沒有豪華配樂和高科技的后期制作,并且很多的時間和鏡頭都聚焦于庭審,但就是在這種有限的空間和有限的手法下,影片通過強勢與弱小、男性與女性、盛氣凌人與沉默寡言的對立,營造出沉重、壓抑到令人窒息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而在這種庭審對立之下,通過思想碰撞和深刻剖析所“推斷”的所謂“女生規(guī)則”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規(guī)則一:女孩絕不能單獨跟男孩去任何地方,如果她那樣做了,人們就會假定,既然她自愿去那了,他們就有權利可以不恰當?shù)赜|碰她。規(guī)則二:女孩在跟男生說話時,不能微笑,不能觸碰對方,因為他會把那視為暗示,她的微笑會被認為是默許,而這種人類的自然行為也會讓他覺得她品行不端。規(guī)則三:時間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當女孩晚上獨自走在路上,汽車會慢下來,車窗會降下來,可白天時沒人想過這個“好主意”。規(guī)則四:女孩永遠不能和男生一起喝酒,因為如果她喝酒了,那男生就會認為,喝酒意味著有機可乘。
這些規(guī)則的背后,著實反映了印度社會對于女性的歧視與偏見,與常見的受害者有罪論結(jié)合起來,通過給女孩貼上“不檢點”等標簽來減輕施害者的罪責,甚至認為這些“壞女孩”被強奸、遭受暴力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隆?/p>
打破規(guī)則,對固化的性別歧視說“不”,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女性合法權利,是影片傳遞給觀眾們的價值觀,而這種寓意也通過影片的系列海報得以呈現(xiàn)。諸如定檔海報中,“女生規(guī)則”四個大字的裂開,又諸如角色海報中的“我不是完美受害人,但我有權利說‘不’”的直白口號,這些都向社會發(fā)出了呼吁。
但說“不”的權利是一種實然而非應然。影片中女生們戰(zhàn)勝了那些男生,女性權利在電影中得以維護,但在印度的現(xiàn)實中卻并非如此。
說“不”的權利需要有文明的普遍支撐,而非個案支持。從一定意義上而言,影片中三位女孩能夠得到一名金牌律師的幫助可以說是幸運的。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印度的強奸案件大概只有四分之一會被判刑定罪,很多女性都選擇沉默,因為報案之后需要經(jīng)歷復雜、漫長的審判過程,就以2012年“黑公交輪奸案”為例,即便人證物證俱在,四名犯人直到2020年才被執(zhí)行死刑,而這還是在案件引發(fā)國際輿論關注的情況之下。
說“不”的權利應當成為法律的底線。一個社會的文明高度,很大程度取決于對女性合法權利的態(tài)度,當女生說“不”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時,這顯然有違法理,更是背離文明。而從借鑒角度來講,也應當引發(fā)人們對女性安全更多的關注,以及對女性受害者態(tài)度的更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