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石
卡瓦菲斯是希臘重要的現(xiàn)代詩人,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奧登、米沃什等現(xiàn)代詩人都對他推崇備至。在我讀過的詩中,他常常是以遁世者形象站在那里,或者說他只是隱身在那里,沒打算讓你發(fā)現(xiàn)。
今天我們細讀一下他的短詩《窗子》,看遁世者在他的位置想些什么。
整首詩,詩人把我植入其中,采取自語式的表達,似乎沒有什么奇峰突起,只是按照他的方式,非常平靜地在演繹屬于卡瓦菲斯認定的詩意。
讓我們去看他——
我在這些黑暗的房間里度過了
一個個空虛的日子,我來回踱步
努力要尋找窗子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覺得卡瓦菲斯的詩與顧城的這兩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禁讓我們感嘆,偉大與偉大的同一性表現(xiàn),在于他們擁有共同的英雄之心。兩位大詩人說了同樣一句話,表達同樣一個內容。他們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時空,只不過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罷了。
在此,卡瓦菲斯把自己虛設在黑暗的房間里或逆境中掙扎,他要找到窗子,要看見外邊的風景,看到外邊世界的可以豐富內心的事物。詩人是如此急切地“來回踱步”,要結束“一個個空虛的日子”“努力要尋找窗子”。我們仿佛看見了詩人的眼睛里面的血絲和要噴出的火。
詩人仿佛在說——
有一個窗子打開就可以松一口大氣。
我覺得這句詩是架設在走向詩意的不可或缺的橋梁,使詩的建設有了堅實的骨架、從容的進度,以及協(xié)調的節(jié)奏。壓抑到極點的詩人,急促的呼吸可以平緩下來,決絕的渴望可以溫潤一下,筋骨欲焚的焦躁可以得到現(xiàn)實的紓解。
詩人好像在休息了一下之后,又堅定地走上了建設一首詩的道路??墒恰?/p>
但是這里找不到窗子——
至少我找不到它們。也許
沒找到它們更好。
我們的生活總有面臨絕境的時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這里,詩人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我確實找不到窗子,可能是我能力有限,也可能是我的機遇不好;二是詩人以此自我寬慰,“也許沒找到它們更好”。這也符合詩人在許多詩中表現(xiàn)的游離世外,不愿意站在路中央或陽光下的一種心態(tài)。
詩讀到這里,我們能一直感到詩人在躲藏。我們可能會很堅定地認為,最后到來的詩意也許是一個大反轉,一個讓人驚艷的不同表現(xiàn),然而卡瓦菲斯的邏輯里面,似乎就沒有我們偏中式的思維,他一定要把絕望進行到底。
也許光亮最終只是一種獨裁。
誰知道它,將暴露什么樣的新事物?
似乎不用再說什么,詩人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讓我們徹底沒了脾氣。讀到最后,第一感覺這是一首絕望的詩、厭世的詩,應該避而遠之的詩。然而這只是這首詩的灰色外衣,他的內里是那么新鮮誘人,于反諷中植入內省,以自己小小內核的收緊,凝聚一種悲憫、醒世,具有核爆威力的力量,讓我們見識了詩人超拔的詩思,以及其運用語言的精熟與獨特,我覺得這是源于全人類共同的感覺經(jīng)驗達成的詩意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