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旎
“讀書”一詞,在我心中有兩種釋義:一即汲取書中之意并融匯貫通,切不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二即學習書中之精神,并將其作為自身之精神養(yǎng)料,思深以致遠。兩種釋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對心靈和智慧的凈化與滌蕩,也是對人生和品質(zhì)的打磨與雕琢。
沒有目的的努力與堅持是可怕的。我不想像只無頭蒼蠅般暈頭轉(zhuǎn)向過一輩子,白白染了一世的紅塵,因此我雖然略顯忙碌,但我一有了空閑時間便會向書中尋覓,書讀萬字,日月百轉(zhuǎn),文字或悲涼或慷慨,月光或溫柔或暗淡。而我一直在尋找著那個答案。
它來了,那是一本名為《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它讓我窺見了我追尋許久的一絲曙光。書中,塔拉通過讀書發(fā)現(xiàn)了自我的力量。從前在狂熱的原宗教家庭中,她只被允許把思想倒進固定的模子里,但通過書籍,她取得新鮮的觀點構(gòu)筑自己的思想體系,并敢于提出與書相反的觀點,開始了意識的覺醒與對世俗倔強的反抗,這使我深受感動。
我也因此明白,人讀書是為了改變自己并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人生天地間,唯一頑石耳,讀書使其吸日月之精華,重塑骨梁,去其雜,添其色,待其馱住無數(shù)次日落又見日升之時,熠熠生輝,或成和氏璧之類名貴玉石,亦或其光華不留表象,其精粹藏于內(nèi)里。
當你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追隨道義并懷揣堅韌時,或許你需要引路人。也是通過閱讀,我結(jié)識了不少扭轉(zhuǎn)乾坤的奇女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甘古拜·卡蒂婭瓦迪與葉卡捷琳娜大帝,面對逆境,她們都以果敢堅韌的品性與超強手腕逆風翻盤,而不是屈膝順受。大帝說過:“我時常需要遷就于當前的現(xiàn)實,但我并未放棄追求更為值得稱贊的未來。”她們時常激勵我點醒我去成為更好的自己,而當你決定燦爛,山無遮,海無攔。
愈是閱讀,前方的道路愈是清晰。讀書使懵懂的靈魂敢于跳出俗成的桎梏,努力動身探索不可知而使其為可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意志將會如同新出爐的熱鐵一樣經(jīng)過千般捶打,而我們所攝取的知識也將融會貫通成為幫助我們脫胎換骨的靈丹妙藥。在文字的洗禮下,我們心胸開闊了,如尼采所言:“若知為何而生,遂可接納一切。”我們的靈魂將不再被拘束,我們心中所渴望的方向顯現(xiàn)于前路。我們帶著從書中汲取的知識,一路實踐,一路前行。用腳步踐行真理,用經(jīng)歷理解文字,并以此堅定地奔赴自己心中預想的道路,此后風雨不避,至死不渝!
人生如頑石,句讀為雕琢,平仄為磨礪。心中的方向要經(jīng)過千字萬字的探索才能在眼前浮現(xiàn),所執(zhí)的夙愿惟漉雪千山才能最終實現(xiàn)于未來。于心中藏大地長天、遠山滄海,使內(nèi)在溫潤如玉。至此,頑石成為美玉,苦難亦化作榮光!
(指導教師:王勁慧/ 編輯:關(guān)曉星)
評點
文章以“我”對讀書意義的闡釋起筆,以頑石為喻,用“我”的經(jīng)歷貫穿始終,表達了當讀書浸潤一個人時磨礪成美玉的感悟,做到了“文中有我”,這在當下不見“我”的情感和思想的應考寫作中很是難得。俗話說,文如其人,說的就是要人文合一。惟有在寫作中展現(xiàn)“真我”,文章的“材”才能真,“情”才能“摯”,“思”才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