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文
我是北方人,工作在蘇州。蘇州的鯉魚較大,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當地人不吃鯉魚,所以它們就使勁往大里長。在富庶的江南,魚蟹富足,刀魚、鯽魚、白條、大閘蟹都是餐桌上的尊品,而鯉魚就成了下等的水產品。鄰居老楊頭是個捕魚能手,人稱“老魚鷹”,每次捕到的鯉魚無論大小,他都免費送給租客,因為房客們都是外地人。
鯉魚生長在江南算是游錯了地方,一旦到了北方,特別是黃河流域就成了名貴的魚種。鯉魚跳龍門,寓意深遠。我的故鄉(xiāng)在皖北的蚌埠市,當地有個風俗,一對新人快要結婚的時候,男方要給女方“下禮”(送彩禮),雞、魚、肉、酒、聘金是少不了的。一次,一對新人定在春節(jié)前結婚,下禮那天天寒地凍,市面上根本買不到鯉魚,男方只能從魚塘里破冰買到兩條鰱魚。女方父親氣得直跺腳,一直嚷嚷沒有鯉魚怎么行!孩子結婚,鯉魚就是吉祥物,看看婚房,哪家不是貼著胖娃娃抱鯉魚呢?怪只怪天氣不配合,第一次做媒人的我只好賠不是,好在女方明事理,沒有再難為男方。
有一年隨團去河南和山西采風,每餐必有的一道菜就是紅燒鯉魚。上菜的小姐姐解釋說:“這是黃河鯉魚,可有名啦!就好像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不吃鯉魚你們就沒有到過黃河,會遺憾終身的。”
古人有云:“水居者腥,肉者臊,食草者膻?!蔽覑凼臭~,但是懼怕魚的腥味。在運城一家飯店,紅燒鯉魚一點膻味也沒有,食后,我特地跑到后廚討經驗,廚師也不留一手,說出可能大家都知道而我卻不知道的去腥法:用刀輕劃魚頭兩側,刀面使勁拍打魚兩邊,魚線自劃痕處露出線頭,用手慢慢拉出,狀如老嫗細長銀發(fā)。抽空兩側魚線后,再煮鯉魚,便沒了腥味。
鯉魚在古代是美好和善良的化身,人們都想得到它。有個人,也是在大冬天,想得到一條鯉魚去孝敬他的母親,這個人就是晉朝的王祥。王祥幼時喪母,后媽惡言惡語,挑撥父子關系。冰凍三尺的時候,后媽因患病臥床不起,卻很想吃鯉魚。于是,王祥去了河邊,脫掉上衣趴在冰上,欲融冰入水捕魚,此時冰塊奇跡般裂開一條縫,有兩條鯉魚躍出水面,落于冰面上。王祥歡喜地抓著鯉魚回了家,滿足了后媽的食欲,這就是“臥冰求鯉”的傳說,教育人要從善行孝。
我在想,鯉魚有冷落的時候,也有被認可和被尊崇的時候;人也會有順境和逆境的時候,如何使人生更精彩,關鍵是不要介意他人的冷眼,做好自己。
編輯 周曉序 2475496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