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語嫣
最近校對的文章里面有一篇文章寫:“心理學上有個‘標簽效應,意思是人一旦被貼了某個標簽,就會不自覺地向這個標簽靠攏。”于是想到,標簽可以定義一些人事物;撕掉標簽,也可以獲得另一種面貌。那么關于“標簽”,不知大家有什么想分享的故事呢?
林枍:故鄉(xiāng)的銀杏葉。
是11月的景致了,暮秋已深,手心又恢復了它原有的溫度,想念著,那片銀杏樹落葉鋪成的金色海洋。樹干上的秋千會不會還像當年一樣,隨著微微涼風輕輕地蕩漾;是不是還會有一只倔強的知了在聲聲唱著夏天;那香甜的酒釀桂花圓子是否仍被奶奶藏在碗櫥柜的高層上……輕輕地合上眼,耳邊是她的呼喚,她和藹地笑著看著在院子里嬉戲的我,她眉眼彎彎,滿意地看著貪嘴的我臉上露出的紅暈,她細細地安撫快入眠的我……
她的呼喚,是一場虛幻。我在想念,想念著,很遠很遠的故鄉(xiāng)。即使我知曉,院落里我所依賴的銀杏早已離我而去,再也不會聽到那聲蟬鳴,記憶里的味道在慢慢地淡去……
抬頭,深夜里,不寐是這座城的常態(tài)。人們不停地趕著路——停下,便是倒退,而我卻在人群中逆流。前進是勝者不變的姿態(tài),而沉浸于過往注定被時代所拋棄。
我的逆流,骨子里的偏執(zhí),無法順遂,便只好抵擋,縱使早已遍體鱗傷。明明早看透寶釵的圓潤,卻非做那浸透憂傷的黛玉……我當真不是聰明的。
回到故鄉(xiāng),我遠遠地站著,不是近鄉(xiāng)情怯,只是我仍在想念。
情景再現還原小練筆寫作思路:
本段寫法頗具電影鏡頭感,首先,語段開頭開門見山,直接交代時間背景,是11月暮秋時節(jié),天氣漸冷。接著以銀杏樹落葉鋪成的金色海洋為線索——極具畫面感,而后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隨著銀杏樹干上晃蕩的秋千,晃到奶奶家的熟悉的院子。又運用電影拍攝中閃回的手法,通過奶奶的呼喚,把自己的記憶拉回到年少時在奶奶家無憂無慮歡快玩耍的時光。仿佛一個快放鏡頭,院落里曾經的銀杏樹早已遠去,蟬鳴聲越來越小,香甜的酒釀桂花圓子味道慢慢從記憶里淡去,畫面一轉,“我”一抬頭,已經是多年后的現在,夜里再不像鄉(xiāng)村里的夜那樣寧靜和舒緩,而是依然運作、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拔摇痹谄渲懈窀癫蝗耄驗椤拔摇边€沉浸在美好的純粹的淳樸的那個時代里。結尾仿若一個長鏡頭,回到故鄉(xiāng),似乎已不是當年的“我”和故鄉(xiāng),我遠遠地站著,仍在想念舊時的幽靜美好,至此戛然而止,意味深長。銀杏葉落葉鋪成的金色海洋是記憶中金色閃光的故鄉(xiāng)的象征,也是記憶中溫暖的故鄉(xiāng)的標簽。
奶昔:標簽自述。
我是標簽。
我總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人愛我愛得癡狂,有人卻恨我恨得麻木。
我想幫助人們認識自己,卻好像經常幫倒忙,我想讓人們第一時間瀏覽到社會大事,沒想到卻變成了一條引發(fā)網友互懟的導火索。
可是沒了我好像又不行。熱愛生活的人,或許會因此迷失自我。弘揚正能量的視頻或許會因此被埋沒。所以我想,我還是要繼續(xù)堅持做自己。外界不友好的聲音,我得自己學會慢慢屏蔽掉。不論如何,我得幫助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去追尋自己的星辰大海。幫助善良的人,知曉正義的來到。
擬人技法的高端用法:
這段使用擬人化的語言,使“標簽”這一物象具備了人的行為和思考,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標簽是個雙刃劍——要看人們如何使用,才能發(fā)揮最大效用。
合歡:不必耿耿于懷好學生的標簽。
我原以為中學時代的“好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不舍得時間做其他事情,就連上廁所也是看準人少時速去速回。
仍記得大家在體育課玩兒集體游戲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面學習,一直低頭,假裝沉浸在學習里,就連老師覺得心酸而準我去教室學習;中考前大家都忙著拍合照,我卻還在問數理化習題。
現在想來,我一直以“好學生”的面具掩蓋自己性格上的極度內向,一直以老師的夸贊偽裝我的短淺。
對那段中學時光,除了擺脫貧窮的夢想,只有寂寞與自卑陪伴著我。初中變成了我不愿回憶的時光,沒有愛好和放松,如同苦水。所以學習可以成為某段生命里主要的事,但不能成為唯一的事,否則回顧起來只有學習的苦澀。讓每一段時光成為混合光,而不是單色光!
一對比就get:
本段通過仔細觀察,使用對比的修辭手法,采用了第一人稱視角的方式,通過將同學的學習狀態(tài)與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對比,呈現了自己在“好學生”的標簽下努力學習的狀態(tài),揭示當時自己的真實心境——其實自己是在用這種面具掩蓋自己性格上的極度內向和對他人夸贊的渴求。結果失去了很多本可以享受的放松、交友的快樂。結尾鼓勵大家學習之余兼顧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回憶起中學時光,只有寂寞與自卑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