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秀霞
提起過年,很多人都覺得現在沒有從前那般熱鬧了,或者說是年味淡了許多。那種興味盎然、熱火朝天的年,似乎都停留在童年時代里了。
舊時滋味
彼時,年關將近,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做傳統(tǒng)的吃食。從黎明拂曉到星光滿天,村子里的煙囪幾乎一刻也沒停過,競相呼呼地往外吐著濃白如霧的炊煙。
必不可缺的是紅團。紅團是一種甜食,由糯米粉摻上食紅揉成皮,糯米或綠豆沙加糖做餡,包成雛形后,還要用特制的木模印出花紋形狀。上鍋蒸熟,掀開蓋子,透過升騰的水汽,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紅團猶如一朵朵開得正旺的牡丹,嬌艷欲滴,耀眼奪目。因其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圓圓滿滿,年夜飯桌上是必須有它一席之地的。紅團的用料雖簡單,但外皮柔韌Q彈,內餡清香甜蜜,細細咀嚼,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番薯馃是體現地域特色的糕點。故鄉(xiāng)的土壤除了適合種花生,也盛產番薯。番薯馃,顧名思義,就是以番薯為主料的食品。將番薯去皮蒸熟搗成泥,加進發(fā)酵后的面團里,再來點兒食用堿中和酸味,就可以分成小劑子準備開蒸了。
菜頭馃是我們本地的菜包,但是它和大家所熟知的菜包并不一樣,單從外觀上看,就有著天壤之別。本地菜包的外皮不是面粉做的,而是番薯淀粉。內餡一般是白蘿卜絲、梅菜、包菜絲、肉絲等物,待蒸熟后,菜頭馃會變得晶瑩剔透,內餡若隱若現,煞是好看。菜頭馃的皮口感很勁道,咬開后,內餡的味道會一下子在口腔炸開,頓時滿嘴生香,其味無窮。
舊時風俗
記憶中,老家過年的習俗名目繁多又頗為瑣碎,比如除夕當天每間屋子的門都要大開,每個房間都要開燈,廚房的水缸要裝滿,還要往里面放兩枚硬幣等。
中國人過節(jié)都注重講好話、展笑顏。頑皮的孩子這時候再怎么作妖都不會挨打了,即使可能面臨“秋后算賬”,也大多不愿放過“口無遮攔”的好時機。于是除夕那天,阿嬤就會拿花生藤干草做成一個小小的掃帚,要給我們擦擦嘴巴,再擦擦屁股。這一番操作后,小孩兒嘴里講出的“糊涂話”就不算數了。
吃年夜飯,在老家要“圍爐”。圍爐的時候,桌上除了雞鴨魚肉等大菜,還會有一碗豆腐,每個人面前都會有一把花生。開飯了,別的菜都不能動筷,必須先吃一口豆腐,再剝一顆花生。因為在本地話里,“腐”音同“有”,寓意越吃越有;“花生”和“添丁”極像,意即祈盼人丁興旺。
年夜飯吃完,阿公會在院子里搭好木柴,燃起一堆篝火。除夕跳篝火,是為了消災祈福,盼望來年鴻運連連,一切順利。我膽小,在火堆前躊躇好久都無法跨過去。后面排隊的兄弟姐妹急得一直催我,我干脆一咬牙一閉眼,一個大邁步進了火堆里。等再睜開眼,我已經毫發(fā)無傷地站在火堆的另一頭了。那大概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勇氣的力量,也是第一次悟出一個道理:很多時候很多事,其實都沒有想象中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