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
鳥瞰瑞典斯德哥爾摩
一個真實的冷笑話:據說,當年疫情肆虐,瑞典政府宣布2米社交距離限制時,當地人民都緊張壞了,大家開始討論什么時候能恢復日常5米的社交距離。瑞典,可能是唯一一個被疫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國家。
瑞典人際關系有多疏離呢?有數據顯示,瑞典50萬適齡外來人口中,只有1/4能夠在5年內找到伴侶。當地離婚率高居歐洲之首,BBC認為這里是最令外國人感到孤獨的國度。
但矛盾的是,在全世界多如牛毛的幸福感指數報告、全球宜居地排名中,這個北歐國家永遠名列前茅。換句話說,在這里,幸福好像是一件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孤獨的另一個名字叫自由。
疫情期間,盡管社交距離的冷笑話滿天飛,但瑞典人并不感覺被冒犯,他們會說:Yeah,its me。瑞典甚至有諺語“孤獨是強壯”,賦予獨居獨立的人高度尊崇。
比如,全球大隔離期間,哥德堡電影節(jié)索性以“隔離”為主題,把“孤獨感”這件事徹底玩出了圈。2021年,哥德堡電影節(jié)特別企劃“孤獨電影院”,在全球范圍內開放報名,挑選一位影迷,免費將他送到一座孤島上呆7天。
這座名叫“Pater Noster”(即拉丁文“我們的父”)的孤島,在1960年代以前住著一位燈塔守護人。當年守護人所住的小屋,就是這位影迷上島后的住所,這期間不準使用任何電子產品,甚至連閱讀都不可以。也就是說,這位影迷在島上的生活,除了日常起居和欣賞海景之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吃著爆米花看電影。
盡管,電影節(jié)主席霍爾姆伯格一再表示,整個過程十分安全舒適,并不是一場生存大冒險,但也不妨礙全世界在瞠目結舌中深刻感受了一回瑞典人對孤獨感的迷之執(zhí)著。
而如果你去瑞典旅行,會發(fā)現這里的人們早已將個人主義奉為民族之魂,不是停留在電影節(jié)的企劃噱頭上,而是落實到整個社會的功能結構設計和日常行為當中。
哥德堡電影節(jié)特別企劃“ 孤獨電影院”在一座名叫“PaterN oster”的孤島進行
宜家推出獨居生活主題的一系列家具
只要居住在一起超過6個月就會被視為同居,但比“sambo在一起”更便捷的是“隨時分開”。
比如在瑞典街頭,專為單身生活設計的緊湊的房屋鱗次櫛比,即便是在住房短缺的斯德哥爾摩,單身生活的成本仍然遠低于在倫敦或舊金山等其他國際大都會。
斯德哥爾摩的旅店普遍提供單人床,如果顧客需要雙人床,店家則建議自行將兩張單人床拼起來。不僅如此,宜家甚至推出過一個特別網頁,將沙發(fā)床命名為“我室友打呼嚕”,將玻璃杯命名為“熊孩子終于走了”,將帶鎖櫥柜命名為“妹妹總偷我東西”,以迎合國民對獨居生活的向往。
傳統(tǒng)瑞典人還樂于享受另一種更高級、更接近心靈層面的獨處。在瑞典語中有一個獨特的詞匯“Smultronst?lle”,譯為“野莓之地”—野莓現跡之處,便是遠離塵囂的郊外,是給予心靈豐盛享受的靜謐時空,是瑞典人的秘密基地。
他們甚至發(fā)明了很多專用詞匯來描述“野莓之地”的孤獨美學,比如“月光灑落在水面上”(Mangata)、“聆聽清晨的鳥鳴”(Gokotta)、“將清晨染紅的日出”(Morgonrodnad)……這如野莓般甜美的孤獨,分明是我等搬磚人可望不可即的幸福和自由啊!
新冠大流行期間的瑞典老年人生活
當然,自由從來都是有條件的。紀錄片《瑞典愛的理論》曾提出一個靈魂拷問:要是女人依靠男人,又怎么能知道那關系是自愿、而不是因為經濟或其他種種原因呢?換句話說,個體必須擁有獨立承受風險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關于“自由”的討論才是有意義的。
毫無疑問,瑞典式孤獨(或自由)是昂貴的。事情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瑞典利用二戰(zhàn)后大量出口鐵礦、木制品、鋼鐵制品積累下的原始財富,同時施行高稅收制度改革,試圖構建一個“有錢又平等”的福利制度,目的就是使其中的每個人都能夠自立。
他們以一種更主動的姿態(tài)面對死亡,從50歲開始有條不紊地清掉自己的財物。
換句話說,從育兒、創(chuàng)業(yè)、醫(yī)療到養(yǎng)老等各個方面,瑞典是以“政府照顧每一位公民”取代了“傳統(tǒng)家庭的角色”。于是,“上不用養(yǎng)老、下不用養(yǎng)小”的瑞典人,只需要負擔自己的人生—甚至,在遭遇破產或變故時,政府仍然給兜底。
這項前無古人的福利體制,原本是想鼓勵人們跟隨本心地、自由地選擇婚姻,但當人們“從搖籃到棺材”都能獲得足夠的保障而無后顧之憂后,卻發(fā)現原來婚姻并不是必要的。
在瑞典,婚戀狀態(tài)中有一個非常具有國家特色的選項:Sambo,一種介于已婚和未婚之間的中間態(tài),由瑞典文samman(一起)、boende(生活)兩個字結合而成,字面意義“生活在一起”很好地概述了這種單純的同居關系。Sambo受法律保護,且程序便捷,只要居住在一起超過6個月就會被視為同居,但比“sambo在一起”更便捷的,是“隨時分開”,而且不需要冷靜期。
用瑞典人的話說:正是因為擁有離開的自由,才能真正選擇在一起。同居者分開時,只有房子和屋內物品為雙方原先共有,車輛、投資物、債務、繼承權等仍是雙方各自的獨立事務。在一起時,想象共同的未來,分開時,各自的未來也不會坍塌。在瑞典,不論是愛情還是婚姻,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高福利體系運行半個世紀以來,在人們盛贊其保障自由的同時,瑞典有11%的女性與17%的男性完全沒有親近的朋友,3.5%的女性與2.8%的男性幾乎不曾與親戚朋友碰面,40%的瑞典成年人感到孤獨。
盡管這不一定是個貶義詞,但結果就是:瑞典,成了全世界公認最孤獨的國家。如果說,“野莓之地”和宜家為全世界打造的溫馨小屋展示的是獨居生活美妙的一面,那么真相就是,自由和孤獨有時也不那么甜美。
死亡清潔領域專家MargaretaMagnusson
瑞典養(yǎng)老院的醫(yī)療照護
今天,約有半數瑞典家庭是由無兒無女的單身成年人組成的,包含許多老人。不要以為這些老人會是個“麻煩”,貫穿瑞典人一生的“個人主義”在瑞典老人身上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以一種更主動的姿態(tài)面對死亡,從50歲開始有條不紊地清掉自己的財物,去蕪存菁,以便死后也不留身外物勞煩親人。這種名為“死亡清潔”的D?st?dning藝術,正是從瑞典起源,風靡歐美。
在“死亡清潔”領域,瑞典80歲老婦Margareta Magnusson可以說是專家了,甚至著書教學。這位老婦人本身熱愛收集旅行紀念品,一生遷居17次,但自從母親、奶奶和丈夫相繼離世后,她便獨自搬入小公寓居住,開始頻繁進行死亡清潔。
在這方面頗有經驗的Magnusson建議,老人應首先處理情感依戀程度較低的衣物等,可傳給后代的物件則可等到最后再處理。至于Magnusson本人,在丟棄家具之前,她甚至自制了剪紙模型留念。最后,她特意收拾出一大箱對自己有重大意義的物品,比如令她哈哈大笑或默默落淚的年輕時的日記,以供余生緬懷。但這些東西僅對她個人有意義,所以她也在盒子里留下了明確的指示,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這些遺物需要被立刻銷毀,而不是在葬禮上被大聲誦讀。
此外,BBC曾播出關于“死亡清潔”的紀錄片,提示人們隨著互聯網發(fā)展,為后世保留一本密碼簿也很有必要,因為越來越多人是通過數字足跡鏈接周圍世界,大量的“人生數據”,包括照片、日記、音樂、書籍等,都是以數字而非實物形式存在。各類社交網站賬號,是傳承還是注銷,總得有個去路,而不是在風中虛無地飄蕩。
瑞典人相信,“死亡清潔”是留給后世最好的禮物?!拔艺娴牟幌朐谖易吆?,我的遺物給我心愛的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帶來太多麻煩?!盡agnusson的感慨,可以說是經典的瑞典式告別。
享受個人主義帶來的自由,承擔個人主義暗藏的風險,最后直面?zhèn)€人主義孤獨的暗面—唯有如此,孤獨才是強壯,才能轉化為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特約編輯姜雯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