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偉
我家住在漳州東門街巷口頭仔,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起,我家就搬到后巷,我從小就生活在這里。至今老屋仍在,已是百年老宅了。
東門街是新華東路西端,是漳州城東門外的老街。至少從宋代開始,東門街就已經(jīng)形成。民諺將漳州城的東西南北門稱為“東門金,南門銀,西門馬糞,北門蒼蠅?!薄皷|門金”說的就是東門老街商業(yè)繁榮。宋元明清以來東門街是出城通衢大道,外來的官員也由此進入漳州城。交通帶來流通,人流帶來物流。宋代,在府城東即新華東路尾設(shè)有草市,可能是牛墟的前身。東門街是商業(yè)繁盛之地,歷史上也是明清海上貿(mào)易之路漳州重要的紡織業(yè)銷售、生產(chǎn)的重要中心。
明萬歷年間,漳州城十分繁華。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三月二十九日,朝鮮王朝時期的武臣魯讓(1566-1622)等人從日本逃脫出來,隨海上漂流來到漳州月港。四月初三日,魯讓等人走陸路從月港到達漳州東門五里許的浦頭港。魯讓從浦頭港入城,當經(jīng)詩浦巷即后巷轉(zhuǎn)出,再從接官亭經(jīng)東門街,從朝天門進漳州城。一路走來,魯讓所看到的漳州城,充滿了生氣,商機盎然,市場繁華,房屋毗連,寺院畫棟。魯讓等人受到了漳州人熱情款待,這令魯讓十分感動。他大為贊嘆:“入城中,花錦遍市,百物繁華,燦爛輝耀,奪人眼彩。館于市店,厚待殷勤,洽如親歸,店家風(fēng)俗例也。”四月初四日,魯讓等人先到漳州海防官衙門。再由海防衙門官員引薦,與漳州知府韓擢會見。韓擢剛于當年二月上任,為人明爽果決,將朝天門改為文昌門,并捐俸造文昌橋,育才能事。他與魯讓就日本及朝鮮局勢進行了深入交談。雖然是以筆談方式,卻相談甚歡。韓擢并與魯讓酬唱往來。魯讓現(xiàn)場題律詩一首:“春晚皇州白日明,威儀珍重衙常靜。繁華文物供升平,風(fēng)俗雍熙政自清。桃李開時遍錦繡,貝樓隨處盡簪纓。武城奚獨弦歌地,今日家家誦德聲?!边@首詩贊揚了明中葉海商貿(mào)易繁盛時期漳州城太平盛世的繁華。魯讓對理學(xué)甚有研究,他贊揚了漳州重視禮樂教化,道德提升,百姓安居樂業(yè)。韓知府當然很高興,引為知音,嘆為佳作,當場賞銀十兩。不僅韓擢贊賞,大家也叫好,魯讓覺得很光彩。這首詩“傳寫而詠之日,假之所作,到處皆佳嘆,吾等亦生顏色?!贝稳眨斪岆x開漳州城時,和友人依依惜別時說:“倘非金君弘仁高義之德,何敢到此中華父母之國哉?再生之恩,粉骨難報?!庇讶苏f:“一見異域,萬里同舟,情孚意熟,有同骨肉,將欲別,可不消魂?!濒斪屬浺詫殑Χ?,以示古人方寸一古劍之義,兩位友人則各以漳州城盛產(chǎn)的綾羅緞一疋回送。順便一提,清順治十四年(1657),荷蘭人派人到廈門談判,鄭成功也是將4卷黑貢緞、4卷藍貢緞、20斤茶葉和10罐上等白糖等3種作為禮品回送荷蘭人??梢娒髑鍟r茶、絲綢是十分貴重的,這正是漳州城出產(chǎn)的海上貿(mào)易重要商品。魯讓在友人扇上題寫了一首七絕,表示謝意:“相逢異域窮陰日,相別中華春暮時。丘山恩德將何報,滄海深情一首詩?!睆亩粝铝苏闹莺I辖z綢之路上的一段佳話。
新華東路是舊時商業(yè)繁盛之地,清乾隆年間東廂街市有東街市、浦頭市。最熱鬧的當屬東門街、巷口、菜市岳口這三段。漳州城區(qū)著名的金銀行、參茸行、紡織行業(yè)都集中在這里。從東門街、州主廟至元魁廟、頂田下巷一帶,為南北藥材集散地。據(jù)記載,有中藥行批發(fā)商30多戶,如老篤行、天一、南升齋、謙益行等老店鋪。還有當鋪、銀莊、銀樓、金箔店,布店、藥店櫛比鱗次,綿延數(shù)里。從元魁廟至接官亭這一段路俗稱布市仔,分布著土布行業(yè)30多家。
民國七年(1918) 五月,“援閩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興師入閩,入漳主政,在漳州東門街管厝巷一帶開辟“文明雅集”。而新華東路頭北側(cè)也設(shè)有東市場,原有東市巷,對面就是打錫巷。打錫巷修筑于1935年,原為沙泥路??箲?zhàn)勝利前的1944年龍溪縣政府翻印的《漳州市全圖》上,陸安東路已改標為中山東路,打錫巷標明為金門路。不知是否與金門島有關(guān),或許,取金字吉祥吧,因為這條新路集中了一批金箔、銀箔作坊。蒼園路西側(cè)也有舊路打銅街。金門路命名早于約在1945年臺灣路、香港路的命名。但金門路不久又改回打錫巷,金門路反而少有人知。而臺灣路至今仍這么叫。隨著在太古橋至雨傘街的子城內(nèi)河打通,暨南中學(xué)被拆,解放后,這段路命名為澎湖路。
巷口地處新華東路中段,和圓圈同樣是商業(yè)繁華之地,商品集散地。接官亭巷口小學(xué)至后巷這段路舊稱迎恩街。從后巷過去就是巷口頭,這是后巷、新路巷、巷下街等多條分叉路巷的樞紐。主干路折往東北方向延伸,分出巷下街,雅化為鳳霞街,即今文化街。再往前則是通往教子橋、官園、菜市、岳口,直至牛墟。而巷口右邊是南向的人市路,也稱新路巷。與新華東路民居都是“竹篙厝”不同,人市路兩邊民居為騎樓建筑。路頭就是漳州著名的雕塑大師李明月的住宅,里面也是有好幾進的宅院。人市路原稱為新路巷,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藍理任福建陸路提督時修筑的。藍理在漳州籌集款項修筑浦頭港,因市廛狹小,將東門街至柑仔市之間打通,形成新路巷。這樣,新路巷比后巷更便捷通往各港口,生意也隨之興旺起來。民國初年,新路巷再擴建,因街形如人字,有因店鋪密排,故后來改稱為人市路。新路巷兩邊民居建騎樓建筑,上樓下廊,騎樓下廊,即人行道。一幢幢房子一樓臨近街道的部分統(tǒng)一留空兩三米,建成行人走廊。一般地下一樓用于經(jīng)商,走廊上方則為二樓的樓層,二樓以上住人,猶如二樓“騎”在一樓之上,故稱為“騎樓”。改成“騎樓”的還有新華東路菜市、岳口地段。新路巷向南走不遠處,又分出東向的新行街,通往浦頭港。南向連接柑仔市。而柑仔市南端,估計也在此時在田野中新開辟一條路,名為新馬路。打通了民國初年的亮工路,后改五權(quán)路,新中國成立后稱解放路,也是騎樓風(fēng)格。解放路南端即新橋頭碼頭。巷口頭、新路巷、新行街、新馬路都是隨著東門街的繁榮而興起,這種繁榮則是由漳州的海上貿(mào)易帶來的。
巷口頭地處鬧市,密布各種商業(yè)小店。后巷頭對面的是國營米店,米店后面是我小學(xué)同學(xué)的家,他們家是歸國華僑,有多進院落,后面是兩層的西式建筑,也有鋼琴。巷口街路兩旁開有牙科診所,修五金、修手表、裁縫等便民小店,還有煤炭店、郵電所、農(nóng)行儲蓄所、巷口派出所,特別是有多間的飲食店,賣包子、賣面食等。街道兩旁,早晚擺滿菜攤,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后來,市場曾一度搬到教子橋?qū)γ婧訙线?。但巷口頭的街攤市場仍然繁榮?!拔母铩敝?,巷口頭宣傳欄、電線桿貼滿了各種丑化被打倒的名人漫畫大字報。那時,如有母親娘家海澄客人來到家里,母親都很熱情,馬上叫我跑到巷口飲食店,先買一碗清湯面招待。一碗面二角錢,清清的面湯浮幾片薄薄的三層肉肉片,倒也香氣撲鼻。我小心翼翼地捧回家請客人。那時,我最愛吃的是手抓面,一條五香、豆腐干卷在面份上,好吃極了。五香較貴,買不起,我常不卷五香,就著帶有堿味的面份生吃。直到如今,吃生面份的習(xí)慣仍沒有改變。
巷口頭原建有行春宮,主祀保生大帝吳夲。行春宮原址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曾改為公共食堂,1956年之前改建成巷口百貨樓,門牌號為新華東路359號。斜對面就是漳州糖煙酒公司巷口門市部,有兩個門面,從旁邊向東拐進文化街。巷口百貨樓應(yīng)該是漳州第一家百貨樓,比1958年2月建成的漳州綜合性的百貨總匯漳州百貨大樓還早兩年,是新華東路、巷口頭最好的商店。原屬集體性質(zhì)的商店,二層樓,由三間店面打通建成,面積大約100平方米。我們買日常東西都到百貨樓。早期著名的百貨樓都在城內(nèi),如中山公園旁的漳州百貨大樓,在延安南路尾也建有南市百貨大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巷口百貨樓內(nèi)面百貨琳瑯滿目,生意興隆,樓下有成衣柜、搪瓷柜、百貨柜、文化用品柜、針織柜和日雜柜等;樓上有五金柜、紡織柜、鞋子柜和布柜。那是我兒時常逛街開眼之處。有時與一二小孩逛店,常比賽誰先發(fā)現(xiàn)柜臺里的新商品。雖然并不買,但可飽嘗眼福。到了青中年,這種習(xí)慣變成是逛新華西書店,看新書上架。1985年后,巷口百貨樓生意就大不如往常。尤其是1992年后,隨著新路的開辟,超市的興起,巷口百貨樓顧客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不好,從原先的二層縮減為樓下一層。2002年7月,從巷口頭至接官亭禮拜堂旁邊開發(fā)建商品樓,巷口百貨樓被拆,新華東路被生猛地截斷?,F(xiàn)在,巷口百貨樓的外貌只能在漳州水粉畫家游海杰的畫中找回依稀記憶了。
東門金證實著東門街舊時繁榮的商業(yè)格局。東門街幾經(jīng)起落興衰,解放后新華東路商業(yè)中心逐漸被城里取代。千年來,漳州古城歷史的歲月歷經(jīng)幾度滄桑,幾番風(fēng)雨,許多如煙往事都隨風(fēng)飄散了,而東門街仍烙印在老漳州人的腦海里,永不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