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追思張奠宙先生:引領中國特色數學教育走向國際舞臺

2023-02-24 10:43陳朝東宋乃慶
數學教育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數學教育

陳朝東,宋乃慶

追思張奠宙先生:引領中國特色數學教育走向國際舞臺

陳朝東1,宋乃慶2

(1.四川大學 數學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2.西南大學 數學與統(tǒng)計學院,重慶 400715)

張奠宙先生是中國當代數學教育發(fā)展的引領者,引領中國特色數學教育大力發(fā)展并走向國際舞臺.2023年適逢張奠宙先生誕辰90周年,特撰文追思張奠宙先生,學習他堅定的民族自信心、寬廣的國際視野、廣泛的國際影響,鼓舞學界同仁,在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之際,努力推動中國數學教育立足本土發(fā)展,彰顯中國特色,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大力提升國際化水平,前赴后繼推動中國特色數學教育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心.

張奠宙;中國特色數學教育;國際化;民族自信

華東師范大學張奠宙先生是大家的良師益友,轉瞬即逝,已離開大家5個春秋.今年適逢張奠宙先生90華誕之際,因曾蒙受過張先生教誨,深受他的影響和幫助,借此對他進行追思.2015年,宋乃慶教授邀請了李忠如、徐建星、夏小剛等博士、教授以及與張先生有交往的同事進行研討,撰寫了“中國特色數學教育引領者——張奠宙先生”一文,曾以“博學、轉身、創(chuàng)新”來敘說張先生的傳奇.他受命于數學和數學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決然投身數學教育研究,是貫通數學、數學史及數學教育的“三棲學者”,具有博采眾長、獨立思考、民族自信的中國學者氣派[1].張奠宙先生的學術思想、學者情懷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中國數學教育界同行.他曾在“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一文寫道:“一百多年來,中國數學教育博采眾長,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針,終于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學教育道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數學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同行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數學教育正在大步走向世界.”[2]可以說,張先生正是中國當代數學教育發(fā)展的引領者、開拓者,引領中國特色數學教育走向國際舞臺.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數學教育同仁需要立足中國實際,站在時代前沿,以寬廣的國際視野推動中國數學教育的發(fā)展.張奠宙先生堅定的民族自信心、寬廣的國際視野、廣泛的國際影響,非常值得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學習、繼承與發(fā)揚.

1 用世界眼光看中國 以國際視野做學問

張奠宙先生學識淵博、視野開闊,是數學、數學史、數學教育的三棲學者.回望張先生在不同領域的研究經歷和成果,都能發(fā)現他始終用世界眼光看中國,以國際視野做學問,把世界的先進文化帶到中國,也把中國的智慧傳到世界.

與史為伴通曉古今中外,與大師為伍攀登學術高峰.張奠宙先生早年致力于數學史研究,與國際大師相識相交的故事傳為佳話.1986年,他和趙斌合著的《二十世紀數學史話》作為國內現代數學史研究的優(yōu)秀成果,為年輕學子打開了通向國外數學界的一扇窗.這本著作很快引起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國際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的重視.陳省身先生曾在給張奠宙先生的親筆信中寫道:“楊振寧先生送我大作《二十世紀數學史話》,讀后甚佩,這樣的書國外還沒有,似值得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3]這本書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張先生也因此與兩位大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們的影響下,張先生陸續(xù)推出《中國近現代數學的發(fā)展》《20世紀數學經緯》等著作,并與王善平合著《陳省身傳》,這些著作都是中國現代數學史的經典之作.張先生正是秉承與史為伴、與大師為伍,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覺、開闊了國際視野,使其始終能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從全球先進文化中博采眾長.

勇?lián)鷼v史使命投身數學教育,兼容并包推動數學教育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yǎng).張奠宙先生后來投身于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以寬廣的國際視野構建數學教育理論,舉辦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編寫數學教育教材,著力推動數學教育發(fā)展.1992年起張奠宙先生持續(xù)15年組織舉辦全國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該研討班既立足本土研究與實踐,成為國內數學教育界學術研究共同體;又放眼世界關注數學教育發(fā)展前沿,成為國際數學教育和國內數學教育交流碰撞的主要場所[4].2003年張先生年滿70歲,“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審批管理權限轉移且更為嚴格,他唯恐“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中斷,與宋乃慶教授商量決定由宋乃慶教授以原西南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名義繼續(xù)向教育部申報,這也有效地保障了高級研討班的持續(xù)舉辦.此后,在上海、重慶、寧波、澳門等地繼續(xù)舉辦“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可以說,當時舉辦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對凝聚中國數學教育學術力量,帶領中國數學教育學者立足本土實際、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召開,數學科學的進步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如何發(fā)展中國的數學教育”歷史地擺在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2004年,張奠宙先生與宋乃慶教授擔任共同主編,聯(lián)合全國力量編寫出版《數學教育概論》.該書從一開始編寫便定位于立足本土并與國際接軌,國際上普遍使用“數學教育”這一名詞,而中國過去還長期使用“數學教材教法”,帶有現成條規(guī)解釋的性質,類似于“說明書”,缺乏學術形態(tài),難以表述一門學科的科學內涵.為此,將書名定為《數學教育概論》,力圖建立一門比較系統(tǒng)的科學體系[5].該書是以全新的國際視野闡述數學教育學特定的規(guī)律,以大量的中國數學教育教學案例彰顯中國特色,以“理論篇”和“實踐篇”的分述幫助讀者更好地走上教學崗位.其中,“理論篇”闡述數學教育的歷史形成、研究領域、基本論題、國內外發(fā)展趨勢等理論層面.該書的每一次修訂都增加了最新國際動態(tài),更加突顯國際化、時代化.

在第三版修訂時,該教材強調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一方面,兼容并包地吸取國外的先進數學教育經驗,進行全方位地學習借鑒,同時也與極端建構主義、實用主義等偏激的國外教學理論保持距離,努力做出科學評價;另一方面,充分重視中國在數學教育領域的獨特視點和成功經驗,正面闡述包括“雙基”和“四基”數學教學在內的許多本土化理論成果.同時,還特別增加了兩項內容.一則是介紹2012年在韓國首爾舉行的第十二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突出國際數學教育出現的一些新變化;二則是介紹上海在國際學術評估項目的數學測試中連續(xù)排名第一,引起國際矚目,突出中國數學教育大踏步走向世界.也正是這次修訂,原有的“中國雙基數學教學”一節(jié)改為“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6].

2023年8月,《數學教育概論(第四版)》正式發(fā)行,這也是張奠宙先生離開后,宋乃慶教授牽頭組織全國數學教育力量對該書再次進行修訂,由張奠宙先生和宋乃慶教授擔任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吳穎康、西南大學陳婷、張輝蓉擔任副主編,這次修訂進一步突出國際化、時代化,在擴大國際視野的同時增強民族自信.例如,在有關國際視野的論述中做了相應改動,進一步適應國際數學教育出現的新變化,特別是2021年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有一些新的舉措;在“數學問題與數學考試”章節(jié)增加了有關“問題提出學”的內容,對美國20世紀80年代掀起的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數學改革成果予以學習借鑒與中國化;新增近年來興起并快速成長的國際化領域STEM教育相關內容[7];同時,還將《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公布作為中國數學教育的一件大事,并基于此把“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拓展為“數學文化與數學教育”,豐富學生對中華數學文化的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8].《數學教育概論》也先后列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同時宋乃慶教授和張先生還共同主編《小學數學教育概論》,也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這也是第一套由國家規(guī)劃的小學數學教育教材[9].張先生還聚焦數學教育理論構建著書立說,《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等著作都積極推動了中國特色數學教育理論體系建構,并對其走向國際舞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0].

2 積極融入國際學術圈 著力爭取國際話語權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門學科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國際大舞臺,脫離“國際化”的發(fā)展便是“閉門造車”.正是張奠宙先生積極投身到國際數學教育學術圈,并引領、支持與幫助中國學者參與其中,才使得國際數學教育舞臺逐步形成了“中國隊”.中國從國際學術會議的參與者到組織者,中國數學教育的國際話語權也越加顯現.

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是數學教育國際舞臺的集中體現,中國數學教育在張奠宙先生引領下逐步融入國際數學教育的學術生態(tài).1980年,中國大陸首次派代表(華羅庚、丁石孫、丁爾陞、曹錫華、曾如阜)參加ICME-4,華先生還作了題為“普及數學方法的若干經驗”的60分鐘大會報告,這也是中國學者第一次在該會議做60分鐘大會報告.此后,從ICME-6起張奠宙先生便開始帶隊參與其中,不久便參與到ICMI、ICME的領導機構中來.1995—1998年,張先生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ICMI)執(zhí)行委員,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進入世界數學教育的領導機構,其后有華東師大王建磐(1999—2002年)、香港大學梁貫成(2003—2006年,2007—2009年)、北師大張英伯(2010—2012年)、華東師大徐斌艷(2017—2020年),2021年香港大學梁貫成當選ICMI主席(2021—2024年).同時,張先生也是首位擔任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國際程序委員會委員(IPC)的中國人(1996年ICME-8在西班牙舉辦),其后有華東師大王長沛(2000年ICME-9在日本舉辦)、南京大學鄭毓信(2004年ICME-10在丹麥舉辦)、華東師大鮑建生(2008年ICME-11在墨西哥舉辦)、華東師大李士锜(2012年ICME-12在韓國舉辦)、華東師大徐斌艷(2016年ICME-13在德國舉辦).2021年ICME-14在中國上海舉辦,華東師大王建磐擔任該次大會國際程序委員會主席,可見,正是在張奠宙先生引領下,中國學者持續(xù)且越來越多地參與到ICMI、ICME的領導機構,中國數學教育的國際地位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大中小學數學教師關注數學教育研究,并參與國內外數學教育學術交流,例如2012年中國大陸學者走出國門到韓國首爾參加ICME-12約二百八十人.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數學教育學者積極投身國際舞臺,同時也在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擴大國際影響力.其中,在國際數學教育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學術報告,尤其是在中國本土舉辦數學教育國際會議無疑是彰顯中國數學教育國際話語權的突出體現.經過幾十年奮斗,中國成功舉辦了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14)[11],這無疑是張奠宙先生引領全國數學教育同仁前赴后繼、共同努力取得的突出成績.

在此之前,有兩次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對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意義深遠,奠定了21世紀初中國數學教育高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2002年,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中國舉辦,這是該會議百余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并將開幕式設在人民大會堂[12].該次國際數學家大會設有兩個衛(wèi)星會議聚焦“數學教育”,一個是由時任華東師范大學校長王建磐教授牽頭在西藏舉辦,另一個是由時任原西南師范大學校長宋乃慶教授牽頭在重慶舉辦.重慶會議為“21世紀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宋乃慶教授邀請張奠宙先生擔任大會主席,他和原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副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秉彝(Lee Peng Yee)教授擔任副主席.鑒于張先生在國際數學教育領域的廣泛影響力,這次會議邀請了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二百余名代表出席,其中有來自五大洲十多個國家(地區(qū))的專家發(fā)言.到會的國外專家具有很強的國際學術影響力,他們包括:時任美國國家數學課程標準起草小組負責人芒迪教授(Joan Ferrini-Mundy)(論文由張先生代為宣讀),時任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負責數學教育的官員桑雷博士(Judith S. Sunley),時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沙雷金教授(Igor Sharygin)(俄羅斯)、拉波達教授(Colette Laborde)(法國),時任荷蘭弗賴登塔爾數學教育研究所學術領導人之一格類邁杰爾教授(Koeno Gravemeijer),澳大利亞教育部前小學課程設計專家斯蒂芬斯博士(Max Stephens),時任日本數學教育學會理事長澤田利夫教授(Toshio Sawada),韓國數學教育學會前理事長崔英翰教授(Young Han Choe).在大會上,各國專家廣泛交流,匯集了包括美國、俄羅斯、新加坡、法國、日本、韓國、巴西等國家的數學課程改革信息,這些報告有很強的前瞻性,對于各國后來的數學課程改革與發(fā)展都產生了積極影響[13].

這次數學教育國際會議雖稱為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衛(wèi)星會議”,但可謂是有史以來中國數學教育最高規(guī)格的國際會議,對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一方面,這次會議得到了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ICM-2002組委會、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人大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為向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系統(tǒng)介紹并展示數學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此后爭取教育主管部門支持數學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起到關鍵作用.時任教育部副部長、后任部長袁貴仁及時任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祖修、副市長陳際瓦還出席開幕式并講話,袁部長特別要求“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納入高等教育教學科研的內容”[13],這也為后來立足“數學教育”成功申報“十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起到了重要支撐,甚至對“十一五”“十二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連續(xù)申報成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另一方面,為提升中國數學教育的國際化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越來越多的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學者關注中國數學教育,越來越多的中國數學教育學者走向世界.

3 走兼容并包的中國道路 樹博采眾長的民族自信

張奠宙先生是中國特色數學教育道路的引領者,他不僅具有國際胸懷,也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他所倡導的“國際化”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一種立足本土特色的國際化,兼顧了“本土化”與“國際化”的平衡,是在繼承與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樹立民族自信心,推動中國數學教育昂首闊步走向世界.

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應立足中國歷史、中國現實回應西方疑惑.國際交流必然會因為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帶來認識上的差異,唯有堅定民族自信,從歷史的、現實的、國際的角度去分析,才能不畏質疑、不為所動,并能游刃有余地予以回應與解答.張奠宙先生曾指出:“世界認識中國數學教育,是從中學生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開始的.”從1989年開始,中國在該項競賽中多年榮獲總分第一,為世界矚目.此后,中國學生參加國際學生評估測試(PISA),數學成績始終位居第一.這一現象引起國外教育界的高度關注,1996年澳大利亞著名學者維金斯和別格斯由此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華人學習者能夠取得優(yōu)良的學習成績,但是他們的教學過程卻看起來非常陳舊?”——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學習者悖論”.張先生認為,這并非不可解釋的“悖論”,而是由于沒有系統(tǒng)地研究中國數學教育的特殊道路,所以他們無法理解[2].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既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又有特殊的歷史原因.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看,精耕細作的農耕文化、儒家文化下的教育體系、考試文化下的科舉意識等,無不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數學教育.從中國教育的歷史進程看,赫爾巴特教育思想、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以及國際數學教育運動等,無論是向蘇聯(lián)全盤學習,還是引進歐美教育理念,都對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4].中國的數學教育可謂是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國外先進文化中“摸著石頭過河”.正如張先生所言,中國數學教育既繼承中國幾千年來的優(yōu)秀教育傳統(tǒng),又采取了兼容并包、博采眾長、扎根本土、勇于實踐的態(tài)度.

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應平衡好“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2011年,宋乃慶教授和黃燕蘋教授、楊慧娟博士撰寫了“中國基礎教育在改革、繼承與自信中前進——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心聲及啟示”,通過與張先生的深入交流,對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形成了一些認識,并認為“中國的課程改革以至整個基礎教育改革,應該把引進教育教學思想與研究本土教育相結合,注重挖掘、提升和傳播中國教育的特色和優(yōu)勢,增強民族自信心”[15].中小學提倡的建構主義、小組合作等都是直接從西方引進的,又直接應用于中國的教學.然而,熱衷于引進與崇拜西方的教育教學理念,不結合中國實際,不能有效地實現“本土化”與“民族化”,必然給中國數學教育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基于此,張奠宙先生認為,數學課程改革進程中需要先進的理論與理念,洋為中用固然是對的,但是必須堅持批判地引進,并根據中國現實國情實現有效地“本土化”與“民族化”,把引進先進的理念與中國本土的數學文化相結合,更好地繼承和研究中國數學課堂中的特色與優(yōu)勢.這不禁令人回憶起“淡化形式,注重實質”,源自原西南師范大學校長陳重穆先生與張奠宙先生的一次文字交往.陳先生到一所初中聽課,發(fā)現學生在齊聲背誦“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具有深厚代數學涵養(yǎng)的陳先生認為不妥,他深刻地指出,類似方程定義的這種黑體字不重要,應該淡化.陳先生和宋乃慶教授共同撰寫了“淡化概念,注重實質”一文,文章受到時任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學研究會理事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張孝達先生的支持,作了一些修改,然后投至剛創(chuàng)刊不久的《數學教育學報》.編輯部將稿件交給張奠宙先生審閱,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并給予了贊賞.他聯(lián)想到國外數學教學有“非形式化”(informal)的提法,與陳重穆先生的觀點十分接近,于是建議標題改為“淡化形式,注重實質”.這是中外數學教育思想的一次交融,文章頗具新意.該文于《數學教育學報》1993年第二期發(fā)表[16],引起了學界極大的反響,其后又發(fā)表了“再談‘淡化形式,注重實質’”[17].

1998年,“淡化形式,注重實質”這篇論文作為唯一的數學教育論文榮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獎.可見,張奠宙先生不但敏銳地將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及時地“拿來”,而且與國內的正確理念相結合,一步步地使之本土化.數學教育的進步需要實行拿來主義,也需要洋為中用,與本土實際相結合.這在張奠宙先生的早期研究中已露端倪,在以后的工作中,那就更加自覺了.陳重穆先生的“GX實驗32字訣”,張奠宙先生都倍加推崇,并反復倡導應把“先做后說,師生共作”作為中國教學的經典數學原則加以發(fā)揚和繼承.他多次指出:“‘淡化形式,注重實質’是符合學生數學學習認知特點與規(guī)律的數學教育理念,對中國數學教育改革確是金玉良言,是中國數學學科教育實踐與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1]

張奠宙先生是中國特色數學教育發(fā)展的引領者.作為數學、數學史、數學教育三棲學者,他始終堅持用世界眼光看中國,以國際視野做學問,引領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學教育理論,舉辦“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編寫符合中國實際的數學教育教材;他積極投身到國際數學教育學術圈,引領形成國際數學教育的“中國隊”,帶領中國學者從國際學術會議的參與者到組織者,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他大力倡導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應立足本土特色的國際化,平衡“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引領中國學者在繼承與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樹立民族自信心,推動中國數學教育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當前,正值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之際,中國數學教育更需要立足本土發(fā)展,彰顯中國特色,更需要面向世界大力提升國際化水平.中國數學教育發(fā)展已從全面學習的跟跑階段走向互學互鑒的并跑階段,也正在朝著國際舞臺的中心努力奔跑.這便要求中國學者更加堅定民族自覺、民族自信,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文化,努力推動中國成為國際數學教育發(fā)展的中流砥柱.

[1] 宋乃慶.中國特色數學教育引領者——張奠宙先生[J].中國教育科學,2015(4):40–49,231–232.

[2] 張奠宙.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J].中國教育科學,2014(4):58–77,238.

[3] 駱祖英.向讀者推薦一本難得的好書《二十世紀數學史話》[J].教學與研究,1986(7):43.

[4] 張奠宙.建設中國特色數學教育學的心路歷程[J].中國教育科學,2015(4):2–39,231.

[5] 張奠宙,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I–Ⅲ.

[6] 張奠宙,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I–Ⅱ.

[7] 李業(yè)平.STEM教育研究與發(fā)展:一個快速成長的國際化領域[J].數學教育學報,2019,28(3):42–44.

[8] 張奠宙,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I–Ⅱ.

[9] 宋乃慶,張奠宙.小學數學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I–Ⅲ.

[10] 華東師范大學名師庫——張奠宙[DB/OL].(2021–10–12)[2023–05–01].https://lib.ecnu.edu.cn/msk/zdzw1933w 2018w/list.htm.

[11] 第14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在上海開幕[DB/OL].(2021–07–14)[2023–05–01].http://www.moe.gov.cn/jyb_zzjg/ huodong/202107/t20210714_544575.html.

[12] 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京舉行江澤民出席大會開幕式并頒發(fā)菲爾茨獎[DB/OL].(2002–08–20)[2023–05–01].https://www.cctv.com/news/xwlb/20020820/378.html.

[13] 張奠宙,李忠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數學教育改革——21世紀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4):53–55.

[14] 張奠宙,于波.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7–41.

[15] 楊慧娟,黃燕蘋,宋乃慶.中國基礎教育在改革、繼承與自信中前進——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先生心聲及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11(11):9–11,36.

[16] 陳重穆,宋乃慶.淡化形式,注重實質——兼論《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J].數學教育學報,1993,2(2):4–9.

[17] 宋乃慶,陳重穆.再談“淡化形式,注重實質”[J].數學教育學報,1996,5(2):15–18.

In Memory of Mr. ZHANG Dian-zhou: Lead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CHEN Chao-dong1, SONG Nai-qing2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65, China;2.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Mr. ZHANG Dian-zhou is a pione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hina, propelling the vigorous growth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leading it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e year 2023 commemorates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Mr. ZHANG Dian-zhou’s birth, and this dedicated article is written to honor his legacy. It draws upon his unwavering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his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his widesprea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is tribute inspires the colleagues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o, during China’s distinctive journey towards modernization, strive to promote Chinese mathematics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ocal development to highlight 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to the world. The initiative is committed to raising the global profile of China’s mathematics education by integrating diverse global insights and steadfastly contributing to position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global arena.

ZHANG Dian-zhou; mathematics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ization;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G40–055

A

1004–9894(2023)06–0001–04

陳朝東,宋乃慶.追思張奠宙先生:引領中國特色數學教育走向國際舞臺[J].數學教育學報,2023,32(6):1-4.

2023–10–08

教育部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招標制項目——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2006-28)

陳朝東(1989—),男,四川雅安人,助理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數學教育、數學文化研究.宋乃慶為本文通訊作者.

[責任編校:周學智、陳漢君]

猜你喜歡
數學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我們愛數學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數學教育學報2023年6期

數學教育學報的其它文章
2023年總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