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91歲老人王坤森再次將積攢的7萬余元捐贈給浙江大學,將此前設立的“王坤森助學金”轉為留本基金,從2023年起,每年將用其理財收益資助一名浙江大學學生,金額為4000元。此前,老人已堅持拾荒11年,資助7名學生。
老人資助的方式很“前衛(wèi)”,但老人捐助資金的獲得方式很“古樸”——拾荒。實際上,老人有退休金,但他不用國家給的退休金去資助學生,而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捐資助學。他用辛苦的拾荒勞動,為貧困的學子提供幫助,而這本身就是極具生命力的教育。他用實踐告訴孩子們,任何勞動都可以讓人尊敬。
王坤森于夜晚出門在附近街道拾荒,凌晨三四點回家。老人說白天拾廢品的人多,有人比他更需要。歲月壓彎了他的脊背,卻沒有壓垮他的脊梁。心臟手術遲緩了他的行動,卻沒能阻止他前行的腳步。佝僂的背影下,是一顆推己及人的善良之心。
褪去原醫(yī)科大學老師、退伍軍人等光環(huán),一位年邁的老者拾荒資助學生上學足以讓人心生敬意。
(選自《浙江日報》2022年12月6日)
◆素材解讀
1.愛心善舉。王坤森老人11年堅持拾荒,用拾荒獲得的收入去資助貧困學生。老人的大愛,溫暖、感動了無數(shù)人。一個堂堂的大學教授,能放下架子去撿破爛,實屬難能可貴。一個正需要別人照顧的老人,卻去關愛、幫助別人,委實讓人肅然起敬。
2.精神財富。王坤森老人退休后,本可以頤養(yǎng)天年,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卻情系貧困學生,11年來,通過拾荒的方式籌措資金資助貧困學生。王坤森的善行,不僅為貧困學生撐起了一方愛的晴空,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為我們豎起了一道耀眼的道德標桿,啟迪我們思考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奉獻的人生最美麗、最快樂。
◆適用話題
愛心善舉 精神財富 恪守善良 溫暖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