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普光山來龍寺迎神賽會與祭祀儀式劇

2023-02-17 05:49
戲友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禮縣影戲隴南

師 陽

普光山季代久遠(yuǎn),來龍寺萬古民傳。在甘肅禮縣窯上組村莊最高處,當(dāng)?shù)氐钠展馑拢ìF(xiàn)為來龍寺)有著神奇的色彩。來龍寺是神釋道融合之地,蒼柏直聳,神像生威,寺內(nèi)一進三院,六座大殿。

據(jù)記載,普光寺在宋元時期經(jīng)過一次大地震遭毀滅性破壞,明朝永樂年間當(dāng)?shù)赜种匦薮怂?。多年來,寺廟香火旺盛,城關(guān)鎮(zhèn)、石橋鎮(zhèn)、羅壩鎮(zhèn)三鎮(zhèn)交界的48 個村群眾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都舉行廟會,祈求神靈護佑一方風(fēng)調(diào)雨順。

一、普光山來龍寺廟會的神誕祭祀

“中國傳統(tǒng)的、功能比較齊全的廟會,就目前的資料來看,大致起于隋唐時期,就最初的功能而言,主要是用于娛神。”①晚唐至宋元,甘肅各地寺廟、酬神樂樓并起,但專以唱戲為主要內(nèi)容的祭神報賽習(xí)俗,卻要追考到北宋以后。兩宋時期,宮廷十分重視商業(yè)城市建設(shè),木偶、雜劇、影子等各種技藝全都從農(nóng)村涌入城市,它們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還被原封不動地搬進寺廟。元明以后,甘肅民間廟會活動可謂如火如荼。尤其明代,宮廷不斷敕封歷代功臣名將為神祇,甚至不惜撥付巨資詔令全國大建神廟。因而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數(shù)量還是規(guī)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到了清代,隨著皮影、曲子戲、木偶以及秦腔大戲的形成,甘肅境內(nèi)凡設(shè)有神龕的村落,不論大小,每年都會組織各種名目的唱戲酬神活動,并且還形成了相當(dāng)完整的一套祭神報賽規(guī)制。

賈胡窯村普光山來龍寺的迎神賽會是禮縣當(dāng)?shù)氐呐f俗,每逢農(nóng)歷四月初六把神像抬出廟來游行,并舉行祭會,演出影戲娛神,以求神靈消災(zāi)賜福、護佑一方。

來龍寺迎神賽會有著固定的時間與嚴(yán)格的儀式。據(jù)賈胡窯村慣例,每次廟會一般持續(xù)4 天。大致流程為:第一天舉行安神儀式,也叫請神儀式,第三天為正會,第四天舉行送神儀式。廟會期間,隴南影子腔都在廟內(nèi)演出。下面,將主要儀式程序整理記述如下:

第一天請神,當(dāng)?shù)厝朔Q“接爺”。早上8點,廟會會首率領(lǐng)眾村民先后到云霧山和臥牛坪請八海龍山、黑池龍王和菩薩三位神祇。請神儀式較為簡單,眾人先給眾神靈敬香叩拜,然后由一人用紅布把神像頭部遮蓋起來,由眾人抬至轎中,轎夫們便抬著神轎一路搖晃著向山下跑去。

在山下,鄉(xiāng)民們把三頂神轎分別安放在兩輛車上,先是用樹葉給神轎撣塵,再用紅被面蓋在神轎上,點香且持香不滅。除迎神的兩輛車上四角插旗,其余車輛均插兩面旗。中午11 點35 分,鄉(xiāng)民放鞭炮,請神隊伍出發(fā),敲鑼人走在隊伍最前方引路,其余車輛緊隨其后,迎神的車夾在車隊中間。

請神隊伍路經(jīng)許多村莊,每到一村當(dāng)?shù)卮鍛舳紩Q放炮竹、擺放供品“接爺”。

下午15 點30 分,請神隊伍來到目的地窯上村,即來龍寺所在地。鑼鼓喧天,彩旗飛揚,浩浩湯湯的請神隊伍一路向山上疾走而來,六個轎夫在山路上瘋狂地顛著神轎,興奮地呼喊著直奔會場。

鄉(xiāng)民“接爺”

下午16 點,來龍寺舉行“安神”儀式。鑼鼓和鐃鈸齊鳴,眾村民列隊把三位神祇迎進廟內(nèi),由一位長者依次安置神祇的次位,并給他們一一整理衣冠,然后眾人齊跪廟前焚香叩拜。儀式結(jié)束后,云順班便在大殿正對面的戲臺開演第一場影戲《五福堂》。

第二天籌備正會用的供品。這一天云順班演出兩場影子腔,午場《孫臏學(xué)藝》和晚場《界牌關(guān)》,中院則有道士做多場道場。

第三天正會。這一天是整個迎神賽社的高潮,四鄰八村的鄉(xiāng)民都來趕廟會。這一天的儀式規(guī)程也較前兩日復(fù)雜一些。首先,在雞鳴前給廟里的每個神祇獻飯。獻飯的材料主要是豆腐、菠菜、辣椒和粉條,當(dāng)?shù)赜幸徽f法是“神三鬼四”,即給神獻三碗,亡魂獻四碗。來龍寺前后共六座大殿,每個殿需三份獻飯,加上天壇、灶王與廟門旁的土地廟和天地,共27 份獻飯。獻飯的人員共9 人,分別是獻飯1 人、茶酒1 人、鑼1 人、嗩吶1人、鐃鈸1 人、祭祀者4 人。凌晨4 時8 分,云順班演出敬神戲《八仙上壽》。演出一結(jié)束,獻飯儀式就開始了,順序是從后院往前院依次祭獻。每來至一個大殿,嗩吶、鑼、鐃鈸便一起吹打起來,獻飯者便開始上香、敬茶酒、獻飯、遞筷、叩首,在整個儀式過程中禁止喧嘩。凌晨5 點25 分,天色未明,莊嚴(yán)而神秘的獻飯儀式在一陣響亮的鞭炮聲中結(jié)束。

正會這一天,云順班早中晚連演三場影戲,四面八方的村民蜂擁而至,善男信女們云集一處,大有普天同慶的氣氛。

第四天送神。早上9 點,云順班演出神戲《趙顏求壽》后,送神儀式便開始了。首先是村民們把大殿中掛的神像一一用黃布包裹起來,然后由會首率領(lǐng)眾村民手持長香跪在大殿前,擲茭請示神靈,得到“圣茭”便是神靈的賜示,緊接著在院子里鋪上紅布,依次把神轎從廟里抬至紅布之上并綁上轎桿、系上紅綢,這期間嗩吶聲響徹云霄,鑼聲、鐃鈸聲震耳欲聾,隨著一陣清脆的鞭炮聲,送神隊伍便起轎了。沿著村莊小道,送神隊伍一路來到窯上村口,當(dāng)?shù)卮迕竦群蛟诖藬[著供品,焚香送神。祭拜完畢,村民們便把神轎分放在車上,隨著車輛慢慢向前行駛,神轎也漸行漸遠(yuǎn)。晚上20 點,云順班演出最后一出神戲《七熊盜寶》。

神秘與古樸的賈胡窯村迎神賽會文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散發(fā)著濃郁的古樸氣息和獨特魅力,已逐漸成為當(dāng)?shù)匕傩找环N精神的依靠和情感的回歸。它源于歷代勤勞樸實的人民對它的呵護及其歷史文脈的傳承,源于景觀、人文、歷史巧妙的融合,源于更加動態(tài)、開放、廣闊的發(fā)展,它承載著太多重要的文化信息,為生長于斯的民眾帶來了心靈寄托。

二、祭祀儀式劇:隴南影子腔

民間戲曲的演出,俗稱“唱神戲”。廣大民眾之所以奉戲為“神戲”,原因在于“神”這個字眼,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似乎都有一種超常的威懾力。人們普遍把自己的生死安危與神的喜怒無常系結(jié)在一起,希望“神”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于是,戲曲成為取悅神靈的最佳供品,戲與“神”便成了長久伴侶。雖然娛神這樣的演劇隨著時間推移,娛神或宗教功能不斷弱化,但其中隱含的儀式性依然非常明顯。在今天一些偏僻地區(qū),仍然可以看到那些被稱之為“戲劇活化石”的儀式性演劇。

影戲《八仙上壽》

那么,究竟何為祭祀儀式劇?在解釋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戲劇種類的劃分。

由于我國地域廣袤,民族眾多,因而形成了各種獨具特色的地方語言和民族語言,以及各種民間歌舞,而這諸多因素又造成了民族戲劇和地方戲曲的豐富多樣。但是,如何劃分如此數(shù)量龐大、形態(tài)多樣的戲劇種類?麻國鈞在《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分類與戲曲層次新論》一文中對傳統(tǒng)戲劇做了重新分類:一是戲曲,二是祭祀儀式?。窟B戲、儺戲、賽社戲),三是民族民間歌舞戲,四是傀儡戲。

麻國鈞的這種分類是科學(xué)合理的,它便于更加明確有條理地研究不同的戲劇形態(tài)。因此,筆者決定沿用這種分類法來介紹甘肅祭祀儀式劇。那么,何為祭祀儀式?。亢喲灾?,就是在節(jié)慶、廟會期間配合祭祀禮義演出的戲劇,其性質(zhì)會因演出時間、空間而有所異趣,卻同樣成為儀式中的部分構(gòu)成??梢姡漓雰x式劇與節(jié)慶、廟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普光山來龍寺廟會上演出的祭祀儀式劇是隴南影子腔,又稱“隴南燈調(diào)”,是甘肅省古老的戲劇形態(tài)、甘肅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形成年代無考,從搜集到的傳統(tǒng)劇目有清初抄本的事實可判定,隴南燈調(diào)在清初已在西和、禮縣一帶流行,音樂取材于當(dāng)?shù)氐拿窀韬驼f唱,行腔和咬字都運用當(dāng)?shù)胤窖酝琳Z,因主要在農(nóng)村活動,很少進城演出,故有“影子不映城”之說。

(一)影戲劇目選擇

自古以來“戲臺與廟宇共生,戲曲與祭神同舞”,戲曲等文化活動是廟會上既娛神又娛人的重要內(nèi)容。普光山來龍寺廟會演劇只有隴南影子腔一種,演出場地在來龍寺前院大殿正對的戲樓上,其演出類型一般有祈福戲、還愿戲、廟會戲、娛樂戲等。

隴南影子腔的演出活動,主要以祭神酬神為主要宗旨。在這里,廟會仍是戲曲展演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舞臺,演出空間多選在廟宇附近。雖然演出時很少有人觀看,但演員都會一絲不茍地完成每個細(xì)節(jié),劇目則多為神仙道化劇。

在此次調(diào)研中,我們調(diào)研組觀看并拍攝了一批明代、清代、民國年間的隴南影子腔手抄本,如《沙陀國》《萬壽圖》《慈云庵》《蘇護送女》《鐵獸圖》《下南唐》《五福堂》等經(jīng)典皮影劇目。

(二)影戲劇目特點

廟會演劇和迎神祭神儀式不可分割,正因如此廟會演劇形成了迥異于世俗戲劇的演出特點。演出時自始至終充滿祭祀儀式色彩,整個演出結(jié)構(gòu)也靈活自如,使得廟會演劇自成一家。

其一,具有宗教祭祀性。廟會演劇的宗教祭祀性特點在民間迎神賽社儀式戲劇里表現(xiàn)最為明顯,祭祀儀式劇因為某種宗教目的而產(chǎn)生,宗教儀式過程框定了演劇內(nèi)容及形式,演劇本身也帶有濃重的祭祀色彩。

迎神賽會本身是一種宗教活動,人們把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其中,整個活動都是為驅(qū)兇納吉的宗教目的而服務(wù)的。由于人們對神過分崇迷,在他們心目中,不管是哪路神祇都具有人的品格,也會喜怒哀樂,像人一樣過生日,因而每逢神誕,民眾就會趕往神廟祈求祭祀,并送上錢財物品進行供奉和酬報,最主要的還是送戲,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普光山來龍寺廟會都會演出隴南影子腔。

其二,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一直在傳遞以真善美、忠孝節(jié)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在隴南影子腔劇本中,孝悌美德是常常出現(xiàn)的題材。如在影本《鸞亭山祭祖》中,興隆國慶王的三公主妙善,屢次遭父絞殺,但在慶王患病急需親人手眼救治時,妙善不計前嫌舍手眼治瘡慶王。最終慶王悔悟,佛祖封妙善為救難觀音菩薩。故事通過孝女的遭遇博得觀眾的同情,從而樹立了一個高尚的道德人格。

整理神轎

魏力群指出:“自古以來,任何戲曲的戲文都是以傳播倫理道德為目的,而民間大眾的許多傳統(tǒng)觀念,也大多來自戲文,正所謂‘民不知書,獨好觀劇’(清·王宏)。”②影戲是一種民間藝術(shù),其觀眾多是普通民眾。雖然影戲劇作家在創(chuàng)作影戲時,會寫入一些文雅的詞句,但考慮到受眾的文化程度,便力求在通俗易懂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化引導(dǎo),這便常常造成影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臉譜化,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形象設(shè)置,這使觀眾能更快更容易地通過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來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道德觀念。

其三,具有實用性。廟會演劇具有實用性,或因春祈秋報,或因求子、求學(xué)、求福、求財?shù)?。為了突出這種功利目的,演員在演出中的行為非常靈活自如,而這些行為在城市商演中是絕不允許的。如在四月初八,隴南影子腔演員就在原劇目內(nèi)容中加入了來龍寺捐款者的名單。像這些在演出活動中出現(xiàn)的“紕漏”還有很多,但觀眾們對此毫不在意,因為在他們眼里,這些演員不只是在演出,他們是代表神祇送吉祥、驅(qū)邪祟。

(三)影戲民俗與禁忌

“三尺紗包羅天地,一盞燈照亮人間?!彪]南影子腔古老、渾厚、質(zhì)樸,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文化、宗教文化、戲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

中國的民間活動、文化節(jié)日往往與民間信仰相互融合。普光山來龍寺的迎神賽會就無不滲透著民間信仰活動。每年四月初八都要舉辦廟會,影戲演出無疑對禮縣民間信仰起到了強化作用。

歲時節(jié)令伴隨戲曲,戲曲點燃節(jié)日?!皬R會中的戲曲演出并非單獨的藝術(shù)存在,而是與一定的經(jīng)濟、文化、信仰和時政等社會因素具體聯(lián)系在一起的。”③因此,神戲演出有很多嚴(yán)格固定的規(guī)制,比如說演出時間、數(shù)量、戲價和演出時的禁忌等。

下面筆者將列舉一些隴南影子腔中的傳統(tǒng)民俗與禁忌。

1.供奉戲神“莊王爺”的風(fēng)俗

中國是個多神教的國家,宋代以來,受佛教、道教造神意識的影響,行業(yè)之神也應(yīng)運而生。中國的戲劇藝人,隨著技藝的精進,隊伍的壯大,行業(yè)意識也不斷得到加強,自然而然就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尊奉的戲神。戲神是一個特殊的神祇,加上各地民間戲曲名目繁雜,所供奉戲神也就各有不同。如昆山腔供奉的是唐明皇,廣東的粵劇班供奉的是華光大帝,秦腔班大都供奉的是莊王爺,但不同戲班又有不同說法,有的說是楚莊王,有的說是唐玄宗,還有的說是唐五代的唐莊宗,等等。

禮縣的皮影戲箱里,也敬奉著一位戲神,就是“莊王爺”,當(dāng)?shù)厝苏f是楚莊王。為了以示對“莊王爺”的恭敬,在禮縣楚山村廟會中,不能演出影戲《伍員逃國》,因為該劇講述的是:楚平王無道,父納子妻,伍奢諍諫,反被下獄,又恐奢子伍尚、伍員為患,命奢下書棠邑,召二子進京同戮。因楚平王是楚莊王之孫,故此劇目在該地禁演。

2.懸掛皮影的位置講究

禮縣人把影戲表演中的所有物件都稱為神物,所以皮影的懸掛位置也是有講究的。在隴南影子腔的班社里,皮影的懸掛位置一般是“抱燈人”(即“戲母子”)左邊文官,右邊武將,中間帝王,神靈跟在人后,武將下方掛動物、道具、無頭影。所謂“左文右武”,這和《老子》中“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的說法是一致的。需說明的是,無頭影(沒有安裝頭部的皮影)是不能放在亮子上的,一般放在所有皮影的下面。環(huán)縣的道情皮影戲在懸掛人物時不能面對面,說是為了避免相互“爭吵”,這一點禮縣影戲班雖未提及,但筆者猜測應(yīng)該也是有這個習(xí)俗的。

3.影箱習(xí)俗

據(jù)當(dāng)?shù)厝苏f,在民國之前戲箱、道具都是由私人保管的,之后便轉(zhuǎn)由寺廟保管。隴南影子腔的戲箱好似九宮格,生旦凈丑、神佛精怪、砌末道具等分放在每個格子中,嚴(yán)禁人們足踏或坐在戲箱上,以免招來禍患。

4.影戲演出的習(xí)俗

除了上述的影戲種類外,禮縣皮影戲還有三類演出:臥箱戲、春臺會、驅(qū)疫戲。

臥箱戲,即封箱戲,據(jù)說民末之后再無演出。影戲班社辛苦奔波了一年,在年末休息前演出的最后一場戲,具體演出形式及劇目已無人知曉,只知道要演出一整晚,結(jié)束后便收納好所有影戲物件,封箱休息。

春臺會,一般在正月初二、三演出。據(jù)當(dāng)?shù)厝苏f,在會期的最后一日演出時,影戲班要將影人姜子牙提前插在神仙斗中供奉,待到其上場時,“抱燈人”便把他從斗中取出完成封神儀式,演出隨即結(jié)束。

驅(qū)疫戲,顧名思義就是驅(qū)逐病蟲災(zāi)害的戲。每遇村鎮(zhèn)發(fā)生瘟疫饑荒時,鄉(xiāng)民們都要請皮影戲班演出影戲《柴胡草》。因柴胡有祛邪舉陽之功效,故用此劇來驅(qū)邪逐疫,祈求人畜平安。

隴南影子腔的演出中還有一些民俗和禁忌,如影戲班社里不要女性成員;開戲前,所有樂器不能響動,大鑼敲擊三次后,其他樂器方可響動,否則演出不順;演出時要求“三口齊”,即拉四弦的發(fā)音口、“抱燈人”的口、皮影的頭要在一條線上,只有如此“抱燈人”才會演唱得更輕松,影戲也就更好聽。

總之,豐富多彩的民間活動、信仰習(xí)俗為影戲的演出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從而使其得以傳承千余年而不衰。而影戲的演出反過來又豐富了民俗活動的內(nèi)容,為其增添聲色。

注釋:

①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0 頁。

②魏力群《中國皮影藝術(shù)史》,文物出版社2007 年版。

③高有鵬《中國廟會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年版,第144 頁。

猜你喜歡
禮縣影戲隴南
清末民初影戲于茶業(yè)之振興與漠視
隴南茴香籽中揮發(fā)油化學(xué)成分的測定
力助“禮縣蘋果”進京推廣
馳援
青青之島 悠悠隴南
宋金影戲圖像釋讀與研究——兼論早期影偶的形制及其與木偶戲的關(guān)系
湖湘吳氏響塘紙影戲藝術(shù)語言探析
《禮縣人大志》出版發(fā)行
隴南記憶
圓夢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