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飛
(中藍長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消防安全與疏散有關的問題是施工人員在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建筑空間設計、功能組織設計、交通聯系設計等都是當前設計者關注的重點,但是對于消防疏散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由于城市的發(fā)展和生產,其中大型綜合建筑、大型空間建筑、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十分集中。由于過去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所制定的建筑消防設計標準已不能滿足新的要求,因此,根據建筑的火災特點,制定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設計是建筑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高層建筑功能復雜,設備復雜,容易發(fā)生火災,疏散難度大,消防工作要做到早發(fā)現。目前我國有關規(guī)范對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有諸多規(guī)定,但由于不能衡量其投入與實際安全度的比率,導致消防投資過高。
受土地資源的限制,建筑的密集度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復雜,這樣的趨勢是無法避免的,這樣的建筑群也是符合現代化的進程的[1]。目前,我國處于城市化發(fā)展的高峰期,城市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緊張,這就成為城市發(fā)展的瓶頸。隨著大規(guī)模建筑的迅速發(fā)展,其功能越來越集中,對其安全疏散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際上,關于建筑疏散設計的討論和研究浪潮,對國內的建筑設計機構和其他機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國消防科學工作者也在進行疏散設計的研究。一旦發(fā)生火災,將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害。
在建筑設計中,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常常會加高建筑樓層,并盡量減少建筑物間的間距。建筑物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的同時,也為火災事故的安全埋下了隱患。因為大樓的結構比較復雜,一旦發(fā)生火災,人員無法及時疏散,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建筑設計中,消防的疏散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在高層建筑的室內設計中,沒有對消防警報系統(tǒng)和設備進行充分的考慮,更沒有為高層建筑的內部構造增加警報。外圍報警設備的缺乏不僅發(fā)揮不了火災報警,也會讓建筑在火災中受到重大的損壞[2]。
施工單位為了盡快完成工程,往往忽視建筑的規(guī)范性,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對建筑的防火設計進行任意修改。
建筑物的布局形式是火災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很好地規(guī)劃,盲目地追求新奇,將會嚴重影響建筑的防火安全。造成建筑布局不合理的原因有:設計者對建筑的結構形式要求沒有進行透徹的了解,采取以經驗為主的設計思想。過分強調建筑的外觀和顏色,沒有嚴格遵守防火設計的基本要求,使得建筑的美觀性大于實用性,嚴重時會給建筑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影響。由于建筑布局不當,造成火災應急反應時間過長等問題或發(fā)生火災事故。
設計師只注重室內裝飾的美感,忽視了對建筑材料的科學利用。在建筑裝飾中大量使用易燃物品,由于供電線路的短路,容易發(fā)生火災,因此,物料燃燒造成的火災破壞性極大。
在高層建筑的內部構造設計中,沒有明確對應的防火分區(qū),隨意劃分防火分區(qū),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發(fā)生火災后,沿縱向、橫向連續(xù)擴展,造成災情區(qū)域擴展。
在火災應急疏散的設計要素中,疏散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必須以最短的時間把握疏散的基本準則。由于疏散的不合理,導致疏散時間的延長,導致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急劇下降。
3.1.1 大型建筑物的火災危險性分析
由于大型建筑物的綜合化、龐大的體積,在發(fā)生火災時會產生下列危險:(1)造成巨大的財產和經濟損失;(2)大規(guī)模的群體死亡;(3)嚴重的社會后果。
3.1.2 安全疏散設計中的主要影響因素
根據有效的安全撤離時間和所需要的安全撤離時間,對疏散設計方案的安全性進行定量評價。當需要使用的安全撤離時間少于有效的安全撤離時間時,該方法就是安全的,否則就比較危險。而影響人員撤離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的特性、火災特征、人員特征等因素。
3.2.1 逃生通道與安全防護層的設計
疏散通道的設計是消防安全和疏散工作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應盡量做到簡單易行。另外,在消防疏散的時候,窗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一般來說,窗戶是不能進入消防通道的,但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將窗戶改成小窗戶,這樣才能保證安全。為確保消防安全,提高民眾的防災能力,除了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方面的知識教育要從小就被重視,定期檢查,讓大家提高防災意識。
3.2.2 消防分區(qū)的合理規(guī)劃與設計
防火分區(qū)的設計也是消防疏散的一個重要步驟,當火災發(fā)生時,著火限制在這個區(qū)域內,將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是為了防止火勢的擴散。在火災發(fā)生時,救火人員的救援工作和疏散人員的疏散都依賴于防火區(qū)的分區(qū),從而可以減少火災的發(fā)生,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但防火區(qū)的實用性還是受到了限制,比如普通建筑,商業(yè)建筑的結構比較復雜,防火區(qū)的劃分就比較困難,所以商業(yè)樓的防火區(qū)的設計,可以從商業(yè)建筑的大面積設計入手,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
3.2.3 安全出口的科學設計
在疏散通道設計中,逃生門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在發(fā)生火災時,一個好的逃生通道可以幫助人們迅速地脫離危險,并迅速地撤離。所以逃生門的設計對于人員的疏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建筑的不斷發(fā)展,建筑的結構越來越復雜,樓梯的設計也越來越復雜,樓梯的設計都是根據實際的復雜程度來設計的,逃生門必須要清楚地標注在樓梯上,這樣才能在緊急情況下向火災中的人發(fā)出警報,并將疏散通道作為疏散路線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以作為安全出口的選擇和設計參考。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每一層的消防通道必須至少有2 個。在安全通道的寬度設計上,為了保證人員的疏散需要,在安全通道的寬度上留出適當的空隙,以防止由于通道狹窄造成的人員傷亡。在建筑各樓層間的防火門和過道寬度的設計中,應根據人員數量的計算來合理地確定走廊的凈寬。疏散樓梯間與大樓防煙樓梯間的前室門間距不得少于5 米。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的設計,必須經過計算,并以2 個以上為宜。
火災發(fā)生時,人身安全總是第一要務。在這種情況下,盡可能地保證財產的安全,可以將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在建筑消防疏散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高溫、煙氣等對人體的傷害,煙氣和有害氣體的疏散方法是否有效、安全、疏散通道的設置是否合理等。對某些易燃、易爆的物品要進行高隔離,以防止因火災引起的二次事故。
4.1.1 安全隱患的排除與控制
建筑防火設計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只有正確理解居民的消費行為,才能對其進行正確的評估,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在人員疏散時應充分考慮到火災發(fā)生時的困難,并在人員密集、位置顯眼的地方設置疏散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劃出多條逃生通道。
4.1.2 將火災危險降到最低限度的保護標準
建筑消防人員撤離的設計要求,運用反向思考法,運用分析、仿真等方法,確定火災時高溫、煙氣、毒氣等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在疏散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從根源上加強防范,以期在設計階段提高建筑物的抗災能力,減少火災的傷害和損失。
在民用建筑的設計中,疏散是最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在火災發(fā)生后,有效地進行疏散,是減少火災事故發(fā)生的主要方法。安全疏散是建筑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這一工作非常重要。在民用建筑中,疏散樓梯間、疏散寬度、疏散距離是安全疏散的三大要素。而在這三大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撤離的距離。在實際的設計中,不僅要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設計,而且要根據民用建筑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間距。在兩個安全通道的盡頭和一個口袋通道的位置上,工作人員要嚴格區(qū)別。具體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
4.2.1 嚴格控制室內至房門的間距
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民用建筑的有關間距,掌握好室內與房門的間距,特別是在設計時要根據現場情況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有必要安裝自動噴淋裝置的,適當提高25%??傊淳唧w的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距離。
4.2.2 大空間疏散距離的確定
在大空間中,疏散距離的合理設計是確保人員安全撤離的重要因素。為了確保這些空間的內部空間與房門之間的距離不能少于30 米。在通道中T 型空間的間距,可以認真地考慮到安全門的實際位置。
地下室的消防通道可以用作緊急逃生通道,每一防火區(qū)的緊急逃生窗不得少于兩個,當兩個防火區(qū)的面積加起來不到1.4 倍,并且在防火墻上方有防火窗連接時,可以單獨設置一個緊急逃生通道。
在設計高層建筑時,必須在“雙向撤離”的基礎上設置至少2 個安全出口。另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對疏散人群的影響也很大。安全撤離是指當發(fā)生火災時,大樓中的人員能夠及時撤離到沒有危險區(qū)域的緊急撤離。當人們按照撤離路徑進入“安全通道”時,他們應該可以到達安全的地方。在建筑消防設計中,凡是通向室外或密閉、防煙樓梯間等“安全地帶”的門,均被視為“安全出口”。進入“安全出口”之后,就可以進行安全撤離了?!督ㄖO計防火規(guī)范》指出:樓梯間一層應設有直通出口,樓層不大于4 層時,可在樓梯間15 米以內設出口。
樓梯間沒有密閉,而樓梯間一樓沒有直接的外部安全疏散通道,這是一種十分危險和不適宜的行為。雖然一樓從樓梯到出口的間隔不到15 米,但是這個疏散距離是在一樓的一個商業(yè)大廳里。一般情況下,從二樓到四樓都要經過一樓,如果一樓著火,二樓、三樓、四樓的人都會因為煙霧而窒息。樓梯口是封閉的,有了出口,就更安全。
室內和室外的樓梯是垂直疏散的主要場所,它是建筑內部的主要的垂直交通空間,也是人們安全撤離的重要途徑。對消防樓梯的消防設計有以下幾點:(1)消防通道的設置必須符合消防安全疏散的要求,并盡可能地避免在消防通道中形成口袋狀通道。(2)為了方便雙向撤離,樓梯間應設置在標準層或防火區(qū)域的兩端。(3)在地下室的樓梯間,應設置防火隔離,樓梯間不得與地面上部共用。(4)在疏散通道中不得設置臺階、門檻等突出物。(5)走廊和隔板應該砌到橫梁和板的底部,并將所有的縫隙都填滿。(6)各建筑物的撤離間隔應依各建筑物的撤離許可時間而定。
室內裝飾的防火設計是建筑防火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一些酒店、餐廳等商業(yè)場所的裝飾設計中,為了提升裝飾效果,設計師通常會在走道、門廳、樓梯間等地方鋪設地毯,而這些地方是發(fā)生火災時人們的主要逃生通道,因此對裝飾材料的要求也很高。走道中墻面、地面以及頂棚等部位的裝修,要與《防火規(guī)范》的相關設計要求相一致[3]。有些建筑在關鍵位置鋪設普通地毯,在地面噴涂阻燃劑,增加其阻燃性,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遠遠無法達到B1 級裝飾材料的防火要求。因此,在疏散走道、門廳、疏散樓梯間等都要使用防火纖維等防火材料制作的防火地毯,這些都是經過國家防火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檢驗合格的,這樣可以避免發(fā)生火災時出現的地毯著火,進而影響疏散效果。
自動噴水系統(tǒng)是指當火災發(fā)生時,噴嘴作用于消防中心,將著火區(qū)的位置顯示出來。在啟動消防泵之前,必須滿足消防系統(tǒng)水壓的需求,增壓水泵的出水量必須與一個自動噴水系統(tǒng)的噴嘴相容,并在屋頂上安裝增壓泵,以最小負荷起動,使其起動速度能夠滿足火災的需求。另外,將自動消防系統(tǒng)和消防栓供水系統(tǒng)的增壓水泵的排水量統(tǒng)一設定為5L/S,這將極大地提高兩個系統(tǒng)共用一臺增壓設備的可能性。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4-5]
綜上所述,消防疏散設計在建筑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視,否則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相關人員要多總結,不斷完善消防疏散的設計思路,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