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極端天氣現(xiàn)象越來越“平?!?。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災害,也已不再罕見。我們要有從我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的意識,共同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將天災的破壞力降至更低。
今年夏天一場罕見的洪澇災害,襲擊了京津冀所在的華北地區(qū),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chǎn)損失,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關注。洪水來得快去得快,目前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人們痛定思痛,在收拾爛攤子的同時也在冷靜地反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8 月17 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會議指出,華北、東北部分山區(qū)土壤含水量已經(jīng)飽和,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要慎終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
不可懈怠,不能放松。突如其來的大洪水,沖擊了我們各行各業(yè)、各個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無須陶醉于勝過別人的火災救助,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得更好,始終是第一要務。
不可懈怠,不能放松。突如其來的大洪水,沖擊了我們各行各業(yè)、各個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無須陶醉于勝過別人的火災救助,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得更好,始終是第一要務。
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土面積廣闊,南澇北旱,東澇西旱,災害年年有,憂患始終不離。天災不可怕,難防的是旱澇翻轉,本該旱的急澇,本該澇的久旱。水庫清底準備蓄洪,孰料大雨改地方了。
人須知敬畏。在自然面前,在天地面前,在山河面前,人是何等的渺小。知其小而謀其大。京津冀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政治經(jīng)濟地位敏感,在發(fā)展與建設的過程中更應深究自然規(guī)律,重視防災抗災,預留更大的緩沖空間。
石油石化行業(yè),作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行業(yè),承擔著國家能源供給、能源安全的重要責任,防大災、抗大災的意識同樣須臾不可懈怠。洪水淹沒了和平生活,淹沒了生產(chǎn)設施。災后重建,更需亡羊補牢。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極端天氣現(xiàn)象越來越“平?!?。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災害,也已不再罕見。地球變暖由大概率事件,變成了迫在眉睫的現(xiàn)實。原來準備的萬無一失,如今竟成了破洞百出、不堪一擊。
地球在懲罰人類,我們必須正視現(xiàn)實,直面劇變。今年8 月15 日,我們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tài)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大計”,“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
生態(tài)問題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經(jīng)歷了今年“七下八上”的洪災,想必每個親歷者都有同感。從我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將天災的破壞力降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