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玉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道家學派的開山之作,也是中國古典思想的經典之一。全篇共81個章節(jié),五千余字?!兜赖陆洝分幸浴盁o”引申的相關概念具有抽象且深刻的內涵,是道家哲學的核心思想。書中,“無為”“無欲”“無知”“無私”“無名”等“無”類詞反復出現,豐富而多角度地展示了“無”觀念的內涵和表現。在某種程度上,“無”觀念是老子整個思想的核心,也是《道德經》用以闡釋“道”與“德”的基本概念?!兜赖陆洝吩趯W習、論道、為人、處事等各個方面的論述都融匯了“無”的觀念,而語文這門課程也是增智廣才、立德樹人的重要學科,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因此,通過闡發(fā)《道德經》中的“無”的觀念,能夠有效指引語文教學繞開壁壘、回歸本真、探索旨趣。
道家一向強調“自然無為”?!兜赖陆洝返诙曼c明:“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崩献又赋?圣人借助無為的思想待人處事,借助不言的方法實踐教化人民。第六十三章中也寫道:“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這句話的含義就是:人們要保持無為的觀念,從而有所作為;憑借不生事端的方式去解決事情;把沒有滋味也當成是一種滋味。因此,所謂的“無為”并不是指無所事事、不加作為,而是指不違背自然之道、不實行功利之事、不強迫和壓制地追求質樸和本真,以達到“有為”的狀態(tài)。把“無為”的思想應用在如今繁難的語文教學當中,關鍵要抓住一個“減”字。
從宏觀上看,國家積極倡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內外減負。實際上,此前減負的口號也早已喊了多年。所謂的“負”是指那些違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超出應當的學習范疇、過于壓迫學生的負擔,比如大量累積的作業(yè)、超額的課外培訓等。其實,這就是老子所要摒棄之物,減負也正是語文教育教學對“自然無為”在一定范圍內的追求。而從微觀上看,現行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超標”現象:教師慣于干涉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過程,制約學生的自我意識。由于不停地施加語文學習的干預性,不能合理放手,致使學生不堪龐雜的知識重負,被固定的學習流程束縛,“在教師的‘有為’中失去了參與學習的主動性,陷入了無所作為的困境。”(顏程龍:《老莊哲學對語文教育的啟示》,《語文建設》,2018年第30期)因此,過于“有為”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必須要做減法,才能實現加倍的效果。語文教師應當積極響應減負的政策,教給學生特定年齡階段內合理的知識量,同時還要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防止事無巨細、百無遺漏的嚴控式教學。不過,這里的“減法”也須有個“度”的問題?!盁o為”并非意味著“不教”,而是要在“無為”與“有為”、“教”與“不教”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對學生最好的教是一種“無為而教”,對課堂最好的掌控是一種“無為”的掌控,即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學習支架之下探索,又能發(fā)揮主動性、有所創(chuàng)造。
在老子的“無”觀念中, “無用”和“有用”存在相對性的哲學思辨色彩。“無用”并不指毫無價值,而特指一種“無用之用”。《道德經》第十一章中提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闭\如老子所言,正是有了車中、器具中以及門窗墻壁中空的地方,才有車子、器件以及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也在發(fā)揮它的作用。就像美丑、善惡相對存在,“有”和“無”之間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輕視“無用之用”就是在忽略事物可以發(fā)揮的最大化價值。語文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從看似無用的事物中尋求有用處、轉化意義,是一種教學的回旋韌性。
語文教師要擅于從“無用”的“小處”找到語文教學的價值,并將其放大為新穎的課堂亮點。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睂嶋H上,無論是教材本身還是其他渠道,總是存在諸多容易被教師忽略的語文課程資源。借助這些細節(jié)進行教學設計,以小見大,就能實現無用之用。比如,對課本中的插圖進行創(chuàng)新解讀,對課文的句段內容進行延伸性設計,等等。同樣,面對不同的學生,語文教師應有同樣的一股可變的韌性,尤其對于后進生,教師不應當一味貶低他們身上看似無用的特質,而要設法利用這種特質,尋求其中的教學價值。比如,語文歸根結底是一門語言課程,訓練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目標。然而,在真正的課堂上,當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時,總會有一些學生迅速并反復舉手,一些學生猶猶豫豫地延遲舉手,還有一些學生從來不舉手。語文課堂是充滿韌性的,迅速舉手的學生能夠給課堂提供更加豐富的解答,延遲舉手的學生或許回答得更加縝密,而那些不回答的學生也可能是知者未必欲言。當他們語出驚人時,教師要擅于發(fā)揮自身的機智,利用那些看似與正確答案偏離、與教學設計不符的“無用”解答,積極展開相關課程開發(fā)。教師對每一個學生不同特質的尊重,都會贏得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專注,進而轉化為語文教學的價值。
“守中抱一”的思想源于老子的《道德經》,“中”和“一”字體現了萬物的匯聚、永恒以及虛靜。它們意味著從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抽象出最本真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在老子看來,非“道”不可。換言之,“守中抱一”追求的是排除外界冗雜,向內自省、務本求真,具有鮮明的聚合性和內發(fā)性,是“無”觀念的典型特征之一?!兜赖陆洝返谖逭聦懙?“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边@句話指明繁多反而使人更加困惑,不如保持虛靜。第四十七章也提及“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老子認為一個人向外奔走得越遠,他所懂得的東西就越少。這似乎與通俗意義上的認識有所不同。實際上,老子并不是反對向外求學,而是強調思考、內省與體悟的重要性。這一點在語文教學中尤其可貴。
語文教學歷經多次變革和豐富的研究,雖然有了很多新的成果和樣式,但始終缺了最本真的東西。進一步講,現行語文教學不僅多而繁雜,且總是太“散”,因此,當下的課程與教學變革不僅要做減法,“減”完以后還要“聚”。首先,“課程與教學的設置要做到‘虛靜’,建立‘當其無’的中空式課程?!?吳亮奎:《老子生命哲學及其對課程與教學變革的啟示》,《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9年第1期)而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厚重的人文性,教師更要能夠沉淀于思考、保持寧靜,善于在繁雜的課程資源中體悟、回歸語文學科的本原,并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其次,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虛靜”。即要求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教知識、教方法、教價值觀,更應該是學生主體接收信號后,通過自我體悟將所學內化于心,以自己易于理解、感觸頗深的方式加工,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上最終完善認知、塑造人格,以內隱和外顯的形式展現自我。因此,語文課程應當是生命課程,是體驗式教學。語文教學做到 “守中抱一”,教師需要有“悟道”和“修行”的教育大智慧,從而引導學生求學的內發(fā)性精神。
在某種意義上,老子的“無”觀念中有“空”“靜”“虛”的內涵,因而與此相反含義的“滿”和“過”等概念,并不為老莊哲學所提倡。實際上,儒家學派也認為“過猶不及”,我國春秋戰(zhàn)國的《中庸》更是大篇幅闡釋了“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的思想?!兜赖陆洝返诰耪轮袑懙?“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边@句話的核心意思在于告誡人們應當追求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道”,即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就會留下禍根。當一樣事情順利完滿之時,就應當學會退讓與收斂。《道德經》第六十章也寫道:“治大國若烹小鮮。”任繼愈先生解釋其為:“治理大國,要像煎小魚那樣(不要常常攪動它)?!?任繼愈:《老子新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9頁)此處適當攪動小魚正是一種中庸的智慧。把過滿則虧的中庸思想應用在語文教學中,體現的正是其邊界問題。
這里的“滿”泛指語文教學中一切過量、過度的行為。首先是教學內容上的“滿”。為了應對考試,一些教師總會以自我標準教給學生過難、過多的知識??雌饋斫處熗瓿闪烁鼮槠D巨的教學任務,學生也得到了更多的語文知識,但是知識的生僻和厚重只會壓迫學生對語文學習感到麻木,甚至厭惡。其次是教學方式上的“滿”。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識而采用滿堂灌的授課行為,這恰恰容易讓語文課堂生成機械被動的氛圍感和超限效應,從而抵觸知識的內化和輸出。隨著新課程理念開始提倡問題意識和引導性,很多語文教師不再一味使用滿堂灌,于是語文教學開始由教師的“講”轉向教師的“問”。提問固然是語文課堂上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單純地從“滿堂灌”轉向“滿堂問”,不過是從一種偏鋒走向另一種偏鋒的“滿”。此外,尊重學生主體、杜絕體罰等觀點的普及讓教師幾乎一致性地傾向于鼓勵式教育,并在教學評價時“滿堂夸”。尤其對于語文這門學科,很多問題都不存在絕對的答案,于是,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更是以大規(guī)模的形式展現出類似“真棒”“真好”的夸獎。然而,這種評價往往單一且無實用價值,過度的夸獎只會加重教師評價的廉價感和無效性。實際上,“灌”“問”“夸”都是一種正確且被需要的教學方式,其問題關鍵出在“滿堂”上。這種“滿”不斷消弭語文課堂教學的邊界,看似充盈、實則單薄。好的語文教學必然是多元而適度的,豐富而合理的,把握語文教學的邊界是語文教師在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上的試探,更是語文課堂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