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通過電視戲曲頻道多次觀賞過邢臺市豫劇團演出的現(xiàn)代戲《前南峪》,深受感動。這是一出表現(xiàn)真人真事的現(xiàn)代戲,戲中雖然有一些細節(jié)屬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但全劇真切地展現(xiàn)了全國勞模郭成志的奮斗足跡。
郭成志生于1944 年,原邢臺縣漿水鎮(zhèn)前南峪村(今已撤縣并入邢臺市信都區(qū))黨支部書記,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20世紀60年代,他帶領(lǐng)全村開荒造林,興修水利,促進糧食生產(chǎn),使一個缺糧村變?yōu)橛嗉Z村。1977 年之后,他又依靠科學(xué)技術(shù),在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的同時,搞專業(yè)承包,興辦工廠,發(fā)展林業(yè),使該村成為太行山區(qū)的富裕村。1996 年較之1977 年,糧食總產(chǎn)量由26 萬公斤增長到58.5 萬公斤,果品總產(chǎn)量由7 萬公斤增長到122 萬公斤,總收入由10.8 萬元增長到1090 萬元。他們還幫助8 個貧困村建起了12 個村辦工廠,并無償為河北、河南、山西3 省提供優(yōu)種和技術(shù)服務(wù),發(fā)展板栗生產(chǎn)產(chǎn)業(yè)。他兩次榮獲省勞模稱號,1989 年榮獲全國勞模稱號,1995 年作為特邀代表再次參加全國勞模代表大會。
(摘自王德彰著《談戲記史》,文中郭成志履歷選自《可愛的河北》)
成語“君子之交淡如水”,意為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其交情像水一樣淡。語出《禮記·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薄肚f子·山水》亦謂:“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惫磐駚?,“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不乏其人。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jīng)常接濟。后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
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luò)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打開酒壇,負責啟封的執(zhí)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zhí)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
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jīng)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p>
(薛仁貴例摘自《山西婦女報》)
張伯駒(1897-1982),京劇票友,工老生,久居天津,一生熱愛京劇藝術(shù),并經(jīng)常粉墨登場。他之所以享譽民初“四大公子”行列,不僅因為他出身豪門,他知恩圖報,出手闊綽,也是重要原因。
1937 年張伯駒在北平票戲《失·空·斬》,武生宗師楊小樓屈尊陪他扮演馬謖,張認為這是他平生的殊榮,戲后送給楊小樓一部汽車相謝。次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六十有一的楊小樓病逝。張伯駒當即草成挽聯(lián)一副:“夢斷凝碧池,嘆百年文物淪亡,我亦下淚;藝同廣陵散,問千古英雄成敗,誰能傳神?”連同三千元奠儀,親自送到楊宅。同時,他特別聘請四川翰林傅增湘擔任喪禮點主。出殯那天,楊宅扎起一片白彩,唯獨那間廳房,遵循慣例扎的是紅彩,傅增湘在張伯駒等社會名流陪伴下,用朱筆在喪主靈牌的“王”字上鄭重地點上一點,依例完成了點主。
梨園中人楊小樓出殯,得張伯駒相助,辦得格外體面,成為轟動北平的新聞。
(摘自《今晚報》甄光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