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 伊蓮內(nèi)·巴列霍 譯/李靜
別以為事情向來如此。從文字誕生之初到中世紀,大聲朗讀才是慣例,讀給自己聽或讀給別人聽。作者邊寫邊讀,傾聽文字的音樂感。書不像現(xiàn)在,是在腦海中唱出的一首歌,在當時,書是要直接用嘴巴高聲唱出來的。讀者貢獻聲帶,成為演唱者。
寫出來的文章可以被視為最基本的樂譜。一個個單詞接連不斷地串聯(lián)起來,沒有空格,沒有標點,讀出來方解其意。而且往往是當眾朗讀,有他人在場,人們喜歡的文章則會被口口相傳。
想象一下古代圖書館的柱廊,那里不可能沒有聲音,你會聽見朗朗的讀書聲及其回聲。但是大多數(shù)古代讀書人不像你那么自由。你可以盡情閱讀自己喜歡的想法或故事,可以隨時停下來思考或做白日夢,可以挑選并且不讓人知道,可以中斷或放棄,可以打造屬于自己的宇宙。
你所擁有的個人自由,是獨立思想戰(zhàn)勝被監(jiān)護思想的結(jié)果,是多少年來一點點爭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