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鎮(zhèn)中心小學 張春林
閱讀課堂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大量的閱讀不僅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需要,也是學生通過閱讀豐富文化知識、充實頭腦的過程。現(xiàn)代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啟迪學生閱讀課堂中的自主性,引導學生閱讀興趣的建立,進而逐漸放手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自由支配時間,將閱讀課堂延伸和發(fā)展,提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教學中也要落實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大量的閱讀是提升小學生素質的途徑,也是最便利、最快的一種途徑。優(yōu)秀的閱讀教材中有人類文化的精髓,能夠充實小學生的頭腦,滋養(yǎng)小學生的心靈。所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性閱讀為教學目標,要將教學重心落腳在實現(xiàn)了語文基礎知識后,要重視學生大語文觀、大知識面、大智力化的思維開拓,通過閱讀課堂中自主性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樹立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促進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風氣和氛圍。
對學生的教育不但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成長,而心理的發(fā)展是一個質變引起量變的過程,自主性閱讀能力的構建則是提升質變、促進質變的催化劑和助推器。小學生在自主性閱讀、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擴大了信息的輸入,閱讀材料中信息的廣泛性和層次性是構建小學生人格魅力的過程,是他們積累各種生活、學習經驗和建立強大的心理屏障的過程。應該注意的是,閱讀課堂中的自主性要尊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要將小學生從課堂目標教學中解放出來,引導小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自愿、積極地接觸閱讀書目。
學生要建立自主閱讀的意識,才能提升小學閱讀課堂的效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才會逐步提升,進而逐漸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能力。構建良好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優(yōu)化閱讀課堂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生從小積累閱讀經驗,通過閱讀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蘊含的哲理,進而從小確定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念。情景化教學法的設計應避免過于重視圖片、視頻以及音樂的使用,過多的情景效果渲染會占據(jù)教學時間,并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而科學適度的情景教學氛圍渲染才能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夠集中其學習專注力,以實現(xiàn)高效學習。比如:教師可應用信息技術來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同時讓學生通過深度學習掌握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語言語氣來嘗試進行課堂話劇表演。
語文教學一直以來多是教師處于主導一方,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因此從前的語文閱讀課堂存在比較低效的問題,因為小學生不能進行自主思考,不能從閱讀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只是單純地接受教師傳遞出的信息,因此自己感受不到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意義。時間一長,盡管學生在看書,但是自己并不能增加閱讀的能力,教師感覺不到教學的成果,學生享受不到閱讀的樂趣,從而閱讀學習的效率就會越來越低。新的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與學生相處的關系也要進一步改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能夠形成可持續(xù)的、不斷進步的閱讀習慣。
閱讀沒有了興趣,是帶著任務讀、帶著負擔讀,這種讀書沒有真正的效果,即使當時能夠記住一些片段,但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并沒有長遠性的意義。教師還是要端正教學態(tài)度和方法,從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抓起,引導小學生從閱讀書籍中感受書籍的功效作用,比如作品內容的趣味性能夠愉悅身心,作品情感的表達對小學生有深深的觸動、誘發(fā)或者吸引等。這種閱讀的功效作用需要教師的逐漸培養(yǎng)和分析,久而久之,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意識,針對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案例融入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自主性閱讀是一種新的語文閱讀方式,它的教學重點就是能夠發(fā)揮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觀能動性,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去感受字里行間的深意,并且理解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情感。閱讀本身就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主是前提要素,也是重點,學生只要能夠做到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那么閱讀的效果會有非常大的提升。教師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建立正面的閱讀思維,這樣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小學生初步接觸讀書時可能對讀書的意義和目標并不明確,以各種活動的形式帶動小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誘發(fā)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內在學習的動力,并在長期性的堅持中形成終身閱讀和思考的習慣,用這種良好的思想帶動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自主性的閱讀方式就是重塑一個一切以學生為重點的語文教學課堂,這樣的語文課堂會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相處關系,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積累更多的經驗,通過主動閱讀,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去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自主閱讀的習慣,形成自主式的閱讀思維,進而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
比如圍繞某一本課外讀物定期開展故事會、讀書報告會等,讓小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對不同書目中的人物和故事進行講解和分享,吸引其他學生閱讀的欲望和沖動,帶動班級自主性閱讀的氛圍。比如開展讀書筆記的展評活動,教師要引導在小學生的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記寫好詞好句、仿寫好文好段的習慣,定期將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筆記進行展示,向筆記記寫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生發(fā)競賽性質閱讀比拼氛圍。同時還應當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來探索思考,思考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并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相結合,來促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創(chuàng)新理解文章內容,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差異化教學模式是情景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環(huán)節(jié)。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方式以及生活經歷都各不相同,因而教師在設計情景化教學方案時應注重其多元化的特點。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情景教學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制定情境再現(xiàn)教學法、信息化教學氛圍營造教學法以及互動交流情景演繹教學法,并以課堂學習小組為單元來實施差異化教學,從而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素質教育的意識和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已得到眾多家長和教師的認可,但在各種升學壓力的現(xiàn)實面前,仍然會將教育的中心放在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上,在學生的學習上重視學生的學科知識,在內心仍以分數(shù)判定學生的優(yōu)秀與否,忽視了學生閱讀的“量”及閱讀后量變所帶來的質變,或者短期內看不到閱讀帶來的成效和作用,進而忽視了對小學生閱讀的教育,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自由讀書的時間。想要真正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性閱讀的習慣,學校和家長必須要為小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小學生有時間坐下來精心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和精神力量。
教材內容為教學中心,通過研究教材內容,構建一個有意思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其他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意識,讓學生的思想能夠引起注意,在感情上找到共情點,實現(xiàn)小學閱讀課堂上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的良好教學效果,并且學生能夠從閱讀中提升自己的問題表達能力。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積極主動地營造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情景,有效改善學生的閱讀思維,幫助學生全身心地進入到閱讀的文章之中,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
讀書要讀好書、讀有用的書,但何為有用的書籍?在這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下,家長和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要在充分尊重小學生成長獨特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選擇,比如小學生之間推薦的書目、小學生通過手機、圖書館等途徑了解到的、自己感興趣的書目,教師和家長不能武斷地進行評價和阻攔,為小學生書目的推薦中要使之適合各年齡段的需求,秉持興趣所需的原則,有引導性地推薦自然、社會、科學、人文等書籍,讓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有選擇讀書類型的權利和自由。
進一步加深閱讀探究活動,保障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與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文章。在進行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去播放一些關于河流冰川融化消失、珍稀動物逐漸滅絕、稀有植物漸漸減少、溫室效應不斷增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這些環(huán)境逐漸惡化的景象,讓學生意識到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我們去保護,去重視,讓每一個學生心中都燃起一份保護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還可以播放一些保護地球的優(yōu)秀影片,這樣有情節(jié)的影視畫面因為有畫面、有聲音、有情節(jié),更會引起學生的關注,能把學生帶進這樣情節(jié)之中,讓學生能夠有沉浸式的學習感受,讓學生更主動地投入閱讀之中。有這樣的觀影基礎后,學生再開始進行文章閱讀,就更能更新學生的閱讀思維,學生也能更加明確地把握文章內涵。
閱讀課程的教學中,對小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至關重要,關系到小學生閱讀的速度和質量,也關系到書籍知識對小學生實踐中的指導作用和影響作用。常用的閱讀方法中,有精讀、泛讀、快速瀏覽等方法,要指導學生學會不同的情況下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例如,有的文章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和深遠的內涵,值得我們去精讀,那么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就要逐字逐句地閱讀,對生僻字、生詞通過查閱字典了解其句意,對精華的部分熟記于心,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表達,并在以后需要精讀的文章中達到自主運用的水平。
創(chuàng)設語文閱讀情景式教學模式,保障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閱讀文章其實就是思考探究文章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著不一樣的成長、學習的經歷,個人對于情感的感受力也不一樣,因此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對于文章的體驗也不同、收獲也不一樣,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只有引導合適,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提高;教師只要引導合適,就能夠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養(yǎng)成不斷閱讀的好習慣,并且從閱讀積累中提升個人閱讀的能力,學會使用文章中的各種詞匯、句子,理解文章的真正深意,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實現(xiàn)閱讀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是學生學會思考、進行思考的前提條件,語文教師需要進行合適合理的引導教學,讓學生明確體會文意、明白文意的閱讀效果,進一步深化閱讀的效果,學生就能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進行深化記憶,將自己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講解,讓學生重塑一個新的閱讀思維。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啟發(fā)個人思維,引導自主學習,從而融入到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而讓自己對于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進一步提升,讓自己的閱讀水平進一步提高。
總之,小學生自主閱讀課堂構建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一線教師不斷發(fā)現(xiàn)適合小學生閱讀教學的方法,善于總結經驗和教訓,將好的教學方法進行分享和推廣,將閱讀課堂逐漸演變成為以生為本的自主性學習、閱讀的模式,以趣促讀、以自律促進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真正實現(xiàn)小學生在閱讀中長遠發(fā)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