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炤華
歐洲人希望教堂建筑更耐久,建筑師們便在拱頂結構上大做文章,他們運用智慧把腐朽漸漸化為了神奇。
當許多座拱門不是縱向連接成隧道狀,而是橫著“站”成一排,就不需要那么厚的石墻了,因為每座拱門的拱頂都有往外推的壓力,彼此就能互相抵消(圖1)。于是,古羅馬的建筑師發(fā)明了一種特殊的拱頂,它是由兩個筒形的拱頂交叉在一起形成的,可以建成正方形的房屋(見前一期圖),這種交叉的拱頂分成了四瓣,每瓣都是一個三角形中間鼓起的小拱,這四瓣彼此頂在一起,就像“站”成一排的拱門,四瓣之間也互相支撐,彼此抵消了很多外推力。這樣,這種交叉的拱頂只需在四個角建起足夠結實的支柱就成了,使得開比較大的窗戶成為了可能。
很多羅馬式教堂采用了交叉拱頂,一個個交叉拱頂覆蓋下的正方形房屋連成一排就能形成長方形的教堂建筑(圖2)。圖中這個長方形建筑是由幾個交叉拱頂覆蓋下的正方形房屋連在一起形成的??梢钥吹浇徊婀绊斔陌晷」跋嘟坏牡胤?,形成了一道凸起的“棱”,呈“X”形。
除了交叉拱頂,一個叫作“扶壁”的大力士將要在后面的好戲中扮演重要角色?!胺霰凇边@個詞很形象,有時我們會看到將要倒塌的墻外斜插一根大木樁,“頂”住墻壁防止其倒塌,道理就和扶壁相似。扶壁是伴隨著拱頂一起發(fā)展起來的,拱頂把墻壁向外推,而扶壁則向里推,這就如同安排一位大力士從外面頂著墻壁一樣。
圖1 橫著“站”成一排的拱門
圖2 古羅馬建筑上的交叉拱頂
圖3 羅馬式教堂的“扶壁”
扶壁有兩種基本形態(tài):一種是把厚重的石料堆砌在支撐拱頂重量的石墩旁邊,古羅馬凱旋門和萬神廟超厚的墻壁能禁得住拱頂的外推力,其本身就是扶壁,大部分羅馬式教堂的墻壁,厚得足夠直接作為扶壁,但不夠“強壯”的石墩和石墻旁邊,就需要建造扶壁來幫忙“扶”一把。圖3 中的羅馬式教堂,墻外凸出來上窄下寬、像小塔一樣的東西便是這種扶壁,它是和教堂石墻垂直的一片短墻,有的甚至會凸出墻壁兩三米遠,叫作塔狀扶壁;另一種扶壁是像古羅馬輸水道一樣站成一排的拱門,每一座拱門都是旁邊另一座拱門的扶壁,這一排拱門最靠邊的一座,由于它的一邊沒有其他拱門來提供支撐了,因此要在這一邊筑起塔狀扶壁,大部分教堂的正殿兩側被高度比正殿矮小的側廊環(huán)繞著,如果側廊也用拱頂結構,那么側廊的拱頂也能夠當成正殿拱頂的扶壁,而側廊拱頂的外推力可由塔狀扶壁來解決。
巧妙地利用交叉拱頂和扶壁,把鋼使在刀刃上,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厚墻,并提升教堂的高度,這正是羅馬式教堂的建筑師們不斷在嘗試的事情。不過,交叉拱頂太難建造了,它只能建在正方形的地面上(如果建成別的形狀,比如長方形,就會產生讓建筑工人頭痛的難題),雖然正方形看上去牢固、穩(wěn)定和安靜,卻缺少生氣,未脫羅馬式教堂給人留下的笨重沉悶的感覺。而由側廊和扶壁環(huán)繞的龐大身形,也使羅馬式教堂看起來更像一座穩(wěn)如磐石的堅固堡壘。但盡管如此,它們還是為后來哥特式教堂高大輕盈、玲瓏剔透的身姿開辟了可行之路。
圖4 肋拱和扇形拱頂
改變來自于在交叉拱頂和扶壁上的創(chuàng)新。
站在交叉拱頂下面抬頭往上看,交叉拱頂四瓣小拱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道凸起的“棱”,這道棱越來越粗,后來干脆成了一根大棍子,叫作“肋”,帶“肋”的拱頂就叫作“肋拱”?!袄摺痹缭?0 世紀就出現在伊斯蘭建筑的拱頂上,后來被基督教建筑師用在了教堂上,起初純粹是一種好看的裝飾,沒人想到除了好看它還能有什么用處。可是,建筑師們漸漸地發(fā)現,這個“肋”的潛力巨大,好處還不是一星半點。
首先,“肋”就仿佛是人身上支撐身體的肋骨,如果在建拱頂時先把“肋”和支撐“肋”的柱子建好,建筑的大模樣就已經出來了。后來肋拱越發(fā)展越復雜,“肋”越來越多,還出現了一種“扇形拱頂”,它的“肋”由支柱向外張開,像一把打開的折扇的扇子骨。這樣一來,“肋”本身就形成了拱頂,只要用比較輕盈的磚或混凝土把“肋”與“肋”之間的空隙填滿就成了(圖4)。羅馬式教堂的拱頂厚度能達到60 厘米,但在成熟的哥特式教堂上,拱頂僅是10 到15 厘米的一層薄殼,省去了厚重的拱頂和必須更加厚重的墻壁,教堂的身條頓時苗條了不少。一個個肋拱連接在一起就組成了長長的教堂正殿,由于沒有了厚墻,在正殿的盡頭和兩側——支撐肋拱的支柱之間的空當里,可以用五彩繽紛的彩色玻璃做成落地的大窗,使得室內光線明亮耀眼,燦爛輝煌。
“肋”的另一個好處是,肋拱不用像交叉拱頂那樣必須建成正方形,而是可以建造在各種形狀的地面上,可以是長方形,也可以是梯形、多邊形,只要在幾個角上建柱子,用“肋”連接起來就成了,打破了交叉拱頂刻板僵硬的感覺。
圖5 “飛扶壁”剖面圖及飛扶壁的實物
除了“肋”,在拱頂上還有一項重要的創(chuàng)新,就是尖頭拱頂的出現。從古羅馬建筑到羅馬式教堂,絕大多數的拱頂都是光滑的圓弧狀,像一個圓圈削去下半個的樣子——“⌒”,而尖頭拱頂從圓拱的中間、幾條“肋”相交的那個點向上提升,形成了一個尖頂——“∧”。尖頭拱頂除了比圓形拱頂更容易建造,使建筑難題迎刃而解以外,更重要的是,尖頂看上去也更好看,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實際的高度,都比圓頂高出了許多,那些尖頂給人以飛升而上,直插天際的深刻印象!
而肋拱的一根根粗壯的“肋”,比交叉拱頂細細的“棱”更加顯眼奪目,和尖頭拱頂結合在一起,形成一條條向上聳起的線條,在尖頭拱頂的中心匯聚,呈現出一幅恢宏壯觀的畫面,仿佛上帝在天國俯視著信眾,召喚著他們一樣。
除了在拱頂上的創(chuàng)新,哥特建筑師們還發(fā)明了一種“飛扶壁”(圖5)。飛扶壁建在教堂建筑物的外面,在側廊屋頂的正上方、教堂主殿的兩旁各建一排,圍著主殿繞成一圈。飛扶壁的樣子就像是從正當中被一刀切成半個的拱門,這半個拱門只剩下一邊石墩,這石墩就是成排建在教堂側廊墻外的塔狀扶壁,而一道道只剩半個的圓拱,就“頂”在了教堂主殿高高的石墻上面,將教堂主殿拱頂的外推力,越過兩旁側廊的屋頂傳送至側廊外的塔狀扶壁上。
這似乎沒改變什么呀?其實不然,把飛扶壁從側廊中解放出來,它就可以遠遠高于側廊的屋頂,直達教堂主殿屋頂的高度,卻不用擔心會遮擋教堂主殿的窗戶,教堂主殿因此可以建得很高很高,看起來就像是不斷升高的主殿把藏在側廊屋頂下的飛扶壁給提了起來,使其暴露在外了似的。飛扶壁仿佛是一座橫跨空中的橋梁,凌空越過側廊的上方,牢牢地頂住支撐主殿肋拱的石柱,這些石柱就可以變得更加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