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瑜
當你徘徊在海岸線,注視著清澈蔚藍的海水時,是否有把這片美景永遠留在身邊的想法?這并非天馬行空的幻想。其實,有一種獨特的“寶石”,如同海水的“底片”,可以讓我們把大海留在身邊——這種“寶石”就是海紋石。
海紋石是一種特殊的針鈉鈣石,往往呈現(xiàn)海藍色、火山藍色或天藍色,偶爾帶有綠色,極少部分帶有紅色、棕色及灰色雜質(zhì)。除了海水般的色彩之外,海紋石表面水波般的白色條紋是其最顯著的特點。也正因為這種海藍色夾雜白色水波紋的外表,才使其得名“海紋石”。不過,海紋石的藍色的成因始終不確定。經(jīng)過長期研究,學者一般認為是礦物中所含的Cu2+所致,也可能有其他微量元素,如鉻、釩等。
海紋石的裝飾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世紀。當時,多米尼加的印第安原住民泰諾族人最早發(fā)現(xiàn)海紋石,并將這種藍色石頭做成飾品。印第安人時常將飾品和上天的庇佑、守護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認為佩戴海紋石,可以帶來財富、健康及各種好運,甚至可以保護家人,遠離天災病難。后來在1916年,西班牙傳教士米格爾·富恩特斯·羅蘭也發(fā)現(xiàn)了海紋石,并將標本送回西班牙進行研究。到了1974年,美國人諾曼·賴利與地質(zhì)學家門德斯通過研究,確定了海紋石的發(fā)源地,他們將這種寶石命名為“Larimar”。“Larimar”一詞來源于西班牙語中的大?!癿ar”,可以理解成“無與倫比的海藍”。
作為一種飾品,除了寄寓人們的美好愿望之外,海紋石還極具審美價值。海紋石海水般的色彩、鮮明柔和的絲絹光澤,使其具有巨大的魅力。舉起一顆海紋石,透過它表面海浪般的波紋,我們仿佛置身于加勒比海的沙灘,任由波光粼粼的海面帶我們穿越一場又一場清澈的夢。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海紋石僅產(chǎn)于多米尼加共和國西南部一塊面積約15平方千米的火山巖地區(qū),而且開采難度極大,僅能靠人工挖掘,每年的產(chǎn)量不足10噸。
當然,針鈉鈣石這種礦物本身并不少見,是蝕變、熱液作用的產(chǎn)物,在基性火成巖、變質(zhì)巖的杏仁體當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然而,盡管這類針鈉鈣石并不稀少,但是能帶我們一覽無限海景的,只有獨一無二的海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