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雨菡
大家好!我是導(dǎo)游小馬。今天,就由我來介紹陳家祠。
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于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是當時參與集資的各地陳姓宗族子弟到廣州應(yīng)考或辦理各種事務(wù)時暫時居住的地方。
陳家祠集廣東民間建筑裝飾藝術(shù)之大成,運用石雕、磚雕、木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工藝,其題材廣泛、造型生動、色彩豐富、技藝精湛,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shù)的璀璨殿堂。
陳家祠以精湛的建筑裝飾藝術(shù)聞名遐邇,在各種工藝裝飾中,采用了大量吉祥圖案、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來表達祈求平安富貴、渴望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洋溢著強烈的民間文化氣息。通過精細的雕刻,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陳家祠正門前的柱子上有石雕。在瓦片與石柱的連接處、瓦片凸起的地方、屋檐頂端,則鑲嵌有各種各樣的瓷雕。
從正門往上,仔細看看屋檐,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精美的、題材廣泛的陶塑、灰塑,如三國演義、竹材七賢等故事,以及飛禽走獸、瓜果等地方風物。
走入正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木制屏風。屏風上所刻的也是吉祥圖案、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每幅都各有特色。
緊接著,穿過中央的小廣場,里面就是陳氏祠堂。
清光緒十四年,他們以漢代“太邱太祖”為始祖,陳氏宗族各房只需交納一定費用,均可加入陳氏書院。祠堂兩側(cè)是展覽架,架子上擺放著欖雕、木刻塔、瓷器等手藝作品。廣場兩側(cè)有不少走廊,每個走廊都通往一個側(cè)門。幽幽的小路、高高的磚墻、挺立的木柱……似乎都在向我們傾述著晚清時期陳氏書院的繁華景象。
也正因其中諸多精致的雕刻,陳氏書院于2002年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于2011年入選“羊城新八景”。
如今,歷經(jīng)百年風雨的陳氏書院,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保護下,向世人展示著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及藝術(shù)價值。
我們需要了解它們,保護它們。
(指導(dǎo)老師:羅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