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詞典對“大不敬”舉出這樣的例子:“你對父母如此怒言相向,真是大不敬?!逼鋵崳瑢Σ蛔鹁锤改刚叩某庳?zé)只能用“不敬”,不能用“大不敬”。這是因為“大不敬”乃是專指冒犯皇帝尊嚴(yán)的犯罪行為。
今天的日常口語和書面語中還保留著“不敬”或“大不敬”的說法。有的詞典對“大不敬”舉出這樣的例子:“你對父母如此怒言相向,真是大不敬?!边@樣的用法其實是錯誤的。
《論語·為政》中記載了一則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的學(xué)生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說:“如今所說的孝,僅僅指能奉養(yǎng)父母。但是對犬和馬來說,都能有人養(yǎng)著。如果只奉養(yǎng)卻不尊敬父母,那么奉養(yǎng)父母跟養(yǎng)犬和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對不尊敬父母者的斥責(zé)只能用“不敬”,不能用“大不敬”,這是因為“大不敬”乃是專指冒犯皇帝尊嚴(yán)的犯罪行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刑事法典《唐律疏議》中的解釋很清楚:“禮者,敬之本;敬者,禮之輿。故《禮運》云:‘禮者君之柄,所以別嫌明微,考制度,別仁義?!?zé)其所犯既大,皆無肅敬之心,故曰‘大不敬’?!薄皠e嫌明微”指的是辨別混淆雜亂的事情。
“大不敬”作為一項罪名,起源于漢代。據(jù)《漢書·申屠嘉傳》記載,鄧通是漢文帝的男寵,丞相申屠嘉入朝奏事的時候,鄧通站在漢文帝旁邊,顯得十分怠慢。于是申屠嘉將鄧通召到丞相府,斥責(zé)他說:“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dāng)斬?!背⒈臼腔实酆痛蟪甲h事之所,鄧通嬉戲的怠慢行徑冒犯了皇帝的尊嚴(yán),按照漢律當(dāng)斬。
“大不敬”之罪自此進入刑律,隋、唐兩代都列入不可寬赦的“十惡”之第六條。《唐律疏議》中詳細(xì)羅列了“大不敬”的六大罪名:
一、盜大祀神御之物、乘輿服御物?!按箪搿敝讣捞斓?、宗廟等最隆重的祭祀,盜竊大祀時供神所用之物即構(gòu)成此罪,供在神像前的祭品被盜竊的,也列入此罪;“乘輿”指皇帝乘坐的車輿,皇帝以天下為家,乘輿巡視,人們不敢言說皇帝的尊號,于是用“乘輿”指代皇帝,盜竊皇帝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種物品的,列入此罪。對這宗罪的懲罰是:流放兩千五百里。
二、盜及偽造御寶。御寶即御璽,盜竊皇帝和三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御璽的,處以極刑。其中,偽造皇帝御璽的,處以斬刑;偽造三后御璽的,處以絞刑。
三、合和御藥,誤不如本方及封題誤。給皇帝配制的御藥,雖然根據(jù)御醫(yī)所開的正式藥方,但是配制過程中發(fā)生了差錯,或者依照藥方正確地配制完畢,但是藥上的封題標(biāo)簽有誤,比如把“丸”寫成“散”,把“冷”寫成“熱”等,都要處以絞刑。
四、若造御膳,誤犯食禁?;实鄣挠哦家凑铡妒辰?jīng)》中的規(guī)定來制作。《食經(jīng)》中列明了各種禁忌,一旦違犯,就是“犯食禁”。比如干肉不能混入黍米之中,莧菜不能和鱉肉搭配,若有違犯,主食官處以絞刑;比如食物中混有污穢之物,主食官徒二年,“徒”是服勞役之刑;再如主食官在皇帝食用之前沒有品嘗飯菜,杖一百,等等。
五、御幸舟船,誤不牢固?;实鬯说闹鄞斓貌焕喂蹋瑢?dǎo)致壞事的,工匠處以絞刑;對皇帝所乘的舟船不及時維修,船篙、棹等必備之物缺少的,徒二年。
六、指斥乘輿,情理切害,及對捍制使,而無人臣之禮。有怨恨情緒,因而指斥、誹謗皇帝,情理上有很大危害的,處以斬刑;對抗皇帝派出的專門使節(jié),抵觸抗拒因而缺少臣子禮節(jié)的,處以絞刑。
以上是唐代“大不敬”之罪的大致內(nèi)容。后代大都沿用,雖略有差異,但都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