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九江-瑞昌銅多金屬礦集區(qū)走滑扭動構造帶控礦特征

2023-01-04 02:40:52周賢旭楊明桂胡志戍
中國錳業(yè) 2022年5期
關鍵詞:礦集區(qū)花崗閃城門

周賢旭,楊明桂,胡志戍

(1. 江西省地質局第二地質大隊,江西 九江 332000; 2. 江西省地質局,江西 南昌 330002)

0 前 言

九江-瑞昌礦集區(qū)為長江中下游成礦帶最重要的銅礦集區(qū)。礦集區(qū)位于長江南岸,處于郯廬斷裂帶末梢碼頭—九宮山北北東斷裂帶與北東向贛江斷裂帶2條燕山期左行擠壓走滑斷裂帶之間,受兩者擠壓扭動作用形成的北西西向鄂州—九江深張裂帶,成為礦集區(qū)Ⅰ型中酸性斑巖巖漿與銅多金屬礦質流體的主要通道,并與區(qū)內以北東東向反S狀褶皺斷裂復合,形成了“九瑞式”控巖控礦構造網(wǎng)絡。九瑞礦集區(qū)西與鄂東南礦集區(qū)以碼頭—九宮山斷裂帶為界,共同組成一條北西西向沿江構造-Ⅰ型巖漿巖-成礦亞帶。九瑞礦集區(qū)西起鄂東南的封山洞銅礦床,東至城門山銅礦床,長約55 km,寬約30 km。九瑞與鄂東南礦集區(qū)的差別在于成礦巖體,鄂東南以中性大巖體為主,九瑞以中酸性小巖體為主,鄂東南成礦以鐵銅金為主,九瑞以銅金為主[1]。

九江-瑞昌礦集區(qū)是江西地質局贛西北大隊于1958年在城門山礦區(qū)鐵帽之下,首次鉆遇銅礦床,相繼發(fā)現(xiàn)了武山等銅礦床,經(jīng)60余年勘查,成為我國著名的銅礦集區(qū)之一。主要金屬礦產為銅金銀鉬,已發(fā)現(xiàn)銅多金屬礦床(點)20余處,主要有城門山、武山、豐山洞(鄂)大型銅礦床,雞籠山大型金礦床(鄂)等(見圖1)。

1.燕山早期中酸性斑巖;2.逆沖性斷裂;3.擠壓走滑斷裂;4.正斷層或張扭性斷裂;5.背斜軸;6.向斜軸;7.張裂帶;8.隱伏斑巖體;9.銅礦床;10.金礦床;11.①為麻城-團鳳斷裂;12.②為郯廬斷裂;13.③為碼頭-九宮斷裂;14.④為贛江斷裂;15.⑤為襄樊-廣濟斷裂;16.⑥為金山店-城門山斷裂

贛西北大隊通過區(qū)內勘查,于20世紀60年代,總結了“四帶一面”廣義矽卡巖型銅礦床成礦規(guī)律[2]?!八膸А奔闯傻V巖體與圍巖接觸帶、層間破碎帶、斷層破碎帶和裂隙構造帶;“一面”指圍巖鈣硅界面,主要是五通組與黃龍組的平行不整合面。1974年江西地質科學研究所與贛西北地質大隊合作,通過研究確定了區(qū)內成銅巖體為殼幔同熔成因的花崗閃長斑巖,理清了以北西西向深斷裂帶為主要導巖導礦構造的網(wǎng)格狀控巖控礦構造格架,并以城門山礦床為原型構建了我國首個同熔型斑巖為主因的似層狀、接觸交代型、斑巖型“三位一體”銅礦床模式。新世紀以來,圍繞第二找礦層面,楊明桂等與贛西北隊、916隊合作,在找礦區(qū)內開展了立體填圖等綜合找礦規(guī)律研究,提出了區(qū)內多臺階的“蛋糕蠟燭”模式與銅多金屬礦床的“層體耦合多位一體”礦床模式。區(qū)內第一成礦臺階的城門山、武山、封山洞深邊部找礦取得了豐富成果,進一步揭示了其礦床特征,同時循著“以脈找體”思路進行了第二臺階礦床的探索,先后發(fā)現(xiàn)了鄧家山、仙姑臺、通江嶺等一批銅礦床(點)。揭示了區(qū)內-1 500 m以上中深部仍有較大資源潛力,并使九瑞成為我國地質科學研究程度較高的礦集區(qū)之一。

1 成礦條件

1.1 賦礦地層

區(qū)內與銅多金屬有關的地層主要為上古生界-下三疊統(tǒng),其次為奧陶志留系,主要為陸表海沉積。有利的成礦圍巖可概括為“三層”“三面”,即碳酸鹽巖層、中薄層、夾層及鈣硅面、不整合面、層間錯動面。

上石炭統(tǒng)黃龍組下部為最重要的賦礦地層,形成城門山南礦帶、武山北礦帶等似層狀銅多金屬礦床,已探得資源儲量占區(qū)內Cu總量的42.5%、Au總量的83.4%。該組位于上泥盆統(tǒng)-下石炭統(tǒng)五通群砂礫巖、砂巖層平行不整合面之上。其上的下二疊統(tǒng)馬坪組灰?guī)r遭到侵蝕,中二疊統(tǒng)梁山組煤系平行不整合于其上,黃龍組下段為白云巖、含鈣白云巖及白云質灰?guī)r,厚一般30~40 m,上段灰?guī)r,厚為30~40 m,構成1個處于2個平行不整合面,2個鈣硅面之間的碳酸鹽巖薄夾層。

二疊系-下三疊統(tǒng)碳酸鹽巖為較有利的接觸交代型礦床圍巖,其中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煤系與中二疊統(tǒng)碳酸鹽巖之間形成了銅溪沖似層狀銅礦點。

上奧陶統(tǒng)碳酸鹽巖層與下志留統(tǒng)硅鈣面,近期經(jīng)江西地質調查研究院在仙姑臺地質調查,發(fā)現(xiàn)了一個接觸交代型-斑巖型中型銅礦床。上奧陶統(tǒng)碳酸鹽巖層,以厚塊狀質純的白云巖為主,熱液交代作用顯得較弱。

1.2 成礦巖漿巖

九瑞礦集區(qū)成礦巖漿巖為鄂東南-九瑞燕山期Ⅰ型中酸性,巖漿巖具有同期、同源、同巖漿房的特征。由于成巖成礦后,鄂東南礦集區(qū)北部隆升較快,成礦巖體與礦床遭到中等剝蝕,巖體呈中小巖基、巖株、巖墻出露,北西部出露較寬,向南東逐漸變窄。九瑞礦集區(qū)成巖成礦后地殼隆升較緩,剝蝕程度較弱,成礦巖體主要呈小巖株、巖墻出露。巖石性質自北西向南東,由中性、中酸性、酸性向以中酸性為主遞變,與其有關的礦床由Fe、FeCu、AuCu、Cu、CuMo作規(guī)律性變化[1]。

1.2.1 巖體時空分布特征

九瑞礦集區(qū)成礦巖體,屬Ⅰ型揚子組合城門山序列,由石英閃長(玢)巖(導體)-花崗閃長斑巖(主體)-石英斑巖(補體)-巖脈合并組成,成巖時代根據(jù)大量精確測年與長江中下游離狀態(tài)花崗閃長巖、中酸性成銅侵入巖基本一致,為146~135 Ma,城門山成鉬銅石英斑巖形成較晚,年齡值120 Ma(K-Ar法),即始于晚侏羅世與早白堊世之交,主要為早白堊世早中期。石英閃長玢巖以成金為主(洋雞山、雞籠山、大沖),花崗閃長斑巖以成銅為主(城門山、武山、豐山洞),石英斑巖以成鉬銅為主(城門山)。在空間分布上,以北西西向的金山店—城門山深張斷裂—巖漿巖帶東南段為主軸與北東東向褶皺—裂隙—巖漿巖帶構成一個成礦巖區(qū)。在航磁異常圖上有明顯反映(見圖2)。

1.中酸性巖漿巖;2.超殼張斷裂;3.斷裂;4.背斜;5.向斜

沿北西西向的豐山洞—城門山主軸帶有豐山洞(含雞籠山、鄧家山)、東雷灣、武山、丁家山、城門山等一串成礦斑巖體出露,除丁家山為寬巖墻狀巖體外,均為小型巖株。大致呈等距分布。在南側有北西西向的寶山—銅嶺、宋家灣、洋雞山一串小巖株、巖墻分布。沿北東東至近東西向褶皺帶形成豐山洞—通江嶺,寶山—大橋,宋家灣—武山—獅子島,大沖—丁家山等4條斑巖帶,呈北西西向與北東東向網(wǎng)絡結構。

1.2.2 巖漿房與“蛋糕蠟燭式”結構

楊明桂等[1]通過鄂東南—九瑞成礦巖帶巖體產狀,綜合提出了由巖基(蛋糕)與小巖株(蠟燭)組成的蛋糕蠟燭式成礦巖體結構模式,小巖株分為體上式、體側式、體內式產出的標高具臺階性,并且地球物理資料佐證。九瑞地區(qū)中深部有多個中小型巖基,巖基主要為殼幔物質同熔的巖漿房[3](見圖2)。

1.3 構造控巖控礦作用

1.3.1 晚侏羅世晚期褶皺與陸內碰撞造漿作用

區(qū)內古生界-下侏羅統(tǒng)褶皺發(fā)生于晚侏羅世與早白堊世之間的巖漿成礦活動之前,約在晚侏羅世晚期,這時郯廬斷裂帶強烈左行擠壓走滑,其西盤的大別地塊長距離向南南西的下?lián)P子地塊大規(guī)模逆沖推覆,前緣抵長江北岸的襄廣斷裂帶,此時受于江南隆起、九宮山凸起北坡的鄂東南地質,形成近東西褶皺及斷裂帶,并隨九宮山凸起上隆發(fā)生向北滑脫。前緣在長江沿岸與大型逆沖推覆體發(fā)生碰撞,形成了一條北西西向俯沖式擠壓斷裂帶,導致殼幔物質重熔形成了鄂東南—九瑞Ⅰ型揚子組合成礦巖漿巖帶的巖漿房。

這時,贛西北坳陷處于郯廬斷裂帶末端的北東向的碼頭—九宮山左行擠壓走滑褶皺帶與北北東向左行擠壓走滑的贛江斷裂帶之間,向南彎曲,在呈正弦曲線展布的褶皺帶基礎上,發(fā)展成一個向北西收斂,向南彎曲向北東撒開的帶狀褶皺斷裂帶。

九瑞礦集區(qū)位于瑞昌帚狀旋卷構造的北東部,自南東向北西,形成了城門山、洋雞山、武山3條北東東向反S狀背斜,銅嶺、通江嶺近東西向背斜,背斜間的向斜稍寬,呈屜狀褶皺特征。

礦集區(qū)斷裂發(fā)育。①為與褶皺相輔而行的走向斷裂,如城門山南、丁家山—大沖、仙姑臺、通江嶺等反S狀或近東西向斷裂;②伴隨碼頭—九宮山北東向斷裂帶的銅嶺—寶山北東向斷裂;③贛江斷裂帶系統(tǒng)的洋雞山斷裂以及九江—德安斷裂帶;④北北西橫向小型錯動與裂隙帶與褶皺直交,十分發(fā)育,但規(guī)模較小,其中以追蹤北西西向斷裂形成的鄧家山—寶山斷裂帶,規(guī)模較大。

至于豐山洞—城門山北西西向的斑巖帶,經(jīng)實地觀察,地表未發(fā)現(xiàn)斷裂,根據(jù)巖帶特征結合物探資料推斷為一條北西西向超殼張裂帶。

1.3.2 早白堊世斷裂成巖成礦階段

早白堊世在區(qū)域近南北向左行扭動應力場作用下,晚侏羅晚期擠壓造漿形成的鄂東南巖漿房,沿金山店—城門山北西西向超殼張裂帶上侵,并由鄂東南向九瑞地區(qū)側向流動。在九瑞礦床集形成豐山洞、雞籠山、鄧家山、東雷灣、武山、城門山等一串Ⅰ型中酸型小巖株和大橋、丁家山等巖瘤、巖墻狀巖體,在其南側沿鄧家山—寶山張裂帶,也有寶山花崗閃長斑巖巖瘤和洋雞山石英閃長斑巖隱伏巖筒形成。

這時沿伴隨褶皺的北東東向、近東西向斷裂帶,處于壓扭狀態(tài),形成的4條巖帶,其與北西西向張裂帶節(jié)點形成小巖株,如武山、城門山等,其他地段以巖墻為主。

伴隨巖漿活動,形成了區(qū)內銅金多金屬礦床,其中巖株為有利于形成大中型礦床。

1.3.3 晚白堊世-古近紀造山后伸展裂隙破礦階段

區(qū)內晚白堊世進入造山后伸展期,至古近紀形成了較多正斷層及賽湖等裂陷紅層盆地。

不少礦床受到了這些正斷層的破壞,如城門山礦區(qū)中部的F20走向正斷裂,使似層狀銅礦體發(fā)生錯斷;通江嶺銅礦床中南部被走向正斷層斷落,丁家山礦床列石山礦段南部斷落至賽湖古近紀紅層盆地之下等,成為礦床勘查中的不利構造因素。

2 城門山-武山成礦臺階的礦床特征

九瑞礦集區(qū)為丘陵地帶,成礦花崗閃長斑巖株往往為負地形。城門山-武山成礦臺階的礦床有豐山洞、東雷灣、武山、城門山、丁家山等銅礦床,雞籠山、洋雞山等金礦床,出露標高均在海拔40~300 m之間,而且礦床頂部大都遭到剝蝕,殘留的鐵帽或成為山間洼地。這類礦床在21世紀以來,經(jīng)深邊部勘查,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對這類礦床特征的認識有進一步深化。現(xiàn)以城門山礦床為例作一介紹。

城門山銅礦床于明代時曾采其鐵帽;贛西北地質大隊于1958年在鐵帽下發(fā)現(xiàn)銅礦床,經(jīng)勘查達大型銅礦床規(guī)模,并發(fā)現(xiàn)了鐵帽型金礦。1974年江西地質科學研究所與贛西北隊共同調研,發(fā)現(xiàn)了斑巖型與隱爆角礫巖型銅礦化,經(jīng)進一步探明,為一個花崗閃長斑巖、石英斑巖兩階段疊合成礦,由接觸交代型,似層狀型、斑巖型銅礦與角礫巖角斑巖型鉬銅礦組成“3+1”的“四位一體”礦床,為“多位一體”銅礦床模式的主要原型。礦床東部的金雞窩礦床(見圖3),按照礦化分帶規(guī)律進行驗證:似層狀銀鉛鋅礦帶之下為銅鉛鋅礦帶,銅資源儲量60萬t以上,至此礦區(qū)探明銅資源儲量223 萬t,接近超大型銅礦床規(guī)模,共伴生鉛25萬t、鋅71萬t、金63 t、銀3 824萬t、鐵346萬t、硫4 649萬t。

1.石英斑巖;2.花崗閃長斑巖;3.硅化灰?guī)r;4.接觸角礫巖;5.斷裂及編號;6.似層狀銅礦;7.矽卡巖銅礦;8.細脈浸染狀銅礦;9.爆破角礫巖銅(鉬)礦;10.T1q為下三疊青龍組;11.P3c為上三疊統(tǒng)長興組;12.P3l為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13.P2m為中二疊統(tǒng)茅口組;14.P2q為中二疊統(tǒng)棲霞組;15.C2h為上石炭統(tǒng)黃龍組;16.D3C1w為上泥盆統(tǒng)-下石炭統(tǒng)五通群;17.S2為中志留統(tǒng);18.γδπ為花崗閃長斑巖;19.Qπ為石英斑;20.Bf為構造角礫巖

礦床位于長山—城門山北北東向反S狀背斜北翼,出露地層為上泥盆統(tǒng)-下三疊統(tǒng)碎屑巖、碳酸鹽巖,成礦巖體為一淺成侵入雜巖體,出露面積0.8 km2。巖石序列為大王廟石英閃長(玢)巖巖株-城門山花崗閃長斑巖株,中部為隱爆石英斑巖筒。成礦巖體花崗閃長斑巖株出露面積0.45 km2。鋯石LA-MC-ICP-MS年齡(144.7±2.7~139.4±1.1) Ma,屬早白堊世早期;石英斑巖,出露面積0.35 km2,形成于花崗閃長斑巖株核部。K-Ar年齡值120 Ma[4],屬早白堊世中晚期。

礦區(qū)位于長山-城門山具扭動特征的反S形背斜東端,據(jù)周賢旭[5]對五通群埋深等值線研究,顯示為向南西向收斂,向北東向撒開的帚狀構造。南側為橫貫礦區(qū)的F1逆沖斷裂帶,向南東東方向陡傾,傾角由西向東逐漸變陡,使下盤的礦區(qū)的地層相對向下、坳折。

礦區(qū)早期的“油條+燒餅”平面視角結構已轉化為今天的以隱爆石英斑巖筒斑巖型鉬銅礦床為核,以花崗閃長斑巖型與接觸交代型銅多金屬礦為體,以黃龍組下部似層狀銅多金屬礦床為環(huán)的四維結構(見圖4)。

1.第四系;2.下三疊青龍組;3.上三疊統(tǒng)長興組;4.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5.中二疊統(tǒng)茅口組;6.中二疊統(tǒng)棲霞組;7.上石炭統(tǒng)黃龍組;8.上泥盆統(tǒng)-下石炭統(tǒng)五通群;9.中志留統(tǒng);10.礦種;11.花崗閃長斑巖;12.石英斑巖;13.斷裂及編號;14.斑巖型鉬礦帶;15.斑巖型銅礦帶;16.接觸交代(矽卡巖)型銅礦帶;17.似層狀塊狀硫化物礦帶

內核:隱爆石英斑巖筒斑巖型鉬銅礦床;整個巖筒礦化,中心為鉬核,外側為鉬銅礦體,礦石呈細脈侵染狀。主體:花崗閃長斑巖體形成2種礦床。

接觸交代型銅礦床:①圍繞巖體接觸帶呈不完整的環(huán)狀分布,成為礦床的內環(huán),由含銅矽卡巖、含銅硅化灰?guī)r、含銅大理巖構成銅(鋅)礦體。②巖體內的碳酸鹽巖捕擄體發(fā)生接觸交代形成含銅矽卡巖礦體。據(jù)周賢旭[5]研究,這些捕擄體約略呈環(huán)狀分布,顯示巖漿上侵蝕時兼反鐘向旋轉。

斑巖型銅礦床:產于花崗閃長斑巖體內,含銅石英細脈呈浸染狀產出。外環(huán):似層狀礦床,為礦區(qū)規(guī)模較大,品位較高,深部仍有資源潛力的礦床。分布于成礦巖株周邊,產于五通組砂巖平行不整合面之上的黃龍組中,受鈣硅面、平行不整合面、層間破碎帶控制,呈似層狀產出,已控東西長大于2 000 m,厚4~54 m,平均26 m。礦石有黃銅礦-黃鐵礦石,含銅黃鐵礦-磁鐵礦石和含銅大理巖。Cu的品位0.91%~1.50%,Au品位0.501×10-6~0.731×10-6。礦床以成礦花崗閃長斑巖巖株為中心構成環(huán)狀似層狀礦體。其南半環(huán),分列向西側的城門壩,東側的金雞窩延展,并非對稱的向東延伸較大,且隨長山—城門山背斜向東傾沒,而向東側伏。礦床呈上銀鉛鋅下銅鉛鋅垂直分布。

城門山由于南側的F1斷層向北北西方向逆沖,使背斜北翼陷落,使礦床免遭更強剝蝕得以較好保存。上泥盆統(tǒng)-三疊系組成的背斜北翼,成為南陡北緩的鏟式構造。黃龍組似層狀礦床呈典型鏟式形態(tài)(見圖5),由此推斷成礦巖株北側很可能存在似層狀銅礦床,今后循著似層狀礦床圍繞成礦巖株構成一個環(huán)狀層體的構想,進行北半環(huán)中深部找礦探索。但處于礦區(qū)中部的F20走向正斷層,使礦床北部下落,增大了預測礦床的深度。

1.灰?guī)r;2.構造角礫巖;3.花崗閃長斑巖;4.鐵帽;5.銀鉛鋅礦(化)體及編號;6.含銅黃鐵礦礦體及編號;7.實測與推測斷層;8.實測與推測地質界線;9.完工鉆孔;10.Q為第四系;11.T1q為下三疊統(tǒng)青龍組;12.T1y為下三疊統(tǒng)殷坑組;13.P3c為上二疊統(tǒng)長興組;14.P3lt為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15.P2m為中二疊統(tǒng)茅口組;16.P2q為中二疊統(tǒng)棲霞組;17.C2h為上石炭統(tǒng);18.D3C1w為上泥盆統(tǒng)-下石炭統(tǒng)五通群;19.S2為上志留統(tǒng)

3 鄧家山-通江嶺成礦臺階的礦床特征

九江-瑞昌礦集區(qū)城門山-武山成礦臺階,即出露的成礦小巖株銅金礦床之外,還發(fā)現(xiàn)有鄧家山、通江嶺、丁家山、大沖、宋家灣、十六公里、貓母山等地表僅有含銅金中酸性巖墻出露的礦點。一個較長時期以來,贛西北大隊在以往地球物理工作的基礎上,試圖通過“以脈找礦”,發(fā)現(xiàn)中深部隱伏的成礦巖體與銅金礦床。1996年,發(fā)現(xiàn)了鄧家山隱伏成礦巖體及銅鉬礦床,但規(guī)模較小。大沖與石英玢巖墻有關的金礦點和宋家灣金銅花崗閃長巖墻礦點,勘查工作程度較低,未能發(fā)現(xiàn)隱伏巖株與礦床。近幾年來,江西地礦局物化探大隊在瑞昌市南陽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產于黃龍組中的似層狀銅礦點,因位于高速公路區(qū),未能查證。但在通江嶺金銅花崗閃長巖墻礦點之下深約300 m處發(fā)現(xiàn)了與花崗閃長巖墻相伴的脈帶狀斑巖銅礦床,成礦巖株可能在2 000 m左右深處。以上說明九江-瑞昌礦集區(qū)存在隱伏于-500~1 200 m深處的隱伏巖株型成礦臺階,但工作難度很大。在鄧家山、通江嶺取得的初步成果,為今后深地找礦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與啟示?,F(xiàn)以通江嶺銅礦床為例介紹如下。

1)礦區(qū)位于九江-瑞昌礦集區(qū)北部,長江南岸,通江嶺隔擋式背斜南翼,背斜軸向近于東西。背斜狹窄,出露中二疊統(tǒng)茅口組含炭灰?guī)r、燧石結核灰?guī)r,是礦床主要賦礦地層。背斜兩翼地層依次為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煤層、長興組灰?guī)r,下三疊統(tǒng)殷坑組泥巖夾薄層灰?guī)r、青龍組灰?guī)r及周沖村組白云巖、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見圖6)。

1.花崗閃長斑巖;2.矽卡巖;3.構造角礫巖;4.實測與推測壓扭性斷層;5.實測與推測性質不明斷層;6.實測與推測地質界線;7.已完工鉆孔;8.Q為第四系;9.T1z為下三疊統(tǒng)周沖村組;10.T1q為下三疊統(tǒng)青龍組;11.T1y為下三疊統(tǒng)殷坑組;12.P3c為上二疊統(tǒng)長興組;13.P3lt為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14.P2m為中二疊統(tǒng)茅口組

2)礦床受背斜和近東西-北東向斷裂帶控制,自北而南,主要為F1、F2、F3斷層,F(xiàn)4為成礦后破礦斷裂。其余為北西西向左行錯礦斷裂,規(guī)模較小。

3)F1斷裂帶在通江嶺背斜北翼,為走向逆沖斷層,呈波狀向南陡傾,使茅口組逆沖于下三疊統(tǒng)之上,長興組、龍?zhí)督M和部分殷坑組遭到錯動疊覆。

F2為主要控巖控礦逆沖斷裂帶,位于通江嶺背斜軸部的茅口組中,地表淺部形成一個寬10~20 m的角礫破碎帶,深部張性特征減弱,壓性特征變明顯,沿斷裂有多條花崗閃長斑巖巖枝表露或隱伏侵入,最大的一條延長2 km以上,寬度10~40 m,縱貫全區(qū)。地表主要表現(xiàn)為硅化、大理巖化、綠泥石化;鉆孔中表現(xiàn)巖石破碎,具有泥化,巖脈具有鈉化,巖石原巖結構構造破壞,該斷裂控制了地表巖脈的侵入方式和地表分布特征,對礦化及異常形成有重大影響(見圖7)。

1.花崗閃長斑巖;2.構造角礫巖;3.銅礦體;4.實測與推測斷層及編號;5.實測與推測地質界線;6.已完工鉆孔;7.Q為第四系;8.T1z 為下三疊統(tǒng)周沖村組;9.T1q為下三疊統(tǒng)青龍組;10.T1y為下三疊統(tǒng)殷坑組;11.P3c為上二疊統(tǒng)長興組;12.P3lt為上二疊統(tǒng)龍?zhí)督M;13.P2m為中二疊統(tǒng)茅口組;14.P2q為中二疊統(tǒng)棲霞組;15.C2h為中石炭統(tǒng)黃龍組;16.D3C1w為上泥盆統(tǒng)-下石炭統(tǒng)五通群;17.S2為中志留統(tǒng)

F3斷裂為走向近東西至北東東向的正斷層,位于F2與主礦體上部,使青龍組直接斷覆于茅口組之上,其中見有礦化,為次要成礦控礦斷裂。

F4北東東向斷裂,在ZK0904所揭露,構造帶內巖石擠壓變形強,初步推斷為向北陡傾的破礦斷層,使斷層下盤即南部地層、大理巖蝕變帶和礦體下降,形成錯距約200 m,在斷層擠壓破碎中殘留前期形成黃銅礦。

礦區(qū)僅見燕山晚期花崗閃長斑巖墻出露,主要巖墻沿F2近東西向至北東東向控巖控礦斷裂帶發(fā)育,橫亙全區(qū)。巖石蝕變、巖石化學成分尚未查明。鉆孔中巖性具有高鈣(6.9%~8.4%)、中硅(63.1%~66.2%)特點,初步對比與九江-瑞昌礦集區(qū)成礦花崗閃長斑巖相似,屬Ⅰ型中酸性巖石。

該礦床屬隱伏型脈帶狀礦床,工業(yè)礦體隱伏于地表500 m之下(標高-400 m正負)。目前全區(qū)初步圈出14條銅礦體,其中M1、M5、M9礦體是礦區(qū)的主要礦體,工程控制的333+334銅資源量達中型規(guī)模。

M1礦體:控制走向長約900 m,已控制斜深約320 m;平均真厚度1.82 m,Cu品位0.29%~1.64%,平均品位0.45%。

M9礦體:控制長度1 200 m,斜深400 m,平均真厚度13.42 m,Cu平均0.64%,形態(tài)成分支、復合膨大,向下變厚,變富。標高-450~-200 m,真厚度3.61~5.46 m,Cu品位0.25%~0.49%;標高-800~-600 m,真厚度10.43~27.66 m,Cu品位0.45%~0.68%,花崗斑巖墻中礦體細脈浸染狀銅礦石,品位較低,產于外接觸帶矽卡巖礦體,礦石較富,為主要礦石。圍巖蝕變主要為矽卡巖化、硅化、綠泥巖化、大理巖化。礦床類型為接觸交代型礦床、斑巖型礦床和中低溫熱液交代充填型礦床。

根據(jù)區(qū)內廣泛應用的“層體耦合多位一體”銅成礦模式。其中深部存在成礦花崗閃長斑巖巖株及相關的斑巖型、接觸交代型、似層狀銅礦床。從中淺部銅礦體富集于19、0、20線推斷,巖體應在該處下方。礦體由于遭F4逆斷層錯動,垂直斷距約在200 m,推測成礦巖株在-1 800~-1 600 m。由于礦床具構造巖體結構,地層變陡,棲霞灰?guī)r在20線見于-800 m深處。據(jù)區(qū)域二疊系棲霞組厚107~130 m,黃龍組厚50~90 m,視厚度700~1 200 m,據(jù)此推斷巖體與棲霞組耦合形成接觸交代型礦床,20線附近與黃龍組耦合形成似層狀銅礦床的深度可能在-2 000~-1 500 m,通江嶺銅礦找礦模式見圖8。

1.斷層及代號;2.脈帶狀礦體;3.接觸交代礦體;4.似層狀礦體;5.斑巖型礦體;6.平行不整合界線;7.T1為下三疊統(tǒng);8.P2m為中二疊系統(tǒng)茅口組;9.P2q為中二疊系統(tǒng)棲霞組;10.C2h為中石炭統(tǒng)黃龍組;11.D3C1w為上泥盆統(tǒng)-下石炭統(tǒng)五通群;12.S為志留系

4 結 論

九江-瑞昌礦集區(qū)同長江中下游成礦帶一致,為晉寧期弧后盆地基礎上長期發(fā)展的一個坳陷地帶,薄殼幔隆,為深源的Ⅰ型成礦巖漿上侵,提供了有利的地質背景。礦集區(qū)走滑扭動構造對于區(qū)內礦產資源“四維”展布,起到了重要約束。形成有城門山、武山、封山洞等礦床組成的第一成礦臺階,以及鄧家山、通江嶺、丁家山等礦床組成的第二成礦臺階。第一成礦臺階礦床多形成以花崗閃長斑巖型與接觸交代型銅多金屬礦為體,以黃龍組下部似層狀銅多金屬礦床為環(huán)的四維結構;第二成礦臺階礦床多形成以花崗閃長斑巖有關為中型以下規(guī)模銅金礦床(點),礦體以脈(帶)狀產出為特征。在第一成礦臺階中找礦應以“以體找礦”為主,第二成礦臺階中則應循著“以脈找體—以體找礦”找礦思路進行探索,預期能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歡
礦集區(qū)花崗閃城門
東天山卡拉塔格礦集區(qū)奧陶—志留紀侵入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礦產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2:46
南秦嶺山陽礦集區(qū)劉家峽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
礦產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10
南秦嶺柞水—山陽礦集區(qū)成礦特征及找礦方向
礦產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8:04
吉林白山新路花崗閃長斑巖LA
--ICP--MS鋯石U--Pb定年、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
世界地質(2019年1期)2019-04-09 02:38:30
新疆博樂科克賽銅鉬礦與花崗閃長斑巖地球化學特征
魯西徂徠山南部花崗閃長斑巖鋯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四川雷波礦集區(qū)磷礦沉積特征及成礦規(guī)律研究
城門城門幾丈高
幼兒100(2017年10期)2017-05-04 04:15:03
虞山城門
小主人報(2016年17期)2016-02-28 20:50:48
城門苦蕎
台中县| 贵南县| 乌兰浩特市| 昌平区| 大同县| 英吉沙县| 马尔康县| 象山县| 南溪县| 加查县| 灯塔市| 旬邑县| 洪洞县| 鄱阳县| 甘肃省| 沙河市| 辽中县| 浦城县| 黑河市| 泉州市| 延吉市| 松滋市| 沅陵县| 新泰市| 新干县| 乌兰察布市| 淮阳县| 应城市| 阿尔山市| 玉溪市| 商城县| 温州市| 衡山县| 合作市| 余姚市| 开封县| 略阳县| 开阳县| 东安县| 上饶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