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馬 龍
老舍
馬連良
1953 年下半年馬連良劇團參加赴朝慰問團,老舍也在團內(nèi),馬連良和他一起相處了一段時間,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舍本人是個標準的戲迷,對京劇傳統(tǒng)戲了如指掌。在慰問團里,整天和馬連良、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等京劇大師一起聊戲,是老舍最快樂的事情。
老舍說他年輕的時候,看過很多戲,特別愛玩報刊上有關京劇的文字游戲,當時誰也干不過他。什么《一捧雪》《二進宮》《三擊掌》《四進士》《五人義》等等,將戲名從一數(shù)到十,信口拈來。還有用京劇做謎底的謎語,極有趣味。比如,謎面是京劇《火燒葫蘆峪》(卷簾格),打一北京地名。該劇說的是三國時諸葛亮大破司馬懿的故事,即司馬兵北,謎底是東城的地名北兵馬司。
老舍還特別愛唱,在朝鮮時有一天馬連良和梅蘭芳正在遛彎兒,聽見有人正用大嗓唱老旦戲,走過去一看,是老舍正在給志愿軍戰(zhàn)士唱《釣金龜》。知道了他的這個愛好之后,劇團里的琴師有空就給老舍吊嗓子,他也樂此不疲。只要是他會的,不管什么行當都能唱,真是“文武昆亂不擋”,大過了一番戲癮,把他高興壞了。
老舍和馬連良年紀差不多大,對傳統(tǒng)藝術如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兩人有著共同的看法,因此彼此知無不言相談甚歡。特別是馬先生從香港返回北京之后對馬派名劇所做出的一些調(diào)整,老舍極其贊同。因為他看過馬連良同一劇目的不同版本,所以很有發(fā)言權。
1955 年,馬劇團先是與譚富英、裘盛戎的劇團“合團”,成立北京京劇團。然后又與張君秋的京劇三團進行二次“合團”。1957 年,一邊忙著拍電影《群英會》《借東風》,一邊進行合團以后的“磨合”工作,經(jīng)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劇團才算運轉順暢。
老舍回京后主要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合作,忙著排演他新創(chuàng)作的話劇。大家除了在首都文藝界的活動上經(jīng)常見面外,像在朝鮮那樣長時間地待在一起的時間就不多了,但是老舍一直沒有忘記與馬先生合作的承諾。
昆曲《十五貫》唱響之后,老舍決定把這出昆曲改編成京劇,由馬連良飾演況鐘,馬富祿飾演婁阿鼠。本子拿來以后,北京京劇團里藝委會開了兩次劇本研討會,馬連良、馬富祿、李慕良、遲金聲等都參加了。大家在會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都覺得昆曲這種藝術形式,不是所有的劇目都適合改編成京劇。就這出戲而言,改編之后的成品與京劇不太和諧,至少與劇團的流派演出風格不太統(tǒng)一,用一句京劇界行話形容——不是一道蔓。但是該劇畢竟是大名鼎鼎的老舍改編,如果不用,京劇團都擔心老舍會不高興。但馬連良一向治藝態(tài)度嚴謹,同時他也認為老舍能夠理解劇團藝委會的意見,因此,北京京劇團就沒有上這個戲。
1958 年時,老舍根據(jù)《今古奇觀》中“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的故事,為馬連良創(chuàng)作了一出新編歷史劇《青霞丹雪》。說的是明代嘉靖年間,嚴嵩父子獨霸朝綱,仗勢迫害忠良沈青霞父子,馮丹雪仗義營救的故事。經(jīng)過北京京劇團里的二度創(chuàng)作,決定由馬連良飾馮丹雪,譚富英飾沈青霞,張君秋飾聞淑英,馬長禮飾沈小霞。在1959 年農(nóng)歷新年后不久就在京首演了,上演當日老舍親臨劇場,和觀眾們一起觀看了他的這出京劇作品。雖然他在此之前,特別是抗戰(zhàn)期間,也創(chuàng)作過一些京劇小戲,但是這次由馬、譚、張三位藝術大家聯(lián)袂主演,如此隆重的京劇大戲,對老舍而言,還是頭一遭。在場人員都看得出來,老舍也有些緊張。
北京京劇團這時也正在緊張地創(chuàng)作另一部新戲,就是馬連良所說“集畢生所學于程嬰一身”的《趙氏孤兒》。在《青霞丹雪》首演的17 天后,《趙氏孤兒》一炮打響,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加上還要籌備建國10 周年的獻禮大戲《赤壁之戰(zhàn)》,北京京劇團也就實在沒有任何時間和精力再來改動《青霞丹雪》了。馬連良后來總是覺得沒有完成老舍的心愿,時常不無遺憾地說:“一個《青霞丹雪》,一個《官渡之戰(zhàn)》,應該再好好地磨合磨合,一定會有效果?!?/p>
雖然《青霞丹雪》暫時被擱置了,但是并沒有影響馬先生與老舍之間的友誼。
他倆的興趣點并不一定完全在戲劇方面,由于都是“老北京”,他們對北京文化有著共同的熱愛,所以經(jīng)常在一起談天說地。老舍身上自帶北京人的幽默感,他又喜歡寫相聲、改相聲、說相聲,所以聽他講話特別過癮,經(jīng)常令人開懷大笑。
他在馬連良家里很放松,最喜歡吃馬家廚師楊德壽做的飯菜,對于普通的家常飯食吃起來也甘之如飴。
一次趕上馬家吃餃子,老舍非常喜歡,他一邊吃一邊講了不少笑話。
他說,他在美國時難得和中國的朋友們一起吃一次餃子,這時候最怕有美國的朋友到來。因為和他們一起吃餃子時要說英語,他的英語也不是非常流利。一想如何英語表達,就少吃了不少餃子。
他最愛吃馬家楊德壽制作的老北京甜品核桃酪,隔三岔五地就想吃這口兒。每次他來家里之前,馬連良都特別囑咐廚師提前給老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