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湯艷,潘小霞
(1.云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4;2.云南民族大學民族醫(yī)藥學院、民族藥資源化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504)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08年發(fā)起創(chuàng)立,隨后聯(lián)合計算機專業(yè)、軟件工程、計算機基礎課程等教指委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競賽[1],目前已成功舉辦15屆。2018年以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被納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排行榜,從2012年開始增加了數(shù)字媒體設計類中華民族文化元素組。計算機大賽作品內容主要包括軟件應用與開發(fā)類、微課與教學輔助類、物聯(lián)網(wǎng)應用、大數(shù)據(jù)應用、人工智能應用、信息可視化設計、數(shù)媒靜態(tài)設計類、數(shù)媒動漫與短片類、數(shù)媒游戲與交互設計類、計算機音樂創(chuàng)作類等領域。廣泛的參賽內容使得學過計算機技術技能的大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賽平臺,所有學生都有充分展示其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創(chuàng)作才智的機會。為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實踐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等綜合能力[2]。本文以參賽作品《布依風情》為例探討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
紀錄片通過形式多樣的鏡頭語言,即通過紀錄片中的拍攝畫面表達創(chuàng)作意圖,為觀眾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影片世界[3]。本團隊創(chuàng)作的紀錄片《布依風情》以布依族花米飯和蠟染工藝,展現(xiàn)布依族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強調傳承傳統(tǒng)手工藝的重要性,唯有守住傳統(tǒng)文化,才能守住民族之根。布依族花米飯和蠟染,無論是食物,還是服飾,無不展現(xiàn)民族特色和傳統(tǒng)純天然植物染色技藝。作品時長8分鐘,以紀錄片的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視頻邏輯清晰,畫面優(yōu)美,整個視頻節(jié)奏輕快,令人愉悅。視頻創(chuàng)作過程工作量巨大,拍攝了200余個片段。團隊通過實地考察和網(wǎng)絡搜集,確立拍攝的內容和情節(jié),提前規(guī)劃拍攝流程。為了將花米飯的顏色展示做到極致,選擇最為常見的顏色,防止部分色彩拍攝效果不理想。為了展示蠟染的紋理,提前收集蠟染的服飾樣式,確定可以拍攝出清晰紋理的花紋。為了作品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精神,選擇Adobe After Effects特效加工軟件,制作片頭和片尾。在配樂選擇上,除了選擇優(yōu)美輕快符合視頻風格的背景音樂,還要考慮結合作品主題,配以與之意境相符的布依族民族音樂,如純音樂《布依族》為作品前部分背景音樂,結束部分選擇布依族歌曲《迎客歌》,與視頻中布依族節(jié)日“三月三”親友相聚的盛況相契合;視頻結束部分,選擇布依族歌曲《嘛遼嘞》,唱出民族氣魄和民族底蘊。使得作品更具故事性和代入感,主題更加突出。通過優(yōu)美的配樂、契合的字幕和醇厚的配音以及現(xiàn)代技術的視頻制作,展現(xiàn)傳統(tǒng)染色技藝和布依族人民勤勞智慧之美。
在視頻的開頭部分,展示的是云南省羅平縣境內的多依河,山水相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在清秀美麗的多依河畔居住的布依族人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視頻配以輕快的背景音樂讓人感覺到布依族人民的淳樸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舒坦和愜意。視頻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篇為花米飯,下篇為蠟染,結構合理,靈活輕松。
上篇的花米飯部分,團隊成員首先收集相關資料,了解花米飯制作的顏色來源,上色原理、染色植物種類,染料植物藥用價值及其化學成分,再實地拍攝各顏色的制作過程。拍攝花米飯制作過程順序如下:(1)黑色染料:把磨細的楓葉放鍋里煮沸后,倒在盆里靜置,把提前洗好的糯米倒入浸泡直至上色,放蒸鍋里加熱后顏色會更純正。由于黑色的楓葉是當季植物,只需跟隨當?shù)厝说讲烧嘏臄z即可。楓葉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作用。(2)紫色染料:原材料由紅蘭草、紫蘭草、板藍根混合組成,洗凈放鍋里煮沸后,上清液倒在盛有糯米的盆里浸泡直至上色,即可蒸熟成紫色糯米。紫色色彩鮮艷明亮,拍攝的時候很出片,而且取材簡單。紅蘭草與紫蘭草用于消炎、清熱解毒、利尿、清肺熱、止咳補虛、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普遍具有抗炎、抗氧化性、保肝護肝、降血糖、降血壓、抗癌等藥效[4]。(3)黃色染料:染料為密蒙花的黃色素,密蒙花在云南也稱染飯花,屬馬錢科植物,具有清肝明目,祛風、涼血、養(yǎng)血退翳的功效[5]。拍攝用的是當?shù)厝颂崆安烧娣诺牟牧稀S捎邳S色上色較難,制作耗時最長。(4)紅色染料:把前面黃色和紫色的染液煮沸后混在一起,浸泡出來即可得到紅色米飯,制作過程較為簡單。(5)橙色染料:用蘇木的根熬煮而成,蘇木和密蒙花一樣,都是提前采摘曬干,染色和拍攝過程較為簡便。蘇木為蘇木科蘇木屬植物蘇木的干燥心材。蘇木的莖干及根部含有隱色素,遇空氣即氧化成蘇木紅素,有較好的色牢度。蘇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等功效。主治婦人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鐵打損傷,破傷風等作用[6]。(6)藍色染料:由蝶豆花染制而成。蝶豆花的花瓣可用于染色和食用,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E,富含花青素,可提高免疫力,幫助和促進皮膚彈力和骨膠原生成,具有抗氧化作用[7]。此外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和棕櫚酸乙酯、亞油乙酯、亞油酸甲酯等物質,具有抗發(fā)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最后各色糯米飯全部蒸熟混合,陰干后即為花米飯。在花米飯制作過程中,各種顏色鮮艷的花米飯,難免讓人感覺頭暈目眩。團隊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添加特效使之畫面和諧,轉場的運用使得生硬的鏡頭切換變得自然流暢,根據(jù)畫面特色加入了輕微濾鏡,使得整個畫面不失協(xié)調。下篇的布依族蠟染也是極具特色的少數(shù)民族服飾之一,蠟染是布依族修飾服飾之美的重要工藝,花樣獨特,玲瓏絢麗。在視頻拍攝過程中盡力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和實物一致,同時在氛圍和背景的渲染方面,在原有服飾所在的環(huán)境,進行符合蠟染特點和氛圍的二次設計。布依族人民專注于裝飾性和傳統(tǒng)性,拍攝要求顏色純度高,明度搭配合理。
云南省羅平境內有條清秀美麗的多依河、河邊坐落著大大小小的布依族村落,這個古老的民族以農業(yè)為主,享有“水稻民族”之稱,而布依族的蠟染、織錦也獨具特色[8]。農歷三月三,布依族的子孫篩選上等糯米,采集山草稀藥,將米飯染得五彩斑斕。黑色由楓葉浸染而得,能“堅筋骨、益腸胃”。藍色由蝶豆花浸染而得,可促進骨膠原生成。紫色由紫藍草浸染而得,熬湯服用能治療糖尿病。黃色由密蒙花浸染而得,在布依族民間療法中單方熬湯服用能治療黃疸型肝炎。橙色由蘇木浸染而得,有止痛作用。采摘回來的原料經(jīng)過挑選、洗凈、晾曬,便可用來染色。紫蘭草煮出紫色染料,紫色代表與眾不同,與布依族人民沉穩(wěn)內斂的性格一樣。蝶豆花煮出藍色染料,布依人民服飾大多為藍色,對藍色食物也情有獨鐘。楓葉煮出黑色染料,在傳統(tǒng)做法中,用鐵鍋熬煮可完全釋放楓葉的色素。密蒙花煮出黃色染料,用花蕊帶點黃色的花,色味效果更佳。蘇木煮出橙色染料,最好用蘇木的根部進行熬煮,得到的汁液更容易上色。浸泡過的糯米,淘洗過濾干凈,放到木甄子里蒸熟。鮮艷的色彩在濃濃蒸氣中熠熠閃爍,純粹的香味滿屋飄溢。在美麗的多依河畔,布依族歡聚一堂,共敘手足之情。在布依族人民看來,能夠用心花時間去制作花米飯,體現(xiàn)的是一種匠人傳承精神,這是民族魂,這門手藝不能失傳。
布依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幾百年歷史,是傳統(tǒng)的染色工藝,以藍靛液浸染,呈藍白相間的效果。蠟染工藝美化了生活,豐富了布依文化。靛藍是將藍草葉放在水缸中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深沉發(fā)酵后,撈出殘渣,加入草木灰從而氧化得來。蠟染是中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民間傳統(tǒng)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布依族蠟染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是用特制的銅刀,蘸上熔化適度的蜂蠟在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畫出各種花紋圖案,圖案有幾何紋樣,也有自然紋樣,有的還可以從銅鼓紋樣上找到彼此的淵源關系。自然紋樣十分生動傳神,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種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鵲等飛行動物。不論是哪種圖案,布局大都對稱而又多變,構圖大多夸張而又得體,線條十分流暢而又自然,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寄寓著人們的美好愿望,顯示出人們的豐富想象和獨具匠心。畫好的白布,浸在染缸中染色,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為淺藍色,浸泡數(shù)次后為深藍色。染色后的布經(jīng)沸水去蠟,顯現(xiàn)出圖案,清水漂洗攤平晾干,便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蠟染花布。由于蜂蠟附著力強,容易凝固和龜裂,蠟染時,染液便會順著裂紋滲透,留下人工難以描繪的自然冰紋,展現(xiàn)出清新、自然奔放、豐厚樸實的美感。
不管是五色花米飯還是蠟染,都是布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與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形成的,是智慧的結晶。中華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各民族文化迸發(fā)出璀璨的光芒。布依族這個神秘的民族在多依河畔繁衍生息,將民族文化代代傳承,綿延不絕。作品對于了解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花米飯和蠟染等民族手工藝體現(xiàn)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精湛?;罪埡拖炄镜墓餐攸c均是以植物為上色材料,對于工藝技術類作品,如果沒有從頭到尾的一一講解,會讓觀眾摸不著頭腦。通過字幕搭配畫面,更清楚地了解視頻的主要內容。字幕、配音、畫面一一對應,按照視頻內容撰寫字幕,與主題也十分契合。在配樂的選擇上,選擇符合主題各意境的配樂,既有莊重嚴肅的,也有歡快輕松的,配合畫面對配樂進行修改調整,使得主題更為突出,作品在視覺上更有說服力,同時集中體現(xiàn)了布依族蠟染工藝和花米飯的民族特色,作品主題鮮明,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是專業(yè)性強、學術性高、影響力大的比賽,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技能的興趣和潛能,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的人才服務。大賽分校內預賽、省級復賽、全國決賽三個階段。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該賽事,大賽通知下發(fā)后,學校教務處統(tǒng)籌推進,大力宣傳,精心組織,為參賽學生奪取佳績提供堅實保障,配套的獎勵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師生的參賽積極性。全面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良好氛圍,充分展示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果,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有益探索。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從前期調研、選題確定到作品創(chuàng)作、作品提交、決賽答辯,整個過程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考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和設計能力、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應變表達能力,促進高校創(chuàng)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