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心勇,倪文超,國 嵩,蘇曉蘭,楊 洋,王 欣,張 濤,劉 倩,獨思靜,羅夢雪,潘雨煙,魏 瑋*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北京 100102;2.功能性胃腸病中醫(yī)診治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2;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 院,北京 100700)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指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和(或)大便性狀異常的功能性腸病,缺乏可解釋癥狀的形態(tài)學改變和生化異常。該病機制復雜,發(fā)病率高,易復發(fā),缺乏專門治療藥物,給患者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2]。據(jù)我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腸易激綜合征患病率為0.82%~5.67%,并在地域、年齡分布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病率為1.72%[3-5]。中醫(yī)學對IBS-D 的相關癥狀早有記載,而且認為濕邪為患在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秲冉?jīng)》最早提出“腹痛”和“泄”的病名,并明確了濕邪與兩種疾病之間的關系?!端貑枴饨蛔兇笳摗吩唬骸皻q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薄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唬骸皾袷t濡瀉?!惫P者旨在從“濕邪致病”的角度介紹IBS-D,為該病臨床診療提供借鑒。
IBS-D 由遺傳、環(huán)境、心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胃腸炎、食物不耐受、腸道通透性增加、內臟高敏感、免疫激活和腸道微生態(tài)改變等都與其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祖國醫(yī)學根據(jù)患者“痛”“瀉”“情志不暢”等臨床表現(xiàn)常將IBS-D 歸屬于“泄瀉”“腹痛”“郁病”范疇。濕邪是這些疾病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濕邪致病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多由長夏多雨季節(jié),或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是由于脾失健運,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tài)。外濕和內濕雖有不同,但在發(fā)病過程中又相互影響。傷于外濕,濕邪困脾,脾失健運則易導致濕濁內生,形成內濕;而脾陽虧虛,不能運化水濕,亦會導致外濕的侵襲。
1.1 多濕環(huán)境和多濕體質易導致IBS-D 產(chǎn)生 環(huán)境是導致或加重IBS癥狀的重要因素。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人機體內環(huán)境。有研究表明,外感濕邪可以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炎性反應、組織結構紊亂、水液代謝障礙等病理變化[6]。有學者[7]對IBS 在我國南北地域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嶺南地區(qū)脾胃濕熱證型比北方地區(qū)多,而北方地區(qū)寒濕困脾型要多于南方。南方地勢低,氣溫高且潮濕,人體腠理疏松,體質多瘦薄浮弱,飲食多以生冷魚鮮為主,這都會導致脾陽受損,不能運化水濕,為脾胃醞釀濕熱提供了條件,故南方IBS 以濕熱居多;北方地勢高,氣溫偏低且干燥,人體腠理致密,體型偉岸敦厚,飲食喜肥甘厚味,喜飲酒,容易生濕,加之氣候寒冷,容易滋生寒濕,導致北方IBS 以寒濕為主。由此可見,濕邪是不同地域、不同人群IBS 的患者共有的致病因素。以泄瀉為例,朱丹溪開始將濕作為泄瀉的主要病因,《丹溪治法心要·泄瀉》中所言:“有濕、有氣虛、有水、有痰、有積,世俗類用澀藥治痢與泄,若積久而虛者,或可行之,而初得者,必變他證,為禍不少,殊不知多因于濕。”又如《醫(yī)宗必讀·泄瀉》曰:“無濕則不泄,故曰濕多成五泄。”
體質是人體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綜合且相對穩(wěn)定的固有特質,是人體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的個性特征[8],這與西醫(yī)的遺傳學類似。有研究[9-10]表明,IBS-D 患者病理性體質類型者明顯高于正常人,尤以痰濕質、濕熱質較明顯。中醫(yī)認為IBS-D 以脾虛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早期以濕濁阻滯為主。濕邪困脾,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大腸傳導失司,土虛易受肝乘,濕濁阻礙氣機致氣機不暢,濕濁停滯更易化熱,產(chǎn)生濕熱病證;脾失健運,濕聚為水,積水成飲,飲凝成痰,形成痰濕證。國外研究也發(fā)現(xiàn),IBS 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現(xiàn)象,是一種可影響家庭幾代成員的常見疾病[11]。由此可見,多濕體質與遺傳易感性與IBS-D 關系密切。
環(huán)境、體質是IBS-D 發(fā)病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主要是寒濕客脾和脾虛化濕。外感濕邪是自然界濕度的異常變化引起人體內環(huán)境改變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從而引發(fā)疾病。內生濕邪,指機體內部水液代謝異常所產(chǎn)生的病理產(chǎn)物之一,導致“體內濕度”過高,影響器官功能和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外濕與內濕之間相互影響,濕邪外襲每易傷脾,脾失健運又滋生內濕,故內濕素盛之體更易外感濕邪[12]。而且濕邪致病具有相兼性的特點,常與寒熱之邪合而為病。IBS-D出現(xiàn)的腹痛、泄瀉等相關癥狀均有外感濕邪和濕邪內阻之病因,出現(xiàn)寒濕內阻、濕熱壅滯等證型。因此,IBS-D 的發(fā)病離不開環(huán)境因素和體質因素的共同作用。
1.2 IBS-D 相關的炎癥反應、腸道菌群的改變與濕邪相關 胃腸炎是導致IBS 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3]。IBS-D 多伴有低度炎癥反應,其中TNF-α、IL-6、IL-10、TNF-α 等炎癥細胞因子扮演著重要角色,提示在PI-IBS 患者腸道免疫系統(tǒng)中可能存在該失衡現(xiàn)象,可能這些炎癥因子的表達等異常,導致抗炎因子與促炎因子之間相互拮抗的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14]。陳孝銀[6]認為濕性黏滯機制與腸道微生物以及T 細胞平衡相關。國內學者[15]通過研究中藥復方對IBS-D 患者炎癥反應的影響發(fā)現(xiàn)相比對照組,治療組以祛濕止瀉、疏肝健脾為主要功效的痛瀉要方合四君子湯加減可以降低TNF-α 水平,同時改善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另有研究[16]發(fā)現(xiàn)具有溫腎健脾、清熱燥濕功效之烏梅丸可以降低IBS-D 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 含量,減輕炎癥反應。溫中清腸調肝湯具有溫中健脾、清熱祛濕、理氣止痛之功效。孫志廣等[17]對該方治療IBS-D 進行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血清TNF-α、IL-17 明顯降低,說明溫中清腸調肝湯可以減輕IBS-D 免疫炎癥反應。以上研究結果說明了不同中藥方劑對IBS-D炎癥因子變化的有利影響,同時也從側面證實了濕邪致病與IBS-D 炎癥反應的關聯(lián)。
腸道微生態(tài)在IBS 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可以影響胃腸動力、腸黏膜通透性和腸上皮屏障功能、內臟感覺[18]。研究[19-20]結果表明,與健康人相比,IBS-D 患者糞便中非優(yōu)勢菌的數(shù)量增多,而乳酸桿菌屬及雙歧桿菌屬等優(yōu)勢菌數(shù)量減少。張六通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外濕組大鼠的糞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反應性增高,糞便不成形,其中細菌總數(shù)、大腸桿菌數(shù)目增加,雙歧桿菌數(shù)量減少,大腸和小腸腸黏膜糜爛,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變性壞死,淋巴細胞浸潤明顯,引起大量的腸道微生物繁殖,導致腹瀉的產(chǎn)生。在腦-腸-微生態(tài)軸中,腸道菌群通過免疫、神經(jīng)內分泌和迷走神經(jīng)途徑3 條途徑影響信號分子的合成和神經(jīng)遞質的濃度,進而影響人體神經(jīng)興奮性及神經(jīng)元傳導速度,以此調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和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活動[22]。中醫(yī)臟象學說與微生態(tài)學有深厚的淵源,認為IBS-D 病位主要在大腸,由大腸主津和傳導糟粕功能失常所致,而大腸的生理功能主要依賴脾胃的升降功能。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腸道菌群不僅吸收、分解飲食,亦可隨著因飲食而改變的腸道微環(huán)境進行自身適應性調節(jié),從而激發(fā)機體的調控機制,促進機體對營養(yǎng)成分的利用,這與脾的運化作用相似[23]。根據(jù)《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24]認為IBS 發(fā)病以濕邪為中心,濕邪困脾,導致脾失健運,日久聚濕生痰,郁而化熱,所以脾虛濕盛和脾胃濕熱為IBS-D 主要證型。針對IBS-D 患者腸道菌群失調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健康人群相比,脾胃濕熱證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需氧菌數(shù)量(腸桿菌、腸球菌)上升,厭氧菌數(shù)量(雙歧桿菌、乳桿菌、擬桿菌、消化球菌)下降[25]。
1.3 濕邪阻滯,氣機不暢是導致IBS-D 患者情緒改變的重要原因 腦-腸互動異常與IBS 密切相關,IBS患者常伴隨睡眠障礙、精神心理問題或軀體化障礙[26-27],這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中醫(yī)“郁病”范疇。郁,滯而不通之意。郁病病機關鍵是氣機郁滯。濕邪具有重濁黏滯的特性,易阻遏氣機,脾為濕邪所困而為濕郁;聚濕成痰,痰濕互結而成痰郁;痰濕化熱而成痰熱互結,又為熱郁。另外中醫(yī)學很早就有泄瀉與情志關系的論述,《素問·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素問·調經(jīng)論》“志有余則腹脹飧泄”,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木橫乘土,導致脾胃受制,運化失常,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谷不歸正化,下趨腸道而為瀉??梢姖裥盀榛伎梢砸鹎橹臼д{,進而導致泄瀉產(chǎn)生。遲莉麗等[28]認為IBS-D 之“痛”多因木旺克土,“瀉”則因脾虛濕盛。以此按照“土中瀉木”理論創(chuàng)立的加味理腸飲可以較好地改善IBS-D 患者腹痛、腹瀉癥狀及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
2.1 從濕論治是IBS-D 治療的切入點 IBS 是一種慢性難治性疾病,且易反復發(fā)作。由于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對該病的治療以對癥為主,治療目標主要是緩解癥狀,防止復發(fā),提高生存質量,目前主張飲食、心理和藥物綜合治療。IBS-D 作為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病種,眾多古代醫(yī)籍對其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均有闡述[29]?!度彘T事親·卷十》中云:“故濕之氣……其化在天為雨,在地為泥,在人為脾,甚則為泄?!泵鞔鷱埦霸馈毒霸廊珪ば篂a》中云:“凡泄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泄瀉之病,多見小水不利,水谷分則瀉自止,故曰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薄杜R證指南醫(yī)案·泄瀉》中云:“因長夏濕熱,食物失調,所謂濕多成五泄也?!薄峨s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中言:“泄瀉,脾病也。脾受濕不能滲泄……是泄固由于濕矣。惟曰,濕盛則飧泄,乃獨由于濕耳……是泄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濕者也。”近代醫(yī)家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了濕邪與IBS-D 的理論。朱良春教授[30]認為久瀉責之脾虛,因脾虛失于運化,濕自內生,而成泄瀉。導致久瀉纏綿難愈的原因主要歸納為兩點:一是脾病損及腎陽,命門火衰,火不暖土,脾腎同病;二是脾虛氣弱,濕熱滯留,虛實夾雜。袁旭潮等[31]通過總結《黃帝內經(jīng)》泄瀉相關論述,提出IBS-D以“脾虛”與“濕邪”為主要病機,病因涉及外邪入侵、情志失調、飲食失宜、體質虛弱等多方面。李軍祥[32]基于《內經(jīng)》“魄門亦為五藏使”理論,提出治療IBS-D 從調理五臟入手,在健脾化濕止瀉的同時,臨證配合調心、宣肺、疏肝、溫腎等治法,使五臟功能調和,達到治療IBS-D 的目的。單兆偉[33]則認為IBS-D 以脾虛為本,肝郁為標,濕濁瘀血為變,病位涉及五臟。臟腑氣機失調產(chǎn)生濕濁、瘀血等病理因素,諸因素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導致病情纏綿,反復難愈。
2.2 以祛濕、健脾、溫腎為治療原則 《類證治裁·泄瀉》曰:“凡泄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久則升舉,必脫滑不禁,然后以澀藥固之?!币虼?,治療IBS-D 除了以祛濕為關鍵,還要綜合考慮,辨證施治?!赌c易激綜合征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4]認為脾腎陽虛為IBS-D 主要證型之一,治以溫腎健脾之法。而筆者通過多年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IBS-D 患者初起濕邪困脾,運化失常,清濁不分,導致泄瀉、腹痛,久則以脾腎陽虛為主。腎脾分別為人體先后天之本,二者相互滋生,脾主運化,喜燥而惡濕,腎為水臟,主全身水液代謝,全身的水液代謝平衡賴以兩臟的相互協(xié)調。濕為陰邪,易損傷陽氣,《溫熱論》云:“濕邪害人最廣,如面色白者,須要顧其陽氣,濕勝則陽微也?!比敉飧泻疂瘢Ф蚱㈥?,導致脾失健運,水濕內生,經(jīng)久不愈,可使腎虛水泛;而腎虛蒸化失司,水濕內蘊,又可影響脾的運化,最終導致腹痛便溏、完谷不化、五更泄瀉等脾腎陽虛、水濕內停之證。濕性黏滯,易阻滯氣機,《溫病條辨》謂:“其性氤氳黏膩,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溫熱之一涼即退,故難速已?!闭f明濕邪致病具有纏綿難愈的特點,所以IBS-D 病程綿長,且易復發(fā),導致患者長期忍受病痛之苦,日久肝郁氣滯或肝火擾動心神,出現(xiàn)焦慮、抑郁、緊張等一系列不良情緒甚至心理障礙。以上與我們提出的現(xiàn)代慢性疾病中醫(yī)病機的新認知相符合[34]。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總結并提出以“溫腎健脾調樞法”指導IBS-D 的治療[35]。其中“樞”即疾病的核心和關鍵點,“調樞”意為抓住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IBS-D 中“濕”即為樞。方劑選用參苓白術散、葛根芩連湯、痛瀉要方、四神丸加減。具體藥物以黨參、白術、茯苓、桔梗等健脾益氣、化濕導滯,葛根、黃芩、黃連、苦參等清熱利濕、升清止瀉,炒白芍、防風、陳皮、郁金、佛手、茯苓等抑肝扶脾,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等溫腎健脾。IBS-D具有心身共病的特征[36],我們堅持“藥以治病,醫(yī)以療心”的理念,在用藥的同時重視精神心理的干預,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多角度入手,從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生活干預等多維度調攝,療效更佳[37]。
綜上所述,“濕邪致病”不僅是中醫(yī)對于IBS-D的共識,而且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也在不斷提供更多的證據(jù)。濕邪為患主要與脾、腎兩臟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所以,在認識IBS-D 時應該充分發(fā)揮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點,核心是“濕邪致病”使脾失健運導致腹痛、泄瀉等癥狀,進而針對濕邪夾雜他邪施以不同治法,再結合IBS-D 患者所出現(xiàn)的精神心理問題及IBS-D 病情易反復、遷延難愈的特點,符合“五臟之傷,窮必及腎”的理論。因此,我們在充分了解“濕邪致病”與IBS-D 關系的基礎上提出“溫腎健脾調樞法”這一治療思路,以期為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地診療IBS-D提供借鑒。